央广网北京7月28日消息(记者文慧)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保监会昨天(27日)发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这是7月18号央行出台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之后的首份行业配套文件,也意味着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制度的正式出台。
互联网保险监管正式落地
网购保险靠谱吗?什么样的保险网站是正规军?这些疑问,让很多消费者在购买互联网保险产品时心存顾虑。而随着保监会《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的出台,这样的担忧,可以消除了。
如今,“互联网+保险”的热潮正在持续,由此催生的第三方网络平台正在不断壮大。但谁是正规军,在哪些网站买保险比较靠谱呢?这个《办法》,首先就对网上卖保险的资格进行了界定,监管也更加细致、严格。
比如,对保险公司的自营网络平台和第三方网络平台,都划定了参与门槛。《办法》表示,第三方网络平台,可以为互联网保险业务提供网络技术支持服务,也鼓励他们都来参与保险业务经营,但必须取得相应资质。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主任刘峰说:
刘峰:如果第三方网络平台参与了保险业务经营活动当中的承保、理赔、投诉等等经营活动,第三方网络平台应当取得相应保险经营活动资质,包括中介。
互联网保险基本经营规则明确
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在网上买保险已经不是新鲜事,很多人都有过在淘宝网等电商平台直接付款买保险的经历。而根据新规,投保人交付的保险费应直接转账支付到保险机构的专用账户,第三方网络平台不得代收保险费并进行转支付。这是否意味着,这种方便直接,而且很多人已经习惯的网购保险模式将被叫停呢?保监会对此也给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第三方网络平台可以通过建立保险机构保费专户的形式来解决问题。
阿里巴巴集团公关部张小姐昨晚也向经济之声记者表示,淘宝网保险只是技术提供平台,不做代收保费服务。
张小姐:淘宝是作为一个平台,在平台上保险公司自己来做自己的经营业务。当用户支付完毕之后,这个钱直接进到保险公司的专用账户。
而对于目前网络销售最为火爆的万能险等险种,监管没有做出太多的限制,只是要求不得进行不实陈述、片面或夸大宣传过往业绩、违规承诺收益或者承担损失等误导性描述。同时,也对保护消费者隐私及其他合法权益作出具体规范。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主任刘峰:
刘峰:一是强化了信息披露和落地服务监管要求,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二是对开展互联网业务过程中收集的客户信息应严格保密,不得泄露。
除此之外,《办法》还有一个亮点是:适度放开了部分人身保险产品、以及部分面向个人的财产保险产品等险种的经营区域限制。不过车险仍不能跨区域经营。业内人士称,打破承保的地域限制,有利于放大小型公司在费率、理念上的优势。
业内人士:对于一些小的保险公司来说,也提供了一些弯道超车的机会。通过互联网的销售方式就可以改变,在人力投入很多方面做到一定集约性。
共同做大蛋糕新规为“互联网+”保险带来活力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互联网保险业务收入为858.9亿元,同比增长195%,占总保费收入比例达到4.2%。业内人士预计,到2020年中国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市场份额有可能达到15%。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保险监管制度的出台,也将为线上保险市场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OK车险CEO齐石表示,作为第三方平台,他们会尽力达到保监会要求的条件,同时他希望,在法规具体执行中,不要伤害的互联网创新:
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则表示,这种担心其实没有必要:
王国军:这个蛋糕不会变小反而会变大。因为有更多的公司做网络保险首先想到的就是借助互联网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把自己公司的产品和形象,让老百姓知道,这样消费者才会知道这个公司有这个网上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