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互联网保险收入增25倍监管落地迎更大蓝海

以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为代表的新技术浪潮,正在为保险业注入新活力,创造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市场空间。7月28日,保监会通报了今年上半年保险业发展数据,其中互联网保险收入324.99亿元,同比增长67.27%。

而保监会日前正式公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制度正式出台。业内人士认为,新规让更多的保险机构获得经营资质,互联网保险销售或迎来更大井喷。与此同时,新规也将提升对创新型业务的监管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互联网+保险”将满足新经济形态下的风险保障需求,真正带来蓝海市场,服务于经济发展,引领金融业变革。

近3年互联网保险收入增长25倍

近两年,我国互联网保险高速发展,保险业与互联网开始探索深度融合,呈现出主体集中进入、业务规模迅速扩张的态势。2014年我国互联网保费同比增长195%,远超过同期全国电商20%的交易增速。2011年至2014年,互联网保险业务收入从31.99亿元增加到858.9亿元,规模增长25倍。

互联网保险正通过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为互联网经济提供风险保障。2014年,我国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12.3万亿元,占GDP比重近20%。相比线下面对面实体交易,线上交易的虚拟性激发了巨大的风险管理需求。如针对淘宝卖家开发的履约保证保险“参聚险”和“众乐宝”,淘宝卖家以小额保证金保险的方式替代向淘宝缴纳资金担保,已累计释放小微企业资金45亿元,缓解了中小卖家的资金压力,激发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活力。

互联网保险发挥了较强的创新能力,满足了互联网消费碎片化、小金额、大批量、高频率的特点。许多公司为消费者设计出更直接针对风险的保险产品。如退货运费险、快递延误险、货到付款拒签险、个人账户资金安全险、手机碎屏险等。

以“退货运费险”为例,这一产品使网购消费者以几毛钱的保费享受十几元的风险保障,填补了物流保障方面的空白。既满足了居民抵御网购运费风险的“刚需”,也突显出服务草根经济的特点。去年“双11”期间,退货运费险销售1.86亿单,保费过亿元,创造了保险单日成交笔数的世界纪录。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认为,互联网保险适应了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趋势,敏锐地捕捉到了互联网经济参与各方的风险保障需求。“这些产品接地气、保费低、投保方便,比如运费险,少则几毛钱,多不过三五元,轻点鼠标就完成投保,容易获得消费者认可。”

激活新市场还需防范风险

让互联网注入保险业,才能满足未来数十倍的市场增长空间,并承担助力我国经济转型的责任。与此同时,也要防范互联网保险发展过程中伴生的一些新兴风险。

首先,互联网保险有助于缓解传统保险的两大渠道压力。一是保险营销员队伍。易欢欢认为,未来我国保险市场拥有十倍的发展空间,但让从业营销人员从目前的300万增长到3000万几无可能。二是银保渠道。由于银保渠道误导销售、非正常退保增加等问题,2010年监管部门开始规范,银保代理规模下滑,导致保险公司给银行的渠道成本从最开始的3个百分点已增长到5个百分点,成本越来越高。

第二,符合网络人群行为习惯。80、90后逐渐成为保险消费的主力人群,其行为习惯越来越网络化,推动近几年互联网保险保费高达数倍的增长速度。

但同时,相伴互联网而生的一些新型风险可能与传统风险产生叠加效应,给保险业带来不利影响。一是信息披露不充分。互联网保险业务主要是通过消费者自主交易完成,与传统交易方式相比,缺乏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而网络销售强调吸引眼球、夸张演示的营销方式,与保险产品严谨审慎、明示风险的销售要求存在较大差异。目前,部分第三方平台销售保险产品,存在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充分、弱化保险产品性质、片面夸大收益率、缺少风险提示等问题,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二是产品开发不规范。从雾霾险、赏月险到贴条险,个别保险产品违背保险基本原理和大数法则,混淆了创新的边界,有伪创新真噱头之嫌。此外,保险行业总体内部数据积累、数据挖掘、发现数据背后价值的能力还不平衡。在创新型产品开发上还存在定价风险,可能产生较大偏差。

第三,互联网金融投资门槛低,主流客户群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人保集团董事长吴焰认为,与信托投资动辄数百万资金、基金投资数万资金等要求不同,互联网金融的投资门槛极低,一般都没有投资金额的限制。经营者准入标准不高,内控制度亟待完善。

他认为,互联网金融的主流投资群在很大程度上缺乏专业投资理财知识和能力,经济损失承受能力有限,且参与者众多,风险扩散传播速度快。承诺保底高收益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容易导致投资收益的非理性预期与投资资金的非理性流动,从而诱发群体性事件。

创新监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

继《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指导意见》发布后,7月23日,保监会印发《互联网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落地,这是《指导意见》后第一个落实的分类监管细则。《管理暂行办法》就经营险种、经营主体、经营行为等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具体经营事项作出了具体规定,将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施行期限为3年。这有助于互联网保险在合法合规发展的前提下迎来健康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在提升监管能力、创新监管模式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提升行业服务水平,保护消费者权益。

提升对创新型业务的监管能力。保险公司对这类创新型业务的合规性判断、产品开发、风险识别和风险定价能力还有待提升。在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尚不成熟、没有足够数据和经验积累的前提下,应加强保险公司甄别、评估和控制风险,科学厘定产品费率。

利用互联网提升行业客户服务水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在线获得承保、理赔全流程方便、快捷的专业服务,优化保险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可引导保险公司根据大数据信息,及时支付赔款到被保险人账户,简化传统保险查勘理赔的繁冗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加强消费者保护,提升服务水平。在互联网环境下,较难明确保险消费者对投保信息的确认和告知内容是否理解,客户群亦缺乏专业知识和能力,更易造成误导销售,甚至投保客户群产生经济损失时,恐慌情绪和流动性风险可能会放大。

建立个人信息和数权保护机制。近年来发生过多起保险公司泄露客户信息事件。一些中介机构把车主资料卖给保险营销员。如今与互联网“亲密集合”的保险公司掌握着大量个人信息。有专家建议,国家应建立数权意识和保护机制,从立法和行业治理着手,保障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否则可能酿成业务数据和客户信息丢失、泄露的重大风险。

THE END
1....02:18:00?事关互联网财险,金融监管总局发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8月9日消息,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通知》重点解决什么是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哪些机构可以做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哪些险种可以拓展经营区域,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的监管要求等问题。开展...http://www.hscoc.cn/index.php/question706461.html
2.互联网保险监管出新规明确提出加强反洗钱【摘要】随着互联网保险业务的迅速发展,其隐藏的风险引起监管层的重视。目前,我国即将出台互联网保险监管新规,对第三方平台监管、反洗钱等方面都做了相关规定。 加强反洗钱被互联网保险监管新规明确提出 大智慧通讯社查阅保监会此前的《保险代理、经纪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试行)》(保监发[2011]53号),该文件中...https://m.huize.com/study/detail-134435.html
3.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监管新规解读Insurance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金规〔2024〕9号,以下简称"9号文"),9号文已于202http://www.mondaq.com/china/insurance/1528464/%E4%BA%92%E8%81%94%E7%BD%91%E8%B4%A2%E4%BA%A7%E4%BF%9D%E9%99%A9%E4%B8%9A%E5%8A%A1%E7%9B%91%E7%AE%A1%E6%96%B0%E8%A7%84%E8%A7%A3%E8%AF%BB
4.[中国新闻]新闻观察:互联网保险监管新规出炉[中国新闻]新闻观察:互联网保险监管新规出炉相关推荐 [东方时空]美授权乌使用美国远程武器打击俄本土 是否带来战事“重大升级”? [海峡两岸]岛内关注特朗普对台政策 台专家:特朗普会持续打“台湾牌” [环球视线]习主席的拉美时间:共创亚太发展新时代 《军武零距离》 20241118 全域出击(中) [砺剑]未来战争怎么打?https://tv.cctv.com/v/v2/VIDESp94tn0MhJweaplpGmkF201214.html
5.新快报新快报记者整理发现,为赶在2021年12月31日前达到要求,从11月初至12月底,掀起一波互联网保险产品的“下架潮”,将有五六十款互联网保险产品陆续下架,产品基本覆盖所有险种,以年金保险、普通终身寿险、增额终身寿险为主。有分析指出,此次新规体现的监管风向是“线上产品简单化、复杂产品线下走”,初衷是加强和改进互联...https://ep.ycwb.com/epaper/xkb/h5/html5/2021-12/20/content_1509_456034.htm
1.互联网人身险新规征求意见明确偿付能力等四大经营门槛资讯原标题:互联网人身险新规征求意见 备受关注的互联网人身险业务规范已在业内征求意见。记者1月6日获悉,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向各人身险公司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通知》),对互联网人身保险的经营门槛、专属产品范围等做出明确要求。 https://www.gup163.com/post/82995.html
2.中央政策法规到2029年,初步形成覆盖面稳步扩大、保障日益全面、服务持续改善、资产配置稳健均衡、偿付能力充足、治理和内控健全有效的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框架。保险监管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监管能力和有效性大幅提高。到2035年,基本形成市场体系完备、产品和服务丰富多样、监管科学有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保险业新格局。 http://credit.linjiang.gov.cn/zcfg/gnzc/202411/t20241120_3322713.html
3.互联网保险监管新规拟落地:多家险企2022年起暂停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摘要:继三峡人寿、信泰保险宣布于2022年暂停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后,富邦财险也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相同举措的公告。而这些险企的业务调整,其实是对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的具体落实。 2021年12月6日,富邦财险发文宣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暂停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恢复时...https://m.maigoo.com/news/610126.html
4.互联网保险新规出炉,细化渠道融合网络安全全面监管要求距离2020年结束还有17天之际,《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下称“《办法》”)在几经征求意见后正式出炉。在三个月的过渡期后,新规将自2021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届时,已经施行五年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将正式走入历史。 五年来,无论是保险业自身,还是互联网技术和业态的发展乃至监管环境,皆已发生了...https://m.caijing.com.cn/api/show?contentid=4723135
5.《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新规之亮点分析2020年12月14日,银保监会正式下发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1年2月1日起实施。现行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是2015年发布的,银保监会在对《办法》进行了包括2019年12月和2020年9月在内的几轮征求意见之后,才正式发布了《办法》的终稿。《办法》对于整个互联网保险业...https://www.fahejia.com/wechat/view?id=585d2cddc0194626a227f6da834b477f&type=2
6.一文读懂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新规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保险行业的不断深入运用,互联网保险业务作为保险销售与服务的一种新形态,深刻影响了保险业态和保险监管。 互联网保险业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风险隐患,给行业和监管带来了挑战。为规范互联网保险业务,有效防范风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的水平,银保监会...http://www.slrm.cn/c/dUMva29RTWJyeENCYm1NaC9HeTQ3dz09.html
7.互联网保险迎新规!一文读懂六大要点+起草说明行业12月13日,由银保监会中介监管部牵头起草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开始向业内征求意见。https://www.51credit.com/info/redian/14786.html
8.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28日起公开征求意见在日常生活中,朋友圈、短视频、各种聊天群、公众号常常遇到保险营销,这种情况将迎来新规,以后朋友圈卖保险将需要获得授权。9月28日起,中国银保监会就《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办法》)公开征求意见。这次征求意见稿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呢? https://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25293
9.互联网保险新规出炉!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原标题:【白话金融】互联网保险新规出炉!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游苏杭)今日,银保监会发布实施《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共5章83条,将于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哪些机构可以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 《办法》规定,互联网保险业务应由依法设立的保险机构开展,其他机构和个人不得开...https://m.yunnan.cn/system/2020/12/14/031177286.shtml
10.互联网保险新规解读(一):从此没有第三方保险频道算是互联网保险业务 ③ 通过自助终端的也算 消费者通过自助终端 独立了解产品信息 自主完成投保行为的 也算互联网保险业务 ④ 通过投保链接购买的也算 投保人通过保险机构及从业人员 提供的投保链接自行完成投保 要同时满足互联网业务要求 及所属渠道的监管要求 ...https://insurance.hexun.com/2021-01-06/202768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