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荣:回归本源,把握趋势,理性驭变,抢抓机遇

2022年11月25日,以“驭变”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中国保险文化与品牌创新论坛暨第五届中国保险康养产业创新论坛”在浙江省诸暨市隆重举行。特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光荣在论坛上发表了主题演讲。

李光荣指出,保险业必须坚持责任担当,紧密围绕国家发展大局,更好适应新时代实体经济的保障需求,变革创新、优化供给,为自身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契机。

以下是李光荣的发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金融保险同仁: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受邀参加本届保险文化与品牌创新论坛,借此机会我要再次表示对《保险文化》杂志创刊20周年的祝贺。这已经是我第四次参加论坛活动了,每次参加都有很大收获。刚才聆听了前面几位领导和专家的发言,我感到很受启发、获益匪浅。本届论坛主题定为“驭变”,我认为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回归本源,正确认识当前我国保险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科学把握保险业中长期发展趋势;二是要坚定信心,理性驭变,以正确理念为基础,以客观理论为指导,通过理性操作抢抓保险业发展机遇。借此机会,我结合自己对金融保险发展的长期思考,围绕上面两层含义,抛砖引玉,和大家作一个交流。

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保险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近两年来,受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我国保险业资产和保费增速明显放缓,保险资金运用风险上升,保险业发展面临一定挑战。2021年,保险业保费收入同比减少0.8%,比2020年增速下降6.9个百分点;2021年年末,保险业总资产同比增长6.8%,增速比2020年年末同比增速降低6.5个百分点。财险业超半数公司连续5年承保亏损,寿险行业也处于转型阵痛期,健康险最大险种重疾险销售情况不及预期。保险赔付增加,2021年保险业累计赔款、给付1.6万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同比增加10.5%,人身险赔付同比增加13.9%。保险公司合规经营风险有所上升,中小公司和基层分支机构合规管理不足。从保险供给层面来看,险种结构还不均衡,例如,财产险中的责任险、巨灾险和新兴险种的发展较为滞后。总的来看,我国保险业发展进入转型期,目前面临一定挑战。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保险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保险业增速也逐步放缓,进入发展理念、发展机制和发展模式转型期。我国保险业过去的高增长是正常的,现在增速放缓,进入转型期也是正常的。困难是暂时的,机遇是长期的。当前我国保险业面临的暂时性挑战,不仅不改变行业发展趋势,甚至是未来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所必需经历的修炼。我们要正确认识保险业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透过现象洞察事物本质,保持定力把握发展机会。

(一)首先要认识到我国保险行业生态正在逐步成熟

我国保险行业生态正逐步从“四个不成熟”走向“四个成熟”。首先是监管专业能力逐步成熟,从20年前的市场行为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并重,到后来确立“三支柱”监管框架,我国现代保险监管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坚持走专业化监管技术路线,在监管重心上坚守消费者权益保护,对金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惩治。其次是投资者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开始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尊重保险行业发展规律,逐步摒弃将保险作为融资平台“赚快钱”的认识。第三是消费者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保险消费人群趋向年轻化,并聚集于经济发达地区,高学历、高收入、年轻家庭正成为保险消费的主力军,保险被80后、90后视为对冲风险的重要工具。第四是市场也逐步成熟,保险行业的精细化定价、数字化分销和智能化核保、理赔不断发展。过去存在的大股东直接干预经营、违规影响金融机构决策等现象,再也没有生存土壤了。我国保险行业生态的逐步成熟,为保险业中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其次要认识到我国保险业与欧美差距仍然较大

与全球保险业尤其是欧美发达保险市场相比,中国保险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首先来看资产规模结构,发达国家金融业资产是三分天下、保险略强,而2021年末我国保险业资产规模仅占金融业总资产的6.51%。其次来看保费收入,2021年全球保费收入约68606亿美元。其中,美国和加拿大保费收入2880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41.98%;欧元区保费收入11725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17.09%;中国保费收入6961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10.15%,与当年我国GDP占全球18.5%的比例不相匹配。再次来看保险深度(即保费收入占GDP比重),全球保险深度为6.96%,美国和加拿大11.41%,欧元区7.36%,中国仅为3.93%。最后来看保险密度(即人均保费),2021年全球保险密度874.3美元,美国和加拿大7782.4美元,欧元区3104.4美元,我国仅为481.9美元。差距就是发展空间,落后也是一种“生产力”。中国保险业只有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才能担当起服务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

(三)第三要认识到“十四五”规划拓宽了保险业发展空间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地缘政治博弈对金融保险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险业处于新的发展窗口期。无论是从政策环境还是保险需求来看,我国保险业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政策环境来看,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10余次提到“保险”,涉及农业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巨灾保险等多个领域。从客户群体角度看,“共同富裕”战略扩大了中等收入群体,为保险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管理和风险保障机遇。人口老龄化将使商业养老保险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约1.9亿,占比13.5%。按照联合国的最新标准,中国已经站在了中度老龄化的边缘。从人口年龄分布来看,未来15-20年将有更多的人进入老龄群体类别,养老需求将有更大的释放和增长。此外,“健康中国”目标将推动健康险加快发展。有专家预测,到203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国家。

二、以“三理”理论抢抓我国保险业发展机遇

综上所述,近两年我国保险业发展虽然面临一定困难,但保险行业生态正在逐步成熟,保险业发展与欧美相比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同时“十四五”规划为保险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保险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作为行业从业者,如何抢抓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呢?我认为必须坚持正确的理念,把握客观的理论,保持操作的理性,我将其概括为“三理”,具体而言就是:

首先要始终坚持正确的理念,选择做正确的事。金融保险理念的核心是金融保险为谁?金融保险固然要为企业、为投资者和从业者谋利益,但首先是要为国家经济发展做贡献,为社会百姓谋福利。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对待和处理国家、社会、员工、股东四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社会利益高于公司利益,员工利益高于股东利益,最后才是股东利益。只有摆正了这四种关系,才能保证金融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要把握客观的理论。概括而言,金融保险发展应遵循“三个三”理论。首先是金融企业的“三个属性”:一是经济属性,要实现盈利;二是金融属性,发挥资金融通功能;三是社会属性,要承担社会责任。其次是金融企业“价值三要素”,即客户资源、营销网络、产品和服务。第三是金融企业的“三个能力”,即风控能力、资本能力和规模能力。

最后是要保持操作的理性。有了正确的理念和客观的理论做基础,还要秉持专业,保持操作的理性,克服人性的贪婪和恐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升能力。

作为一名金融保险从业者,我始终要求我所在的华安保险以“三理”理论为指导,以“四个必须”把握行业发展机遇,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所谓“四个必须”是:必须增强对保险行业社会属性的认识和把握,必须在保险公司治理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坚持责任担当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必须坚持回归本源持续发挥保险风险保障功能。

(一)必须增强对保险行业社会属性的认识和把握

金融保险业是国家经济命脉,关系着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关系着广大保险客户的切身利益,因此它不仅属于股东,更属于广大老百姓,这就是保险的社会属性。保险的社会属性决定保险企业必须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当前,我国保险业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减震器”功能持续发挥,特别是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保险资金充分发挥长期稳定作用。但是市场参与者对于保险社会属性的把握普遍不足,特别是对保险作为金融业的重要分支,事关国家金融安全的属性把握不足。国家金融安全是保险社会属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保险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在不同程度上对外资保险公司在本国经营保险业务加以管制,采取各种方式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很多国家还采取限制本国居民向境外保险公司投保以及税收差别等方式保护本国保险企业。金融保险放在好人手上是天使,放在坏人手上是魔鬼。把握保险的社会属性,必须高度重视放开外资限制后的金融安全问题。

(二)必须在保险企业公司治理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年前,我曾写过一本书,书名是《中国金融风险与经济安全论纲》,当时我说“经济安全是第二国防”,现在看来并不是危言耸听。从这几年传统金融领域个别机构的大股东将金融机构视为提款机、非法挪用和侵占金融机构资金,新兴的互联网金融被境外资本控制,肆意扰乱金融秩序,导致金融风险放大、国家和老百姓利益受到严重侵害的事实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坚持金融保险的社会属性,必须坚持在金融企业中大力加强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的利益。坚持保险的社会属性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同一个立场、同一个方向。保险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是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金融领域有效贯彻落实的关键举措。“三会一层”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对保险企业的经营稳定和长远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有了党的领导,就能在现代企业治理基础上为保险稳健发展增加根本性保障。

(三)必须坚持责任担当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席勒有一句经典名言:“真正的好金融绝不仅仅是管理风险,还必须是社会资产的看守者和社会价值的支持者。”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需要现代化的风险管理工具,保险业供给和需求之间不平衡、不适应的矛盾日益凸显。保险业必须坚持责任担当,紧密围绕国家发展大局,更好适应新时代实体经济的保障需求,变革创新、优化供给,为自身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契机。保险业必须坚定不移响应党中央号召,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在科技保险、农业保险、绿色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巨灾保险等领域积极作为。

(四)必须坚持回归本源,持续发挥保险风险保障功能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指出,金融业已经成了吃掉世界经济的怪物。如果保险业忘记了“初心”,偏离了金融的“本源”,把自身利益凌驾于社会之上,那它就免不了成为怪物,失去长远发展的根基和土壤。保险的本质是互助共济,风险保障始终是保险最基础、最重要的功能,是保险行业区别于其他金融行业最根本的特征。当前,保险业的风险保障功能仍显薄弱,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深化保险公司改革,提高商业保险保障能力”。保险业要进一步增强风险保障功能,围绕保障主业,从风险等量管理向风险减量服务转型,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保障方案。这也就是说,保险业在支持新冠疫情防控、落实“六稳”“六保”、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等方面要持续发力,继续扩大保险覆盖面。与此同时,要通过保险投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险资金要积极围绕“十四五”规划提出的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方向,进一步拓宽投资领域,挖掘优质企业的投资机会,持续发挥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减震器”作用。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虽然我们处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艰难时期,但金融保险的本质规律是不变的。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责任担当、坚持回归本源、坚持能力提升,就一定能够实现正确理念和客观理论指导下的理性操作,不断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创造保险业新的未来!

最后,再次感谢主办单位的邀请。讲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THE END
1.保险行业发展的趋势保险行业是一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风险的认识不断提高,保险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未来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数字化转型将成为保险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保险公司将更加注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区块链等。这些技术的...https://www.xyz.cn/toptag/baoxianxingyefazhandequshi-287662.html
2.2024年深圳保险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七、关于深圳保险行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建议 21 (一)、深圳保险行业战略规划简介 21 1、行业的社会化 21 2、行业的规模化 22 (二)、深圳保险行业的市场应用方向 22 (三)、深圳保险行业的发展重点 23 八、深圳保险行业(2024-2029)发展趋势预测 23 (一)、深圳保险行业当下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23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223/7004163043006022.shtm
1.未来的银行保险趋势是什么那么,未来的银行保险趋势是什么?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分析一番。一、银保合作将由简单代理的初级方式转向深层合作实践表明,简单的代理销售模式...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未来的银行保险趋势是什么的知识,跟着华律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随着时代的发展,原先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双方的需求,新一轮的银行...https://www.66law.cn/laws/506183.aspx
2.解析保险投资的市场趋势保险类理财财经保险投资的市场趋势正朝着多元化、长期化、科技化、绿色化和跨境化的方向发展。面对市场变化和挑战,保险公司应积极调整投资策略和业务模式,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以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时,政府和监管部门也应提供政策支持和监管指导,为保险投资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https://business.liaohewang.com/show-82560.html
3.2023年中国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纵览全球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趋势,深挖中国保险业数字化发展脉络及驱动因素,并总结归纳“业技数”融合背景下中国保险机构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保险业丨研究报告 核心摘要: 《2023年中国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纵览全球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趋势,深挖中国保险业数字化发展脉络及驱动因素,并总结归纳“业技数”融合背景下中...https://36kr.com/p/2382894555673096
4.员工职业规划(精选13篇)二、保险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快速提高、可保资源的不断丰富以及保险需求的不断增长,我们完全可以预计未来我国保险市场的规模会迅速扩大。根据经验数据来看,在一国保险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其保险的增长速度一般是GDP增速的2倍以上,因而从现在起到23年我国保险增长的年均增长速度至少在12%以上(假设在此期间我...https://www.oh100.com/zhichang/5932112.html
5.2017中国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预测我国保险行业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保费的快速积累、资产投资范围的扩大、行业监管的加剧同时给保险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国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预测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6前三季度上市保险公司净利润平均同比下降-32%,这主要是因为:1)受Q1股市震荡带...https://www.yjbys.com/edu/baoxiangongguren/251897.html
6.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虽然我们国家的保险行业发展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尤其是近几年来公众的保险意识有着显著的增强,保险行业的发展更是如日中天,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展望一下保险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看看保险行业将会向着哪些方向发展。国内保险行业未来发... https://www.shenlanbao.com/he/312135
7.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未来的路在何方同时,互联网保险打破了时空和区域的限制,海量的客户群体也拉低了保险产品的价格,所以,互联网保险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显然,趋势代表的是事物的发展规律,规律具有不可逆和不可违背性,所以,保险代理人只有最精英部分能活下来,专为大客户服务,此类人稀少而宝贵;而行业则以保险经纪人为主体,互联网为主要销售渠道,以互...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61479304&efid=7Y_9inw47Mi3XwFzTlvKsg
8.承德市公安局保险我国车险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我国车险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随着保险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强,车险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竞争逐步走向规范有序,财产保险业基本扭转了多年来持续亏损的局面,进入以管理升级为内涵的转型关键期。为进一步满足市场需要,合理维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合法权益,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被正式提上日程,并将引导车险市场向着依法...https://ga.chengde.gov.cn/art/2022/4/8/art_3029_846232.html
9.保险业第三个“国十条”来啦!据新华社报道,9 月 11 日,国务院重磅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文件围绕严格把控保险市场准入关、有力有序有效化解保险业风险、提升保险业服务民生保障水平、增强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深化保险业改革开放等关键环节,以十条有力举措进一步明晰了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方向,...https://www.jfinfo.com/news/4055780
10.保险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精选8篇)互联网保险以其平等、透明、直接、便捷以及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交流、交易,成为保险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其中互联网保险的核心是“保险”,互联网是技术和手段。 目前可以运用到保险行业的互联网技术包括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这些技术也将会给互联网保险带来消费场景、产品形态和保险营销三大维度的颠覆,推动互联网保险向...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o2lj54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