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务数据来看,车险和非车险业务齐头并进,给阳光财险整体业务带来高质量的增长。阳光财险表示,下一步将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与车险智能生命表、非车数据生命表为根本抓手,围绕核心能力建设与基础能力提升两条主线,持续打造稳定盈利的车险竞争优势,打造强基高质提速的非车发展模式,加强科技引领,有效激发队伍活力,进一步增强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阳光财险始终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进”发展理念,凭借“三张生命表”,即“车险智能生命表”“非车数据生命表”以及“信保生命表体系”,打造了领先的竞争力,提升风控能力与业务品质。
数据显示,上半年阳光财险盈利水平持续提升,业务结构和质量持续优化,承保综合成本率99.1%,承保利润2亿元。
据悉,早在2009年阳光财险就创新性地将寿险“生命表”的概念引入车险经营之中,正式提出了“车险生命表”的概念,并对“车险生命表”的内涵及应用进行了系统阐述,自此形成以终极赔付率为主、以历史经验赔付率为辅的车险风险定价及资源配置机制,使阳光财险的车险经营水平得到跨越性提升。
2017年,“车险生命表”升级为“车险智能生命表”,实施“一人一车一价”的逐单风险定价和市场定价,实现了车险运营模式的进一步升级。
2021年,阳光再度提出打造“车险智能生命表工程”,目标是体系性地实现对风险成本刚性管理的固化,并借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全面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车险价格和市场费用的全自动智能配置。
2023年,基于智能算法技术建成“四大智能算法策略模型”,将科学的资源配置规则全部固化到模型之中,实现了车险经营成本的刚性管理以及定价、配费和资源配置的全智能化,终于实现了车险智能生命表工程“最后一公里”的突破。
今年上半年,阳光财险持续以深化车险智能生命表应用为根本抓手,风险识别和精准定价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市场策略与客户价值的联动更加紧密,车险业务结构得到持续优化。2024年上半年家用车保费在车险中的占比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家用新车保费同比增速优于行业,家用车续保率64.2%,同比持续提升。
2024年上半年,非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13.6亿元,同比增长25.5%,非车险保费占比达46.1%,提升4.8个百分点。其中,意外险和短期健康险实现原保费收入43.4亿元,同比增长41%;责任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32.8%;保证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5%;货物运输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13%。
在保费高增的同时,阳光财险非车险板块的承保综合成本率也在逐步优化。数据显示,上半年,非车险板块的承保综合成本率98.5%,实现承保利润1.6亿元。
2023年,阳光保险提出全面布局以“科技阳光”“价值阳光”“知心阳光”为核心的“新阳光战略”。在新战略的引领下,阳光财险坚持“一切为了客户”的核心价值追求,持续深化客户需求洞察研究,致力于建立便捷的客户服务体系,积极提供温暖贴心、专业可信的服务产品,践行“让我们的服务成为客户选择阳光的理由”的服务格言。
个人客户方面,阳光财险一方面深入洞察客户多元保险服务需求,持续升级迭代产品,丰富增值服务内容;另一方面,坚持科技极简流程,打造客户极致体验,尤其是提升理赔方面的客户体验。
团体客户方面,阳光财险持续推进“伙伴行动”风险管理服务落地,2024年上半年,累计为8595个企业客户提供科技减损和专业风险咨询服务,升级打造“保险+科技+服务”的全量风险管理服务模式。
例如,整合风险管理服务生态,构建更专业、更简单的“酒店风险管家”行业化解决方案;打造集“灾害预警、线上服务、风控安全”于一体的企业客户线上服务平台,助力企业客户安全生产,服务安全发展;持续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与风险管理服务融合,深入推广“红外热像”“防灾物联网”等创新技术服务,并引入基于物联网的极早期预警技术,帮助客户完善风险管理能力。
例如,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履行“助企纾困”金融责任,上半年为约1.8万家小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近2200亿元;在支持“乡村振兴”方面,稳步拓宽农业保险覆盖面,保障粮食安全,创新开发“三农”保障产品,助力产业兴旺,提供农业风险保障353亿元。
阳光财险还积极融入健康中国战略,广泛参与各地社保补充项目,扩大政策性健康险业务覆盖区域。同时,基于阳光保险集团医疗领域优势,深化推进“保险经办+健康管理+科技赋能”专业解决方案,推动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融合发展。聚焦特定风险群体需求,加大专属保险产品研发和服务供给,不断增强保障功能发挥,挖掘创新领域发展潜力。
同时,阳光财险紧扣政策方向和发展趋势,积极服务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社会治理、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加强对低空经济、高端装备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的产业研究,着力推动项目布局发展,充分发挥保险保障专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