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病理学试题及答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普通植物病理学》是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招录各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教学以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为核心,并结合各专业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社会、经济、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和进步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为适应形势需要,我校将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为“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强实践、国际化”。我们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需求,不断思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技术和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研究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2]
目前,一些课程试题库[3-5]和考试管理信息系统[6-9]已经被开发和应用,但是,试题库和考试系统在农业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少。
我们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植物病理学》(第4版)[10]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植物病理学》[11]两本教材为参考,开发了“《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库和考试管理信息系统”。利用本系统,教师可以按照名词解释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七种试题类型进行《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的编制,建立试题库,实现手工组卷、自动组卷、对学生进行计算机考试、试卷评阅和成绩分析等;学生可以进行考试、查阅成绩和试卷等。
一、系统开发环境
《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库和考试管理信息系统是在MicrosoftWindowsXP操作系统平台下采用VisualBasic6.0语言开发的。我校的考试试卷是用MicrosoftWord进行排版并打印输出的,为便于后期试卷的存档管理,在开发本系统的过程中,利用MicrosoftWord、MicrosoftAccess、VisualBasic6.0建立试题库,实现自动组卷和评分,并输出Word版本的考试试卷供存档保存。
二、系统总体结构
三、系统主要功能及实现
1.用户分级管理
2.试题库构建与维护
试题库包括名词解释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七种题型,均可进行添加、查找编辑、浏览维护操作,分别是通过题库管理模块中的试题添加、试题编辑和试题浏览维护三个子模块实现的。在编制试题时,按照章节进行知识点的提炼。为了避免相同知识点的不同试题类型在同一试卷中出现,我们对每道试题均进行了知识点信息设置,名词解释题设置了1组,其余题型均设置了4组,包括相应知识点编号和内容。试题的知识点不足4个学时,没有数据的知识点信息不需要填写,在试题编辑窗体和试题浏览维护窗体中,没有数据的知识点数据组中知识点编号显示为“A”,知识点内容显示为空白。知识点编号原则为:知识点编号为6位数字,前两位表示知识点所在的章号,范围为01-99;中间两位为知识点所在的节号,范围为01-99;后两位为知识点号,范围为01-99。例如,010101表示第1章第1节的第1个知识点。在进行试题编辑时,可通过查找条件(关键字即可),查找相应的试题,可对试题的各个部分进行编辑修改。在进行试题浏览维护时,可进行试题记录的删除和查找,并可以添加试题。
3.试卷生成与管理
本系统的试卷生成有两种方式,分别为手工组卷和自动组卷。系统按照管理员用户或教工用户设定的组卷策略进行组卷,随机选择各种类型试题,并通过知识点编号避免后选试题与已选试题知识点重复。考虑到我校试卷印刷所提供文档均为Word文档,本系统将试卷以Word文档格式输出保存在硬盘中,在输出时,可命名Word文档名称,并可对保存目录进行修改。试卷管理以浏览Word文档的方式进行。根据我校试卷的排版要求,本系统对试卷Word文档版式进行了格式化设置,所输出的Word文档符合我校试卷的排版格式要求,方便试卷的打印和保存。
(1)手工组卷
手工组卷时,可根据考试需求任意组合出题类型与出题分数。本系统已经给出了各题型每小题的默认分数,亦可根据对话框自定义各题型每小题分数,并且可自定义试卷总分。管理员用户或教工用户可以通过组卷策略中的对话框,定制不同的出题策略。组卷后可在安装目录下的“试卷”文件夹中生成管理员用户或教工用户给定文件名的试卷Word文档和一个文件名为“给定文件名+答案”的答案Word文档,试卷文档内容为按照组卷策略从题库中随机抽取的知识点不重复的试题组成的文档,答案文档则为对应试题的答案组成的文档。组卷时,由于填空题每题空数不同,因此需要设置出题分数和出题个数。
(2)自动组卷
在自动组卷中,本系统给定了填空题每空分数和其他各种题型每小题分数默认值,并默认试卷总分为100分。本系统根据试题类型,为自动组卷方式设置了10种组卷策略,包括名单简论、名多简论、名判简论、名填简论、名单多简论、名单判简论、名单填简论、名多判简论、名多填简论和名判填简论(名、单、多、判、填、简、论分别为名字解释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每种策略有A、B两种小题数不同的出题方式。组卷后同样可在安装目录下的“试卷”文件夹中生成管理员用户或教工用户给定文件名的试卷Word文档和一个文件名为“给定文件名+答案”的答案Word文档。
(3)试卷管理
利用本系统,可通过试卷浏览查询子模块对所组试卷进行查询,可打开查询到的试卷,进入试卷的Word文档界面,此时,可对试卷Word文档进行浏览与编辑操作。
4.答卷和答卷成绩浏览
学生用户提交试卷后,客观题已被计分,待试卷中的非客观题(主观题)被管理员用户或教工用户评阅后,学生用户方可通过答卷成绩浏览功能查看自己的答卷与成绩。选择要查看的试题类型,即可逐一查看相应类型试题答案正确与否以及得分情况,当考生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时,考生答案将显示为红色。
5.试卷评阅和成绩分析
管理员用户和教工用户均可利用试卷评阅模块对学生用户上机考试试卷进行评阅与成绩分析。试卷评阅用于评阅学生用户在学生用户窗体中的考试试卷,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客观题已经由系统本身自动评阅,管理员用户或教工用户只需对名字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主观题进行评阅,学生考试成绩总分由客观题分数和主观题分数相加获得。成绩分析用于查看学生用户整张试卷并对试卷进行简单分析。
进行试卷评阅时,选择要评阅的考生的学号后,考生姓名和客观题得分在相应文本框中显示出来,只需对主观题进行评阅。主观题题目、参考答案和考生答案显示在系统“题目评阅”框架对应的文本框中,对比参考答案和考生答案,管理员用户或教工用户进行评阅、打分。对主观题逐一评阅完后,依次单击“主计”(计算主观题得分)-“总计”(计算总分)-“提交”,确认后即可完成对该考生的试卷评阅。选择新的考生学号,则可进行连续评阅。
在本系统成绩分析窗体中,管理员用户或教工用户可看到考生整张试卷的所有信息,可据此分析考生的答卷情况。选择考生学号,选择要查看的试题类型,即可逐一查看相应类型试题的考生答案正确与否以及得分情况,当考生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时,考生答案将显示为红色。
四、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开发了《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库和考试管理信息系统,可用于《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库的构建、普通纸质考试制卷、学生上机考试和教师试卷评阅等。本系统试题覆盖面应广,根据不同策略随机组卷,教学中所有知识点都在考试范围之内,所以学生必须系统复习课程教学内容,整体把握知识重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王海光,马占鸿.对《植物病理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及措施[J].农业教育研究,2008(3):18-20.
[2]王海光,马占鸿.紧跟学科发展,促进《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内容更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90-93.
[3]吴学超.试题库智能组卷系统的一种设计――工科大学物理试题库智能组卷(II)[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3):18-22.
[4]郝晗瀚,康慕宁.Excel操作题自动出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3(12):201-205.
[5]关树光.基于C/S架构的《天然药物化学》电子出题系统的设计与建设[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20):160-161.
[6]陈燕丽.会计学考试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J].河海大学机械学院学报,1997(4):52-56.
[7]李,陈遵德,李强.基于Web的英语考试系统开发与应用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9):46-49.
[8]王岱君,田华,庄宝祥等.医学形态学实验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5,24(6):613-615.
[9]华新宇.组织胚胎学在线考试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1):10-11.
[10]许志刚.普通植物病理学(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1]徐秉良,曹克强.植物病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关键词:病例;病理学;教学质量
病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我们用于讨论的临床病例主要有两种:一是具有典型性、适用性、现实性的临床出院病历、临床尸解病例及临床外检的病案等;二是医学文献的个案报道、临床病理讨论、病案集等。应对收集到的病例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整理并分类,将其部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以用于教学。
病例在病理教学中应用的方法
导入新课在讲授某种疾病之初,应用病案作为引入,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当引入的病案有深刻印象或悬念时,便可转入主题,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例如:某学生20岁,淋雨后突然发病,寒战,体温39.5℃,三天后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呼吸困难,X线检查:左肺下叶有大片致密阴影,被急送入院。然后,切入主题——“肺炎”。
课堂举例在教学过程中导入病案,通过启发、讨论、推理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吸收率,使学生所学疾病深刻烙在脑海里,可采用教师口述,边讲病案边教授理论的方法巩固知识。口述病案以教师亲身经历的病例为好,这样可以讲得具体而生动。所举的病案可以是诊断治疗成功的病案,也可以是误诊或死亡的病案。例如,在讲述“肿瘤”的良、恶性区别时,介绍一例因恶性肿瘤误诊而致患者死亡的典型病例,说明区别良、恶性肿瘤的临床意义。若将恶性肿瘤误诊为良性肿瘤,会延误治疗时机或治疗不彻底造成复发、转移,危及生命;而把良性肿瘤误诊为恶性肿瘤,又会使病人因受到不适当的治疗而遭受不应有的痛苦、损伤和精神负担。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医疗作风。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过去多为问答题、思考题,近几年来多为选择题,上述方法均可应用,但对不同专业,可根据教学进度选用单个或综合的病例。例如:患者朱××,女性,40岁,已婚,1年前洗澡时发现右侧乳房无痛性肿块,最近有迅速生长的趋势而来院就诊。外科查:在右侧乳房外上象限触摸到一鹅蛋大小肿快高出皮肤,表面溃破,质硬、与周围组织粘连,分界不清,凹陷,皮肤呈橘皮样外观,右腋窝淋巴结肿大。病例是妇女乳腺肿块,让学生根据病案中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确定还应做哪些检查,并预测其检查结果,作出最后诊断。还应继续追问引起乳房内肿块的常见疾病有哪些(答案是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这样能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对复杂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推理、鉴别,为临床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考核病理学学科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重要桥梁,要想在临床工作实践中真正发挥其价值,病理学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改革病理学考试题型,适当增加应用型试题的比重,重视病案分析内容的考查。其中可有完整的病例分析,也可有小的临床病理判断题或选择题,以便检测学生对整个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把握度,检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检测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有利于学生重视把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相结合。
病例教学法应用的效果
病案教学法强化了知识的多元性,使学生在学习单元知识的同时不断地扩展所学内容,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问题式病例分析教学过程中,营造和谐氛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去探究疾病发生的病因、病理过程、病理生理机制,由此推出它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这种教学方法的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大胆辩论,在不断的争论中使问题明朗、答案清晰,课堂气氛轻松,真正做到积极地学习。在这种启发式教学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发现解决问题,还学会了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和自我表现,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对学生的反馈调查的结果表明典型病例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喜欢,大多数学生认为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思考能力、记忆能力和归纳能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并能引导将病理学理论与临床相联系。
病例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合理使用既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又有利于病理学教师自身的成长。病理学教学中病例讨论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对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不同临床症状、体征、结局和并发症都逐一了解,使知识从被动传授变为主动获取,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临床病例讨论通过实例证明了病理解剖学的重要作用和病理诊断在医学诊断中的权威性,提高了学生对病理学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其对病理解剖学的认识。在病例讨论中学生对临床和病理资料的了解和应用也有利于学生重视把病理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相结合,为以后学习临床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病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病例教学的这几种方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能截然分开,可以融合使用,灵活掌握。要有效地运用病例教学法,教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关键词:医学;形态学科;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系统是以计算机系统作为媒体,以人机交互方式向学生传播相应的教学内容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手段。这项技术为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为教学改革和跨世纪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想和理念,开创了教育、教学新格局[1]。
lCAI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1.1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1.2在医学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用图表、标本来讲授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等知识,这些抽象的基础理论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特别是讲到各论时,学生更容易将生活史相似的寄生虫互相混淆,复习时倍感难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而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接受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信号刺激的同时,又动用各种感官,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使用CAI课件教学,课堂信息量大,重点突出,教师既能方便地调用各种素材有效地组织教学,又能很方便地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比较。通过CAI教学,学生很容易把握寄生虫学的框架,并能将知识体系进行横向和纵向联系,理顺学习思路_6j。
1.3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以往的教学中,病理学只能采用挂图、录像、幻灯、标本等方法辅助教学。而利用CAI,则可以采用简要的文字、色彩鲜艳清晰规范的图片,栩栩如生的图像照片,各种真实的运动图像等方式,使病理学中许多枯燥的、单调的、抽象的内容转变为引人人胜的、生动形象的、易学易记的信息,从而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改善了教学环境,节约了教育资源[7]。
1.4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形态学科,教学上对形象化要求很高。CAI能解决解剖学教学中内容抽象、复杂,实验标本少,易损坏,标本缺乏整体观等方面的不足。CAI的应用调动了学生的多器官学习,使其学习效率得以提高[8]。应用CAI,将静态的传统教学变为动态直观教学,通过提供交互式的学习环境,而优化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解剖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解剖学教师提供了形象的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从而利于解剖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突破,提高教学质量[9-10]。
2在医学形态学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3在医学形态学科考试、考核中的应用
在组织胚胎学考试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能明确表达主考者的意图,可使考核内容更广泛,并可考查一些细微的结构。
传统考试中所考的内容仅能用嵌在目镜上的指针指出,指针只能标出方位,而不能标出范围,所以传统考试方法往往不能考查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些较精细的结构。而采用计算机技术后,用虚线把所考的部分圈出,这样学生就能明确考题的目标,避免误答,因而能实际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利用多媒体技术亦可使考核内容更广泛,考试结果更准确。在传统考试进程中如果有学生不小心移动了指针,就可能造成后面的学生误答,从而影响了答题的准确性。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组胚实验考试可杜绝这种误差,使考试结果更准确,可比性更强。利用计算机进行组胚实验考试,还可按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归档,使考试难易程度易于控制;使各批学生分数可比性更强,考试结果更客观、更准确。
参考文献
[1]陶亚萍媒体在医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1998,11(9):41—42
[2]邵少慰,郑恒多媒体组合教学法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1,15(2):114—117
[3]马红梅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四川解剖学杂志,1999,7(3):192—194
[4]郑唯强,郑建明,王建军,等教学媒体在病理教学中的设计及使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0,14(1):44—45
[5]沈康,陈河,何加,等.组织胚胎学的计算机辅助教学[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3.17(3):152—153
[6]王仙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医学寄生虫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5):619—620.
[7]王福莲.浅谈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2,2(11):93—93
[8]傅敏生,童八金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中等卫校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井冈山医专学报,2002,9(4):37—38.
[9]张晓明,宋耀鑫,赵金东.计算机多媒体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2):227—228.
[10]龙大宏,罗秀梅,等.人体解剖学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探讨,解剖学研究,2001,23(4):340—341.
[11]高福莲,韩金红,武俊芳,等.组织学光镜结构及观察法录像对教学的作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1,15(2):101—103.
关键词:医学课程;题库管理;组卷;需求分析;功能设计
医学是高等院校重要学科分支,包括口腔医学、临床医学、护理、药学等专业,该学科涉及的专业核心课程很多,包括生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药理学等几十门课,由于专业课的学习与考核关系到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而医学类课程专业性强,知识点繁多,考核点也较多,如何通过加强医学类专业课程的考核和评价,促进学生更好掌握专业课程知识技能,成为医学类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然而,据调查,目前,我国很多医学类高校在医学类专业课程考核出题出卷停留在较为原始的手工劳动层面,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缺乏有效管理软件支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落后的出题出卷方式不够科学,存在诸多弊端,已经不能适应高校教学改革事业的发展需要。通过对医学类高校现有题库管理与组卷工作存在的问题不足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医学类课程题库管理与组卷系统需求进行分析定位,进而对系统功能模块进行科学划分,确保设计的系统以后能满足医学类高校实际需要。
1医学类课程出题出卷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医学类高校大多采用手工组卷,对题库建设不是很重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题库管理有待加强
2)组卷方法不够科学
3)其他不足之处
题库管理与组卷还存在的比较突出问题有:一是重视度不够。有些高校对出题工作不是很重视,将出题工作直接交给任课老师,缺乏统一监督和考核,造成出卷质量不高。二是缺乏课程题库建设和随机抽题环节。题库涵盖课程所有章节知识点和随机抽题是确保考试试卷公平性的两大法宝,而高校现有出题机制和方法均存在缺陷,很难保证考试试卷的公平性。三是试卷题目答案不一。由于同门专业课有时由不同的任课老师出题,有些相同的主观题可能出现答案不一或者大相径庭的现象。四是出题出卷保密性、安全性不够高。由于专业课程考核多为学校、系部考核,对出题出卷保密性和安全性要求不高,造成泄题事情常有发生。
2医学类课程题库管理与组卷系统需求分析
解决医学类课程手工出题出卷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不足最好的办法就是设计一款医学类课程题库管理与组卷系统,为确保系统符合实际需要,现对系统有关需求分析如下:
1)统一题库建设
医学类专业课程题库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组卷的好坏,题库建设要采取专人负责、分工协作的工作办法,让不同老师负责不同题型的收集与整理或者分章节出题,题目、答案编好后,由教研室主任或者专人负责收集整理,最后由熟悉计算机操作的老师将题目输机,形成课程题库;对建好的课程题库派专门老师仔细阅读校对,确保题目及答案准确无误;
2)题目覆盖与难易度区分
每门医学类专业课程题目要覆盖课程所有知识点,题目量大最好按正态分布;根据出题老师以及校对题库老师的综合意见,给每种题型题目标定难度系数,比如1表示很难,0.8表示难,0.6表示较难,0.4表示一般,0.2表示容易,每次考试后对试卷题目难度进行分析,并根据学生答题情况不断更新调整题库难度系数,使之贴近实际情况。
3)试卷生成
组卷系统能导入不同医学课程电子题库,采取手工选题或者系统随机抽题生成试卷,确保试卷生成公平性;根据课程考核需要,设置试卷题型构成以及每种题型的数量,并能随机抽取各种题型,根据题型顺序生成试卷;生成的试卷中题目唯一,不存在重复的题目,且题目尽量覆盖所有章节知识点;组卷系统能根据任课老师需要,生成不同难度系数的试卷。
4)系统安全保密性
5)题库生成与组卷管理流程
经研究分析,拟确定该系统题库生成与组卷管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3医学类课程题库管理与组卷系统功能分析与设计
经征求多个任课老师意见和系统详细需求分析,按照软件工程结构化思想,自顶向下分解系统功能,拟确定该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如下图所示:
简要介绍系统各模块功能如下:
课程管理模块:主要包括课程添加、课程修改、课程删除等操作,其中课程添加操作可以添加一门新的课程,包括添加课程大纲、章节等信息,课程修改操作可以对课程大纲、章节等信息进行编辑修改,课程删除操作可以删除某个课程所有信息。
题库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新建题库、导入题库、试题编辑、难度设置等模块操作,其中新建题库操作可以进行试卷录题,点击打开录题试卷文档,进行试题添加等操作,保存文档则录题操作完毕;导入题库操作可以实现课程题库导入,不过导入题库界面须先进行课程选择、题型选择、难度选择等操作,然后选择电脑上的题库Word文档,导入操作显示成功,则导入题库成功;试题编辑操作包括题型设置、试题修改、试题删除等操作,题型设置操作可以添加、修改、删除某种题型,试题修改操作可以查询某个课程某种题型试题,并编辑、修改试题,试题删除操作可以查询、删除某课程某种题型试题,难度设置操作可实现试题难度的查看、修改、编辑等,能够设置、修改试题难度系数,试题难度系数一般包括很难、难、较难、一般、容易等五个层次。
组卷管理模块:主要包括试卷设置、手工组卷、自动组卷、试卷管理等子模块,其中试卷设置包括试卷难度设置、试卷栏目设置、试卷题型及数量设置等操作,试卷难度设置主要用于设置试卷的总体难度系数,试卷难度可设置为很难、难、较难、一般或容易,试卷栏目设置主要用于设置试卷格式等,试卷题型及数量设置操作可以设置试卷的题型以及设定每种题型题目数量。手工组卷模块包括手工选题、设置试卷格式、生成试卷等操作。自动组卷模块包括随机选题、设置试卷格式、生成试卷等操作。手工组卷与自动组卷主要区别在于选题方式的不同,自动组卷随机选题更能保证试卷生成的公平性。试卷管理模块包括查看试卷库、删除试卷库、试卷库备份等操作。
4结束语
对医学类高校题库管理与组卷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及不足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以此为需求,设计一款医学类课程题库管理与组卷系统,并对系统功能模块进行详细分析与设计,从而确保系统功能符合医学类课程题库管理与组卷实际需要,通过题库管理与组卷系统的设计使用,加强医学类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提高出题科学性、组卷公平性以及工作效率。
一、材料和方法
二、讨论
三、结束語
(1)知识竞赛活动能促进学生学习,强化专业知识;能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能促进教学相长,活跃第二课堂;是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的辅助方法之一,具有可行性。
(2)知识竞赛用题的确定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教学对象全面考虑,既要有广度和难度,又要注意丰富多彩和趣味性,多联系临床问题,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Summary:
Itisnoteasytoformthecreativecompetence.Duringthebasiceducation,studentsmustbetrainedforthecreativeindividualcharacter.Weteachersmustspurntheoutdatedteachingmethodsandestablishanewkindofeducationalstrategy.Inclass,wemustconstructapeaceful,democratic,creativesituationofthestudyactivities,placeapremiumonthestudents''curiosity,andencouragethestudentstomakeboldattemptsandcooperativeeffortsatthetasksarranged.Wemusttrainthemtobereadyandfreetoquestiondoubtsabouttheirstudy,anddeveloptheirwidethoughtandrichimagination.
众所周知,创新能力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要从小培养其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个性品质,那么,在基础教育阶段,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新能力,笔者认为,要从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入手,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一.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性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1.批判性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而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
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呈现异彩纷呈的语言现象,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独立思维的天地。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获得正确的评价、观点、意见或证据等并做出自己的判断或决定,这样,势必大大有助于学生获取真知。如:
讲到practisedoingsth的用法时,马上给出一道选择题:
Heoftenpractises_________English.
A.speakB.spokeC.spokenD.speaking
试题一给出,大部分学生会立刻作出反应,认为D是正确答案。但如果打破思维定势,教师进一步暗示学生此题答案可能不唯一,引导他们对那三个被排除的答案提出批判性质疑,许多学生很快会发现答案C也完全正确。此时如果再让学生朗读:"He''spractisingspeakingspokenEnglish."学生定将兴趣浓烈,愉快地掌握practisedoingsth和spokenEnglish这两个表达式,我们也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品质,而这种批判性思维品质一旦形成,学生在实际运用英语时就会尽力避免固有的思维定势,审慎思考,全面考虑。
2.探究性质疑
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此为目的,仅停留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永不满足,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利用青少年好奇的心理特点,充分运用教材里现成的材料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这是创造个性的具体表现,我们要倍加爱护的引导。
例如,SEFCBOOK1B,Lesson61的FireNotice中有这样一个句子:Considereveryfirealarmtobearealfire.学生对掌握其字面意思并不难,但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会理解隐藏在句子中的弦外之音,使他们能透过问题的表面看到其本质的联系,列举出诸如:"Maybeanaughtyboycansoundafirealarmtoplayajoke,andsomepeoplewon''tbelievethatafirehasbrokenouttilltheyhaveseenitthemselves."之类的情形,为培养其探究性思维品质营造好学习情景。
二.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合作"
实践证明,青少年具有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磨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1.一问多解时交流学习
一问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最易出现一问多解的精彩局面,由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而集中式思维则具有普遍性、稳定性、持久性的迁移效果,是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因此,在这一交替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都有所发展,能够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若注意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则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便会得到加强。如,让学生回答"HaveyoueverbeentoBeijing"时,引导学生不要局限于"Yes,Ihave.""No,Ihaven''t.",要广开思路,要求每个学生在作肯定、否定回答时,附加不同的句子,这样才会得到以下极富生活气息的回答:
Yes,Ihave.It''sveryexcitingtobethere.
Yes,Ihave.I''llneverforgetit.…………
No,Ihaven''t.HowIwishtogothere.
No,Ihaven''t.ButIwishsomedayIcouldgothere.…………
又如,SEFCBOOK1A,Lesson37,主题是关于sports的对话,因为学生年轻活泼,爱好运动,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开动脑筋,踊跃发言,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尽可能多的说出一些体育用语,如:tennis,badminton,relayrace,wrestling,balancebeam,shooting,trackandfield等。
2.突破难点时合作互动
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在合作中,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初中阶段,学生进行看图说话(talkingaboutpictures)一般感到很有困难,如果在掌握了基本句子的基础上,让学生先几个人一组进行准备,这时,学生会你一言、我一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吸取了其他同学的思想后,每个学生定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用英语表达好自己的情感。又如在教完具有表演性的课文后,让学生进行总结性表演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合作互动",把课文内容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
三.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一位留学生归国后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中国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10个人或许能讲出20种不同的答案,虽然有些想法极其古怪离奇。这个例子说明,我国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其求异品质的塑造。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
1.再造想象拓宽思维
阅读中,学生借助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立图象,并对图象进行选择加工,不断扩展思维的范围,把记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加工。因此,我们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
WhyarewetryingtomakeMiludeerreturntoChina(SEFCBOOK1BL66)
WhenMathildeknewthatJeanne''snecklacewasonlyworthfivehundredfrancs,butshehadtenyearsofhardwork,whatwouldshedo(SEFCBOOK1BL69)
WhatcanwelearnfromthenovelaboutAmericansocietyofthattime(SEFCBOOK2AL37)
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大纲》中所要求的"从阅读中获得乐趣(Readingforpleasureandamusement)"的目的,又可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开发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2.遥远想象变通思维
动物病理学教授贝弗里奇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这种使两个本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
例如,教完SEFCBOOK2AL26-27Canada后,可让学生命题作文:ChinaandCanada;学完SEFCBOOK2AUnit9Savingtheearth后,让学生讨论: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遥远想象,训练了学生突破空间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具跳跃性。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仅停留在创设这些教学情境上是不够的。教师首先要具有创造的精神,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体,注重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评价……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创新的意识,学生的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培养,其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弘扬。
2000年10月
参考书目:
1.[英]德·波诺:《思维的训练》(1987年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TheJournalofCreativeBehavior(1983年第4期)
关键词: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化学;医学
《化学》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它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随着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化学与医学的结合点越来越多,医学的发展对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根据《化学》课程自身的特点,采取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医务技术人才。
一、优化教学内容
2.充实教学内容。
二、改革教学方法
1.联系医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运用多种方法和形式,提高课堂效率。
化学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灌输式教育的教学方法,采取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要特征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问题讨论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启发引导式教学法,教师对所讲授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一般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分析,让他们自己得出正确结论;程序教学法,按知识的认知规律,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来引导学生认识物质;实验探究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设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进行小组交流与讨论,最后教师根据各小组的方案进行集体讨论分析,得出最佳方案。这样多种方法并用,可以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使学生学而不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讲授“缓冲溶液”时,我们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法,首先展示正常人食入较多的酸碱性食物而安然无恙的画面,接着设问:这种情况下人体为何不发生酸或碱中毒?学生由疑生奇,教师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录像和实验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探索与发现正常人体不发生酸或碱中毒的原因,体会缓冲溶液对pH值稳定所起的重要作用,最终释疑解惑。
三、改革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传授教学内容的重要媒介,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学手段改革的目标是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将现代教学技术和科技成果充分应用于教学。为适应新形势对化学的要求,我们要正确、适当并充分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来实现化学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例如在讲授硅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时,为了让学生直观体会重金属硅酸盐的难溶性,可引入“水中花园”影像资料。学生可以看到把重金属盐加入硅酸钠溶液后生成不同颜色的金属硅酸盐胶体的细微变化。这些金属硅酸盐胶体在固体与液体的接触面形成半透膜,由于渗透压的关系,水不断渗入膜内,胀破半透膜使重金属盐又与硅酸钠接触,生成新的胶状金属硅酸盐;经过反复渗透,五颜六色的难溶硅酸盐会像植物一样缓慢生成芽状或枝状产物,最终形成了美丽的“水中花园”,这种方法比空洞地讲述理论效果要好得多。另外,可以将各种资料连同课件、练习题一起上传至互连网,这样可以让学生将课堂里漏掉的资料在课外补上,将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同时,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答疑平台,学生不仅可以在这里提问并得到答案,而且还可以发表对某些问题的看法,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对课程学习的感受和要求。
四、提高教师素质
五、加强实验教学
1.实验内容应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和先进性。
化学既有本学科知识体系的独立性及完整性,又有为医学教学奠定基础的双重教学任务。因此,我们必须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调整实验内容。在保证学科知识体系和实验教学基本内容一致的前提下,选择靠近专业特征的实验,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放到演示实验教学中,引入一些与医学、药学紧密联系的实验,如“测定生理盐水溶液的pH值”“葡萄糖酸钙制备溶液的渗透压”等实验。
2.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重在“引导”。
通常做实验时,以教师讲解、辅导为主,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一步步进行实验,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应有意识地改变这种方式,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启发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去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相互讨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增强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加强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
通过对实验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把基本技能练习布置成综合型实验,既能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现有实验条件下,尽量安排学生单组实验,这样,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每个实验,可避免抄袭的现象;另一方面,也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实际操作的机会,可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并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4.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
实验课的考核,是强化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既要客观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又要促使学生重视实验教学,总结和深化所学知识。现行的实验成绩多为几次实验报告的平均成绩,忽略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际操作能力及综合能力的考核。教师可在实验考核上尝试一些新方法:在理论试题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实验内容;将预习报告、整洁的作风和平安意识列入实验态度作为一项考核内容;在批改实验报告中注重对实验现象、过程和结论的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核。以上考核方案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化学》对于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掌握与理解医学知识,尤其是学好某些专业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上述教学改革,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