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市场稳中求进投资者数量保持增长

岁末年初,年终奖和压岁钱该如何打理?选择储蓄,还是银行理财、公募基金?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2月2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过去一年,银行理财市场发生了不少新变化。其中,2023年创造收益6981亿元,投资者数量同比增长17.84%,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19万亿元。2023年,理财产品主打稳健策略,不少产品逐渐走出“破净”阴霾。

固收类产品占比最高

2023年,银行理财市场为投资者创造收益6981亿元。《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6.80万亿元,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3.11万只,募集资金57.08万亿元,为投资者创造收益6981亿元。其中,银行机构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1739亿元,理财公司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5242亿元。

从产品的投资性质看,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最高。截至2023年12月末,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存续规模为25.82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6.34%,较年初增加1.84个百分点;混合类产品的存续规模为0.86万亿元,占比3.21%,较年初减少1.89个百分点;权益类产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0.08万亿元、0.04万亿元。从产品的运作模式看,开放式理财产品占据主体。截至2023年12月末,开放式理财产品的存续规模为21.18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79.03%,较年初减少3.68个百分点;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存续规模为5.62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20.97%。从收益率的角度看,2023年各月度,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2.94%。市场研究机构分析认为,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率下滑与贷款市场利率持续下降有关。2023年,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8%,同比下降0.29个百分点,创下有统计以来的新低。

进入2024年,债券产品将成为理财市场的发力方向。“接下来,将推动银行加大向居民销售政府债券的力度,既为居民提供更多兼具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投资产品,也进一步疏通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多元化渠道。”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结合对未来物价变动趋势的判断,前瞻性把握好实际利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保本保息”理财产品一去不复返,净值型理财产品成为绝对主流。《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存续规模为25.97万亿元,占比高达96.93%,较年初增加1.46个百分点。而回顾2023年,因为部分净值型理财产品跌破净值,以及受季节性效应因素影响,银行理财市场出现较大规模的赎回,市场规模一度承压,这对理财公司、商业银行提出了新挑战。“为了有效应对市场变化,理财公司、商业银行采取了多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投资者信心与市场预期。”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介绍,部分理财公司调整了资产配置策略,推出了更多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理财产品,平滑了市场波动对理财产品净值的冲击;部分理财公司通过自购途径,将公司自身利益与投资者利益进行捆绑;此外,不少理财公司还下调了产品的多项费用。

投资者数量保持增长

2023年,银行理财市场的投资者数量维持增长态势。《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14亿个,同比增长17.84%。其中,个人投资者数量新增1686.29万个,机构投资者数量新增38.65万个。

从结构上看,个人投资者仍是绝对主力,数量为1.13亿个,占比高达98.82%;机构投资者数量占比略有上升,数量为134.60万个,占比为1.18%。

从风险偏好上看,稳健型投资者的占比最高。截至2023年12月末,在持有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中,数量最多的是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占比33.95%。此外,风险偏好为一级(保守型)、四级(成长型)和五级(进取型)的个人投资者占比均较年初有所增加,分别增加2.02个百分点、0.14个百分点和0.46个百分点。

与持续增长的投资者数量相对应,理财公司数量也在稳步增长。2024年1月,浙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已获准筹建浙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这是获监管批准设立的第32家理财公司。至此,6家国有大型银行、12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均已拥有理财公司。

“金融管理部门在严格把控理财公司‘入口关’、稳步推进理财公司批设工作的同时,要积极研究优化中小银行设立理财公司的新模式、新路径,更好满足中小银行发展理财业务的需求。”董希淼认为,理财公司大规模集中设立的阶段已结束,当前正处在常态化设立阶段,金融管理部门可按照“成熟一家,批准一家”的原则发放理财公司牌照。

“面对市场波动和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理财公司、商业银行应重点研究如何在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之间做好动态平衡,这将是一个长期的挑战。”董希淼建议,理财公司、商业银行应加快引入、培养专业人才,不断提升对宏观形势和金融市场的研判能力,持续提升投资研究能力、资产配置能力,为不同需求的投资者提供差异化产品与服务。同时,理财公司应加强与市场参与各方的沟通,开展形式多样的投资者教育活动,强化“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原则,持续提升投资者的金融素养,引导投资者养成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

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从配置债券的类别看,信用债占据主体,较2023年初占比有所下降。截至2023年12月末,理财产品持有信用债12.24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的比例为42.12%,占比较年初减少3.54个百分点;持有利率债0.93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的比例为3.20%。从服务实体经济的领域看,银行理财资金投向绿色债券的规模超过了2500亿元,投向“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扶贫纾困等专项债券的规模超1100亿元,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超3.8万亿元。

在绿色金融方面,银行理财市场2023年累计发行ESG主题(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财产品120只,合计募集资金超1100亿元。截至2023年12月末,ESG主题理财产品存续余额达1480亿元,同比增长13.50%。

尽管银行理财服务实体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要看到,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资产、负债均有所下滑。截至2023年12月末,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资产合计29.06万亿元,同比下降3%;负债合计2.23万亿元,同比下降1.76%;理财产品杠杆率为108.31%,较年初增加0.11个百分点。董希淼认为,2024年,从资产配置看,理财资产配置将延续“二八”定律,即80%的安全垫资产和20%的博收益资产,预计债券、公募基金、权益类资产的占比将有所回升。

记者郭子源

2023年,理财产品主打稳健策略,不少产品逐渐走出“破净”阴霾。

THE END
1.存款为何“搬家”理财市场华西都市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分析,4月理财规模大幅增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财资金主要投向债券市场,债券价格上涨带动理财收益提高,吸引投资者购买理财。银行降低存款利率,手工补息被禁止等降低了存款收益,也促使投资者将存款转向投资理财,这也是理财规模大幅增长的重要因素。 https://e.thecover.cn/wapepaper/html/20240528/213563.html
2.储蓄又不是为了升值,存着至少不亏,投资立马亏损2024 年前三季度,居民储蓄新增 11.9 万亿。虽然公募基金新增规模今年有所改善,但居民仍然缺乏有效的资产配置渠道,个人存款占 M2 的比例上行至 48.4%的高位。 个人存... 全部讨论 包包肚 那是不会投资https://xueqiu.com/7177609285/312451649
3.如何理解金融理论中的外汇缺口与储蓄缺口模型外汇缺口与储蓄缺口模型的产生 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美国与西欧专家,尤其是研究土耳其和希腊问题的经济学家,通过对预期资本流入的分析,首次提出了确定一国潜在投资规模的方法。这些方法构成了后来两缺口模型的前身。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H.B.切纳里和M.布鲁诺发表《开放经济中的发展策略:以色列的经...https://bbs.pinggu.org/jg/kaoyankaobo_kaoyan_5816193_1.html
4.()差额等于经济体的储蓄——投资缺口。【2021考季】( )差额等于经济体的储蓄——投资缺口。 A 资本账户 B 金融账户 C 经常账户 D 误差与遗漏净额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经常账户差额等于经济体的储蓄——投资缺口,因此,经常账户差额与国内交易有关,选项C正确。 本题关联的知识点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https://m.dongao.com/mftk/zjjs_jr_2325405.shtml
5.假定在SI=XC.边际储蓄倾向越大 D.边际出口倾向越小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多项选择题 目前世界上通常使用的评价外债规模的主要指标是() A.资金利用率 B.偿债率 C.出口债务率 D.经济债务率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多项选择题 利用外资可以同时弥补的缺口是() A.外汇缺口 B.储蓄缺口 C.通货膨胀缺口 D.通货紧缩...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9565999.html
6.姚奕:了解一下金融数据缺口计划收入、消费、储蓄和财富分配相关数据缺口 建议III.8:收入、消费和储蓄分配 政策制定者要求提供统计数据,以便了解政策选择的分配影响。它们需要及时、精细的分布数据和总体估计,以了解谁从经济增长中受益,以及不平等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的。这将有助于他们制定针对特定家庭群体的政策,评估特定政策和事件的分配影响...http://www.shifd.net/yanjiu/detail/9578.html
7.经济参考网但是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却还是继续着改革开放初期的做法,一方面始终控投资,尤其是在经济过热的时候,另一方面刺激出口和外资引进,使国内储蓄与投资缺口拉大的同时,又有国外储蓄(外资)涌入,进一步加大我国的储蓄与投资的缺口。 比较1980年到2011年我国投资率、储蓄率与贸易顺差占GDP比重的变化可以发现,改革开放初期到1990年...http://www.jjckb.cn/opinion/2012-11/09/content_411366.htm
8.超长期特别国债抢不到还能买什么?超长期特别国债为何如此受到投资者青睐?除了储蓄国债和大额存单外,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还可以关注哪些产品? “秒光”背后 是居民稳健理财的巨大缺口 事实上,近年来投资人无论是对超长期国债的追逐,对于黄金的追逐、抑或是权益市场上对于红利、高股息的追逐,本质上都是对于“确定性溢价”的追逐,背后反映的都是居民...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6053095939444.html
1.银行行业:存款缺口视角下的银行间流动性回顾与展望股票频道从备案额度看,2024 年有望高于2023 年,其中部分国有行增幅较为明显;今年的货币信贷环境或强于预期,叠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银行资产投放压力或并不会明显减轻;多次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后,或对居民储蓄意愿产生一定影响,进而推动存款逐渐向广义基金、消费等领域转移,加剧银行的存款缺口,对主动负债的依赖度也会有所抬升。https://stock.hexun.com/2024-02-20/211922446.html
2.宏观经济学复习ms的扩张对均衡的gdp拉动的计算以上两种方法所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收入与支出、储蓄和投资决定了同一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二)国民收入的两个缺口——萧条缺口和膨胀缺口 宏观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平衡时的国民收入,称作均衡的国民收入。达到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简称为潜在收入。潜在收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最大的国民收入。而...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26931231
3.储蓄丶投资和经济增长中国的储蓄-投资缺口经常为正值,对外贸易则相应地处于顺差状态,外国净储蓄实际上为负数,这意味着本国业已十分稀缺的实际资源没有用于满足经济建设的迫切需求,而是源源不断地输往海外,供别国使用。这种现象出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速度很快且资金严重 21 短缺的大国确实令人费解。造成投资不足的真正原因在于,长期以来高...https://doc.mbalib.com/view/f2a696f54e8acb92928b28625530ff66.html
4.重庆市储蓄投资转化效率问题研究而对国内的研究是从储蓄投资转化的效率、机制以及相关性来进行表述的。除此之外,本部分还对储蓄、投资以及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为后面进一步分析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重庆市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现状进行判断。通过对重庆储蓄总量、储蓄率变化情况、投资总量以及储蓄投资缺口等大量数据分析,发现重庆市...https://wap.cnki.net/lunwen-1014264775.nh.html
5....设边际储蓄倾向为0.25,则增加100亿元投资将使经济(B)。A...1.由边际储蓄倾向知投资乘数是4,那么要使GDP从3800升到4000需要投资200/4=50,现在投资了100,多出的50就是通货膨胀缺口2.潜在GDP是指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的GDP,当实际GDP在潜在水平以下时,增加投资会使实际GDP上升,就业率上升。如果实际GDP等于潜在GDP,再增加投资,此时经济中已无空闲的生产力可用,多余的投资就会使...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6873058a607afd4e3553cb728eaa8db2.html
6.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11篇(全文)结合这两方面来考虑, 开放宏观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可以写为:I=S+ (T-G) + (M-X+K) 。也就是说当本国投资大于本国储蓄时, 产生的储蓄与投资缺口要靠贸易伙伴国的顺差来填补。由于中美两国的消费和储蓄结构的差异, 美国的储蓄与投资缺口中的一部分就由高储蓄率和投资水平的中国来弥补, 在宏观上则表...https://www.99xueshu.com/w/ikeyaz5wzurd.html
7.监管余额宝:真问题与假问题如果基金面临大量赎回,着急将证券投资组合卖出去,就可能遭遇流动性风险:体现在债券上,就是基金出售债券时可能赔本;体现在协议存款上,就是定期存款的提前支取,从而丧失按原定期限存款可以获得的比较高的利息收入,出现利息缺口——即原已确认的基金每日收益突然消失了。https://www.finlaw.pku.edu.cn/hlwjryfl/gk_hljryfl/2014_jrfy_20181029112703389884/zdsq6y/2399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