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2019年的新业务价值为759亿,表明平安在2019年新销售的保单为股东赚了759亿的利润,会在未来逐年释放。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利润最终的实现与继续率有很大关系。
一、新业务价值与利润
新业务价值就是这张保单在以后年度所能产生的利润的现值,在数量上等于首年保费乘以新业务价值率。
新业务价值率有些类似于利润率。如果保费收入相同,新业务价值率越高,利润就越高。友邦中国的新业务价值率达到90%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是用首年保费去乘新业务价值率,但计算出的新业务价值,代表的是这张保单在存续期间创造的全部利润的现值。例如,每年交费1万,交费20年,保障终身,新业务价值率50%,则新业务价值=1万*50%=5千元,不是说每年都会有5千元利润,而是这张保单总共能够带来5千元利润,而且这5千元利润是将未来每年的利润折现到第一年的结果。
二、继续率保证新业务价值的实现
首先介绍一下继续率的概念。假设保险公司今年卖出100张保单,都是要交费多年的,到了明年该交费的时候,大部分客户还是会继续交费,但有些客户会出于经济原因、观念变化等因素,不再交费了。因此,就有了专门的指标来衡量客户交费的持续性,就是看应该有多少客户继续交费,再除以实际有多少客户继续交费,具体分为13个月继续率和25个月继续率:
13个月继续率=前一年新单第13个月的实收/前一年新单第13个月的应收
25个月继续率=前二年新单第25个月的实收/前二年新单第25个月的应收
为何主要看13个月和25个月继续率?因为客户购买保险后,前两年最有可能出现变故,如果前两年都能交费,那么从第三年往后停止交费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可见,继续率是保险公司最终实现新业务价值的关键。精算师在计算新业务价值时,会考虑一些客户可能停止交费,只要退保的客户不多,完全可以被精算假设覆盖。但如果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客户退保超出正常预计的水平,当年的新业务价值就无法在未来完全实现。
三、平安2019年继续率下滑的原因分析
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近五年的13个月继续率:可以看到,平安2019年13个月继续率大幅下滑,跌破90%。这里只是告诉大家,这是当前平安主动转型所导致的,实属正常。
(一)代理人离职
很多平安的代理人,包括他们的亲戚朋友都在平安买了保险。但在这次转型过程中,平安对一些业务不达标的代理人进行淘汰,被淘汰的部分人会选择把之前在平安购买的保险退掉,甚至也会劝说亲戚朋友退掉,导致平安的继续率下降。而且这项改革可谓牵一发动全身,比如一名主管下面有四名代理人,其中两名被淘汰,那么这名主管的人力架构中就只剩下两名代理人,达不到标准主管架构的要求,所以这名主管必须尽快寻找新人来补充自己的架构,否则主管自己也可能被降级。
改革必然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但平安为了提高整个代理人团队的质量,毅然决定这样做,其决心可见一斑。继续率下滑、代理人人数下降恰恰表明平安真的在行动,而不是嘴上说说。相信此番改革之后,随着个险代理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平安的新业务价值会进一步提高,继续率指标也会回升。
(二)恶意退保
2019年行业内出现了一些恶意退保事件。对于期交保单,正常退保是退还现金价值。恶意投诉则是通过一些手段,逼迫保险公司退还此前收取的全部保费,然后再鼓动退保的客户购买自己宣传的金融产品。虽然恶意退保并非平安继续率下滑的主因,但对各家保险公司的继续率都造成了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