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大湾区绿色保险发展:强化“保险+科技+服务”,提升风险管理和精准定价能力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刘琛实习生胡嘉美广州报道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重点领域绿色保险保障、绿色投资支持、能力支撑及工作保障等方面提出详细要求,以充分发挥保险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的重要作用,积极稳妥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近年来,广东大力推动绿色保险的发展,引导保险机构加强绿色产品及服务创新,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新能源电力保险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创新成果,高质量助力广东绿色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指导意见》中提出,加大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绿色保险业务创新和服务协同,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绿色保险试点建设与推广,打造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绿色保险发展体系。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表示,发展绿色保险要加强大湾区行业交流和协同,积极应对绿色保险产品创新数据不足,风控管控,承保能力和再保支持等方面的保险挑战,切实提升产品供给能力。同时,结合大湾区内不同城市的产业特点和“双碳”目标要求,对大湾区内的环境风险、节能减排指标进行精准评估,合理确定产品定价依据,设计针对性强的绿色保险产品,强化“保险+科技+服务”的应用,满足区域特定需求。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2023年,我国绿色保险业务保费收入达到2297亿元,赔款支出1214.6亿元。

近年来,广东也大力推动绿色保险的发展,引导保险机构加强绿色产品及服务创新,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新能源电力保险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创新成果,高质量助力广东绿色转型。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围绕“降碳、减污、扩绿”,引导保险机构加大林险承保力度,森林保险提供风险保障近千亿元。在优化绿色保险产品供给方面,大力发展推广森林碳汇遥感指数保险、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心追溯保险、古树名木保护救治保险、红树林碳汇价值综合保险、碳关税价格保险等新型绿色保险产品,更好发挥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保险公司发展绿色保险既包括提供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也包括运用保险资金直接投资绿色项目。

在投资端,险资入粤正“绿意”渐浓。2023年,保险资金投资广东余额超2.3万亿元,比“十三五”末(2020年)增长超一倍,投资规模居全国各省市前列。其中在服务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累计投资近1000亿元。

《指导意见》中也提出,要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加大绿色债券配置,提高绿色产业投资力度。坚持资产负债匹配原则,积极运用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等工具,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等领域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绿色产业领域资产配置。

近年来,我国绿色保险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绿色保险制度体系已现雏形,整体呈现出保险种类日益丰富,保险保额逐年增长的特点,但同样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仍有很多发展短板待补齐,在配套规则、产品定价、核保、风控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

对此,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有关业务负责人表示,可以建立绿色保险长效化发展机制,分行业建立绿色保险产品标准化目录,组织保险行业力量开发针对绿色环境、清洁能源等专属保险示范条款,如为可再生能源项目、节能建筑、绿色交通等提供定制化的保险解决方案及创新产品。

“一方面鼓励企业购买绿色保险产品并出台绿色保险保费补贴制度;另一方面鼓励保险企业加快创新和推广绿色保险产品及服务,可参考健康险出台绿色保险业务增值税减免优惠制度,营造有利于绿色保险发展的环境。”该负责人说。

人保财险广东分公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则认为,要加强大湾区行业交流和协同,积极应对绿色保险产品创新数据不足,风控管控,承保能力和再保支持等方面的保险挑战,切实提升产品供给能力。加大保险产品创新力度,支持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环保储能、碳汇保险等领域发展。

不断丰富细化风险减量服务内容,也是发展绿色保险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浩看来,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环境和气候变化进行准确评估、识别,进而提升风险管理和产品定价的能力。

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有关负责人也表示,要结合大湾区内不同城市的产业特点和“双碳”目标要求,对大湾区内的环境风险、节能减排指标进行精准评估,合理确定产品定价依据,设计针对性强的绿色保险产品,强化“保险+科技+服务”的应用,满足区域特定需求。

对于如何进一步做好保险资金绿色产业投资,太保产险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财险公司,在加强保险资金绿色投资支持方面,我们主要是从与财险资产管理企业“资负联动”方面入手。

“一方面,在当前‘碳达峰’的阶段,服务于能源转型和双高行业的低碳转型是重点,也是绿色保险实现从1到N、从‘亮’到‘量’的关键。另一方面,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的发展路径值得绿色保险参考借鉴,保障绿色投融资项目的风险也是绿色保险发展的重要领域。”该负责人说。

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有关负责人也认为,可以选取大湾区城市群中森林资源、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市如肇庆,作为绿色保险创新示范区,鼓励保险机构积极研究绿色保险产品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服务于绿美广东、百千万工程等战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罕见提及利率、存款准备金率,降准有望先于“降息”落地

万通创始人冯仑被限制高消费,执行标的约345万元

百度副总裁“出圈”:网红言论不能挑战主流价值观

一图看懂今年小长假消费有多爆

以“新”提质链全球,广交会折射中国经济新活力

这届广交会“新”意满满→

南财智库简介

白酒股十强出炉

教育市场创新趋势报告|教育市场主动融入教育强国建设

教育市场创新趋势报告|素质教育:新一轮爆发式增长的前夜

教育市场创新趋势报告|教育智能硬件:巨头博弈的下一个赛场

THE END
1.南燕保险科技南燕集团成立于2014年,目前公司为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提供从产品、销售、管理到理赔、TPA、健康服务等业务全流程综合解决方案。是中国HMO管理式医疗的先行者。https://www.nanyangroup.com/
2.富泰锦丰汇成都富泰锦丰汇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保险+科技+服务”核心能力,助力保险真正好买、好赔、好用,让保险更有温度!同时提供保险资讯、保险咨询、保险方案定制、核保、协助理赔等一站式保险服务。https://donsins.com/
3.广州日报政策性水产养殖保险提高养殖户抗风险能力,创新“保险+科技+服务”实现全流程风险减量管理,“保险+信贷”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银保监会于近期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针对都市型农业的风险特点,积极开发风险保障程度高、费率合理、可推广的...https://gzdaily.dayoo.com/h5/html5/2023-04/27/content_886_823982.htm
4.羊城晚报打造“科技+服务+保险”新模式 平安产险助力构建安全生产新格局 7月27日,第四届中国职业安全健康高峰论坛暨第三届安全生产责任险交流会议在吉林长春举行。作为本次高峰论坛主办方之一,平安产险分享了在服务企业安全生产方面创新打造“科技+服务+保险”新模式的实践,为社会提供更多安全保障与服务。https://ep.ycwb.com/epaper/ywdf/h5/html5/2021-08/03/content_493_414240.htm
1.科技为保险业转型升级持续赋能总体上看,科技金融的外延非常广泛,既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行业本身全产业链条的科技化,也包括金融行业所服务的各类产业的科技化、金融产品的科技化和金融服务过程的科技化。 以保险科技与科技保险为例,在农业保险领域,保险公司利用遥感技术与无人机技术进行农业保险的查勘定损,不但能节省大量人力,...https://www.financialnews.com.cn/2024-11/13/content_412271.html
2.广东人保财险:“7.8”在行动!“保险+服务+科技”赋能保险力量“安全工厂”信息系统、“粤农保”AI数字农业、岭南水果防灾减损、智慧渔场四大平台;水稻生产应急服务中心、“政府+保险+科技+服务”出租屋管理新模式、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项目可保风险管理体系三大项目;物联网水浸监测预警、发动机连杆免拆定损两大技术……向社会公众普及人保科技如何助力保险业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https://www.xxsb.com/content/2023-07/09/content_214447.html
3.共创“产寿健”保险服务生态,爱保科技成为技术赋能者与连接者爱保科技以“保险+科技+服务”为核心理念,在业务布局上,前期依托人保集团在车险市场的优势资源,以车主为入口,以技术为引擎赋能保险公司,综合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实现保险全流程、多领域的智能升级,为车主提供全流程、在线化、智能化、可直达的保险服务。 https://www.iyiou.com/news/2019033196275
4.众安保险以“保险+科技+服务”多维驱动,聚焦多样化保障需求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消费升级、数字化转型以及科技应用的飞跃都对保险科技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市场的发展需求,众安保险聚焦多层次、多样化保障需求,以“保险+科技+服务”多维驱动,连续推出全覆盖式网络安全保险、癫痫保,公司尊享e生、团意险等产品也迎来全新升级,刷新保险科技行业新高度。 https://news.iresearch.cn/yx/2022/03/4247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