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临床意义

肝功能试验的分类:1.识别肝实质细胞通透性改变的试验:ALT、AST等升高。2.指示肝细胞坏死的试验:血清中出现谷氨酸脱氢酶和线粒体谷草酶。3.肝实质细胞内质网蛋白质合成机制障碍的试验:如血清Alb、胆碱脂酶、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等浓度下降。4.指示肝内或肝外胆道阻塞的试验:如血清ALP、5’-NT、GGT和某些胆汁酸增高。5.肝脏间质成分增生的试验:血清蛋白电泳中α2和γ球蛋白增加。

6.单胺氧化酶活性升高。

ALT(谷丙转氨酶)

参考值:0~40U/L

临床意义:人体中很多脏器都含有ALT,其分布大致为肝>肾>心>肌肉。肝内ALT活性远远超过其它脏器的活性,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质的可溶性部分,故测定ALT反映肝脏损害具有特殊意义。血清ALT活性增高原因:急性病毒性肝炎;骨骼肌、肾脏及胰腺等组织坏死;伴有急性肝炎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严重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时的肝郁血;胆道疾病、肝外癌性胆道梗阻性黄疸(如胆管癌、胰头癌)、胆石症、胆管炎及胆囊炎;应用氯丙嗪、异烟肼、锑剂、奎林、呋喃西林、利福平、某些避孕药、苯巴妥、利眠宁等药物,以及酒精、铅、汞、四氯化碳等中毒;外科手术、麻醉、剧烈运动、早期妊娠等。

注意事项:血清或血浆均可,推荐用血清。红细胞ALT比血浆高约7倍,溶血时红细胞内ALT可进入血浆,导致结果偏高,故应避免溶血。血清ALT在20~25°C24小时内稳定,在2~8°C可稳定7天。但ALT在-20°C冻结贮存不稳定。

T.BIL(血清总胆红素)、D.BIL(血清直接胆红素)

参考值:T.Bil:男0~24.0umol/l女0~15.0umol/l

D.Bil:0~5umol/l

临床意义:T.Bil和D.Bil临床上多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黄疸性质的鉴别。溶血性黄疸时血清T.Bil升高,D.Bil约占T.Bil的20%。肝细胞性黄疸T.Bil升高,D.Bil约占T.Bil的35%以上。而阻塞性黄疸D.BIL占50%以上。病毒性肝炎前期或无黄疸型肝炎时血清TBil往往不高,D.Bil已升高。

注意事项:血清和血浆均可,最好用血清。血清T.Bil于9°C,7天内稳定;于室温不稳定,3天后即降低。明显溶血对血清T.Bil测定有负干扰,脂浊对其有正干扰。最好早晨空腹抽血,心减少脂浊对测定的干扰。TP(总蛋白)

参考值:64.0~83.0g/L

临床意义:升高:各种原因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冷沉淀球蛋白血症等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和某些慢性感染造成球蛋白(多克隆)升高的一些慢性病。降低:体内水份过多;各种渠道的血清蛋白丢失,如肾病综合征、严重烧伤、蛋白丢失性肠病、营养不良及消耗增加,如结核、甲亢、肿瘤;蛋白合成障碍,如肝细胞病变,肝功能爱损等。

注意事项:血清和血浆都可用于TP测定。血清于2~8°C,5天内稳定。黄疸、溶血、脂血可使结果偏高。

ALB(白蛋白)参考值:35~52g/L

临床意义:升高:偶见于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降低:与总蛋白原因大致相同。急性降低见于大量出血与严重烧伤。慢性降低见于肾病蛋白尿、肝能受损、腹水形成、肠道肿瘤与结核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和消耗性疾病等。白蛋白如低于20g/L,临床可出现水肿。

注意事项:推荐使用空腹血清。血清于2~8°C,6天内稳定。推荐3天内完成测定。γ-谷氨酰转移酶(GGT)参考值:男10~60U/L女7~40U/L

临床意义:过去称谷草转氨酶(GOT),临床AST测定主要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肝细胞及骨骼肌疾病。AMI发作后6~8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高峰,约3~5天恢复正常。升高还见于肺栓塞,充血性心力衰竭,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早期正常),胆道阻塞,溶血性疾病、骨骼肌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皮肌炎(神经性肌炎正常)、挤压性肌肉损伤,坏疽,急性胰腺炎等。肝炎发病早期,由于肝AST含量高,往往血清AST/ALT>1,但由于ALT清除较慢,所以不久ALT>AST。恢复期一般也是ALT恢复较慢。ALT和AST持续升高,往往是慢性肝炎的指标。注意事项:血清、脑脊液及其它体液均可。由于红细胞内AST活性约为血清中的10倍,故溶血标本可使测定结果偏高。剧烈的体力劳动,因骨骼肌细胞通透性增加,酶活力也增加。血清中AST活性相当稳定,冰箱内保存数日不发生变化。碱性磷酸酶(ALP)

参考值:女性1~17岁<187U/L>17岁35~105U/L

男性1~17岁<390U/L>17岁40~150U/L

临床意义:降低:诊断和监测营养不良:血清PA在无感染情况下,是儿童营养不良的灵敏指标,在蛋白质-热卡不足型营养不良(PCM)中随着营养状况的改善,多数病人血清PA水平显著升高而血清TP、Alb未见明显升高。诊断肝病:肝脏疾病时血清PA变化较Alb早,有30%肝病患者血清Alb正常而PA降低。大量临床观察显示,各型肝炎患者(病毒性肝炎、乙醇性肝炎和药物性肝炎)血清P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以肝硬化和重症肝炎降低最著。动态随访测定血清PA,对重型肝炎预后有较大的参考价值。PA明显上升者,往往预后良好,PA持久降低者,预后险恶。诊断急性时相反应。有研究表明,PA似可作为癌症的筛选指标。升高:肾病综合征>500mg/L(此时ALB<30g/L)发作期PA↑ALB↓恢复期PA↓ALB↑注意事项:血清、血浆均可,但以血清居多。血清于4°C或-20°C,10天内稳定;室温稳定2天。血清就避免严重的溶血和脂浊。

二血清蛋白电泳蛋白电泳

参考值:白蛋白:57.45~71.73%a1-球蛋白:1.76~4.48%

a2-球蛋白:4.04~8.28%

β-球蛋白:6.79~11.39%

γ-球蛋白:11.18~22.97%

男性<170U/L

临床意义:LD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中,各器官和组织病变都可释放LD至血液中,使其活性增高,故无特异性。降低无临床意义。增高主要见于急性心肌梗塞、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肺梗塞、某些恶性肿瘤,骨骼肌病、有核红细胞骨髓内破坏(无效造血)、白血病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恶性贫血。在急性心肌梗塞LD水平于发作后12~24h开始升高,48~72h达到高峰,升高可达10天。恶性肿瘤仅在发展到相当阶段时才升高,故对肿瘤早期诊断意义不大。某些肿瘤所致的胸腹水中,LD活力往往升高。此外,脑脊液中LD总活力升高出现在蛛网膜下出血及脑血管血栓形成并出血。脑或脑膜肿瘤不升高,而原发于其它部位转移入脑的可升高。注意事项:血清、脑脊液、胃液、房水、胸水、腹水、尿液、精液等均可。也可用肝素抗凝血浆。溶血使红细胞中的LDH稀释入血,造成结果偏高。酶稳定性与温度有关,由于各种同工酶在不同的温度下稳定性不一,所以不管在什么条件下保存标本,酶活性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损失。四肾功能BUN(尿素氮)参考值:2.78~8.07U/L

血浆尿素浓度降低见于婴儿、孕妇以及低蛋白高糖饮食的正常人,一般无意义。注意事项:血清或血浆均可,氟化物能抑制脲酶反应,故不能用氟化物作血清防腐剂。由于尿素易被细菌降解,故血清和尿样品在分析前放置在4~8°C。

Cr(肌酐)参考值:男:59~104umol/L女:45~84umol/L

临床意义:血浆肌酐浓度反映肾脏损害、肾小球滤过率、尿路通畅性等肾功能,是一项比尿素、尿酸更特异的肾功能指标。因为肌酐浓度受饮食、运动、激素、蛋白质分解代谢等因素的影响较少。肾脏代偿与储备能力强,只有肾功能明显受损才使肌酐浓度升高。通常血浆肌酐浓度与疾病严重性平行。肾前性及肾性早期的损害一般不会使血肌酐浓度升高。注意事项:采血前3天禁食肉类食物,避免剧烈活动及运动,空腹过夜后清晨采血,标本就在2小时内分离血浆或血清。如不能及时分离,在15~30°C可保存8小时,2~8°C可贮存48小时。UA(尿酸)

参考值:男性:202.3~416.5umol/L女性:142.8~339.2umol/L

临床意义:浓度升高:多见于痛风,核酸代谢增强的疾病,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治疗期等:肾功能受损的疾病尿酸值也增高。但因肾外因素的影响较多,故较少作为肾功能的指标。妊娠毒血症、高乳酸血症由于排泄结合位置的竞争作用,使血液尿酸值升高。吃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肝、肾、胰、贝类等可因外源性嘌呤增加而致尿酸值升高。浓度降低:见于黄(xanthinurial)和剥脱性皮炎。亦见于嘌呤醇(allopurinol)治疗后。注意事项:标本可用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浆,防止溶血。EDTA、氟化钠和草酸对测定有干扰。尿酸在2~6°C可稳定3~5天,-20°C至少可稳定6个月。五电解质钾(K+)参考值:3.5~5.1mmol/L

血清钾降低见于:(1)钾盐摄入不足:长期禁食、低钾饮食、厌食等;(2)钾丢失过多:严重呕吐、腹泻或胃肠减压等;大量应用排钾利尿剂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醛固酮增多症;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由于细胞分解过多,大量钾从尿中排出;代谢性碱中毒时肾脏排钾增多;烧伤,腹腔引流,血液及腹膜透析使钾丢失过多;某些药物影响:如大量注射青霉素钠盐时,肾小管会大量失钾。(3)钾在体内的分布异常:心功能不全、肾性水肿或大量输入无钾盐的液体,使细胞外液稀释,血清钾降低;大量应用胰岛素细胞外钾大量移入细胞内以保持细胞内外相对平衡,促使血钾下降;急性碱中毒时细胞外液的钾急剧转入细胞内,引起低血钾;家族性周期性低钾麻痹患者发作时细胞外钾可转入细胞内发生低血钾症,可低至2.5mmol/L,但间歇周期可正常。注意事项:标本推荐用血清,血清在室温或冰箱至少可稳定1周,冰冻至少可稳定1年。轻度溶血即会导致K+测定结果偏高,中到显著溶血的标本就拒绝接受或在报告单上注明。钠(Na+)参考值:136~145mmol/L

临床意义:血清钠降低见于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失钠;肾炎、肾病综合征、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尿崩症、糖尿病等尿路失钠;烧伤、大汗时皮肤失钠。增高见于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垂体瘤、严重脱水,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等。氯离子(Cl-)参考值:血清98~107mmol/L脑脊液112~132mmol/L尿液110~250mmol/L

临床意义:血清氯降低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如严重呕吐丢失胃液盐酸、失盐性肾炎、代谢性酸中毒、肾功能衰竭排酸困难、心力衰竭限盐利尿、阿狄森氏病等。血清氯增高见于脱水、摄取盐过多、不适当地输盐水、肾血流减少、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等。脑脊液为细胞外液的一部分,低钠血症常伴有脑脊液低氯症。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时,氯化物含量显著降低;化脓性脑膜炎时偶见减少;普通型脊梁灰白质炎与病毒性脑炎时基本正常。重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抗利尿素分泌增多,因水潴留而发生稀释性低钠,低氯血症,脑脊液氯化物亦相应降低。注意事项:标本用血清、脑脊液等,各种标本在室温或冰箱至少可稳定1周。TCO2(总二氧化碳)参考值:21~31mmol/L

临床意义:AGP是反映代谢酸碱失衡的一个指标。代酸、AGP正常:急性腹泻、胰或胆管瘘管引流或肾小管病变(特别是近曲小管)等所致的酸中毒,由于HCO3-的丢失伴有等量Cl-的增加,故有高氯性酸中毒之称。代酸、AGP升高:多见于重症酮症酸中毒或尿毒症。

总钙(Ca++)参考值:成人2.15~2.55mmol/L

儿童2.20~2.70mmol/L

临床意义:血清钙浓度升高见于下列疾病: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维生素D过多症、多发性骨髓瘤(因溶骨现象及球蛋白结合钙增高)、肿瘤的骨转移、结节病(肠道吸收钙过量)阿狄森氏病。低血钙症:血清钙降低将引起神经肌肉应激性增强。而致手足搐搦症,见于下列疾病:甲状旁腺机能减退、假性甲状旁腺减退(不缺乏甲状旁腺激素,而缺乏对甲状旁腺激素起反应的腺苷酸环化酶)、佝偻病、乳糜泻(饮食中的钙与脂肪酸生成钙皂被排出,使吸收不良)、慢性肾炎、尿毒症(因磷高而总钙低,但离子化钙反而增高,不发性手足搐搦)、大量输血后(输入大量枸橼酸盐抗凝剂,与钙结合,使血钙降低)。

注意事项:标本可用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浆,但不能用EDTA-Na及草酸盐作抗凝剂的标本。无机磷(PHOS)

参考值:成人0.81~1.45mmol/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肾功能不全、肾衰竭、尿毒症、慢性肾炎晚期等磷酸盐排泄障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高维生素D血症、生长激素分泌增多症等肠道吸收磷及肾小管筛吸收磷增加使血清磷增高。白血病、淋巴瘤、骨肿瘤细胞毒素类药物治疗后可使血磷增高。

降低见于:肾近曲小管变性(Fanconi’s综合征)磷重吸收障碍。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维生素D缺乏所致的软骨病与佝偻病,磷排泄过多而吸收过少。在碳水化合物吸收时,葡萄糖进入细胞内被磷酸化,磷可降低。长期服制酸剂类药物,因含有Mg(OH)2或Al(OH)3,能与无机磷结合,生成不溶性磷酸盐,不能被肠道吸收,致血清无机磷减低。肠外营养过度,使磷进入肌肉与脂肪细胞,因而血清磷较低。注意事项:最好空腹抽血,进食后血清值降低。月经期的磷酸盐也将降低。静脉内给葡萄糖和果糖,磷酸盐也会出现生理性降低。溶血会使结果升高。冰箱中保存的血清磷可稳定1周。

镁(Mg)参考值:成人0.66~1.07mmol/L

儿童0.70~0.91mmol/L

血清铁(Fe)参考值:7.0~30.0umol/L

临床意义:血清铁降低见于体内总铁不足:如营养不良,铁摄入不足或胃肠道病变,缺铁性贫血;铁丢失增加:如泌尿道、生殖道、胃肠道的慢性长期失血;铁的需要量增加:如妊娠及婴儿生长期;感染、尿毒症、恶液质等疾病。增高见于血色沉着症(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溶血性贫血从红细胞释放铁增加、肝坏死贮存铁从肝脏放出:铅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红素合成障碍,如铁粒幼红细胞贫血等铁利用和红细胞生成障碍。注意事项:血清不得溶血,并避免混入红细胞,否则可使结果假性增高。血清铁在4~8°C可稳定1周。

六脂类及脂蛋白

(4)近期内无急性病、外伤、手术等意外情况。(5)取血前24小时内

(6)不饮酒

(7)不作剧烈运动。(8)取血前最好停止应用影响血脂的药物(如血脂调节药、避孕药、某些降血压药、激素等)数天或数周

(9)否则应记录用药情况。(10)除卧床患者外

(11)一律以坐位5分钟后取血。(12)止血带使用不超过1分钟,静脉穿刺成功后即松开止血带,让血液缓缓流入针管。(13)由于血脂的个体内变动较大最好测2~3次(间隔1周)取平均值。2.血标本的处理与储存(1)血标本应尽快送实验室,室温下静置30~45°C后离心(最多不(4)超过3小时);及时吸出血清,在密闭的小试管中保存。(2)血清放在4°C冰箱中,测定项目在3天内稳定。如-20°C储存,可稳定数周。长期储存则应在-70°C以下。血清不可反复冻、融,否则LDL-C值不稳定。TG(甘油三酯)参考值:<2.26mmol/L

临床意义: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受年龄、性别和饮食的影响。血甘油三酯增高可见于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饮食大量甘油三酯和继发於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和胰腺炎等。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肝功能严重低下等。CH(胆固醇)参考值:<5.20mmol/L

临床意义: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明确关系;降低血清胆固醇使冠心病的发病率降低及停止粥样斑块的进展。血清胆固醇水平受年龄、性别等影响。除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外、血清胆固醇增高多见于继发于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低、糖尿病和胆道梗阻等。

胆固醇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和肝功能严重低下等。

HDL-C(高密度脂蛋白)

参考值:男>1.45mmol/L

女>1.68mmol/L

临床意义:LDL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主要脂类危险因素,过去只测定TC代表LDL-C水平,但HDL-C升高也会使TC偏高,我国男子HDL-C比美国男子高,则在同一TC水平下,我国男子LDL-C就会比美国人低一些,所以应采用LDL-C这项指标代替TC。体内调控LDL水平的诸因素中,很重要的是各种细胞表面广泛存在的LDL受体功能(或称apoB、E受体),此种受体的遗传缺陷可使LDL-C明显升高,即所谓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这种病人LDL-C极高,而HDL-C往往偏低,在高脂蛋白血症中属于II型(多为IIa型)。II型高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必须具有LDL-C升高这一特点。IV型患者VLDL很高时,TC也会高于正常,但LDL-C不增高,在诊断时不应误作TG、TC都高的IIb型。由于LDL颗粒中也含有少量TG,LDL-C极高时TG也会高于正常,而VLDL并不增高,故应诊断为IIa型而非IIb型。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参考值:ApoAI男:1.04~2.02g/L女:1.08~2.25g/L

ApoB男:0.66~1.33g/L女:0.60~1.17g/L

ApoA1为HDL的主要结构蛋白(约占HDL总蛋白的65%左右)。ApoB为LDL的主要结构蛋白(占LDL总蛋白98%),所以ApoA1和B可直接反应映HDL和LDL的含量。ApoB增高和ApoA1减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ApoB增高和ApoA1减低还可见于未治糖尿病和肾病七血糖血糖(GLU)

参考值:4.11~5.89mmol/L

临床意义:1.生理性高血糖见于饭后1~2小时,2.摄入高糖食物后,3.或情绪紧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时。4.病理性高血糖(1)内分泌腺功能障碍引起高血糖(2)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加刺激血糖中枢,5.使血糖水痘升高。(3)脱水引起高血糖,6.如呕吐、腹泻和高热等也可使血糖轻度升高(4)麻醉、感染性疾病、毒血症、抽搐、胰腺炎、胰腺癌等情况下也可出现高血糖。7.生理性低血糖见于饥饿和剧烈运动。8.病理性低血糖(1)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9.足,10.如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减退而11.使生长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2)严重肝病患者,12.由于肝脏储存糖原及糖异生等功能低下,13.肝脏不14.能有效地调节血糖。注意事项:血标本应抽血后及时测定,由于糖酵解酶的作用可使血糖含量下降。室温自然凝固的标本,血清葡萄糖每小时下降7%左右;4°C保存时,每小时下降约2%。肝素抗凝标本血糖30分钟下降9%,1小时下降12%,2小时下降16%,4小时下降40%。新生儿脐血在室温中血糖下降幅度比成人静脉血大1.7倍,婴幼儿标本在室温放置3小时下降比成人多60%。血糖值为动脉血>毛细血管血>静脉血。血清或血浆比全血血糖高约15%。

血清果糖胺(FMN)

参考值:122.0~236.0umol/L

临床意义:HbAlc<8.0%多不考虑DM。反映测定前1~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DM合并视网膜病的病人,其HbAlc为8%~10%,表示病变中等程度,可用激光治疗;若大于10%则为严重病损,预后差。对GDM,判断是否致畸、死胎和子痫前期则更有意义,故测定HbAlc是GDM控制的重要参数。HbAlc可使红细胞粘度升高,流动性变小,变形能力明显降低。还可造成氧合Hb的离解速度减慢,红细胞对氧的亲和力增加,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2,3-BPG)量显著下降,成为DM组织缺氧的重要因素。伴有G6PD缺乏的DM患者,由于红细胞平均寿命仅为正常人的,大大降低了HbAlc的形成,故伴有G6PD缺乏的DM患者中,用HbAlc作为DM临控指标可能会造成偏差,宜用空腹血糖监控。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由于伴有DM或应激性血糖升高。临床上及时诊断并控制高血糖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有较重要的作用。可通过检测HbAlc鉴别血糖增加的原因是DM还是应急性。注意事项:用抗凝全血,可与血常规用同一标本。

胰岛素(INS)参考值:2.6~24.9uU/mL

C-肽(C-P)参考值:空腹基础值1.1~4.4ng/mL

临床意义:C肽不受胰岛素抗体干扰,与胰岛素抗体无交叉免疫反应。C肽和胰岛素原之间有交叉免疫反应,但由于血清中胰岛素原的浓度还不到C肽浓度的1/10,故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得的C肽(总C肽)对评价β细胞分泌功能较胰岛素更为可靠。可鉴别各种低血糖原因,如C肽超过正常,可认为是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如C肽低于正常,则为其他原因所致。通过检测C肽指标,对诊断胰岛细胞瘤很有临床价值。测定C肽浓度,可有助于鉴别糖尿病的临床类型。可判断胰岛素瘤手术效果。若术后血中C肽水平仍很高,说明有残留组织。若在随访中,C肽水平不断上升,揭示肿镏复发或转移的可能性很大。糖尿病人治疗的选择:对成人发病及肥胖型糖尿病,如血糖甚高,是否应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效果不佳时,是用药剂量不足或病人依从性不好?测定C肽水平无疑是有参考的指标。C肽测定用于了解胰岛移植和胰腺移植是否存活。肝病:肝硬化时由于肝脏摄取和降解胰岛素减少,血中胰岛水平升高,而肝脏不摄取C肽,故外周血中C-P/胰岛素比值降低。注意事项:如果血清不能及时测定,则必须-20°C保存样本。

HSCRP(超敏CRP)参考值:<5.0mg/L

临床意义: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简称CRP)早于1930年由Tillet和Fancis首先发现,作为肺炎双球菌性肺炎的标志物,在钙离子存在的情况下,此蛋白质能与肺炎球菌荚膜C多糖物质(c-polysaccharidesubstande,简称CPS)形成复合物,为此命名为C—反应素。1941年Abernethy及Avery确定它是蛋白质,即称之为C-反应蛋白质.常规的CRP检测的是感染或组织损伤浓度达1000倍时的水平,但是不能充分评价正常范围的浓度水平。超敏CRP(hs-CRP)检测的是正常范围(0~10.0mg/L)的浓度水平,因此对低浓度的准确性要求较高,例如0.5mg/L、1.0mg/L时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该浓度水平已证实可预测将来心血管疾病。

脂肪酶(Lipase,LPS)

参考值:5.6~51.3U/L

胆碱酯酶(ChE)参考值:男5320~12920U/L

女4260~11250U/L

临床意义:有机磷是ChE的强烈抑制剂,测定ChE是有机磷中毒的诊断及预后估计的重要指标。许多病理情况,尤其是肝脏病、恶病质时活力降低,可作为肝实质细胞损害及癌症病程发展的有力指标。饥饿、营养不良及烧伤也降低。注意事项:标本血清和肝素或EDTA抗凝的血浆都可用,但不能用氟化物作防腐剂,应在采血后2小时内分离血清(或血浆)。全血放置24小时后酶活性增加25%。但血清中酶十分稳定,20°C稳定3天,4°C可稳定2周,-28°C可稳定6个月或-75°C2年。

淀粉酶(AMY)参考值:15~115U/L

临床意义:急性胰腺炎、流行性腮腺炎,血和尿中淀粉酶显著增高。一般认为,在急性胰腺炎发病的8~12小时血清AMS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高峰,2~5天下降到正常。如超过500单位即有诊断意义,达350单位时应怀疑此病。其它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胰腺癌、胰腺外伤、胆石症、胆囊炎、总胆管阻塞、溃疡病穿孔及吗啡注射后等均可增高,但常低于500单位。正常人血清中淀粉酶主要由肝脏产生,故减低见于某些肝硬化、肝炎等肝病。尿淀粉酶约于起病后12~24小时开始增高,下降也比血清AMS慢。所以在急性胰腺炎后期测尿淀粉酶更有价值。肾功能严重障碍时,血清AMS可增高,而尿AMS降低。血清和尿AMS同时减低见于各种肝病。注意事项:标本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浆均可用,但肝素抗凝血浆用于干化学法测定时,结果明显偏高。不能用EDTA、草酸盐等作抗凝剂,全血中AMY不稳定,9°C2天后即降低,血清9°C7天内稳定,胆红素、溶血和脂浊对连续监测法无干扰。

AFU(α-L-岩藻糖苷酶)参考值:0~40U/L

AFP(甲胎蛋白)参考值:成年(>18岁)<7.0ng/ml

儿童(4~18岁)<12.0ng/ml

婴儿(1~3岁)40~1000ng/ml

新生儿50~100000ng/ml

临床意义:AFP是诊断HCC或PLC的肿瘤标志物,目前国内的大多医院采用AFP>400μg/L,持续8周作为HCC的诊断标准,AFP的含量与肿瘤的大小、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有一定的关系。恶性畸胎瘤病人AFP和HCG同时增高,血清AFP降低是卵巢肿瘤完全切除的指征,如AFP再度升高,则是复发的标志。13~14周的羊水AFP为17.8~32.8μg/L;羊水AFP的检测研究发现,90%以上的胎儿神经管缺损和100%的无脑儿羊水AFP测定明显高于正常值。羊水中AFP升高还可见于肾病综合片、脐彭出、先天食管或十二指肠闭锁等。15周的孕妇血液中AFP为10~53μg/L,如孕妇血液中AFP升高为正常的3~20倍,提示胎盘早期剥离、先兆流产和胎死宫内。注意事项:标本无特殊要求,空腹血清即可。

THE END
1.乳酸测定是检查什么语音科普乳酸检测主要是检查身体血液当中是否存在乳酸过多的现象,主要通过观察血液中的乳酸盐含量来判断,当身体处于缺氧状态时,也可以通过乳酸测定来进行确诊。 在做乳酸测定检查时,如果发现身体内乳酸的含量有明显升高的情况,可能是身体水分流失过多,引起的脱水的现象,需要尽快的补充,但也有较多因素会影响乳酸检测值,比如剧烈...https://m.bohe.cn/voice/mip/ajzh1irdkxrsy9w.html
2.血清乳酸脱氢酶检测对溶血性贫血诊断意义的临床研究的英文翻译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血清乳酸脱氢酶检测对溶血性贫血诊断意义的临床研究的英文,血清乳酸脱氢酶检测对溶血性贫血诊断意义的临床研究翻译,血清乳酸脱氢酶检测对溶血性贫血诊断意义的临床研究英语怎么说等详细讲解。海词词典:学习变容易,记忆很深刻。http://dict.cn/%E8%A1%80%E6%B8%85%E4%B9%B3%E9%85%B8%E8%84%B1%E6%B0%A2%E9%85%B6%E6%A3%80%E6%B5%8B%E5%AF%B9%E6%BA%B6%E8%A1%80%E6%80%A7%E8%B4%AB%E8%A1%80%E8%AF%8A%E6%96%AD%E6%84%8F%E4%B9%89%E7%9A%84%E4%B8%B4%E5%BA%8A%E7%A0%94%E7%A9%B6
3.乳酸检测试剂盒组织乳酸含量=OD测定—OD空白×标准品浓度÷待测样本蛋白浓度 (mmol/gprot)OD标准—OD空白(3mmol/L)(gprot/L) =0.154—0.076×3÷1.019=0.746mmol/gprot 0.384—0.076 相关搜索:乳酸检测试剂盒,乳酸检测试剂盒,乳酸测定试剂盒,组织乳酸测定试剂盒,血清乳酸测定试剂盒,组织乳酸检测试剂盒,血清乳酸检测试剂盒,组织...https://www.bjbalb.com/html/Biochemical-Test-Kit/SNM184.html
4.血清LDHCKAST及CSFLDH水平检测在成人颅内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关键词: 结核 脑膜/代谢 脑膜炎 病毒性/代谢 细菌性/代谢 乳酸脱氢酶类/代谢 肌酸激酶/血液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类/代谢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脑脊液乳酸脱氢酶(CSF LDH)检测在成人颅内感染患者急性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病毒性脑炎(病脑组)...https://www.sinomed.ac.cn/article.do?ui=2015611673
5.乳酸脱氢酶(LDH)检测试剂盒贝博TM BBcellProbe? 乳酸脱氢酶(LDH)检测试剂盒检测原理是丙酮酸与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丙酮酸二硝基苯腙,呈棕红色,其颜色深浅与丙酮酸浓度呈正比,通过分光光度计检测440nm处吸光度,通过测得的丙酮酸钠含量计算酶的活性。 本试剂盒可用于检测细胞或组织、血浆、血清等各种样品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的检测。 http://www.beibokit.com/product/BB-4721.html
1.肺癌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检测的临床意义摘要:①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的意义.②方法 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128例分成Ⅰ、Ⅱ、Ⅲa、Ⅲb和Ⅳ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49例分成局限期和广泛期,进行统计学分析.③结果 NSCLC患者各期LDH水平分别为:Ⅰ期(158.3±25.2)U/L,Ⅱ期(172.2±25.6)U/L,Ⅲa期(188.6±31.9)U/L,Ⅲb期...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hbmtyxyxb200905024
2.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检测在临床上的意义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检测在临床上的意义 分享按钮 乳酸脱氢酶(LDH或LD)是参与糖酵解和糖异生工程中催化乳酸和丙酮酸之间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酶类。它可逆地催化下述反应: 乳酸+辅酶Ⅰ?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可逆生成丙酮酸+还原酶Ⅰ LDH广泛分布于动物各种组织、植物和微生物之中。人体以肾含量最高,?...https://www.bio-review.com/?p=9387
3.患者男,50岁。胸痛发作3h,心电图检测正常,肌酸激酶167U/L,乳酸...更多“患者男,50岁。胸痛发作3h,心电图检测正常,肌酸激酶167U/L,乳酸脱氢酶381U/L。为排除心梗,首选的检查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患者男,50岁。胸痛发作3h,心电图检查正常,肌酸激酶167U/L。乳酸脱氢酶381U/L。为排除心梗。首选的检查是()。 A.运动试验 B.血清AST C.超声心动图 D.血清乳酸脱氢...https://www.educity.cn/souti/08B56BFD.html
4.新开展检验项目“乳酸测定”乳酸是糖代谢的中间产物,主要来源于骨骼肌、脑、皮肤、肾髓质和红细胞。在肌肉细胞中,乳酸浓度升高表明代谢性酸中毒可能是乳酸中毒。与剧烈活动有关的组织缺氧会提高血清乳酸浓度。由呼吸衰竭或低灌注状态引起的组织缺氧,则可见到危及生命的乳酸中毒。严重的脱水也会导致肌肉细胞氧传送的减少。乳酸中毒可能经常伴随糖尿病...https://www.zxhospital.com/jyk/info/1015/2198.htm
5.乳酸脱氢酶(LD/LDH)检测试剂盒用原辅料企业动态乳酸脱氢酶(LD/LDH)检测方法,包括:乳酸底物法、丙酮酸底物法等。西宝生物可提供乳酸脱氢酶(LD/LDH)检测试剂盒用原辅料,咨询服务热线:400-021-8158或021-50272975。 乳酸脱氢酶(LD/LDH)检测原理 乳酸底物法 乳酸脱氢酶催化 L-乳酸与氧化型辅酶Ⅰ反应生成还原型辅酶Ⅰ,还原型辅酶Ⅰ生成的速率与血清中乳酸脱氢酶的...https://www.biomart.cn/news/16/3169322.htm
6.教你看懂“生化检查报告”和“尿检报告”大幅度的升高代表有可能患有胰腺炎。血清脂肪酶也同时升高的话,则是肾脏疾病的表现。 Lipase【胰腺】 (脂肪酶) 脂肪酶是用以检测胰腺炎的重要指标。 一、常见指标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脏 血中尿素氮BUN、肌酐CREA——肾衰竭 ...https://www.douban.com/note/80563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