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历史中延续文脉“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近年来,去博物馆看展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和潮流。无论是馆藏丰富的国家级博物馆,还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小型展馆,皆是人流如织、热闹非凡。这股“人潮”不仅为各地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更汇聚成了一幅展现当代中国风貌的生动画卷,彰显出深厚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不仅促进了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传承,也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进国际文化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在新时代焕发出耀眼的光芒,既源于其悠久的历史积淀,也得益于其旺盛的生命力。

以前,博物馆给人们的印象是玻璃橱里的文物展品,写满故事的雕像和画廊里的抽象派画作,是久远的历史遗迹,曲高和寡的艺术殿堂。而今日的博物馆,是孩子们吃着的故宫雪糕,是年轻人热衷搭建的拼装模型。近年来,从《国家宝藏》等文博类节目热播,到“云游博物馆”等数字文化产品的广泛传播,再到各大博物馆推出的天马行空的文创产品,博物馆在内容呈现和展览形式上不断创新,逐渐脱下了神秘的面纱,变得越发平易近人。这也提升了观众的参观体验,扩展了博物馆的受众范围。

如果说文化是博物馆力量的根基,那么数字化则是博物馆获取力量的重要渠道,也是发挥力量的重要途径。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和5G通信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给博物馆升级带来无限可能。600多岁的故宫,早已一改严肃、古板的面孔,借助科技将自己打造成一个超级网红;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大量高精度数据为基础,依托虚拟现实技术、视频切片技术、H5技术打造虚拟展览,将韩休墓考古现场完整呈现。馆藏文物变得“亲民”起来,也让更多人在触摸历史中延续文脉。

博物馆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也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1973年,在法国巴黎小皇宫博物馆,一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惊艳亮相,为当时的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新中国的窗口。近年来,“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也让“中国博物馆很好逛”的美名远播海外。《2023全球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全球主要景点游客报告》显示,中国国家博物馆等7家中国博物馆上榜全球前20。

THE END
1.北京汽车博物馆更多>> 更多>> 更多>> 主题活动 科普读物 志愿者招募 ·资料中心 ·商品预定 ·捐赠指南 更多>> ·展厅分布·开放时间 ·参观须知·票务信息 ·在线预约·交通地理 ·服务设施 更多>> ·业界交流 ·藏品研究 ·友好机构 更多>> 更多>>http://automuseum.bjft.gov.cn/
2.资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旨在利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展示、传播中国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知识,展示我国深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信息交流,凝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观念和理论共识,充分调动和https://www.ihchina.cn/zixun
3.《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头条报道我校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5月20日,《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头条刊发《许昌学院历时9年打造农耕文化博物馆——从中原农耕文化中追寻大学的根与魂》一文,全文逾3000字,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我校农博馆建设的艰辛历程与目标定位,以及农博馆在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宣教育人、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成效和积极意义,向社会各界展示了一个有情怀、有特色的高...https://lide.xcu.edu.cn/info/1011/3357.htm
1.上海博物馆东馆 10:00~18:00 17:00后停止入场,基本陈列免预约,除国定节假日外,周二闭馆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952号https://www.shanghaimuseum.net/
2.圆桌面向未来,博物馆如何创新发展面对持续升温的博物馆热,博物馆展览如何多元探索与创新发展?博物馆探索“跨界融合”、“博物馆生活+”等话题成为时下的行业焦点和热议话题。澎湃新闻获悉,“面向未来——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中国博物馆协会城市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展览交流专业委员会2024联合年会近日在上海世界会客厅召开。近200家博物馆、科研院所等企事...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42969
3.博物馆揭秘,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重磅新闻揭晓!系统集成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也在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承担起社会责任,最新的消息显示,一些博物馆通过举办展览、开展教育活动等方式,关注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议题,一些博物馆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公众提供免费的参观和学习机会,这些举措展示了博物馆的社会责任感,也为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http://www.cy-info.cn/post/1833.html
4.专家呼吁加快建设长江文化主题博物馆一是加快建设三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依托“三峡库心、长江盆景”忠县皇华岛,建设三峡考古遗址博物馆。二是加快建设世界大河文明馆、中国水文博物馆、川江航运博物馆等长江文化主题博物馆。三是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以大足石刻为重点,串联长江流域沿线石窟寺遗址,建设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https://www.cqcb.com/hot/2021-05-18/4143918_pc.html
5.当“博物馆日”遇见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新闻网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在西安举办,围绕今年“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的主题,西安市最新公布了全市163座博物馆名单,并启动2024年博物馆月系列活动,努力营造全民共建博物馆之城、共享建设成果的城市文化氛围。 “博物馆之城”已成西安“金名片”...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4-05/17/content_6897993.htm
6.新闻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在湖南博物院...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提出“文化+科技”融合命题,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同时,沈晓明书记指示,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努力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推动湖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湖南博物院要成为“全球最亮眼的数字博物馆”。 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10107
7.山东博物馆本馆新闻文化润心,博物馆引领“夜生活”新潮流...2023年8月18日晚,山东博物馆举办的“博物馆文化之夜”系列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活动精彩纷呈,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活动开场前,博物馆入口处观众就已排成长龙。山东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刘延常,专职副书记卢朝辉,副馆长王勇军,副馆长高震为来馆参加活动的青少年观众赠送学习用品,表达博物馆的美好祝愿。 https://www.sdmuseum.com/art/2023/8/19/art_270328_10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