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方的中药基原考证方法与示例

摘要:该文探讨了经典名方中中药基原的考证方法。对于经典名方中药物基原的考证首先要获得研究所需文献,可以通过查阅文献、整理文献和选择文献3个关键步骤来完成。其次是对文献进行分析考证,通过文献中原植物的形态描述、药图、实物考古发现、实地调研、药物的产地分布等14种方法进行分析,然后再运用横向对比法,众向分析法进行综合考证以判断中药的基原。同时,与单纯的本草考证不同,经典名方的中药基原考证一点要注意方剂的时代性和校正医书局整理后所改写的方剂中的药物考证。

一、什么是中药基原考证

中药基原包括中药的品种以及其入药部位。中药基原考证是澄清中药材品种、入药部位混乱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它能从复杂的异物同名品种中区分出哪个是经手过长期历史考验的传统的药用品种,为确定药材正品提供文献依据。

二、本草考证的方法

1.查找文献

此外,对电子文献的检索也可以大大提高效率,比较常用的电子检索数据库有《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古今图书集成》《中华医典》等,均可实现全文检索。但应注意:电子文献存在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检出率低,文字错误率高,因此,电子文献可以作为线索去进一步查阅原始文献,而不应作为最终的参考文献。电子文献检索出的文字一定要比对原书进行核实。

2.整理文献

如药物(忍冬),文献摘录内容(附树延蔓,茎微紫色,对节生叶。叶似薜荔而青,有涩毛。三、四月开花,长寸许,一蒂两花,(一花)两瓣,一大一小,如半边状。长蕊。花初开者,蕊瓣俱色白;经二、三日,则色变黄);文献出处(《本草纲目》万历三十一年夏良心、张鼎思刊刻)。再如药物(水蛭),文献摘录内容水蛭药图(图1),文献出处(《证类本草》刘甲本转引《本草图经》)。

这里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对于本草文献的整理要注意到本草文献“层层加注”的文献编写方式,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下文简称《证类本草》)为例。《证类本草》虽为宋代唐慎微所撰写的书籍,但书中文字内容均来自其前代本草书籍,唐慎微本人并无新增内容,书中的文字内容按照一定的文献格式进行编排,如白色大字为来自《神农本草经》的文字,黑色大字为来自《名医别录》的文字,双行小字后标注为陶隐居为来自《本草经集注》的文字,双行小字后标注为唐本注者为来自《新修本草》的文字,双行小字后标记为臣禹锡等谨按XX者为来自《开宝本草》的文字,图经曰后面的文字为来自《本草图经》的文字,药性论云后面的文字为来自《药性论》的文字等(图2)。因此,在著录时要将这些文字拆分开,不能统一写成引自《证类本草》,而应分别著录成不同的医学文献。只要了解书籍的药物文字编写格式,就不会弄错。

3.选择确定研究所用文献

最后是对整理后的文献进行选择,对不同版本的书籍应以初刊本为首选,因为初刊本更能反映作者的本意,无法见到初刊本者,则选择公认较佳的版本。如考查《本草纲目》,金陵承龙本为祖本,钱本系统和张绍堂本系统的文字和药图则多有篡改,应以金陵胡本为标准,否则结果是不可靠的。

三、考证分析

获得研究所需的文献后就要进行中药基原的分析与考证工作了。中药基原的分析考证经常要用到一些方法与策略,以下作以简要论述。

1.本草考证方法与技巧——处处留意寻找证据

1.1药物原植物(动物、矿物)形态的描述古籍文献中对于药原植物(动物、矿物)的形态描述是基原考证的最直接、也是最有力的证据。古代文献中对药物原植物(原动物、原矿物)的描述虽然不如现代植物学对植物的描述如此细致而详尽,但往往能抓住植物(原动物、原矿物)的形态特点,借助植物、动物、矿物分类学的知识,可以直接对其品种加以判断。《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动物志》《中国矿物志》及其各省市编写的植物志、动物志、矿物志均是很好的参考资料。如对金银花的考证时,《本草纲目》记载:“附树延蔓,茎微紫色,对节生叶。叶似薜荔而青,有涩毛。三、四月开花,长寸许,一蒂两花,(一花)两瓣,一大一小,如半边状。长蕊。花初开者,蕊瓣俱色白;经二、三日,则色变黄”。这些特征的描述可以明确的帮组判定金银花的正品为忍冬科的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而非红腺忍冬、山银花、灰毡毛忍冬、毛花柱忍冬等品种。

1.3考古实物

1.4实地调研

1.5产地分布

动植物的生长有其地域性,不同的地域由于气候、土壤、环境等不同,其生长的品种也有别。如对半夏的考证:在宋代《本草图经》中有半夏“以齐州者为佳”(齐州即今山东省历城县),并附有齐州半夏图。日本学者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将这种“齐州半夏”考订为三裂叶半夏PinelliatripartiataSchott.然而,三裂叶半夏仅产于日本,中国并无分布,因此这种考证结果显而易见是错误的。从其药图中可以看出齐州半夏认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ternateBreit.,其前冠以“齐州”是为了强调此地药材的优质。

1.6生态习性

动植物的生长环境对品种考证也有很大意义。如水蛭,《本草图经》载:“水蛭,生雷泽池泽,今近处河池中多有之。一名蜞。此有数种:生水中者名水蛭,亦名蚂蟥;生山中者名石蛭;生草中者名草蛭;生泥中者名泥蛭”。

可见,古代对水蛭品种的划分主要依据其生长环境,分为水蛭(生长在水中)、草蛭(生长在草中)、泥蛭(生长在泥中)、石蛭(生长在山中或石上)。而石蛭、泥蛭可“令人眼中如生烟,渐致枯损”(《蜀本草》),草蛭“于肉中产育,亦大为害”,均不作药用,因此,可以判断,正品水蛭必为生长在水中的水蛭。

1.7植物生长周期特点

每个植物都有发芽期、幼苗期、开花期、结果期等不同的生长周期,这些生长周期(尤其是开花期、结果期)往往在古籍文献中有所记载。通过文献中的这些记载与实物进行比对,往往可以证实或证伪一些品种。如药用谷精草有谷精草、赛谷精草、华南谷精草、毛谷精草和宽叶谷精草5种,它们的外形有很多相似之处,很难通过文献中对植物形态的描述进一步去考证哪种属于正品。然而,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谷精草”条文中说:“此草收谷后,荒田中生之……九月采花,阴干”,说明本草古籍中所记载的药用谷精草的花期在公历10月前后(农历9月)。而上述5种药用谷精草中华南谷精草花期在5-6月,谷精草花期在6-11月,均不符合文献中记载的10月前后,可以予以排除。

1.8药材特征

古人已经注意到从形色气味上对药材饮片进行鉴别,有时这些鉴别特征往往能帮组获得药材原植物的信息。如《本草图经》载:“大黄生河西山谷及陇西,今蜀川、河东、陕西、川郡皆有之,以蜀川锦文者佳”。“锦文”二字,说出了正品大黄与其他同属植物在药材形状上的区别。所谓“锦文”是指大黄商品药材(去皮)表面往往可见灰白色网状薄壁组织与棕色的射线交错而成的菱形(斜方形)纹理,以及暗红橙色的放射状涡纹(习称星点,即异型维管束)。这种锦文大黄,无疑是指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Baill.和掌叶大黄Rh.palmatumL.而言。山大黄(华北大黄)、藏边大黄、河套大黄等均无此锦文。由此“锦文”特征,即能帮助考订其品种。

1.9野生与家种

1.10药物名称

古人所起药材的名称有一定含义,适当推敲中药命名,如正名、土名、别名等对品种考证有一定帮助。如宋代《本草图经》中记载的“黄寮郎”是苏颂据“天下郡县图上所产药物”撰述而成,药图有失实之嫌,至明代《本草纲目》已将其列入“有名未用”之类,成了失传中药。然而,从民间药名中发现浙江对豆科植物云实CaesalpiniasepiariaRoxb.有“黄寮刺”“倒扎黄狼刺”“倒搭刺”等俗名。这些俗名和“黄寮郎”“倒摘刺”“黄榔刺”诸古名相近。“黄寮郎”当为宋时天台方言,“黄”字应是指云实黄花。“寮郎”疑“撩郎”的谐音,含招惹男郎之意,今台州地区谓挑逗人,也说撩人。我国古代妇女有戴花习俗,清《植物名实图考》:云实“花艳如金”“以为香草”“摘而售之”“云荼插髻满头”。可见黄寮郎之名大约因妇女簪云实黄花而得。这可作为黄寮郎即是云实的重要佐证之一。

1.11药物功效

药物功效是古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并总结而出的。中医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药物来治疗疾病,因此明确药物功效是药物基原考证的最终目的。反之,通过对古籍中所记载的药物功效也可以分析考证药物的品种。如在本草文献中通过药物原植物形态记载发现了麻莾与大麻科植物大麻CannabisSativaL.基本一致,为了考证《神农本草经》中麻蕡的考证是否为大麻时发现:《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麻蕡的药理作用为“多食,人见鬼,狂走”。而现代研究证明“大麻雌株及未成熟果穗含大麻树脂15%~20%,具有麻醉作用,吸食后产生精神欣快,引起幻觉及运动神经失调”,这一药理作用与《神农本草经》的记载吻合,因此可以进一步证实《神农本草经》中所记载的麻蕡即为大麻。

1.12药物剂量

古人在组方时对一首方剂中各个药物所使用的剂量都会有所考量,有时通过留心方剂中药物的剂量也会对本草考证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如对古方所用是枳实还是枳壳的问题考证。枳实,形体甚小,其干品平均每枚重约1g。则大承气汤仅用枳实4g(四枚),这一剂量,与《伤寒》《金匮》二书用量规律大相径庭,又与方中其他药物用量悬殊,显得极不协调。据考证,后汉1两相当于今13.92g,称为“复秤”,汉末分1斤为2斤,称为“今秤”,苏敬认为“古方唯有仲景,而已涉今秤,若用古秤作汤,则水为殊少,故知非复秤,悉用今者耳”(新修本草·合药分剂料理法)。故仲景方中一两,约为今6.96g。该方用大黄四两,厚朴半斤,应分别折合为28g以及56g。如此,则枳实、厚朴用量相差16倍之多,令人不可思议。如能以枳壳药材平均每枚8g折算,则枳实用量为30余克,就比较合理了。据此判断《伤寒论》中的枳实可能为枳壳。

1.13时代背景、政治因素

了解古籍作者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深刻领会书籍文字后的故事,通过分析考证可以帮助解决一些难懂或文字上相互抵牾之处,从而有助于中药基原的考订。如在对人参的考证中发现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说“上党人参,殆不复售”“上党郡在冀州西南,今魏国所献即是,形长而黄,状如防风,多润实而甘,俗用不入服,乃重百济者,形细而坚白,气味薄于上党”。言语中已经暗示辽东参与上党参药材外观的差异,但当时辽东、上党皆属于北朝,陶毕竟没有机会了解二者植物形态的不同,只是含混地说上党参“俗用不入服”,意即不及辽东参、高丽参。而到了唐代苏敬写《新修本草》却决口不提辽东参,别有隐情。《新修本草》成于高宗显庆二年(659),而在总章元年(668)高丽被灭,唐政府在今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以前,辽东大部分是被高丽占领,乃至唐太宗曾感叹说:“辽东旧中国之有,自魏涉周,至之度外”。这样苏敬不提辽东参,唐代民间人士或医家等坚持说上党参优于辽东参就容易理解了。

1.14文字训诂

2.横向对比——综合分析各种证据进行考证

再来考证六朝以前医书中所用的枳实是否为枳壳可以找到3条证据,第一条证据是枳实在方剂中的用药剂量,这已在上文详述,此不赘述。第二条,《名医别录》谓枳实“九、十月采”,说明当时所用的枳实是已经成熟的果实而非幼果。第三,陶弘景说:“枳实采,破令干,除核,微炙令香用”,可证实枳实是熟果,因为只有熟果或近成熟的果实才有核可去。以上3个方面的证据,均指向六朝以前所用的枳实为枳壳,可以较为确定得出这个结论。

综合分析也就是多重证据法,证据越多,所得出的结论越接近真实情况。

3.纵向分析———运用历史演变的观念进行考证

中药品种在历代本草中不同时期有所变迁,这个历史事实,不容忽视。因此在考证古方中的药物时就要有这种历史的观念,要注意考证同一药物在不同时期历史的基原。以通草和木通为例。《新修本草》以前的本草和《本草纲目》中收录的通草是木通科木通Akebiaquinata(Thunb.)Decne.(《新修本草》:此物大者径三寸,每节有二、三枝,枝头有五叶,其子长三、四寸,核黑穰白,食之甘美。);南唐陈士良《食性本草》对此则称之为木通,不再叫通草。宋《本草图经》《证类本草》中的通草,品种复杂,木通科木通和五加科通脱木等均统称通草。明确以通脱木Tetrapanaxpapyriferus(Hook.)K.Koch为通草,始自唐陈藏器《本草拾遗》(《本草拾遗》:通脱木……生山侧,叶似蓖麻,心中有瓤,轻白可爱);明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明确将通草与木通分开。而马兜铃科关木通非古代药用品种。

因为《新修本草》以前的通草都是木通科的木通,据此,《伤寒论》中的当归四逆汤之通草应是木通科木通。《千金方》中通声膏(五味子、通草、款冬花、人参、细辛、桂心、青竹皮、菖蒲)之通草也为木通科木通。而宋代由于木通和通脱木统称为通草,其方子中的通草是究竟是哪一种则要看方子的主治与功效。一般认为通草甘淡寒,诸清肺热助气下降而利水,其性降中有升,常用于湿热内蕴,小便短赤,能使胃气上达而下乳汁;木通苦寒,主降心火,引热下行而利水,其性降中兼通,常用于口舌生疮,心烦不眠,小便短赤,淋沥涩痛,脚气肿痛,能通血脉,通大便,通利关节,通瘀滞而下乳汁。明代以后由于木通与通草分开,则较为容易判断。

4.重视宋臣改写的医书

值得注意的是:100首经典名方中,33首出自宋以前方书,其中《伤寒论》14首,《金匮要略》14首,《千金翼方》1首,《备急千金要方》4首,对这些方剂中药物的考证一定要小心。与汉唐训诂义疏的传统不同,宋人比较注重考据,勇立新说,刻意求新,以致行篡改古书。宋人这种轻易该书的弊端在医书的整理上表现的十分突出,如校正医书局所整理的《素问》《甲乙经》《本草图经》《脉经》《伤寒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金匮要略方论》《外台秘要》《金匮要略经》都经过了篡改。由于未经宋人整理的古书极少流传下来,故人们对宋人私改医书的作法以及这种做法给古医籍所造成的危害都缺乏足够的认识,以致于在古医籍的研究中遇到许多困惑而不得其解。

5.药物基原演变后如何确定

其二,桂的药用部位在宋代树皮被改为枝皮,实属宋臣之误而导致,而被历代沿用而不知。这种情况则应恢复以前的用法。因此,宋之前经典名方中所用的桂枝、桂心、官桂等均应以树皮入药,而非枝皮。

因此,在对经典名方中基原有所演变的中药进行考定时,不应简单地确定为当时所用的药物基原,而是要结合历史的演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那些后起的药物基原明显优于前代且有较为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者,则应考订为较为优质的后起药物基原,而对那些由于历史错误所引起的基原变更者,则应考订为原有的药物基原。

THE END
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查询境外生产药品备案信息公示 药品生产企业 药品经营企业 全国药品抽检 GMP认证 GSP认证 中药保护品种 执业药师注册人员 中药提取物备案公示 中药配方颗粒备案信息公示 非处方药中药目录 非处方药化学药品目录 药品出口销售证明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 国家基本药物(2018年版) ...https://www.nmpa.gov.cn/datasearch/home-index.html?itemId=2c9ba384759c957701759ccef50f032b
2.39药品通药品查询药品价格查询39健康药品通是专业的药品查询网站,提供国内外各种药品价格查询、药品说明书、药品图片、药品文章、药品评论及药品排行榜。https://ypk.39.net/
3.国家开放大学09.持港、澳、台和国外的大学毕业证书是否可以报专升本的学习? 可以,内地学生持港、澳、台和国外学校毕业证书,以及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认证证明,可以报读。 10.学校目前开设的学历教育包括哪些层次? 学历教育主要包括专科与本科两个层次,专科层次指高起专(高中起点专科);本科层次指专升本(专科起点本科)和高...http://www.ouchn.edu.cn/jgjzn/jxkyglyfwbm/jwb/zsgljwb/0a2c15ead67a46a484884c5ce380b5a5.htm
1.国外一些查询药品信息的网址海外药品查询网以下是国外一些查询药品信息的网址: 美国药品信息查询(FDA):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Homepage | 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加拿大药品信息查询(HC):Search criteria - Drug Product Database online query 澳大利亚药品批准信息查询(TGA):TGA eBusiness Services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544125/article/details/136948941
2.远离假药:进口药的真假辨别方法下图为肝癌治疗药物索拉非尼(多吉美)的印度仿制正品,外包装盒贴有激光防伪标志,真药通常比较清晰,假药的防伪标志可能会有些模糊。 印度版索拉非尼正品 (4)追溯码查询 通常药品外包装盒上都会印有追溯码,不同厂家格式可能不同。以孟加拉碧康生产的药品为例,可以登录其官方网站,然后输入溯源码进行查询,如果查不到信息...https://m.1blv.cn/newsdetail/714.html
3.教你如何成为信息检索高手一个项目从立项到开题,必须要有扎实的信息调研本领,如何让自己变得强大,除了修炼还是修炼!比如您需要调研药物基本理化性质,如API分子结构,外观性状,熔点,PKa值,油水分配系数,CAS号,溶解性,药动学,药理学,临床数据,吸收、分布、代谢、排除等信息,以下列举的国内外重点网站及其检索方法会帮助您找到想要的内容,且看下文...https://newsh5.yaozh.com/newsDetail/19271
4.药物分析搞不定有关物质方法?这篇“色谱”纯干货一定能帮到你降解杂质主要是在储藏过程中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引起药物理化特性发生变化所导致。 在储藏期间因温度、湿度、日光、空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或因微生物的作用,引起药物发生水解、氧化、分解、异构化、晶型转变、聚合、霉变等变化所产生的有关杂质。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建立 ...https://www.canbigou.com/index.php/d/129.html
5.药直供7.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根据您的症状开具相应的药物,如补铁剂、维生素补充剂等。请按照医嘱正确使用药物。 注意事项 1. 避免自行用药:恶液质症状可能是身体其他问题的表现,自行用药可能掩盖症状,延误病情。 2. 定期复诊: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复诊是很重要的。医生可以根据您的病情进展调整治疗方案。 3. 坚持治疗:恶...https://www.yzgmall.com/
6.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通用15篇)此功能还具备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病情的一个列表,用户直接在此列表中输入首字母即可方便快捷的查询此病所包含的症状和解决方案。 同时,此项功能还包含了药品大全,即汇集所有药物于此功能内,用户可直接查询某种药物的主要针对症状,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用药禁忌以及药品价格。 https://www.yjbys.com/chuangye/ziliao/chuangyejihuashu/637264.html
7.医药专业的毕业论文(精选9篇)用药复杂性越来越高,用药引起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应避免不合理使用药物,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处方药一定不要不合理使用。正确选择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求临床医师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对症下药,要求对药物有全面的了解,特别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长期使用以后或用量较大时,更容易在患者身上出现毒性...https://www.ruiwen.com/lunwen/1140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