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鲁迅的三大文化遗产是————、————和————。
2、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是1918年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号的————。
3、鲁迅的著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他的散文集————。
4、赵太爷、鲁四老爷等人物,分别出自鲁迅的小说————和————。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出自鲁迅的旧体诗————。
6、鲁迅的生平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它们分别是————、————、————和————。
7、鲁迅生前的第一个杂文集是————,最后一个杂文集是————。
8、鲁迅的小说《故乡》,出自他的小说集————。
9、史涓生、吕纬甫、魏连殳等人物,分别出自鲁迅的小说————、————和————。
10、“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出自鲁迅的旧体诗————。
11、所谓的“周氏三兄弟”分别为————、————和————。
12、鲁迅的小说《祝福》,出自他的小说集————。
13、请填写出《阿Q正传》中的几个重要人物———、————、————、————。
14、鲁迅散文,有两种表述方式,一是————,一是————。
15、“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出自鲁迅的旧体诗————。
16、鲁迅晚年,参加了一些政治性的组织,这些组织有————、————和————。
17、“宴之敖”是鲁迅历史小说————中的人物。
18、鲁迅一生曾经任教过的大学有————、————和———。
19、“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出自鲁迅的旧体诗————。
20、鲁迅的散文集主要有————和————。
二、单选题
1、提出著名的"铁屋子”比喻的是鲁迅的()
A《我怎么做起小说来》B《呐喊·自序》C《灯下漫笔》D《坟·后记》
2、鲁迅曾把我国二三十年代的各种文学主张归结为四大派,他自己属于()
A为艺术而艺术派B为人生而艺术派C英美绅士派D旧式消闲派
3、曾著有《庄子与鲁迅》的是()
A唐弢B冯雪峰C郭沫若D胡风
4、鲁迅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梦》属于()
A杂文B白话诗C小说D旧体诗
5、1908年,鲁迅和周作人合译了欧美的一些短篇小说,次年结成集子,名为()
A《域外小说集》B《呐喊》C《彷徨》D《故事新编》
6、“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这段名言出自鲁迅的()
A《复仇》B《这样的战士》C《墓碣文》D《秋夜》
A《青年必读书》B《打到孔家店》C《文化偏至论》D《估〈学衡〉》
8、《尝试集》的作者是()
A鲁迅B周作人C俞平伯D胡适
9、以张勋复辟作为背景的小说是()
A《药》B《狂人日记》C《风筝》D《风波》
10、未完成的《汉文学史纲要》是鲁迅讲授中国文学史课程的讲义,这时鲁迅任教于()
A北京大学B厦门大学C中山大学D西北大学
11、鲁迅早期的白话诗发表在()。
A《莽原》B《未名》C《语丝》D《新青年》
A《朝花夕拾》B《呐喊》C《彷徨》D《野草》
13、曾著有《庄子与鲁迅》的是()
14、“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出自鲁迅的()
A《文化偏至论》B《摩罗诗力说》C《怀旧》D《科学史教篇》
15、1903年,鲁迅接连发表了《斯巴达之魂》、《说》、《中国地质略论》等表现其强国健民、崇尚科学之思的论文,它们发表在()
A《河南》B《新生》C《浙江》D《浙江潮》
16、和鲁迅展开"铁屋子”对话的"金心异”原名是()
A刘半农B周作人C钱玄同D徐寿裳
17、鲁迅最早的翻译作品集是和弟弟合作的()
A《哀尘》B《死魂灵》C《域外小说集》D《现代小说译丛》
18、鲁迅回忆童年对小弟实施了一次无意识的“精神虐杀”的作品()。
A《复仇》B《风筝》C《兄弟》D《阿长与<山海经>》
19、鲁迅学习到了新鲜的西方文化和自然科学知识,接受了进化论思想的影响的最早地域是()
A日本B南京C北平D上海
20.1907年发表鲁迅介绍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论文《人之历史》的报刊是()
A《新生》B《新青年》C《河南》D《时务报》
21、鲁迅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创作的历史小说是()
A《补天》B《理水》C《采薇》D《起死》
22、鲁迅讽刺“无为无不为”哲学的小说是()
A《非攻》B《采薇》C《起死》D《出关》
23、鲁迅讽刺庄子虚无主义思想的小说是()
24、鲁迅讽刺“离开战斗而独立”倾向的小说是()
25、鲁迅小说《故乡》的叙事模式属于()
A全知叙事B第一人称限制叙事C第三人称限制叙事D纯客观叙事
26、鲁迅小说《祝福》的叙事模式属于()
27、鲁迅哪部小说被认识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A《孔乙己》B《药》C《祝福》D《狂人日记》
28、下列哪部作品收录于鲁迅《呐喊》小说集()
A《肥皂》B《兔和猫》C《孤独者》D《为了忘却的纪念》
29、九斤老太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头发的故事》B《故乡》C《风波》D《高老夫子》
30、鲁迅的两篇小说被称为代表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艺术最高水平的,其一《示众》,其二是()
A《祝福》B《示众》C《孔乙己》D《阿Q正传》
31、《在酒楼上》把自己的生活道路概括为“像一只苍蝇饶了一点小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点”的是()
A方玄绰B陈士成C涓生D吕纬甫
32、“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小说()中子君喊出的宣言,也是人的觉醒的声音。()
A《幸福的家庭》B《伤逝》C《肥皂》D《离婚》
33、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故事新编》()
A《补天》B《理水》C《复仇》D《铸剑》
34.、中老女人的遭遇所象征、展示的是精神界战士与他所生活的世界———现实人间的真实关系:带着极大的屈辱,竭诚奉献了一切,却被为之牺牲的年轻一代(甚至是天真的孩子),以致整个社会无情地抛弃和放逐。()
A《颓败线的颤动》B《死地》C《吃白相饭》D《算账》
35、鲁迅的《文化偏至论》写于哪年()
A1907B1908C1917D1919
36、“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选自哪个作品()
A《我之节烈观》B《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C《夜颂》D《导师》
37、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是鲁迅以下哪部小说中的人物()
A《祝福》B《示众》C《兔和猫》D《鸭的喜剧》
38、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华盖集续编》()
A《无花的蔷薇之二》B《死地》
C《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D《纪念刘和珍君》
39、鲁迅在______的演讲里,有过一个重要的概括:“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的戏剧的看客。”()
A《娜拉走后怎样》B《伤逝》C《社戏》D《死地》
40、鲁迅说,《故事新编》是“______”。
A故事传说B神话传说C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D叙事小品
41、以下哪个人物形象既体现魏晋文人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鲁迅本人的一些精神本质()
A孔乙己B涓生C魏连殳D吕纬甫
42、《影的告别》是鲁迅哪部作品集中的作品()
A《呐喊》B《野草》C《彷徨》D《朝花夕拾》
A《文化偏至论》B《摩罗诗力说》C《斯巴达之魂》D《科学史教篇》
44、鲁迅将小说《眉间尺》改为《铸剑》,目的就是要突出()的形象。
A“尺”B“剑”C“刀”D“复仇”
45、鲁迅在《野草》中采用了()的艺术手法。
A理想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象征主义
46、“()”,这是鲁迅赋予他的“死火”的最后形象。
A红彗星B黑彗星C白彗星D蓝彗星
47、鲁迅曾说:“()是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的。
A《影的告别》B《求乞者》C《这样的战士》D《过客》
48、鲁迅说他自己深受()的影响。
A孔孟B老子C庄周D墨子
49、“()”是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一文中所表现的重要思想。
A反对妥协B反对瞒和骗C反对投降D反对复古
50、魏连殳是作品()的主人公。
A《在酒楼上》B《伤逝》C《孤独者》D《肥皂》
51、1923年,鲁迅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集()。
A《彷徨》B《呐喊》C《朝花夕拾》D《故事新编》
52、()原名《不周山》,曾收入《呐喊》出版。
A《补天》B《理水》C《出关》D《奔月》
53、鲁迅小说创作具有()和“格式的特别”的特点。
A“再现性强”B“思想激进”C“表现的深切”D“理想主义”
54、鲁迅在小说创作中,对待劳动人民的态度是怒其不争、(),并提炼出改造国民性的主题。
A愤怒讨厌B改造帮助C理解同情D哀其不幸
55、《兔和猫》出自以下哪部作品集?()
A《彷徨》B《呐喊》C《坟》D《朝花夕拾》
56、鲁迅认为“失学”无知的四个原因是()、伪智、泥于习、惑于常。
A懒惰B愚蠢C摹古D呆板
57、《起死》对鼓吹“无是非观”的庄子()哲学进行了小说化和戏剧化。
A虚无主义B现实主义C相对主义D乐观主义
58、“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出自于鲁迅的杂文《()》。
A长城B战士和苍蝇C现代史D记念刘和珍君
59、周作人认为“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
A《孤独者》B《孔乙己》C《在酒楼上》D《伤逝》
60、在《文化偏至论》中,鲁迅指出:“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
A物质B自由C文明D精神
61、下列《野草》中的作品,有哪一篇是鲁迅在鞭挞现实生活中的市侩圆滑和批判以谎言为真实的畸形社会的?()
A《死活》B《雪》C《立论》D《失掉的好地狱》
62、鲁迅在《两地书四》说:“唯黑暗与()乃是实有。”
A虚假B沉默C光明D虚无
63、《“题未定”草(六至九)》——鲁迅评()先生的《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A朱光潜B老舍C席勒D李大钊
64、据胡风回忆,鲁迅曾告诉他()这篇小说就是“写我自己”。
A《孤独者》B《孔乙己》C《示众》D《阿Q正传》
65、谁译述的《天演论》影响了鲁迅早期思想的形成?()
A林纾B蔡元培C梁启超D严复
66、鲁迅曾戏称他的一段学习生活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具体指的是下列哪一期间?()
A三味书屋期间B南京求学期间C东京求学期间D仙台求学期间
67、鲁迅在其思想发展过程中,曾经深受下述哪种学说的影响?()
A泛神论B安那其主义C自然主义D进化论
68、《鲁迅全集》里收录有鲁迅亲笔所画的一幅画,此画见于下列哪部作品中?()
A《且介亭杂文》B《故事新编》C《朝花夕拾》D《集外集》
69、鲁迅的长篇论文《摩罗诗力说》写于留学日本时期,后收入哪部作品中?()
A《坟》B《集外集》C《而已集》D《且介亭杂文》
70、鲁迅的《呐喊自序》里曾提到过一位“金心异先生”,这实际上指的是五四时期的哪位著名人士?()
A胡适B陈独秀C刘半农D钱玄同
71、《伤逝》这篇手记体小说在具体行文中通过空一行以作为手记体的标识,因此,它实际上是由多少节手记组成的?()
A18节B19节C20节D21节
72、鲁迅小说《肥皂》中,针对那块肥皂的“葵绿色”特征,总共描述了几次?()
A9次B10次C11次D12次
73、下列鲁迅小说中,运用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原理的是哪一篇?()
A《药》B《祝福》C《肥皂》D《伤逝》
74、下列鲁迅小说中,未涉及到人物偷窃品行的是哪一篇?()
A《故乡》B《孔乙已》C《明天》D《阿Q正传》
75、高老夫子是《高老夫子》中的一个人物,该作品的体裁是什么?()
A小说B散文C杂文D散文诗
76、在《故事新编》中,所谓“油滑”写法首先出现于下列哪一篇()
A《补天》B《奔月》C《理水》D《出关》
77、小说《明天》的女主人公是哪一个()
A长妈妈B祥林嫂C爱姑D单四嫂子
78、《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是哪次惨案中的遇害者()
A“三一八”B“四一二”C“一二九”D“五卅”
79、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野草》的是哪一篇()
A《腊叶》B《夜颂》C《好的故事》D《影的告别》
80、鲁迅离开北京定居上海前执教的是哪所大学()
A厦门大学B南京大学C广州大学D中山大学
81、“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的绅士们”这一形象概括出自下列哪篇作品()
A《“碰壁”之后》B《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C《“公理”的把戏》D《并非闲话》
82、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边城》、《李有才板话》等作品的写作都与槐树有关,不妨称之为“槐树效应”,鲁迅有一篇小说亦属于这种“槐树效应”,这篇小说是哪一篇()
A《狂人日记》B《在酒楼上》C《理水》D《社戏》
83、下列有关鲁迅生平的事件中,近年来引起学术界质疑的是哪一项()
A幻灯画片事件B兄弟失和C恋爱生子D曾在厦门大学任教
84、从“民族寓言”的角度解读鲁迅作品的国外学者是哪一位()
A夏志清B李欧梵C普实克D弗詹姆森
85、在鲁迅杂文中,用“细腰蜂”来比喻封建专制统治术的是哪一篇()
A《春末闲谈》B《灯下漫笔》C《爬和撞》D《沙》
86、《中国新文学大系》中,鲁迅编选并作序的是哪一集()
A《小说一集》B《小说二集》C《散文一集》D《散文二集》
87、“在现在这‘可怜’的时代,能杀才能生,能憎才能爱,能生与爱,才能文。”上述鲁迅这段话出自下列哪篇作品()
A《马上日记之二》B《无花的蔷薇之三》
C《“题未定”草(五)》D《七论“文人相轻”――两伤》
A《惯于长夜过春时》
B《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和前驱者的血》
C《可罪恶》
D《为了忘却的纪念》
89、《陇海线上》、《黄人之血》的作者是()
A黄震遐B朱应鹏C潘公展D王平陵
90、在1936年的“两个口号’’之争中,鲁迅主张的是()
A革命文学B国防文学
C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D无产阶级大众文学
三、多选题
1、在《关于知识阶级》一文里,鲁迅指出,知识阶级永远不满足于______,是永远的______。(????)
A现实B现状C现在D批判者E战斗者
2、鲁迅认为,中国的历史多在两个时代中循环,这两个时代便是______、______。(?????)
A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B被压迫和被损害的时代
C被封建阶级统治的时代D暂时太平和安稳的时代
E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3、鲁迅所批判的“国民性”弱点主要有______、______。(??)
A“瞒”和“骗”B消极,无所作为
C好高骛远,不切实际D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
E偏激,富于冒险精神
4、鲁迅的小说《示众》代表了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艺术的最高水平,其细节描写十分生动与丰富,具有极强的______和______的艺术特点。(??)
A象征性B具象性C具体性D可感性E可观性
5、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一文中,提出了______和______的思想主张。(??)
A立人B立事C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D启蒙E立意
6、《铸剑》的主人公为______和______。()
A眉间尺B宴之敖者C庄子D后羿E墨子
7、鲁迅认为绍兴的两种有特色的鬼是______和______。()
A吸血鬼B女吊C无常D男吊E义勇鬼
8、鲁迅小说创作具有哪两个特点()
A“表现的深切”B“思想激进”C再现性强D理想主义E“格式的特别”
9、鲁迅在《孤独者》这篇小说里,始终突出的是两个感受。而且都是趋于极端的,一个是极端的______感,一个是极端的______感。
A异端B兴奋C希望D绝望E反抗
10、鲁迅的杂文创作坚持开展哪两个原则?()
A文明批评B常态批评C社会批评D常情批评E文学批评
11、以下哪些著作曾对《铸剑》中的故事作过类似的记载?()
A《搜神记》B《春秋》C《汉书》D《列异传》E《史记》
12、下列哪些作品不属于《故事新编》?()
A《补天》B《采薇》C《复仇》D《怀旧》E《非攻》
13、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
A鲁迅对待中外文化关系的正确态度,对当代中国也有借鉴意义;
B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可以说是光彩夺目的一页,他重视主体精神文化建设的做法,对今人也有所启发;
C鲁迅对于整体文化的全局性眼光,关于如何正确处理好具体文化领域的价值与整体文化发展的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为今人提供了一种参照。
D鲁迅不仅在总体上代表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而且在各具文化领域里勇于破旧立新,树起了作为新与旧分野标记的里程碑;
E鲁迅自身所具有的全部的内在矛盾也无疑在标志着一个特定的文化时代。
14、鲁迅式思维的特点()
A思维的开放性。
B思维的反叛性。
C思维中采用简洁、明快的判断方式。
D采用一种由果溯因的反向分析方法。
E采用倒叙的方法
15、鲁迅对“摩罗诗人”的精神推崇,主要是推崇她们的()和()的特点。
A个性解放B立意在反抗C思想解放D指归在动作E人格独立
16、除历史小说外,鲁迅的小说主要都在()小说集中。
A《呐喊》B《热风》C《彷徨》D《野草》E《朝花夕拾》
17、《怀旧》是鲁迅早年所作的一篇作品,其体裁不属于()
A文言小说B叙事散文C散文诗D律诗
18、下列作品中,属于《野草》的是()
19、下列鲁迅小说中,涉及到人物偷窃品行的是?()
20、1928年至1936年间鲁迅在文化战线上战斗业绩的几个方面。()
A迅赞同中国共产党的意见,参与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为“左联”的健康成长而不断对之纠偏反正;
B迅坚持文艺战线的思想斗争,为左翼文艺的发展扫清道路;
C鲁迅继续创作大量文学作品,发展了“五四”文学的成果,成为左翼战斗文学的光辉典范;
D鲁迅还致力于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和苏俄等国家的进步文学作品,为左翼文学的发展“窃得火来”,提供借鉴;
E迅为壮大左翼作家队伍而继续热心扶植青年作家、艺术家
21、鲁迅进行文化反省的基本的方法特征()
A多元性和多层次性特征。
B批判性特征。
C辩证性特征。
D过渡性特征。
E开放性
22、《铸剑》的主人公为()。
A眉间尺B宴之敖者C庄子D后裔E墨子
23、鲁迅认为绍兴的两种特色的鬼是()。
24、鲁迅早在日本留学期间就认识到中国国民性中最缺少的是()。
A诚B忠C义D美E爱
25、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一文中,提出了()的思想主张。
A立人B立事C2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D启蒙E立意
26、鲁迅的小说《示众》代表了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艺术的最高水平,其细节描写十分生动与丰富,具有极强的()的艺术特点。
27、鲁迅所批判的“国民性”弱点主要有()。
A“瞒”和“骗”B消极,无所作为C好高骛远,不切世纪
D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E偏激,富于冒险精神
28、鲁迅从哪些方面批判了封建“女德”。()
A封建的“贞操”和“节烈”观念。它迎合了向来的差等的人伦关系,是一种畸形的道德。
B男子对女子的完全占有欲。他们常常以对待自己的私有财产的心理来对待女子,女子无地位平等。
C历史上亡国败家的原因归咎于女子。历史上凡事亡国或动乱都要找女性做替罪羊、转嫁罪责。
D“奇女子救国”实际上在潜意识中将女性摆在“下”与“贱”的位置。
E封建“女德”不仅使中国妇女在身体上深受其害,精神上也深受毒化。如祥林嫂之死。还提倡单方面的禁欲,使女子成为精神上的“未字先寡”。
29、1928年至1936年间鲁迅翻译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的主要成果。()
A苏联的《文艺政策》、
B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论》、《文艺与批评》、
C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
D法捷耶夫的《毁灭》、
E果戈里《死灵魂》、
30、鲁迅领导、支持的文学社团的名称、代表人物、刊物、文学倾向等概况()
A文学研究会代表现实主义流派,创造社代表浪漫主义流派;
B语丝社,《雨丝》,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生动、泼辣、幽默的“雨丝文体”;
C莽原社,《莽原》,鲁迅(领导发起)、高长虹、向培良,提倡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灯下漫笔》、《论“费厄泼赖”应该缓刑》、《朝花夕拾》均发表于此);
D未名社,《未名月刊》,鲁迅(领导发起)、韦素园、台静农,重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的团体。
E学衡派20年代前期梅光迪、胡先辅《学衡》反对文学革命
四、判断题
1、《朝花夕拾》的基本主题:休息与沟通。()
2、《补天》和《奔月》基本上与鲁迅的《呐喊》、《彷徨》同期,因而引人瞩目的当然是这三篇小说所洋溢的主观色彩与理想色彩。()
3、《出关》属于《野草》集子。()
4、黑色人、眉间尺是《铸剑》中的人物。()
5、《奔月》中的逢蒙是影射高长虹。()
6、创造社的钱杏村(阿英)曾作《死去了的阿Q时代》。()
7、鲁迅杂文从内容上有一个从理念到事实、从抽象到现实的演变过程。()
8、鲁迅杂文仅仅是"社会人事档案”。()
9、鲁迅因祖父的“科场案”而终于决定弃医从文。()
10、《两地书》是鲁迅与母亲、许广平的书信合集。()
12、“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但遇见比他更凶的凶兽时便现羊样,遇见比他更弱的羊时便现凶兽样”,上述这段话出自鲁迅的杂文《华盖集·忽然想到(七)》()
13、“路人们于是乎无聊;觉得有无聊钻进他们的毛孔,觉得有无聊从他们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钻出,爬满旷野,又钻进别人的毛孔中。”上述这段描写出自鲁迅的作品《复仇(其二)》。()
14、鲁迅晚年生活在半是租界半是华界的上海“四马路”的奇特环境里,为了表达对这种畸形社会的愤慨,他不无幽默地给自己的杂文作品集命名为《三闲集》。()
15、鲁迅的小说《伤逝》、《孤独者》在收入《彷徨》集前均未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过。()
17、作为笔名的“鲁迅”最初用于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小说《朝花夕拾》。()
18、鲁迅曾以“宴之敖者”作为自己的笔名,其中的特别含义是“被家中一个日本女人所驱逐”。()
19、鲁迅的长孙名字叫周令飞,内含鲁迅曾用过的一个笔名。()
20、鲁迅是现代中国乡土小说的奠基人,不少乡土小说作家深受他的影响。沈从文就是其中的一位,鲁迅曾戏称他是“吾家阿弟”。()
21、最先明确指出《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的人是老舍。()
22、鲁迅的《野草》是最早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
24、鲁迅在为自己的杂文集起名时,很讲究对仗艺术,《伪自由书》与《准风月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5、散文诗集《野草》不但语言充满奇峻的变异,而且表现手法也极具创新意识,其中《猫·狗·鼠》一篇就体现了明显的戏剧化倾向。()
26、有一灯谜,谜面是“全国戏曲汇演”,打鲁迅的一个作品集名,这部作品集是《杜戏》。()
27、鲁迅在《彷徨》扉页引了《离骚》中的两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8、鲁迅1898年5月赴南京洋务派创办的江南水师学堂求学,翌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
29、1900年1月赴日本东京弘文学院求学,1904年进入仙台医专(导师:藤野严九郎、章太炎)。()
30、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外国学者也常常是通过鲁迅来了解和分析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正如美国人史沫特莱在《论鲁迅》一文中认为:“在所有中国的作家中,他恐怕是最和中国历史、文学和文化错综复杂地连络在一起的人了。”()
五、名词解释题
1、“幻灯事件”
2、“硬译”
3、“科场案”
4、“假洋鬼子”
5、“女师大事件”
6、吕纬甫
7、《中国小说史略》
8《狂人日记》
六、简答题
1、早在日本留学时,鲁迅和好友许寿裳经常讨论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
2、鲁迅散文写作的特点是什么?
3、《呐喊》、《彷徨》的艺术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
4、鲁迅的国学研究,主要表现在哪些领域?
5、《故事新编》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6、“鲁迅精神”的实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7、瞿秋白所概括的鲁迅思想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8、请具体分析《在酒楼上》是如何运用“白描”手法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
七、论述题
1、分析《阿Q正传》中“阿Q”形象并概括其本质。
2、分析《狂人日记》的艺术特征。
3、请论述鲁迅“立人”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复杂性。
4、请以《二十四孝图》为例,分析鲁迅是如何以“自然人性”的价值观批判中国的传统礼教的核心——孝道的。
5、分析鲁迅杂文在艺术上的特点。
6、请以《朝花夕拾》为例,分析鲁迅散文的写作特点。
7、分析《阿Q正传》的艺术特征。
8、论述分析鲁迅旧体诗的思想艺术特征。
提示:付款后前半部分作业,后半部分答案,如答案显示不全,请下载PDF文件查看,PDF答案文件在答案部分标题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