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鲜明特征和世界意义理论学术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念和中国当下人口规模巨大的实情相结合,通过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实践,探索出如今的现代化建设的一种发展模式,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开放性。在此发展模式的推动下,对内,老百姓们日常需求得到了满足,全民踏入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得到了有效的协调;对外,我国更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正在逐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向全球各地的正处于或者想迈入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有助于拓宽科学社会主义的建设,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乃至全球的社会和谐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内涵;鲜明特征;世界意义

十八大以来,我党坚持立足国情,自我革新,发展了既有各国发展的共同特性,能为其他国家所借鉴,又不忘初心坚持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中国特质的现代化模式。论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鲜明特征,探析其暗藏的深厚的世界意义,在拓展我国现代化的崭新领域,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同时还可以给其他各国的发展带来有益思考。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先进理念同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从而慢慢探索起来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却也拥有发展中国家共性的先进的管理模式。在二十大报告的强调中,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

(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我国现阶段的现代化,是要注重人力资源的配置,加大对人力资源的配置力度。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加持下,将社会主义建设和我国巨大的人口规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将人口压力变成了人口动力,开创性的引领我国人民创建了属于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这不是对西方现代化建设的简单追赶,而是对现如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超越与发展。

(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巨大提高也包括文化精神活动的极大丰富。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所倡导的根本要求就是摆脱物质生活所带来的贫困,实现物质生活的富裕;打破低质量发展的局限,提倡发展的优质化与稳定化,不断厚植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以此来夯实人民幸福的物质条件;缓解由精神文明匮乏,追求精神财富的富足;弃“糟粕”,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握主流文化方向,鼓励倡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取“精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明,用“真善美”来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从而不断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两大文明之间相互和谐的过程。长久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各方面的协调发展理念,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国家硬实力和国家软实力的同步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史也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史,真切地推动了我国精神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对我国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结实的基础。

(四)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就是不断压迫、掠夺其他落后国家的血腥发展史,西方列强靠不断殖民其他发展中国家,长此以往的恶性循环,即产出了数百年来发展中国家的落后和贫穷,又进一步助长了列强的野心。中国人民就是这样在不幸中被迫卷入旋涡,故此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从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我国就一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维护自己的同时,又树立大国风范,尽己所能,为世界和平出一份力。

(五)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与开发的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高度来谋划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全面贯彻以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同时着力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全局性变革。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全球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实际发展内化的结果。包括了科学性、人民性、开放性的鲜明特征。

(一)科学性

西方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具有时代性,对西方的现代化发展尤其在资本扩张时代,产生出一定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属于资本主义原生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所以,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横空出世的马克思主义便是最好的选择。在经过历史的验证,我党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结合实情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随着道路的推进,一系列的历史成就都无可置疑的印证了此次探索的可行性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科学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领导人民走向民族复兴。

(二)人民性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发展征途中,我党始终不忘初心,践行着“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无时无刻不突现出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人民性特征。主要表现在:1.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是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固有特色,举国上下一心,共参建设,共享成果。2.我党始终不变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三)开放性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从不是闭门造车,而是积极面向大众。对国内来说,我国的现代化是在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化的优秀发展成果的同时,发掘并结合与我国当下的实践,自我革新,融合出标志着属于中国所特有的发展成果;对国外来说,我国树立大国风范,倡导“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各国进行团结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经济援助,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而推动形成推动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系统总结了发展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经验,深刻的揭示了现代化发展道路的一般规律。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在推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的同时也推动了世界的发展。

(一)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道路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有很大差异。中国式的现代化通过科学的思维来推动工业、信息、农业、城镇现代化同步发展,极大的拓展了人类社会走向文明、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说明了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从理论层面,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现代化理论的禁锢;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在立足本国的实际发展下,进行创新发展,凸显出了社会主义不断自我革命和完善的强大生机与活力。中国式现代化在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要求,对社会发展进行改革,突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越性。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新的道路。

(二)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

(三)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智慧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人民经过一次次枪林弹雨,一场场变故革新,一个个血泪教训总结出来的,经过历史的冲刷,在全球人民的见证下,华夏子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质的飞跃,这无一不印证了此条路的可行性。走中国式道路,对内,可以有效灵活的迎接各种挑战,实现别具一格的创新发展,具有很强的抗风险性;对外,开放发展的原则下,为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不仅维护了世界和平发展稳定、为也有力地推动了国际分工体系深化,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对全球格局而言,中国化道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还为探索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选择。

综上所述,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独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实现了现代化探索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既发展了西方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行的新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推进了人类文明发展事业。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2]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2020年10月.

[3]习近平.加强政党合作,共谋人民幸福——在中国共产党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THE END
1.核心期刊2022年重点选题方向大汇总课题一对一就找选题宝指导...尤其是,全面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改革进入深水区、无人区,需要地方政府有更多的勇气和担当,试错更多的地方性制度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复制推广形成更多的国家法律规范,此乃创新法治和改革协同的重要实践。研究分析地方政府在当代国家治理中扮演的角色结构,反思央地关系与中国地方治理改革路径,探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https://xuantibao.com/social/detail?cid=3132
1.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研究理论民生网民生信息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内在关系,通过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比较研究以及文献综述等方法,系统梳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脉络,深入剖析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内容聚焦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特征、动力机制以及面临的挑战,同时关注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背景下的价值重塑与传承路径。研究...https://www.msxww.com/a/lilun/15498.html
2.张素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有机组成,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它既是一个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实践命题,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意义重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重点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https://www.ccps.gov.cn/dxsy/202208/t20220830_154789.shtml
3.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2023年...三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潮流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青春之力砥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二、正确看待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优势 1.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如何?存在哪些困难及其原因?https://www.hnwmxy.com/sixiangzhengzhililunkejiaoxuebu/jingpinxiangmu/20231101/10832.html
4.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哲理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为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的哲学意蕴。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道理哲理,对于深入理解中国式...http://gxgl.wenming.cn/2024ll/202404/t20240403_8487262.html
5.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同时,加强风险防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确保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https://www.zgcsswdx.cn/info/10322.html
6.卢晓中,胡洁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中国特色、时代意义三大核心要义为探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分析维度。共同特征主要表现在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与提高教师地位并举,强化教师教育的实践性;中国特色突出体现为教师教育的举国体制、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机构制度、定向型为主的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时代意义则需关注新时代立德树人...https://www.eol.cn/news/xueshu/hui/202310/t20231011_2513761.shtml
7.抗战14年,中国损失有多大?数字触目惊心…例如最能代表当时中国民族资本发展水平的纺织业,在抗战期间,损失比重就超过了70%,而像造纸业、盐酸业、制盐业的损失甚至高达80%。 除了上述提到的工商业损失,银行金融业、交通运输业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日军的破坏。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宪文认为,日本的这场侵略战争,直接“打断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13]。 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1-09/18/content_245818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