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第三次专题学习暨2021年第五次中心组(扩大)学习
发言材料
省委党史研究院
2021年5月
目录
1.党史工作者要始终在立德修身明德示范树德育人上下功夫谢承新1
2.赓续精神血脉厚植崇高道德桂新秋18
3.党员干部学史崇德关键在于厚德立信夏业清21
4.在学史崇德中弘扬革命精神彭岗30
5.党员干部要自觉讲政德邹标昌33
6.从党的百年历程来看学史崇德的重要性肖湘娜37
7.讲求四德,是共产党员必备的品格吴楚婴42
8.学史崇德葆本色刘烜44
党史工作者要始终在立德修身明德示范
树德育人上下功夫
谢承新
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无论对个人的成长进步,还是对国家的长治久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每个人而言,古人有云: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老子道德经说,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说的也是有道的圣人君子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左传》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和立言一直以来都被人们尊崇为人生的“三不朽”,而立德又排在第一位,它既是立身之本,也是成事之基。现实中,长于技能,失于道德的人,即使能够逞一时风头,也终将难成大器。只有以德立身,以才立业,德才兼备,才能走好人生路。对于每个公民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位公民都应遵守的规范。“文明、和谐、诚信、友善”要通过立德修身来实现,让大家做到明是非、识良莠、辨美丑、分善恶、晓荣辱、知行止。对于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从事党史工作的同志来说,除了要大力传承中华民族道德传统文化,带头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崇者、实践者外,还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始终弘扬革命理想信念,在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上走在前、作表率。
第二条体会,就是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作为一名院务会成员、部室馆主要负责人,要始终在明德示范上下功夫。
明镜照形,知史鉴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要了解仰慕革命前辈在思想、道德境界上所达到的高度,更要升华道德认知、强化道德自律、砥砺道德实践,增强学史崇德、赓续荣光、接续奋斗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共产党员的初心不会自动保质保鲜,道德修养也不会随着党龄延长和职务升迁而自然提高,如同房间需要经常打扫一样,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需要经常用革命先烈的崇高道德滋养初心、引领使命,从党的非凡历史中寻找道德坐标,坚定初心使命,把革命精神、红色基因转化为新时代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的原动力。在新时代长征路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以党百年历史中孕育的红色基因教育自己,提高道德修养,永葆初心本色,只有这样才能行稳致远,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体来说,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带头示范:
第三条体会,作为一名党史工作者要增强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始终在树德育人上下功夫。
赓续精神血脉厚植崇高道德
桂新秋
学史崇德,就是要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首先,就是要赓续精神血脉。总书记说,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精神所在,就是血脉所在、力量所在。学史崇德,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总之,只有做到了学史崇德,才能面对大是大非旗帜鲜明,面对大风大浪无所畏惧,面对大起大落坚守初心,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才能真正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党员干部学史崇德关键在于厚德立信
夏业清
建党百年,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决定在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这是关系红色基因世代传承,红色江山万年永固的大问题。学史崇德是本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内容、重要步骤、重大举措。对普通公民而言,崇德在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学史崇德就在于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我认为关键在于厚德立信,爱党爱国爱人民,当前落实落地的关键在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从逻辑学来看,学史崇德无非是解决三个问题,即道德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学史崇德,如何学史崇德。
一、道德的内涵是什么
道德系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与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和平衡的功能。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又一说是《道德经》的简称。它的近义词是德性、品德、品行。
中华文明五千年,传统文化浩如烟海,传统道德文化源远流长,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道德有其主题主线,也会不断变化发展。古人的标准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儒家的私德文化,到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再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体公民共同生活与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的种类以私德起源,划分发生多种多样,大家比较认同的是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四类划分法。现在党中央强调的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与这四德的划分本质上是没有矛盾的,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正是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升华与细分。
二、为什么要学史崇德
1.道德是指引人们追求至善的北斗星。读诗使人灵秀,读史使人明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和党史工作做出了许多重要指示,他强调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强调党史是必修课、教科书,营养剂、清洗剂,党史中有无穷无尽的道德智慧值得我们汲取。总书记还经常念起,“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几千年来,中华大家庭道德楷模灿若星辰数不胜数,从道德始祖舜帝,而后善卷,霍去病、岳飞、文天祥、左宗棠,到雷锋、王杰、郭永怀、焦裕禄、谷文昌、郭明义,他们成为一代代人崇尚学习的榜样。
2.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解器。六尺巷的故事。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府第与吴姓邻居的地基矛盾问题。张英回信一封:千里修书只为墙,让它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其家人接到书信不再打官司,赶快拆让三尺,吴家也让出三尺。这就化解了矛盾,而且留下了六尺巷和六尺巷的故事。
3.道德是是非曲直的评判官。比如云南省孙小果案,一个十恶不赦罪大恶极的死刑犯,竟然逍遥法外又犯下屡屡重罪,结果挖出来一大堆缺德又违法的保护伞;湖南怀化学校操场埋尸案把一个项目监管人打死埋掉了,结果同样挖出来一大堆缺德又违法的保护伞。案子一揭开,大家对凶手、对死难者、对保护伞的态度立马清清楚楚,标尺就是道德这个评判官。
4.道德是社会问题的预警机。解决当前的道德问题十分必要而且紧迫。总体上看当前群众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普遍上升,但是一些行业一些领域道德滑坡、诚信缺失问题比较严重,存在系统性风险,群众深恶痛绝。一些医生把老祖宗的望闻问切早就甩到瓜洼国去了,见面不问三句话,开出甲乙丙丁大检查,还有药品一大把,要收提成拿回扣啊,有制售假疫苗的,有一个几百元的血管支架卖出几万元的,有的医院院长严重腐败竟然敛财100套房子100个车位。
教育领域的问题也是比较突出。清华大学出国留学的八成不回来报效祖国。中小学学生霸凌行为不少,学生杀同学杀老师杀家长的不稀罕,北京大学的高材生弑母案轰动全国。一些老师把师道尊严为人师表早就甩到太平洋去了,校内装模作样磨洋工,校外殚精竭虑办补习班,有的甚至逼死小学生,他们挖空心思榨干家长的钱包捞金啊。房地产领域不卖现房卖楼花,偷工减料高公摊,一房多卖不稀奇,衍生物业高收费还恶奴欺主,时常侵害业主的利益。电信领域诈骗问题屡打屡犯,不少人被逼上绝路,大数据过分垄断问题突出,资本与数据联手血腥压榨消费者,出现了不少社会问题,国家最近出手了,对阿里巴巴处罚182.28亿、腾讯处罚100亿左右,都实施了严厉处罚等等。
从党员干部队伍的现状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了十多万的腐败分子,违法违纪的问题花样百出,但是有一条都是一样,因为道德失守而理想信念的动摇喪失,普遍地对党不忠不信。同时,党员干部队伍中仍然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顽瘴痼疾。
所以,解决党员干部队伍和全社会厚德立信问题非常急迫和必要。
三、如何学史崇德
党中央提出的学史崇德就是要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我完全赞成。我认为:
1.首先要解决明大德的问题。要在党史国史中认真学习道德文化,汲取营养,不断提升道德修养,深化爱党爱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2013.3.1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传统文化强调“舍生取义”,其意义就是为了国家利益,捍卫国家主权,不惜牺牲个人生命。我们要向夏明翰、彭湃、向警予等无数革命先烈学习,弃家舍命为国家。为了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有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思想准备,要有献出自己的全部财产和宝贵生命的准备。
讲到爱国,不能不说左宗棠、陈天华、吉鸿昌。伟大的民族英雄左宗棠家喻户晓,年近60的为了国家的领土完整,视死如归,与北极熊决一死战,抬棺作战,收复新疆,立下不世之功。爱国的民主革命家陈天华湖南新化县人,写了《警世钟》《猛回头》,在日本留学时,听到沙俄军队侵占满洲,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消息后,他悲愤欲绝,立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准备回国参战。回到宿舍后,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书写救国血书,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来战斗……他一连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血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咸:“救国!救国!”别人把他救醒后,他把血书一份一份装入信封,从千里迢迢的日本寄回国内,读到的人无不感动。吉鸿昌的事迹教人扼腕叹息,大家知道,他留下了“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爱国绝唱。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起民族英雄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峰、佟麟閣、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等,值得我们学习。还有许多活着的英雄模范人物我们也应该好好学习,2019.4.21.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指示,湖北老英雄张富清66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要向爱护母亲一样爱护自己的祖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大救星、是活菩萨,这是铁板钉钉的事实。正是中国共产党这个伟大的群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旧中国,把四万万五千万人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在苦难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之后,又带领人民富起来,并一天天强起来,解决中国人民挨打挨饿挨骂的问题,今天的中国已经是14.1亿人口世界第一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中大国,这样的中国共产党我们每个人的良心上能够不爱吗?
2.党员领导干部更要突出解决立政德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好政治品质问题,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特别是做到两个维护。
我们要在党史国史中认真学习道德文化,不断提升道德修为,树立立德、立身、立言的形象。商鞅有徙木立信的智慧,商鞅变法加快了秦国的发展和强大。封建士大夫范仲淹尚且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道德境界。我们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不应该远远高于他们的境界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2020.1.8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2018.9.25.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的讲话又指出,我们要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好好学习,雷锋精神是时代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2017.12.13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第71集团军时的讲话时指出,王杰的精神永不过时。王杰“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这“三不伸手”是一面镜子,共产党员都要好好照照这面镜子。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要成为革命军人的座右铭。
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树立了最好的最大的榜样,他“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他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人民带来了福祉,为全世界减贫事业树立了样板。
最近,我们看到贺龙元帅之子贺鹏飞为了中国的海军事业发展,为了发展航空母舰呕心沥血,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令人感动。
这些榜样永远也说不完,说一千道一万,我们就是要为政立信,要言而有信,要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要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党中央在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的核心地位。
3.全体公民都应该守好公德。要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这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法律不准做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做的积极去做。现在,国家的法律有上千部,全体公民特别是共产党员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学习法律、遵守法律,做遵纪守法的模范。道德是起线,法律是底线,纪律是高线。公德不守住,就可能触犯纪律和法律。
要爱护公物。爱护国家、集体、个人的一草一木,要自觉的保护生态环境。要助人为乐。要自觉向雷锋、王杰、郭明义等等模范人物学习。要爱岗敬业。坚守职业道德,要建立良好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能力、以及职业责任。前面提到了某些职业领域现在道德问题皮开肉绽,不容小觑,政府有责任应该下猛药,去沉疴,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
4.每个公民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修好私德。就是我们要
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修养、作风、习惯等等,一般包括:加强修养,自尊自爱;助人为乐,奉献爱心;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宽容大度,与人为善;友好交往,文明礼貌。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私德的核心也是重信守诺。
孔子《论语·为政》中有曾子杀猪的故事,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真把猪杀了。曾子杀猪守诺成为中华传统美德。
我们党的领袖和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为我们树立了好榜样,告诉我们怎样为人处事。毛主席穿着补了又补的旧衣服为延安的干部讲课,毛主席亲自为起义的国民党元老程潜划桨泛舟,毛主席从不为自己的亲友办事,却破例写信解决已故老师媳妇一家的生活和孩子读书问题,破例指示解决陈独秀儿子的生活问题。毛主席还以自己的稿费资助要开除他学藉的校长张干,偿还几十年前干革命向章士钊先生的借款。看到周恩来总理到湖南橡胶厂视察同工人合影他自己站在边边上。这些让我们很受教育。当我们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牵着母亲的手谈心,或者推着父亲座的轮椅陪父亲散步,或者骑着自行车陪妻子兜风,还看到他在多次重要场合亲自给老人搬椅子让座,就感到如沐春风,特别亲切、特别感动,特别受到道德的熏染。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资源,在党史国史中具有重要的滋养。在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中,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必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总之,厚德立信是党员干部学史崇德的关键。“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规范,也是革命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要认真贯彻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指示,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铭记红色历史,凝聚红色力量,脚踏中国大地,用湖南人物、湖南故事、湖南精神教育人、感染人、激励人,凝聚起建设富饶幸福美丽新湖南的磅礴力量。
在学史崇德中弘扬革命精神
彭岗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的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精神所在,就是血脉所在,就是力量所在。重温百年党史,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一大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学史崇德,就是要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要对照这些伟大精神,对照历史、现实中的先进模范人物,检视精神状态有没有滑坡,奋斗精神有没有滑坡,境界追求有没有滑坡,工作作风有没有滑坡,工作标准有没有滑坡,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
学史崇德,就是要从红色精神谱系中立心铸魂,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体悟道德风范。作为党员,要提高政治品德与精神境界,认清大是大非、锤炼坚定党性,像孜孜不倦为民解难的优秀干部那样,以人民为中心、以天下为己任;像在物质诱惑前严于律己的先锋模范那样,拒腐蚀、永不沾,厚植良好家风、公事不掺私情。
学史崇德,就是要知行互促,在实践中擦亮精神底色。面对发展中的艰难险阻,我们要发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勇于斗争、敢于胜利。面对转型赶超道路上的“腊子口”“娄山关”,我们要有“飞夺泸定桥”的勇毅果敢,更要有“四渡赤水”的创新思维,“三大战役”的纵横捭阖,“智取华山”的出奇制胜,把红色基因转化为“转型赶超、加快复兴、绘就新画卷”的澎湃动力。
学史崇德,就是擦亮、呵护一代代共产党人在奋斗征程上构筑的精神标杆、精神丰碑,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和精神谱系中蕴含的大德、公德、私德,升华道德认知,强化道德自律,砥砺道德实践,立德固本,而怀其远,厚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想家园。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优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一百年来,理想信念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魂”。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铸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筑牢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之基。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基点和支点,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伴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的优秀基因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基点和支点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基本要素和显著特征,就是为了人民而不懈奋斗,就是时时叩问初心、处处践行使命。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铁人精神”鼓舞人们奋发图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人们攻坚克难,“抗疫精神”凝聚万众一心。而今,身处“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之际,高质量高标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史崇德,“强筋健骨”,必将激励我们在学思践悟中坚定信念、奋发有为,以“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壮志豪情应对征途上的艰难险阻,在新的跋山涉水中创造新的更大的成绩。
党员干部要自觉讲政德
邹标昌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纵观中国历史,凡是盛世、治世,都是吏治清明、政风清正;凡是衰世、乱世,都是官德不彰、民怨沸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历史,如春雨般浸润着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灵。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民谋福,鞠躬尽瘁,人逝德风犹在,为世人传颂。他们的精神气质、人格力量和政治品德是新时代党员干部讲政德的力量源泉。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德”,一直高度重视,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并深刻阐释了“政德”的核心要义。他指出,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修好政德,才能把才干发挥到正道上。否则,即使知识再多、学问再深、能力再强,也难以干出有利于党和国家、造福人民的事业来。下面我就党史学习教育第三专题“学史崇德”,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锲而不舍地常修政德,将会凝聚起全社会道德建设风气上杨的磅礴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党史工作者,我们要以“板凳要坐十年冷”的优良作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永葆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从党的百年历程来看学史崇德的重要性
肖湘娜
今天上午看了毛泽民烈士生平业绩展,我很受触动。他的坚贞不屈,他的廉洁自律,他的视死如归,如丰碑、似灯塔,高悬天际,灿若星辰,谱写了时代的慷慨悲歌,铸造了民族的血脉精魂。这是我们学史崇德的最好教材。这不禁令我想起,作为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何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成为中国人民衷心信赖和坚决拥护的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为共产党人提供了道德源泉、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学史崇德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之一,如果能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道德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倡导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道德修为,锤炼政治品格,强化政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那么应该就是真正做到了学史崇德。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汇报一下从党的百年历程来看学史崇德的重要性。
一、百年历程所孕育的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源泉
学史崇德,就是要在赓续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增强道德修为。增强道德修为,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汲取陶冶情操、滋养精神和涵养道德的伟大力量,培育共产党人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增强道德修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知德明德,守德行德,知行合一,见贤思齐,以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以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入血脉,化作基因,为精神世界夯实牢固的道德根基。
二、百年奋斗所坚守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人道德核心
回顾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百年风雨历程,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能够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推动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取得巨大进步,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关键就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经过长期实践,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永远铭记和恪守的公德,“是中国共产党道德规范的核心”。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完善“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制度体系,铭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道理,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关心人民疾苦,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的价值诉求和人民的意志意愿。正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恪守这一核心道德规范,才始终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使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战无不胜。
学史崇德,就是要在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道德规范中锤炼自己的政治品格。锤炼政治品格,要坚守党的初心使命,要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努力达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从而把14亿中国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形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锤炼政治品格,要把加强党性修养和锤炼品格作为终身课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繁重历史任务,要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和宗旨,坚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在实践中自觉修炼党性,做道德的表率。锤炼政治品格,要培育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品质。越是在复杂的环境下越是需要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提升政治判断能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真正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百年发展所凝聚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回顾党的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奉者、自觉践行者和积极推动者。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党就把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作为奋斗目标,写进党的纲领和章程,并且把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作为党的基本价值追求。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政治基础、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紧密结合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和历史条件,提出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理念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全过程,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执政方式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操守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中得到充分体现,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
学史崇德,就是要在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强化政德建设。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崇尚什么样的价值观,怎样树立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是党的自身建设的重中之重。强化政德建设,要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强化政德建设,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明大德,筑牢信念,坚定信仰,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立场;守公德,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严私德,克己奉公,慎独慎微,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廉养德,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
讲求四德,是共产党员必备的品格
吴楚婴
要立政德,就是要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在当前就是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与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四川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汇合,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这时看到中央红军力量大损,个人野心膨胀,想篡党夺权,于是想瓦解中央红军。他先派秘书黄超给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送来一些吃的东西,还特意送来几百块光洋,说是张国焘主席特地给彭德怀予以特别的关心。彭德怀感到事情不妙,提高了警惕,对黄超进行了批评。后来张国焘与彭德怀见了面,想拉拢彭德怀,第一句话就对彭德怀说:“听说会理会议您受到了批评,我调一个军让您指挥!”彭德怀说:红军是要听从统一指挥的!”把张国焘顶了回去。我们就要像彭德怀那样,在关键时刻一定要维护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权威和统一领导。
明大德,就是要坚持不忘初心,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动摇。陈赓大将曾经救过蒋介石的命,蒋介石对他很器重。1925年蒋介石提出《整理党务案》,要求共产党员退出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蒋介石找陈赓谈话,要求他退出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并要委以重任。陈赓同志坚决拒绝,坚持跟共产党走,与蒋介石脱离关系。我们应该象陈赓大将那样,在利益面前不忘初心,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不断奋斗到底。
守公德,就是不计较个人名利与得失,以党的利益为重。黄克诚大将自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两次被打倒,长期受到错误批判。毛主席逝世后,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反对毛泽东的逆流,这股逆流也波及到党内,影响党的团结。为顾全大局,黄克诚不计个人长期受到的委屈,站出来为毛主席说话,充分肯定毛主席的丰功伟绩,要世世代代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他的讲话,维护了毛泽东的形象和我党的领导地位。我们要像黄克诚大将一样,做一个不计个人利益得失,为人民奉献到底的真正人民公仆。
严私德,就是要教育身边的子女家属遵纪守法,不搞特权。如胡耀邦总书记的哥哥胡耀福是一位老红军,家里困难,当地政府出于关心,给胡耀福的儿子安排了一个工作,胡耀邦知道后,要当地政府领导把他的侄儿的工作辞去,要侄儿回农村种田,找工作要靠他自己个人的努力去找。作为共产党员,要和胡耀邦一样严格要求子女遵纪守法,不搞特权,尤其不要违法乱纪。
学史崇德葆本色
刘烜
崇德是一种精神动力,学史崇德就是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为民造福的公德、严于律己的私德。从学习党的百年非凡奋斗征程历史中,崇尚共产党人对党绝对忠诚的大德,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崇尚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的公德,践行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怕牺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崇尚共产党人始终严于律己的私德,在生死考验中大义凛然、在苦乐考验中矢志不渝、在公私考验中高风亮节,始终把个人追求和人生价值体现在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奋斗之中。只有做到学史崇德,学史明理才能真正入脑入心,学史增信才能坚定不移,学史力行才能务求实效。
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百年大党新起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把初心和使命筑牢、将学习和实践结合、让历史和现实贯通;就是要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一是要树立精神航标、汲取精神力量。要固本涵源、揽镜自照、鉴往知来;要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加强精神淬炼,不断激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动力;要补足精神之钙,精神之所在,就是航标所在,就是血脉所在,就是力量所在。
二是要立德强心固本、修德强身正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升华道德认知、强化道德自律、砥砺道德实践,增强赓续荣光、接续奋斗的思想和行动自觉;要切实的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身边事。
三是要知行互促合一、大道简化实干。要联系实际、以知促行、敢于创新;要始终保持革命精神,勇于在改革攻坚中打头阵,敢于在伟大复兴中当先锋,担起伟大的新时代使命;要不坐而论道、不空谈修德、不脱离人民。
学史崇德,我们要加强党性修养,常想使命之责,常修党员之德,常做利民之事,常怀律己之心;我们要勇于自我革命,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只争朝夕争上游”,才能迈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创造新辉煌;我们要“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学史崇德葆本色,不忘初心开新局,牢记使命迈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