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崇“严”尚“实”的精神风范(上)

张志初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我们湖南这片热土,传承着弥足珍贵的湖湘红色文化基因。在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崇“严”尚“实”的精神风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触摸“严”的风骨

“严”是一种精神,精神是有风骨的。所谓“风骨”,就是品格气质、秉性气概。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论述风骨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力”:风能动在其有力,故称风力;力生于骨,有骨才有力。“严”作为共产党人的气质秉性,它的风骨集中体现在修身、用权、律己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从老一辈革命家身上,我们可以触摸到“三严”的风骨。

在严以修身方面,我们可以触摸到老一辈革命家信仰至上的风骨。

信仰是修身的最高境界。在这方面,有三个历久弥新的问号,老一辈革命家用毕生的追求,作了精彩而完美的诠释与回答。

第一个问号——信仰什么?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进步人士都在思考的问题。

有一个故事,大家也许耳熟能详:1920年,一个叫陈望道的年轻人,在浙江义乌的家中,借着一盏昏暗的油灯,翻译《共产党宣言》。端午节前夕,母亲做了糯米粽子,外加一碟红糖,送到儿子书桌前。陈望道一边翻译着,一边蘸着墨汁吃掉了粽子,嘴里还告诉妈妈“够甜的了”。同年8月,第一部《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给在压迫中奋起、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指明了方向。

刘少奇、任弼时、蔡和森、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在确立共产主义信仰的过程中,都从《共产党宣言》中汲取了营养。他们与毛主席一样,从确立信仰的那一刻起就再也没有动摇过。

今年5月7日,一群来自法国的高中生到湖南党史馆参观。他们好奇地问我:当年为什么中国青年选择赴法国勤工俭学,为什么湖南青年去的最多?我的回答是:他们是为信仰而去的!

1919年底,一艘法国邮轮从中国缓缓离开。船上载有一批湖南新民学会的青年人,他们不远万里去法国勤工俭学,蔡和森和他的母亲葛健豪、妹妹蔡畅,以及后来成为恋人的向警予也在其中。在法国的蒙达尔尼,蔡和森用“猛看猛译”的方法,学习、研究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在给毛泽东和陈独秀的长信中,第一个正式提出要“明目张胆地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第二个问号——为了信仰能付出什么?“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从某种意义上说,匈牙利革命诗人裴多菲,为老一辈革命家的信仰作出了最好的注释。

1927年5月,年仅23岁的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田波扬和他身怀有孕的22岁的妻子陈昌甫不幸被捕。敌人将陈昌甫左手五个指头钉上竹签,想让她用右手代替田波扬在自悔书上签字,陈昌甫在纸上毅然写下:“我宁可替丈夫死,但决不代替他叛党,共产党员是杀不绝的!”夫妻二人大义凛然,慷慨赴死。

1928年3月,担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的夏明翰,在临刑前饱蘸浓墨,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家满门忠烈,夏明翰的四妹夏明衡、五弟夏明震、七弟夏明霹都是为国捐躯的著名烈士。苍天有眼,夏家真留下了“后来人”。曾志在弥留之际说出了一个惊天秘密,丈夫夏明震牺牲时,她怀上了孩子,就是上井冈山后生下来送给了当地农民石家的,取名石来发。

1930年,军阀何键向关在牢狱里的杨开慧提出,只要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即可自由。杨开慧毅然回答:“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坚守信仰到了不惜生命的境界,这样的信仰,该是何等彻底的自觉与豪迈。若干年后,毛主席对失去自己心爱的“骄杨”,挥毫写下了《蝶恋花·答李淑一》这一千古绝唱。

第三个问号——坚定信仰要常补什么?答案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常补精神之“钙”。这个“钙”,就是理想信念。老一辈革命家,早就用实际行动阐释了坚定理想信念不会一劳永逸的深刻道理,严以修身的过程就是一个经常补“钙”的过程。

林伯渠是我们党内在20世纪初参加过辛亥革命的为数不多的老前辈。在延安时他就讲过,要“活到老,学到老”,在60寿辰时,他还专门就学习马列主义的问题请教毛主席。

1965年,党中央、毛主席派彭德怀到三线工作。不管走到哪里,彭德怀都把毛选四卷带在身边。有人说,彭老总的脊梁是最硬的,这与他常补精神之“钙”有关。湘籍歌唱家王丽达唱过一首歌《放歌乌石峰》,讴歌这位顶天立地的“汉子”,歌词是我写的:“纵情放歌乌石峰,一座山峰在心中,横刀立马的彭老总,顶天立地撑苍穹。故居种柑柚,那是家乡的情怀元帅的梦;后人立铜像,那是民族的脊梁不屈的松!”

祛病除垢补“钙”法,是老一辈革命家常用的。这让我想起了毛主席当年重点推荐的“五个人”和“一把扫帚”。五个人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老愚公,“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雷锋,“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对照这五面明镜,就能找到自身的差距。那一把扫帚,当然不是鸡毛掸子。毛主席讲:“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正如地上的灰尘,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与毛主席的教导是多么惊人的相似!

在严以用权方面,我们可以触摸到老一辈革命家公而忘私的风骨。

老一辈革命家之所以能严以用权,是因为他们有“三个最懂得”。

最懂得权力是什么。权力是把双刃剑,既能为民造福,也能以权谋私;权力还是易碎品,既要谨慎使用,又要小心呵护。1982年,当耀邦得知侄子胡德资被岳阳某工厂招工后,立即将其唤回乡村,他现在仍在家种田。

最懂得权力是谁给的。毛主席多次告诫全党:“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工人阶级给的,是贫下中农给的,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广大劳动群众给的。”毛主席又强调:权力是人民给的,只能为人民服务,绝不允许为亲友谋取任何私利。

新中国刚成立,毛岸英给表舅向三立写了一封长达3000多字的信,就一亲属“希望在长沙有厅长方面位置”一事,表示“我非常替他惭愧”“新的时代,这种思想已是极端落后”。信中写道:“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以外,正在于此。”他还解释说:“至于父亲,他是这种做法最坚决的反对者”。

最懂得权力如何行使。罗荣桓元帅曾告诫一些高高在上、搞特殊化的领导和机关干部:“不要以为你很高,这种高是因为你骑的马高。下了马,该多高还多高。”老一辈革命家个个劳苦功高,权力都不小。研究中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特点,他们行使权力时,至少坚持做到以下“三用三不用”。

——苦用而非乐用。真正的重大科学决策都是极其痛苦的过程。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围绕中国出不出兵,连续几天毛主席彻夜难眠。他知道中国出兵援朝面临的困难,当会上大家把这些困难摆出来之后,他说了这样一段话:“你们说的都有理由,但不管怎么说,别人要亡国了,我们站在旁边看,心里也难过。”他还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以美帝为首的西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第七舰队已开进台湾海峡,朝鲜战火已燃烧到鸭绿江畔,我们一旦袖手旁观,就会被动挨打,新生的共和国政权就难以巩固,苏联也会减少对我们的援助。经过一番痛苦的权衡考量,最后做出了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并把儿子毛岸英派到朝鲜战场,岸英最后英勇牺牲在前线。抗美援朝一战,打出了大国地位,打出了几十年来周边的相对和平,打出了以后建设与改革的国际环境。

——慎用而不滥用。1932年2月,担任苏区临时中央政府最高法院院长的何叔衡,对瑞金县苏维埃裁判部上报的朱多伸死刑一案,经过反复调查,认为朱只是普通的贪污案,并非反革命案,原判量刑过重,便改死刑为监禁。由于何叔衡秉公办案,苏区群众称他为“何青天”。1933年5月,时任湘赣边区省委书记的任弼时,了解到当地肃反扩大化的情况后,决定成立肃反裁判部,严格核实肃反抓捕情况,并在省委会议上严肃指出:不能随便抓人,更不能随便乱杀人,抓人杀人都要有确凿的证据。

在严以律己方面,我们可以触摸到老一辈革命家刚直挺拔的风骨。

陶铸有一篇散文叫《松树的风格》,写道:“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陈毅元帅有一首五言诗《青松》,也是对松的赞美:“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老一辈革命家就像青松那样,植根于泥土,顶风冒雪,依然挺拔、刚直、纯洁而豪迈。

在西柏坡,毛主席提出“进京赶考”和“两个务必”,他自己是率先垂范的。身边的管理员吴连登说:“毛主席进城以后一般都盖毛巾被,夏天盖一条,春秋盖两条,冬天盖三条,叠到一起。毛巾被破了用旧洗脸毛巾补,毛巾被最多补了83个补丁。”

今年5月21日,是毛主席回茶陵50周年。50年前,毛主席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途经茶陵,在县委办公楼住了一晚,条件十分简陋,室内连卫生间都没有。当时,没有通知在浏阳搞社教的县委书记赶回来,就由县委副书记李颖接待并汇报。李颖陪毛主席边散步边汇报,在谈到刚修建了一座湘赣大桥时,毛主席插话说,还是叫茶陵大桥好,并勉励大家“发扬优良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主席就是如此的简朴、实在和亲切!

任弼时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这是他一生恪守的信条。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以至积劳成疾,开国大典时也只能躺在病房里。朝鲜战争爆发后,新中国面临最严峻的挑衅。弼时同志写信给毛主席和书记处,要求“现在开始每日工作4小时”。他每天阅读电报,实际工作量远远超过4小时,而且常常坚持到深夜,完全忘记了自己重病在身。1950年10月27日,弼时同志终因劳累过度,走完了自己仅仅46年的人生历程。

粟裕有“三让”:一让华中军区司令员,二让华野司令员,三让元帅军衔。当年,周总理说:“粟裕二让司令一让元帅,人才难得,大将还是要当的。”毛主席补充说:“而且是第一大将”。这些佳话,都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严于律己、高风亮节的精神品格。

老一辈革命家的良好家风是有口皆碑的。贺龙元帅对家人要求很严,他曾对儿女们说:“要依靠自身努力,做有用之人。不要求你们成名成家,也不要想去做什么大官,但必须拥有一技之长。”他经常教育子女,艰苦奋斗的传统坚决不能丢。吃饭时,孩子们如果不慎掉下饭粒,他会捡起来吃掉,并对大家说:“一粒粮食一粒汗,要懂得珍惜。”儿子贺鹏飞少年时的着装,几乎全是贺龙的旧军装改成。

钟伟将军严于律己,坚持党性原则。生活在老家平江县农村的长子钟赉良曾希望父亲帮助“谋个好工作”,将军断然以“不要给政府添麻烦”拒绝。钟赉良一家7口有6个是农民,只有一人凭考试当上教师。

老一辈革命家对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20世纪60年代初,毛主席觉察到个别工作人员跟随自己外出视察时,有时无偿索要或低价购买地方物产,非常生气,下决心进行整顿。一方面对犯了错误的工作人员进行批评、处分甚至清退;另一方面,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一些钱到各地退赔。

1956年3月,刘振德被调到刘少奇办公室当秘书。到任那天,刘少奇便与他“约法三章”。其中一条就是:要如实地反映情况,不要自作主张,不要打着牌子干个人的事情。

THE END
1.头解释头拼音头造句3、阿信说,光是烫头的机器就有好几种,什么离子烫,... 查看详情 头造句 1、林震南是福威镖局总镖头,生意手腕高明,娶洛阳金刀门王元霸之女王夫人为妻,两人生有林平之,因“辟邪剑法”被青城派余沧海等所害。2、就在我以为一切都没有改变只要我高兴就可以重新扎入你的怀抱一辈子不出来的时候,其实一切...https://www.chazidian.com/zuci-254748/
2.“炮火连天,只为改朝换代;尸魂遍野,俱是农家子弟。”——莫言如此...为什么说这是一种反动的立场和态度呢?因为他站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对立面,以反对者的立场和姿态来指责中国革命战争。他不分是非地以虚伪的貌似和平主义者的姿态来讥讽人民解放战争的目的,以貌似同情“农家子弟”的伪君子姿态来鄙视为中国革命而牺牲的烈士,极尽讽刺、挖苦、恶毒攻击之能事。其实质,是以“反战...https://www.meipian.cn/508emyed
1.专访台湾“外交才子”钱复:我最痛心的事情,就是1995年没能说...钱復:你讲话很客气,说大陆的评价是“多面”的,事实上不是这两个字,那两个字应该更难听。国民党要想起来很简单,就是要让党员恢复党德、重建党魂、加强党性,愿意为党付出自己的生命。现在的党员这些有没有?我看没有。如果有位领导人,能够把过去党德党魂都带回来,当然还是有希望的。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71907
2.长征第一仗立下首功25岁湖北籍师长牺牲(图)时常告诫后人不能躺在老一辈功劳簿上 方烈说,爷爷对他们很疼爱,但要求也很严格,自己的名字就是爷爷取的,希望他继承革命烈士遗志。后来,他也选择参军入伍。参加工作后,方烈每次回家,爷爷总是叮嘱他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要多在基层连队锻炼。 最让方烈感动的是,1999年10月1日,他军校毕业,爷爷赠送给他一块手表,上面...https://www.cnhubei.com/xw/2016zt/cz80/201610/t3722946.shtml
3.再谈国民党和共产党说到国民党的事,如果大家还注意一点的话就会发现,国粉们所叫好的国民党,却仅仅只是蒋介石的国民党。他们很少提及蒋介石之前的孙中山的国民党,国民党员,兴中会,同盟会的会员。如果一个对历史比较客观的人,如果他能看到整个国民党发展的脉络,只怕也能看出国民党五十五年岁月里,前后的不同吧。 http://www.wyzxwk.com/Article/zatan/2009/09/82620.html
4....国民党开设的黄埔军校培养了很多高等军事理论将才,为啥还是搞...人类很多技艺在于口传,虽文化不高只要认真学反复运用牢记于心最终都能撑握。学兵法也一样,只要在实战中灵话运用操作,照样能打胜仗。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生于旧社会家庭贫困都没读多少书,但他们照样掌握运用兵法,战胜小日本战胜国民党,夺取新中国全面胜利!国民党开设的黄埔军校培养了很多高等军事理论将才,为啥还是搞...https://www.toutiao.com/w/1815847021872132/
5.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为什么他们都骂我毛泽东和共产党?雷击是因为天不好,而当时在陕甘宁边区共产党就是老百姓头上的天,我毛泽东又是共产党的主席,这说明我们党的有些政策不好,我这个主席也没当好。他当即对社会部负责人说:“你们如果不做调查,就这样随便抓人、杀人,共产党跟国民党有什么两样?所以我不同意你们这样做!”当晚叫中央...https://www.longsheng-hospital.com/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346
6.正写抗战史激发爱国情很显然,为了人民过上好日子,他们一直在为人民谋利益,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而与之相比较,国民党和晋绥军想的只是自己的地盘和利益,自己的权势,如何争权夺利等等,老百姓为何选择中国共产党,热爱八路军这是历史必然;共产党八路军为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也是历史必然,他们走的是大道。70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意识...https://ku.artnchina.com/news/0b/82/b74cff19d89241369c37e9736cf29729.html
7.文库老一辈领导人怎样打好语言牌南方plus说话,既是一种思想观点和能力水平的展现,也是一种领导艺术和技巧的反映,同时也是一个人立场、态度、方法和感情的表达。老一辈领导人的语言自有其特色,总的来说,都是善于讲故事同频共振,用大白话解惑释疑,用诗词歌赋抒发情怀,在特定环境中起到应有效果。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5/13/c2214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