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表以其形式简洁、功能分明、阅读方便而在科技论文中被推荐使用。三线表通常只有3条线,即顶线、底线和栏目线,没有竖线。必要时可加辅助线,但无论加多少条辅助线,仍称做三线表。三线表的组成要素包括:表序、表题、项目栏、表体、表注。
1、整体要求
1)表应随正文,先见文字后见表。
与正文一致。
3)需要转页的表,应在续表的右上角或左上角注明“续表×”,并应重复
排印表题。
4)表的线条规范:上、下各一条粗横线1.5磅,表头下一条细横线0.5磅。
2、表序与表题
1)每表均应有序号和简明的表题,居中排印在表上方。
2)表的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的序号与表题之间应空1个汉字间距,
其间不用任何点号。
体(能确切反映表格的特定内容),简短精炼。要避免用泛指性的词语做
表题,如“数据表”、“对比表”、“参量变化表”、“计算结果”等,
这样一些表题缺乏专指性,不便理解。
4)如表中所有参数的单位相同,可标注在表的右上方,或表题之后。
5)论文中的显著性检验,只在表下注释P值是不够的。应将检验方法、计
算结果及P值均列出,以便读者进一步了解实际差异的大小。某些统计
方法可以直接计算精确概率P值,也可省略t值。一般将统计结果的表
示方法如x±s或x±sx写在表题后面或谓语栏目处。
3、项目栏
1)项目栏指表格顶线与栏目线之间部分。项目栏中一般要置入多个“栏
目”。栏目由量的名称或符号和单位组成。各栏单位不同则应标注在项
目栏内。量的名称或符号与单位符号之间用斜线“/”相隔,如“速度/(ms-1)”或“v/(ms-1)等。可以使用英文括号。
2)主、谓语位置和数据排列:表中主语是指所要说明的事物分组、类型、
3)t值或P值等作为标目词时不能只写“P”、“t”,而应加“值”。
4、表身
1)三线表内底线以上、栏目线以下的部分叫做表身;
2)表身中的数据应书写规范。表内的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同一指标下
各组数字的小数位数应一致,并上下位数对齐,位数不足者应补足。数字中如有“±”或“~”号,则以其为中心对齐。
3)表身中的数字不使用单位或百分号(%),单位符号和百分号等应归并在
栏目中。
4)表内不能用“同上”、“同左”、“"”和类似词语,一律填入具体数
字或合并;如无此项可空白;未取得数据用“…”;未做者则以“—”
表示;结果为零用“0”或“0.0”
5)表身中如果信息量较大,行数很多时,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查找数据,
可有规律地每隔数行加1条辅助线分隔开,或每隔数行留出一较大的行空。
6)对照数据列前,研究数据在后。
5、表注
1)表中不设“备注”栏,如有需要说明的事项(例如P值等),以简练文
字排印在表的下方,表内用圈码“①”标注在相应内容的右上角,不得使用星号“*”。
2)如果表注不是1条,则可给每条表注编上序号,顺序排在表下。
3)表下注释P值结果时,应注明比较对象(如××与××比较,t=×
×,P<0.05)。
6、范例
例1:
表14两组治疗前后IFN-γ水平变化比较(x±s)
组别n治疗前(ng/L)治疗后(ng/L)
治疗组7366.48±13.2592.25±18.45
对照组7265.88±22.464.08±27.45
P值7.26E-11
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例2:
表11160例CVA患儿一般资料分布情况表
组别例数n
性别年龄(岁)
x±s
病程(w)
x±s男性n女性n
治疗组8045353.96±2.326.76±3.53对照组8049313.72±2.396.39±2.63P值0.5200.5320.465注:1.年龄、病程:用t检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