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希望对员工资料按某列属性(如“工龄”由长到短)进行排列,可以这样操作:选中“工龄”列任意一个单元格(如I3),然后按一下“常用”工具栏上的“降序排序”按钮即可(参见图1)。
小提示:①如果按“常用”工具栏上的“升序排序”按钮,则将“工龄”由短到长进行排序。②如果排序的对象是中文字符,则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序。③如果排序的对象是西文字符,则按“西文字母”顺序排序。
二、多条件排序
如果我们需要按“学历、工龄、职称”对数据进行排序,可以这样操作:选中数据表格中任意一个单元格,执行“数据→排序”命令,打开“排序”对话框(图2),将“主要关键词、次要关键词、第三关键词”分别设置为“学历、工龄、职称”,并设置好排序方式(“升序”或“降序”),再按下“确定”按钮就行了。
三、按笔划排序
对“姓名”进行排序时,国人喜欢按“姓氏笔划”来进行:选中姓名列任意一个单元格,执行“数据→排序”命令,打开“排序”对话框(参见图2),单击其中的“选项”按钮,打开“排序选项”对话框(图3),选中其中的“笔划排序”选项,确定返回到“排序”对话框,再按下“确定”按钮即可。
小提示:如果需要按某行属性对数据进行排序,我们只要在上述“排序选项”对话框中选中“按行排序”选项即可。
四、自定义排序
当我们对“职称”列进行排序时,无论是按“拼音”还是“笔划”,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自定义序列来进行排序:
先把相应的职称序列按需要排序的顺序输入到相应的单元格区域(如N2至N18)中(图4);执行“工具→选项”命令,打开“选项”对话框(图5),切换到“自定义序列”标签下,在“从单元格中导入序列”右侧的方框中输入“$N$2:$N$18”(也可以用鼠标选择输入),然后单击“导入”按钮,将相应的序列导入到系统中,确定返回。
小提示:序列导入后,原来N2至N18区域中输入的数据可以删除,导入的序列在其他Excel文档中均可直接使用。
选中“职称”列任意一个单元格,执行“数据→排序”命令,打开“排序”对话框,单击其中的“选项”按钮,打开“排序选项”对话框(参见图3),按“自定义排序次序”选项右侧的下拉按钮,在随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中上述“导入”的序列,确定返回到“排序”对话框,再按下“确定”按钮即可。[NEXT]
五、用函数进行排序
有时,我们对某些数值列(如“工龄、工资”等)进行排序时,不希望打乱表格原有数据的顺序,而只需要得到一个排列名次。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函数来实现(以“工龄”为例):在“工龄”右侧插入一个空白列(J列),用于保存次序(图6),然后选中J2单元格,输入公式:=RANK(I2,$I$2:$I$101),然后再次选中J2单元格,将鼠标移至该单元格右下角成“细十字线状”时(这种状态,我们通常称之为“填充柄”状态),按住左键向下拖拉至最后一条数据为止,次序即刻显示出来(图6)。
小提示:若要升序排序,可在公式最后增加一个“非零”参数,如将上述公式改为:=RANK(I2,$I$2:$I$101,1)。
六、让序号不参与排序
当我们对数据表进行排序操作后,通常位于第一列的序号也被打乱了,如何不让这个“序号”列参与排序呢我们在“序号”列右侧插入一个空白列(B列),将“序号”列与数据表隔开。用上述方法对右侧的数据区域进行排序时,“序号”列就不参与排序了。
小提示:插入的空列会影响表格的打印效果,我们可以将其隐藏起来:选中B列(即插入的空列),右击鼠标,再选择“隐藏”选项即可。
高效办公Excel排序方法
例如数据当中有“局长”、“处长”、“科长”、“科员”并按当前顺序排序时,Excel的现有排序功能就无法直接实现了。这时我们可以使用自定义排序来实现。具体做法是:在“工具”菜单选择“选项”,选择“自定义序列”,点“添加”按钮,在右边输入序列中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入排序序列,或选中相应单元格后点击“导入”按钮。这样会在左边的自定义序列加入你刚才输入的序列,再在排序对话框选项中选择自定义序列就能够按相应的顺序排序了。
Excel数据排序很简单四种方法
把成绩录入完后,使用“自动求和”功能计算出每个人的总分,并单击“数据”→排序,以“总分”为主“关键字”按“降序”排列。接着在H1单元格输入“名次”二字(如图1)。
一、序列填充法
1.在H2单元格中输入1,然后把鼠指针指向H2单元格的四框上单击,让H2单元格为选中状态,或者单击一下其它任意单元格,再返回来单击H2单元格(不然接下来的填充→序列为灰色不可用)。
2.查出总共多少人。
3.单击“编辑”→填充→序列(如图2),在打开的“序列”对话框中,“序列产生在”项选“列”;“类型”项选“等差序列”;步长值1;终止值输入总人数12;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如图3)。
二、托选填充法
1.左键拖选法:
在H2单元格中输入1,H3单元格中输入2,然后用鼠标把H2和H3单元格拖选上(如图4),接着把鼠标指针指向H3单元格右下角,当鼠标指针变成黑色实线加号时,按住左键向下拖动到H13单元格后放手。
2.右键拖选法:
在H2单元格中输入1,把鼠标指针指向H2单元格右下角,当鼠标指针变成黑色实线加号时,按住右键向下拖动到H13单元格后放手,这时屏幕上会弹出一个快捷菜单(如图5),左键单击“以序列方式填充”(也可以单击“序列”项,再按照序列填充法完成)。
三、函数判断法
1.排位函数RANK():
在H2单元格输入公式:=RANK(G2,G:G),接着把鼠标指针指向H2单元格右下角,当鼠标指针变成黑色实线加号时,按住左键向下拖动将公式向下复制到H13单格后放手(如图6)。
RANK函数是返回一个数值在一组数值中的排位。数值的排位是与数据清单中其他数值的相对大小(如果数据清单已经排过序了,则数值的排位就是它当前的位置)。其语法为:RANK(number,ref,order)其中:number为需要找到排位的数,ref为包含一组数的数组或引用(ref中的非数值型数据将被忽略),order为一指明排位方式的数,order为0或省略时按降序排位,order不为0时按升序排位。
这个公式中number是指G2单元格中的431分;ref指的是G列这些分数;order省略没有。也就是说公式的最终意思是按照降序计算G2单元格中的431分在G列这组分数中所排的位置。
如果RANK函数中ref所引用的区域中有重复数,则函数返回相同的排位数,但重复数的存在将影响后续数值的排位。也就是说如果分数相同名次相同,随后的名次将空缺。如这里400出现两次,其排位为4,而395分的排位为6(没有排位为5的数值)。
2.条件函数IF():
在H2单元格直接输入1,在H3单元格输入公式:=IF(G3=G2,H2,H2+1)接着把鼠标指针指向H3单元格右下角,当鼠标指针变成黑色实线加号时,按住左键向下拖动将公式向下复制到H13单格后放手(如图7)。
IF函数用于执行真假值判断后,根据逻辑测试的真假值返回不同的结果,因此`函数也称之为条件函数。可以使用函数IF对数值和公式进行条件检测。它的语法为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
其中Logical_test表示计算结果为TRUE或FALSE的任意值或表达式。此参数可使用任何比较运算符。Value_if_true显示在logical_test为TRUE时返回的值,Value_if_true也可以是其他公式。Value_if_false显示在logical_test为FALSE时返回的值。Value_if_false也可以是其他公式。也就是说如果第一个参数logical_test返回的结果为真的话,则执行第二个参数Value_if_true的结果,否则执行第三个参数Value_if_false的结果。
IF函数可以嵌套七层,用value_if_false及value_if_true参数可以构造复杂的检测条件。这个公式中logical_test是G3=G2,value_if_true是H2,value_if_false是H2+1。意思是G3单元格中的分数与G2单元格中的分数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显示H2单元格值,也就是我们填入的1,如果不同,则显示H2+1,也就是2。
用这种方法排的名次不会出现空缺,相同分数的排名仍然相同。
四、公式法
在H2单元格直接输入1,在H3单元格输入公式:=H2+(G3
公式“=H2+(G3
公式中“=”为赋值命令,其作用是将计算结果填在这个单元格内,“H2”是我们先手工输入的1;“+”为加法运算;(G3
这种直接使用公式法同使用IF函数一样,名次不会出现空缺,相同分数的排名仍然相同。
Excel2003数据处理三则
一、让数据显示不同颜色在学生成绩分析表中,如果想让总分大于等于500分的分数以蓝色显示,小于500分的分数以红色显示。操作的步骤如下:首先,选中总分所在列,执行“格式→条件格式”,在弹出的“条件格式”对话框中,将第一个框中设为“单元格数值”、第二个框中设为“大于或等于”,然后在第三个框中输入500,单击[格式]按钮,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将“字体”的颜色设置为蓝色,然后再单击[添加]按钮,并以同样方法设置小于500,字体设置为红色,最后单击[确定]按钮。这时候,只要你的总分大于或等于500分,就会以蓝色数字显示,否则以红色显示。
二、将成绩合理排序如果需要将学生成绩按着学生的总分进行从高到低排序,当遇到总分一样的则按姓氏排序。操作步骤如下:先选中所有的数据列,选择“数据→排序”,然后在弹出“排序”窗口的“主要关键字”下拉列表中选择“总分”,并选中“递减”单选框,在“次要关键字”下拉列表中选择“姓名”,最后单击[确定]按钮。
三、控制数据类型在输入工作表的时候,需要在单元格中只输入整数而不能输入小数,或者只能输入日期型的数据。幸好Excel2003具有自动判断、即时分析并弹出警告的功能。先选择某些特定单元格,然后选择“数据→有效性”,在“数据有效性”对话框中,选择“设置”选项卡,然后在“允许”框中选择特定的数据类型,当然还要给这个类型加上一些特定的要求,如整数必须是介于某一数之间等等(如图3所示)。另外你可以选择“出错警告”选项卡,设置输入类型出错后以什么方式出现警告提示信息(如图4所示)。如果不设置就会以默认的方式打开警告窗口。怎么样,现在处处有提示了吧,当你输入信息类型错误或者不符合某些要求时就会警告了。
排序
巧用excel为学生考试成绩排名
见图,表格中学号和姓名等是用计算机录入并打印出来,老师只是手写填上考试成绩和排名,然后让打字员录入表格中。当然我也看到或听说过其他学校的学生成绩统计分数排名表。它是对学生成绩进行升序或降序的排列表。这在office/9.sHTML'target='_blank'>Excel中是比较简单的。这种排序表的好处是前几名"优生"和后几名"差生"一目了然。真正起到了"鼓励"和"鞭策"的作用。本人不擅长office,也不知道其他学校是否用计算机对图中在不改动学号顺序和对应姓名关系的前提下,完成"名次"项填写。
笔者经过反复摸索。总结出自认为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供读者参考。方法和步骤如下:1.录入完分数后,对学号、姓名和分数进行多个字段排序。方法是以分数为主排序,鼠标点击第一个分数按住向左下拖动选定前三列后,点击降序按钮,排出了高分到低分的分数排序。2.在名次列中从上到下输入1……10,最简单的方法是输入1后右击鼠标按住向下拖动至10,选定序列方式填充即可。3.以学号为主排序,即恢复原来的学号排序。鼠标点击学号列第一个(不是一号)按住向右下拖动至名次列最后选定前四列后,点击升序按钮,还原学号排序。这样就完成了图表中的第一次考试成绩和名次的录入。如果要完成以后几次考试成绩和名次的录入工作,可把前次考试成绩和名次两列隐藏起来后,按上述方法录入完后,取消隐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