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根据第五十五条明确规定,当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时,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赔偿金额至少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服务费用的三倍。
3.若此金额低于五百元,则按五百元计算。
因此,若商家拒绝执行此赔偿标准,消费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包括但不限于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提起民事诉讼等,以确保“退一赔三”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虚假宣传的认定主要基于两个核心标准:目的与事实。
1.从目的上看,虚假宣传旨在欺骗和误导公众,通过夸大、虚构或隐瞒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诱导消费者进行消费。这种行为本质上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
2.从事实上看,虚假宣传通常涉及对商品或服务的虚假表述,如商品名称、质量、性能、产地、成分、用途、价格等关键信息的误导性宣传。
找法网提醒,面对商家虚假宣传后拒赔的情况,消费者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与商家进行协商,明确指出其虚假宣传行为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要求按照“退一赔三”标准进行赔偿。
3.消费者也可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包括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商家承担民事责任并赔偿损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