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永葆共产党员政治本色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更理应时常“照镜子、正衣冠”,扪心自问究竟能力够不够、观念新不新、作风实不实、业绩优不优,从而知不足而奋进,切实为人民用好权、履好职。

一、“照镜子”,不仅要照双面镜,还要随时照、天天照。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有两种镜子。有一种镜子可以让我们用来寻找自己的差距,明确自己工作的方向;另一种镜子,是用来自我对照,查找问题的。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常照镜子,可以使人保持清醒、增长智慧、少犯错误。常照镜子,有利于打扫身上沾染的灰尘,不断加强自身的作风建设,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让我们在实践的锤炼中,常照镜子,努力做一个有底气、有朝气、有锐气,品质好、工作好、业绩好的党员干部,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正衣冠”,不仅要穿对衣,还要扶正领、扣对扣。

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正衣冠”,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从自己做起,端正思想,牢固树立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摒弃官本位的思想,对人民怀有真情,心里真正装着群众。只有这样穿对自己的衣服,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俯身亲近于民。正所谓“干部好与坏,群众说了算。”“所谓扶正领、扣对扣”是指在细节上,要“想民之所想”,走出办公室,走进基层,走进群众中间去倾听民间的声音。如果还是“一口官腔”、“一副官架”、“一身官威”,群众自然是不会买单的。

三、“洗洗澡”,不仅要洗掉污泥,还要熏上香、塑上胶。

四、“治治病”,不仅要根除恶疾,还要打预防针、做调理

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正视自身的缺点和问题,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这即是所谓的“治治病”,只有这样才能净化党内空气,根除恶疾,以免蔓延。不仅如此,治疗为辅,预防为主。根除恶疾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只有加强党性教育,打好“预防针”,做好“调理”,做到党内党外一条心,不出现或者尽量少出现问题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赢得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汇聚和凝聚亿万人民群众的智慧,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THE END
1.古人怎么做针?古人怎么做针? 我心寂寞 2019-04-04 分享推荐回答 我心寂寞 2022-01-19 古时候的针使用的是拉丝和渗碳热处理技术,匠人将上好的熟铁锻成细条,加热后用穿孔的铁模具拉拔成丝,再将细细的铁丝剪断,搓削光滑后穿眼成为针形,放到铁锅里缓慢翻炒使之退火,最后用松木、木炭、豆豉做渗碳剂拌以细泥,将针覆盖加热...https://m.iask.sina.com.cn/jx/sh/tY4hPeGpOeH.html
2.“铁杵磨成针”古人如何做出精巧的绣花针?主要内容 央视网消息:曾被称为“九州针都”山西省泽州县大阳镇,明清时期冶炼发达,手工制针业达到鼎盛,“大阳钢针”随着晋商的足迹销往全国,远销中亚等地。2006年,“大阳传统手工制针技艺”成为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辑:刘登亮 责任编辑:张毅 精彩...https://livechina.cctv.cn/2020/07/13/VIDE7bJkmOQLPaJM2ktnqM0i200713.shtml
3.古人用缝衣针针灸古人用缝衣针针灸不安全且效果不佳。 古人用缝衣针针灸存在感染风险,因为缝衣针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另外,缝衣针较细,无法达到深度治疗的目的,因此效果不佳。针灸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防止感染,而缝衣针通常用于衣物制作,未经消毒,可能会携带细菌。 如果患者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使用缝衣针可能导致皮下出血或难以...https://m.39.net/cm/mip_o7q76q7.html
4.为什么古人说一针二灸三汤药,可惜现在都反过来了二、针和灸的比较 灸与针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称为“针灸”。 不少人认为针和灸是同一种疗法,其实不然。 1、针刺 针刺激神经并引起局部反应,可随身携带,在某些急性病症下效果会比灸好。不过针刺看似简单,但是要运用手法使针下有热感和凉感产生,且能循经感传就颇不容易,必须手法纯熟,体力...https://www.meipian.cn/3ebyrgjm
5.金伟教授与成都日报记者对话翻译之道成大要闻和歌汉译应采取何种形式,见仁见智,但所谓“适当增词和变通”的程度如何把握?实际翻译中的增词,常会演变成译者对歌人想法的揣测。这方面的拿捏,只能根据译者对日本古典文学的浸淫程度来决定。我常想,只能怀一颗古人的心去感知。 记:可否举个例子? 金:比如在《古今和歌集》里有一首描写皇帝登临一座平原上几十米...https://news.cdu.edu.cn/index.php?a=show&m=news&news_id=20216
1.中国传统文化小手工丝线编织:揭秘中国传统纹样手工艺的魅力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小手工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对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深刻体现。其中,丝线编织作为一种古老而复杂的手工艺,其独特的纹样和技法,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小手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纹样的源远https://www.uqm1j060.cn/zhi-shi/406951.html
2.绣花针那么细,古人是怎么在上面挖针眼的?原来是这样可是就在穿针引线的时候,有很多人都会产生一个疑惑,古人是如何在这么小的针上进行穿孔的呢? 古代的生产制造工艺并没有现代技术高超,甚至大部分的制造品都是靠古人的智慧和手工进行完成的。 其中的针线自然也是如此,无论是在生产还是制造上,古人所使用的针线都是由自己进行打磨出来的,其中“铁杵磨成针”就能看出古...https://www.douban.com/note/861392725/
3.古人怎样过七夕节?一起来丢巧针吃巧果宴乐达旦文化课古人怎样过七夕节?一起来丢巧针、吃巧果、宴乐达旦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也是七夕节。 七夕节北京地区博物馆也推出了近30项活动,七夕当天,北京艺术博物馆将举办织绣技艺体验活动,观众可以听传统手工艺人讲授织绣技艺知识,用传统拼布技艺缝制一件对鱼挂饰,或是用传统刺绣针法绣出二十四节气时令花卉,乞巧祈福。在北京...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311172
4.怎样学会太极拳85、海底针 86、扇通臂 87、翻身白蛇吐信 白蛇吐信拳变掌,过渡动作同撇捶,呼吸自然式式连,眼随拳式来改变。 88、进步搬拦捶 89、上步揽雀尾右朋(捋挤按) 重心后移做捋式,腰带左脚向外开(45度),重心左移腰左转,左臂朋转提右腿。 右手外抹翻腹前,左胯托起右腿来,右转迈步朋右臂,手掌要随到胸前。 https://www.yjbys.com/edu/taijiquan/400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