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与注射:东西方两种思维模式健康资讯

针灸起源于中国,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在日前举办的《道法自然:从疏浚河道到疏通经脉》沙龙上,北京广济中医院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白兴华教授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中医针灸技术的产生及特点。谈到大众对于针灸存在的误解,白兴华表示,大家对针刺的拒绝一方面是基于本能的恐惧,另一方面是对这种治病理念的不理解。

提到针灸针时,自然联想到注射器。白兴华认为,这两种医疗器械代表了东西方两种不同思维模式。针灸不仅能够治病,还能体现传统中华文明,能从中看到老子的“无为”,感受孔子的“仁爱”,体会“天人合一”的整体哲学观。

人与天地相参

针灸源于古人对自然的观察

白兴华认为,人不仅与自然同构,还与天地遵循同样的规律,受同样规律支配,即“天人同律”。《黄帝内经》中“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就是说阴阳是天地变化的共同规律,也是人体生命变化的规律。

因此,东西方在研究人体时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西方人一定要把人体解剖开来看,而东方人可以不看人而看天、看地,通过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的观察总结出规律,用于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黄帝内经》称之为“人与天地相参”。

“河流是文明的摇篮,有大河才有大的、不朽的文明。在世界五大古代文明,有四个发源于河流。中华大地有一个标志性的地貌——黄河。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大禹的父亲鲧受命治理水患,他用筑堤堵塞的办法,洪水反而越来越大,最后被处死在羽山。大禹受命继续治水,改堵塞为疏导,从而制服了水患。”白兴华认为,古人通过治水实践,不但增强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信心,而且还把从治水中所获得的经验推而广之,用于管理国家和治疗人体疾病。“‘治’原本就是古代一条河流的名字,从治水到治病,同一个‘治’,都是要疏导,要顺应自然。”白兴华说。

两种思维模式

针灸与注射理念大不同

针灸技术悠久的历史并没能打消所有人对他的顾虑。白兴华认为,大家对于针灸的拒绝,一方面是基于本能的恐惧,另一方面是对针灸治病理念的不理解。

提到针灸针时,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注射器。“这两种医疗器械代表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西方人称注射用针为‘空心针’,目的是注入或从体内抽吸出某种液体,起作用的不是针,针只是工具和载体。针刺用针被称为‘实心针’,将针刺入人体再拔出来的过程中,没有给人体施加任何外源性物质或释放出可见的液体。”白兴华认为,针灸有三个特性,即非本能性、整体创伤性和起源地唯一性。

艾灸源自本能,因为它是温热刺激,喜暖畏寒是人和动物的本性,但针刺不是。从动物本能来说,被针刺时的本能反应是逃避、畏惧。针刺会产生疼痛,可能很少有人会对扎针一见钟情。

针灸是一种侵入性治疗,西方人认为这是一种外科手术,所以在美国,针灸针是被作为手术器械来管理的。最初针灸传到西方时,操作者也是外科医生。但手术与的针刺治疗理念完全不同。“手术的施术部位是病灶,目的明确,如排除脓液、切除肿块、缝合受损脏器组织等,也就是所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针刺强调要远离病变部位,‘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取之足,病在足取之腘’,在许多人看来,头痛扎脚背的足临泣和脚心的涌泉穴是非常不可思议事情,但这正是针灸整体性治疗的体现。”白兴华这样表示。

起源地的唯一性是指针灸源于中国。对于中国人而言,这是肯定的,但目前在国际上还有不同的说法。对此,白兴华认为,虽然针灸源自其他古代文明的说法具有挑战性,但是在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这几大文明中,都不存在“治水”的情况,只有中国人治水。另外,从现有历史记载来看,扁鹊是最早被记录的使用针刺治病的人。因此,针灸源于中国是毋庸置疑的。

“有为”还是“无为”

针灸体现传统中国文化及思想

针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白兴华表示,从中既能看到老子的“无为”,也能感受到孔子的“仁爱”,还有“天人合一”的整体哲学观。

“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妄为,是顺应自然而为。针灸从表面上看是“有为”,但实际上是“无为”,因为它是激发人体本身的治病力量,是顺势而为。

如果说有一种治病方法最安全、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最小,那就是针刺疗法。服用药物往往会有副作用,艾灸也可能会有烫伤,特别是在古代直接将艾绒放在皮肤上,会留下瘢痕,相比而言,毫针刺入人体的伤害可以忽略不计。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这也是最能体现仁爱思想的地方。

再从思维角度看,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把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整体的思维方式正是中医特色所在。一般意义上的整体观是一种思维方式,看不见、摸不着,但当我们针刺合谷治疗牙痛的时候,就是用整体的思维在治病,而这种思维可以被旁观者体察。因此,白兴华认为,针刺实践是整体观思想的物化,是“看得见的整体观”。

针刺疗法的强大生命力和超高的稳定性,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魅力,同时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不曾失落的有力佐证。针灸针看似微不足道,却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人与天地自然沟通的桥梁,是“道法自然”的具体实践,是“大道至简”的生动体现,也是对“易即不易”的自然辩证法则的最好诠释。

借助08年诺贝尔医学奖项目dna低频磁波特性所开发的全球最好的癫痫治疗方法——dna磁波技术,在

脱毛膏是一种化学制剂,利用其中的化学物质溶解毛发结构,以达到脱毛的目的。这种制剂的主要成分是巯基乙酸(钙)。适合怕痛但肌肤不容易过敏的人。使用前必须做斑贴试验。脱毛膏过敏的症状怎么样呢?过敏了该如何是好呢?下面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英国科学家赫歇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界。红外线是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红外线有什么作用吧。

THE END
1.古人怎么做针?古人怎么做针? 我心寂寞 2019-04-04 分享推荐回答 我心寂寞 2022-01-19 古时候的针使用的是拉丝和渗碳热处理技术,匠人将上好的熟铁锻成细条,加热后用穿孔的铁模具拉拔成丝,再将细细的铁丝剪断,搓削光滑后穿眼成为针形,放到铁锅里缓慢翻炒使之退火,最后用松木、木炭、豆豉做渗碳剂拌以细泥,将针覆盖加热...https://m.iask.sina.com.cn/jx/sh/tY4hPeGpOeH.html
2.“铁杵磨成针”古人如何做出精巧的绣花针?主要内容 央视网消息:曾被称为“九州针都”山西省泽州县大阳镇,明清时期冶炼发达,手工制针业达到鼎盛,“大阳钢针”随着晋商的足迹销往全国,远销中亚等地。2006年,“大阳传统手工制针技艺”成为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辑:刘登亮 责任编辑:张毅 精彩...https://livechina.cctv.cn/2020/07/13/VIDE7bJkmOQLPaJM2ktnqM0i200713.shtml
3.古人用缝衣针针灸古人用缝衣针针灸不安全且效果不佳。 古人用缝衣针针灸存在感染风险,因为缝衣针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另外,缝衣针较细,无法达到深度治疗的目的,因此效果不佳。针灸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防止感染,而缝衣针通常用于衣物制作,未经消毒,可能会携带细菌。 如果患者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使用缝衣针可能导致皮下出血或难以...https://m.39.net/cm/mip_o7q76q7.html
4.为什么古人说一针二灸三汤药,可惜现在都反过来了二、针和灸的比较 灸与针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称为“针灸”。 不少人认为针和灸是同一种疗法,其实不然。 1、针刺 针刺激神经并引起局部反应,可随身携带,在某些急性病症下效果会比灸好。不过针刺看似简单,但是要运用手法使针下有热感和凉感产生,且能循经感传就颇不容易,必须手法纯熟,体力...https://www.meipian.cn/3ebyrgjm
5.金伟教授与成都日报记者对话翻译之道成大要闻和歌汉译应采取何种形式,见仁见智,但所谓“适当增词和变通”的程度如何把握?实际翻译中的增词,常会演变成译者对歌人想法的揣测。这方面的拿捏,只能根据译者对日本古典文学的浸淫程度来决定。我常想,只能怀一颗古人的心去感知。 记:可否举个例子? 金:比如在《古今和歌集》里有一首描写皇帝登临一座平原上几十米...https://news.cdu.edu.cn/index.php?a=show&m=news&news_id=20216
1.中国传统文化小手工丝线编织:揭秘中国传统纹样手工艺的魅力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小手工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对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深刻体现。其中,丝线编织作为一种古老而复杂的手工艺,其独特的纹样和技法,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小手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纹样的源远https://www.uqm1j060.cn/zhi-shi/406951.html
2.绣花针那么细,古人是怎么在上面挖针眼的?原来是这样可是就在穿针引线的时候,有很多人都会产生一个疑惑,古人是如何在这么小的针上进行穿孔的呢? 古代的生产制造工艺并没有现代技术高超,甚至大部分的制造品都是靠古人的智慧和手工进行完成的。 其中的针线自然也是如此,无论是在生产还是制造上,古人所使用的针线都是由自己进行打磨出来的,其中“铁杵磨成针”就能看出古...https://www.douban.com/note/861392725/
3.古人怎样过七夕节?一起来丢巧针吃巧果宴乐达旦文化课古人怎样过七夕节?一起来丢巧针、吃巧果、宴乐达旦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也是七夕节。 七夕节北京地区博物馆也推出了近30项活动,七夕当天,北京艺术博物馆将举办织绣技艺体验活动,观众可以听传统手工艺人讲授织绣技艺知识,用传统拼布技艺缝制一件对鱼挂饰,或是用传统刺绣针法绣出二十四节气时令花卉,乞巧祈福。在北京...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311172
4.怎样学会太极拳85、海底针 86、扇通臂 87、翻身白蛇吐信 白蛇吐信拳变掌,过渡动作同撇捶,呼吸自然式式连,眼随拳式来改变。 88、进步搬拦捶 89、上步揽雀尾右朋(捋挤按) 重心后移做捋式,腰带左脚向外开(45度),重心左移腰左转,左臂朋转提右腿。 右手外抹翻腹前,左胯托起右腿来,右转迈步朋右臂,手掌要随到胸前。 https://www.yjbys.com/edu/taijiquan/400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