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中的银针试毒是如何做到的真的管用吗历史故事

在硫化物和银这种物质结合之后,必然就会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就会生成一种硫化银。银针在遇到这种砒霜之后,表面也会逐渐的变黑,这就能够判断食物到底有没有毒性。

由此可见,在那个时候还是有科学依据的,也并不是没有任何的道理。在进入到现代之后,这种方法是否见效?其实银针在遇到砒霜的时候真的会变黑,这其实就是一种化学反应。

在日常的生活中,其实也有一种食物本身就是硫元素,这也就是蛋黄。如果把银针放入到蛋黄中也同样会变黑,那么在古代的时候,大家可能就会认为蛋黄中就会有剧毒,其实蛋黄是没有毒的。这种有毒物质还是比较多的,另外也会包括毒鼠强以及氰化物等等。

银针试毒只不过是古代人在科技落后情况下的应用,这必然就会有一定的区别,在进入到现代之后,这种方法基本上已经失效。仅仅依靠这种方法,显然并没有办法判断食物到底有没有毒素,真正所需要验证的必然就应该利用一些先进的科技手段。这种物质虽然说已经失去了试毒的作用,但是也同样会发挥一个更重要的作用,这其实就是杀菌消毒。人体内的大部分致病菌全部都是一些单细胞生物,依靠蛋白每天能够有效维持新陈代谢,最终就会变成银离子。

银离子在核带有负电的硫醇基结合之后,自然就会破坏细胞壁,因此就会失去对渗透压的保护作用,可以直接将细胞膜通透,最终就能够达到一个杀菌的效果。有人说银就是一种重金属,这不是对人体有毒嘛,其实这是一种无毒的,可是产生银离子对于人体也会有一定的毒,只不过是早就已经在水中溶解,所以并没有造成特别严重的影响。

十分遗憾的告诉您,银针并不能测试毒素,或者准确来说银针变黑只是同毒素中含有的硫化物产生化学反应,而形成的一种正常的变色现象。

古人使用银针试毒,多源自于南宋宋慈所著《洗冤录》里‘若验服毒,用银钗,皂角水揩洗过,探入死人喉内,以纸密封,良久取出,作青黑色,再用皂角水揩洗,其色不去。如无,其色鲜白。’

这主要也是因为在古时,投毒杀人多使用砒霜,而古时砒霜由于过滤提纯技术所限多含有硫或硫化物,而其中的硫化物同银针产生反应,在银针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的硫化银,故而古人多采用银针试毒。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提升让砒霜纯净,现在再使用银针测试砒霜,则在一般情况下并不会产生银针变黑现象。

那么在古时,有没有一种完美的试毒工具呢?告诉你,有,那就是人。古时皇帝会有专门人士为其试毒,这些专门人士就是皇宫内的传菜太监,一般都是做好了让其试吃,吃后没有不良反应才传至皇帝处。

所以银针测毒,是真的,但是银针真的不能测试是否真的含有毒。

银针试毒,是现代的化学反应。在化学上银接触硫,会发生变化,变黑。而毒中的毒王也就是鹤顶红,里面就含有硫。于是银针可以试出鹤顶红这种毒,于是人们就简单粗暴的人们银针可以试出所有的毒,因为毒中之毒的鹤顶红都逃不过银针的法眼,那么其他的毒自然也逃不开银针的试探。不过在历史上银针试毒并不是被人们盲目信任的,毕竟事关性命,没人敢如此大意。实际上银针只能初步试探那么几种毒而已,古人也正是这么做的。

不过在小说和电视剧中,为了方便讲故事,就简单直接的把银针设定为了一种万能的毒药试剂,这是众多小说家一起犯了懒,并不是他们没有常识、没有文化。除了少部分需要对毒药进行详细描写的小说场景、人物,基本上所有的写小说的作者,拍古装电影的导演,都仍会遵从银针定律。所以银针试毒只不过是最初一些文人听说过用银针可以试毒,就直接拿来用了,而后逐渐的成为了一种银针试毒文化,大家心照不宣,反正只是吹吹牛皮讲讲故事,没有人太过较真。

不过这种银针试毒,虽然在古代可以试的出部分毒药,但是放在现代却不一定能够行得通了。因为现代科技发达,对药品里的杂质提炼得很干净,基本上不会再含有硫这种刺激性味道极大的物质,因此如果在现代有人拿银针来试毒,是行不通的。

综合而言,在古装片中用银针试毒只不过是写故事和演故事的人之间的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而已,都是拿来娱乐的东西,没有人会去较真,久而久之就逐渐成为了一种代表,成为了一种大家都认可的知识。

THE END
1.古人怎么做针?古人怎么做针? 我心寂寞 2019-04-04 分享推荐回答 我心寂寞 2022-01-19 古时候的针使用的是拉丝和渗碳热处理技术,匠人将上好的熟铁锻成细条,加热后用穿孔的铁模具拉拔成丝,再将细细的铁丝剪断,搓削光滑后穿眼成为针形,放到铁锅里缓慢翻炒使之退火,最后用松木、木炭、豆豉做渗碳剂拌以细泥,将针覆盖加热...https://m.iask.sina.com.cn/jx/sh/tY4hPeGpOeH.html
2.“铁杵磨成针”古人如何做出精巧的绣花针?主要内容 央视网消息:曾被称为“九州针都”山西省泽州县大阳镇,明清时期冶炼发达,手工制针业达到鼎盛,“大阳钢针”随着晋商的足迹销往全国,远销中亚等地。2006年,“大阳传统手工制针技艺”成为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辑:刘登亮 责任编辑:张毅 精彩...https://livechina.cctv.cn/2020/07/13/VIDE7bJkmOQLPaJM2ktnqM0i200713.shtml
3.古人用缝衣针针灸古人用缝衣针针灸不安全且效果不佳。 古人用缝衣针针灸存在感染风险,因为缝衣针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另外,缝衣针较细,无法达到深度治疗的目的,因此效果不佳。针灸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防止感染,而缝衣针通常用于衣物制作,未经消毒,可能会携带细菌。 如果患者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使用缝衣针可能导致皮下出血或难以...https://m.39.net/cm/mip_o7q76q7.html
4.为什么古人说一针二灸三汤药,可惜现在都反过来了二、针和灸的比较 灸与针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称为“针灸”。 不少人认为针和灸是同一种疗法,其实不然。 1、针刺 针刺激神经并引起局部反应,可随身携带,在某些急性病症下效果会比灸好。不过针刺看似简单,但是要运用手法使针下有热感和凉感产生,且能循经感传就颇不容易,必须手法纯熟,体力...https://www.meipian.cn/3ebyrgjm
5.金伟教授与成都日报记者对话翻译之道成大要闻和歌汉译应采取何种形式,见仁见智,但所谓“适当增词和变通”的程度如何把握?实际翻译中的增词,常会演变成译者对歌人想法的揣测。这方面的拿捏,只能根据译者对日本古典文学的浸淫程度来决定。我常想,只能怀一颗古人的心去感知。 记:可否举个例子? 金:比如在《古今和歌集》里有一首描写皇帝登临一座平原上几十米...https://news.cdu.edu.cn/index.php?a=show&m=news&news_id=20216
1.中国传统文化小手工丝线编织:揭秘中国传统纹样手工艺的魅力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小手工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对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深刻体现。其中,丝线编织作为一种古老而复杂的手工艺,其独特的纹样和技法,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小手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纹样的源远https://www.uqm1j060.cn/zhi-shi/406951.html
2.绣花针那么细,古人是怎么在上面挖针眼的?原来是这样可是就在穿针引线的时候,有很多人都会产生一个疑惑,古人是如何在这么小的针上进行穿孔的呢? 古代的生产制造工艺并没有现代技术高超,甚至大部分的制造品都是靠古人的智慧和手工进行完成的。 其中的针线自然也是如此,无论是在生产还是制造上,古人所使用的针线都是由自己进行打磨出来的,其中“铁杵磨成针”就能看出古...https://www.douban.com/note/861392725/
3.古人怎样过七夕节?一起来丢巧针吃巧果宴乐达旦文化课古人怎样过七夕节?一起来丢巧针、吃巧果、宴乐达旦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也是七夕节。 七夕节北京地区博物馆也推出了近30项活动,七夕当天,北京艺术博物馆将举办织绣技艺体验活动,观众可以听传统手工艺人讲授织绣技艺知识,用传统拼布技艺缝制一件对鱼挂饰,或是用传统刺绣针法绣出二十四节气时令花卉,乞巧祈福。在北京...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311172
4.怎样学会太极拳85、海底针 86、扇通臂 87、翻身白蛇吐信 白蛇吐信拳变掌,过渡动作同撇捶,呼吸自然式式连,眼随拳式来改变。 88、进步搬拦捶 89、上步揽雀尾右朋(捋挤按) 重心后移做捋式,腰带左脚向外开(45度),重心左移腰左转,左臂朋转提右腿。 右手外抹翻腹前,左胯托起右腿来,右转迈步朋右臂,手掌要随到胸前。 https://www.yjbys.com/edu/taijiquan/400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