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祥社区居民刘爱洁在社区“微”就业手工纺内,参加了6期培训班。她将学习到的手工编制技巧,通过公益市集全部变现。这些编制的小挂件、小摆件,深受居民喜欢,不少居民主动找上她想要订制产品。
“这是‘小就业’,也是‘大民生’,能切实解决百姓‘家门口’就业、创业难的问题。”寒亭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董广升告诉记者,通过社区微服务工作,促进社区与就业创业深度融合。
为实现人民群众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今年5月,寒亭区形成了以“微服务”“微招聘”“微创业”“微培训”和“微工厂”为支撑的“社区微业”发展思路,即以社区为载体,以精准调查、技能培训、市场推广、订单促进、合伙人带动等办法,驱动“社区微业”生态网“活”起来,让基层就业造福更多百姓。
“社区微业”以社区为依托,将社区联系服务群众最直接、最便捷的优势发挥出来,提高就业服务的即时性、针对性、实效性。重点人群设定为城乡低技能、低收入、高失业、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两低两高”群体,能有效补齐社会就业短板,实现更好的就业统筹。
锦绣社区居民刘勇在“社区微业”家政类的培训中,掌握了包括油烟机、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等家居家电清洗的好手艺。师傅领进了门,又有家政联盟推送的订单、客户,他很快成长为社区的创业合伙人,在一家“微工厂”中,负责所有家电清洗。
“我们有4个视频号进行宣传推广,每次直播前都要进行早中晚的试播,确保观看的人数。”董广升介绍,“最多的一次,直播观看人数达到了1300人。”说话间他又打开了正在搭建的“寒亭社区微业”小程序。界面上有职业测试、职业专题就业指导、线下活动展示、政策普及、免费学习中心等内容,《面包制作与店铺经营》《创业意识培训》《网络创业培训》等课程深受欢迎,播放量均在2000次以上。
“社区微业”撑起大民生。据统计,寒亭区已构建起8个各具特色的社区“微创业”小平台,开展26期线上线下微招聘活动,发布就业岗位1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300余人,开展培训23场,培训人数600余人,“微工厂”吸纳就业5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