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今年以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把推动“两低两高”重点群体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系统构建“四个一”服务体系,认真践行微服务有体系、微就业有岗位、微培训有渠道、微创业有扶持“四有工作法”,在“社区微业”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优化“微服务”
织密一张就业服务网
一是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提供高效便利服务。在镇(街道)、村(社区)、银行、商圈等不同服务场景建设“就在淄博”人社服务站26处,分类制作专属服务清单,统一绘制人社服务e地图,构建覆盖全民、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新格局。
二是打造一支服务队伍,提供精准就业服务。组建400余人的人社服务专员队伍,下沉网格,上门摸排待业人员就业意向、职业技能水平等信息,精准提供就业指导、创业扶持、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等服务。
三是聚焦“两低两高”群体,做好重点就业帮扶。聚焦城乡低技能、低收入、高失业、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群体,依托“就在淄博”人社服务站,将有就业意愿的人员全面纳入就业帮扶,提供“12333”式服务。截至目前,已帮扶各类人员1.3万人次,实现就业6000余人。
拓宽“微就业”
打造一批就业服务品牌
一是打造零工招聘品牌,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每月在人员集中的集市、大型商超、零工驿站、车站、夜市等场所,开展“就在淄博·乐业齐都”零工招聘专项服务活动。今年以来,已组织开展零工招聘会38场,提供岗位2756个次,达成就业意向764人次。
二是打造“齐富公岗”品牌,托底安置困难群体就业。按照“六化提质、八步上岗”模式,托底安置3036名大龄、低技能人员实现公益性岗位就业,形成“雪融容”“春雨行”“红石榴”等各具特色公岗服务品牌12个。
三是发挥省级人才市场品牌优势,密集推送就业岗位。依托山东化工专业人才市场,先后开展“临淄区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等系列线上线下招聘活动88场次,参会企业358家,提供岗位1.5万余个。
提升“微技能”
开发一套特色培训项目
一是开发适龄培训项目,满足不同年龄人群需求。聚焦大龄群体技能缺乏问题,精准摸排居民培训需求,开展家门口适龄化培训,开设暖奶奶、巧姐姐、牛大嫂等培训项目13个,先后带动200余名人员就业。
二是开展“菜单式”培训,满足个性化需求。健全完善“培训机构+社区平台”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社区开展养老、护理、家政、育婴、面点等市场需求较大的培训项目。今年以来,累计培训各类人员3400余人次。
三是推行“培训+就业”的模式,提升技能实现就业。通过社企合作、专项培训等方式,社区负责联系培训项目,对辖区内居民开展免费培训,培训合格后由社区推荐就业岗位,做到培训就业无缝衔接。
支持“微创业”
选树一片创业新阵地
一是打造社区微创空间。通过优化社区创业场景,打造社区微创空间,鼓励小微创业项目落地发展。比如,在晏婴社区人社服务站,社区为麦齐烘焙提供免费场地,麦齐烘焙面向居民培训烘焙技能,培训合格后鼓励居民自主创业。
二是发掘乡村创业典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扶持具有当地特色和产业优势的创业项目,凤凰莲藕、齐都制帽等8个创业项目已带动周边600余名居民实现就业增收。
三是打造创业集聚地。建设“鱼盐里·梦想云谷”创业驿站,服务周边700余家创业实体,提供创业咨询、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帮办代办等全流程服务。打造淄味街、喜文化小镇等创业场所5处,吸引80余家创业实体入驻,创业集聚效应显著提升。
下一步,淄博市临淄区将继续巩固和完善“四个一”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社区就业服务能力,充分挖掘社区就业潜力,拓宽社区就业渠道,打造就业暖心城市、创业活力城市,擦亮“就在淄博·乐业齐都”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