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任正非的一次花园谈话:人家问我“你怎么一天到晚游手好闲?”

另外,我们其实也很浮躁。但我们只对一个简单的目标浮躁。十几万人、几十年只对着一个目标前进,就走到世界前列了。但是没有一个广泛、可拷贝的管理经验。

杨林:中国经济发展30年,虽然取得很大的成绩,经济体量是全世界第二位了,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没有创新。您怎么看?

任正非: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是邓小平释放了中国能量。三十多年前,中国的生活条件大概是这样的:我们不知道房间里面会有洗手间,我们不知道洗手间是可以很干净的。整个思想结构上处于一种封闭落后的状态,如热力学所说的封闭定律。

热力学讲不开放就要死亡,因为封闭系统内部的热量一定是从高温流到低温,水一定从高处流到低处,如果这个系统封闭起来,没有任何外在力量,就不可能再重新产生温差,也没有风。

第二,水流到低处不能再回流,那是零降雨量,那么这个世界全部是超级沙漠,最后就会死亡,这就是热力学提到的“熵死”。社会也是一样,需要开放,需要加强能量的交换,吸收外来的优秀要素,推动内部的改革开放,增强势能。

外来能量是什么呢?

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先进的思想意识冲击。但是思想意识的冲击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中国到底是得到了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中国这三十年的繁荣,总体来说,我们得到了正能量,虽然也有负能量进来。

常有人说和西方合作,至今没拿到技术。我们是要技术,还是要繁荣?当然我们是要繁荣。有技术更好,没有技术我们也繁荣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在改变,受教育程度也在改变,国人改变了,其实这个社会基本启动了。

现在习主席推动深化改革开放,逐渐让中国不要回到自给自足。其实这些思想意识与体制的创新,并不单单是技术。它对未来100年释放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中国今天还不算十分强大,即使非常强大了,也要向世界开放。其实美国200多年的发展历史,就是开放的历史。

华为这28年来,坚持做一个开放的群体,始终没有停止过开放。我们以开放为中心,和世界进行能量交换。只有开放,才有今天的华为。

杨林:现在国家提出来的全民创新、全民创业,您怎么看?

任正非:创新是要有理论基础的。如果没有理论的创新,就没有深度投资,很难成就大产业。

理论上要想有突破,首先一定要保护知识产权,才会有投资的积极性,创新的动力。美国之所以这么厉害,因为它严格保护知识产权,这样美国的创新环境才特别好,所以容易出现大公司。

杨林:您也接触了这么多国际上的创新公司,您觉得中国的创新和美国的创新有什么差异?创新是开放的,有没有可能国家与国家之间协同创新,而不是保护主义?

任正非:保护知识产权要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命题。别人劳动产生的东西,为啥不保护呢?只有保护知识产权,才会有原创发明的产生。才会有对创新的深度投资及对创新的动力与积极性。

没有原创产生,一个国家想成就大产业,是没有可能的。即使就是成功了,也像沙漠上修的楼一样,也不会稳固的。

原创发明的人往往在几十年前就开始提出想法,人类社会并不理解他们真知灼见,可能还会认为莫名其妙,把他们看成异类。

科技创新,要重视教育,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育,给教师体面的工资和社会尊重,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华为不就是耐了二、三十年的寂寞吗?我们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竞争力量。几十年聚焦在主航道,突破就有可能。

任正非:这是十几年前我讲的,因为那时我们还是行业的追随者,主要是以工程师为中心的创新。现在我们终于走到行列前列,有能力进行前瞻性研究。华为涌现非常多的科学家,世界各国的很多科学家也来加入华为创新。

华为在全世界有几十个能力中心,这些能力中心就是科学家在探索,包括未来十年、二十年的技术思想、数学模型、算法……所以我们现在也正在为人类社会提供一些基础理论。

杨林:那现在是不是可以说华为在推动自主创新?

任正非:我们不强调自主创新,我们强调一定要开放,我们一定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摸时代的脚。我们还是要继承和发展人类的成果。

杨林:华为在全球的研发中心,主要靠什么样的人才来支撑全球的研发力量?如何招聘到最好的人才?

瞄准这个目标,我们是开放的。科学家们只要在这方面有理解的,都进来。这些科学家研究的内容,我们也看不懂,我们没有能力去挑选他们?

而是他们自成体系。很多伟大的突破是带有偶然性的,并非按预定计划发生。所以我们开放包容,不是狭隘地去找什么样的人才,而是比较广泛的领域里面都能吸纳很多人,不同领域带来了思想的碰撞及互相启发。这样我们在各个领域里面就是强大的。

杨林:华为在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方面有些什么举措?

任正非:我们要依靠一个社会大环境来保护知识产权。依靠法律保护创新才会是低成本。其实我们原来是保护不了的,那时,我们把软件截成一段一段的藏到我们的芯片里面,拿到美国去加工,间接地利用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来保护了我们的知识产权。

我们称这个战略,叫软件硬化。为了做这些弯弯绕的事情来保护自己,为此我们多了好几千人,每年多花几亿美金,比别人成本高。其实有时候也保护不了。随着我们越来越前沿,公司对外开放、对内开源的政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体系。

杨林:在国内,大家都讲的是“互联网+”热潮,比如有的公司也在做类似的产品,硬件非常低成本,然后增加很多软件功能,您如何应对?

任正非:互联网是个实现工具,我们的目的是发展实业,解决人们的生存、幸福问题。实业是就业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低价格、低质量、低成本,会摧毁我们未来的战略竞争力。企业必须有合理的盈利,才会去持续投资研发。没有适当的利润积累,把利润打这么低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战略上破坏这个产品。

任正非:我们应该走进新的未来时代,这个时代叫人工智能。首先,我们要强调工业自动化。工业自动化了以后,才可能走进信息化。只有信息化后,才能智能化。中国走向信息化,我认为还需要努力。

中国的工业现在还没有走完自动化,还有很多工业连半自动化都做不到。这个时候,我们提出了类似工业4.0的方案,超前了社会实际,最后会成为夹心饼干。所以我们国家要踏踏实实的迈过工业自动化。工业自动化以后,就不需要这么多简单的劳动者了。当前应从提高教育水平、从人的质量入手。

华为二、三十年努力向西方学习,今天也不能说信息化了,因为我们端到端的流程还打不通。我们考虑五年以后,有可能走向信息化,能达到工业3.0这个状态。再花二、三十年,华为才有可能向世界品牌迈进,因此这个路程很漫长,太着急的口号可能摧毁了这个产业。

杨林:您能否展望一下,未来的通信事业发展的趋势?华为如何来引领这个潮流?

任正非:未来世界二、三十年内,一定会爆发一场重大的技术革命。这个革命的特征:

第二,人工智能的出现,造成社会巨大的分流,而人类社会也正因人工智能变化。生产模式人工智能以后,简单重复性劳动力就不需要了,需要比较高的文化素质。所以教育很重要。当人类社会适应人工智能的时候,西方国家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没有工业成本差距,就这是一个新时代的改变。我们如果要赶上新时代的改变,首先要改变教育结构,一定要孩子们都有文化有知识,懂专业、会操作。

第三,生物技术的突破,将会带来巨大的信息社会变化,而且这个边界也越来越模糊。当母语的边界也模糊的时候,连物理的边界也模糊了。

任正非:其实我们的文化就只有那么一点,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世界上对我们最好的是客户,我们就要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我们想从客户口袋里赚到钱,就要对客户好,让客户心甘情愿把口袋的钱拿给我们,这样我们和客户就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怎么去服务好客户呢?那就得多吃点苦啊。要合理地激励奋斗的员工,资本与劳动的分配也应一个合理比例。

杨林:华为员工在非洲艰苦奋斗,也算是华为的一种精神吧。那么在国际化过程中,比如招一些外籍人才,这种精神还适用吗?

任正非:你想多赚钱,就得多干活,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外籍员工怎么会不理解呢?多劳多得,这就是华为文化的本质,这也是朴实、普适的道理。

杨林:在国外,比如跟美国思科、欧洲爱立信等企业共同竞争人才的时候,你们的薪阶是否比别人高出很大一个档次?

任正非:华为给员工的好处就是“苦”,没有其他。“苦”后有什么?有成就感、自己有改善收入、看着公司前进方向有信心……这就是新的东西,这就是吸引员工的地方。华为奋斗在非洲的各级骨干大多数是80后、90后,他们是有希望的一代。

杨林:您在这个行业接触了很多美国科技公司,比如雅虎、Google的员工很自由,有的可以在家里上班。雅虎新CEO说员工不能在家上班,还引起了很多内部反对。您觉得类似这种文化,跟我们中国艰苦奋斗的文化,哪个更好,哪个更会激励人才?

任正非:咖啡厅里坐坐,快快乐乐,喝喝咖啡就把事情做成了,这也许可能不是大发明,多数是小发明。互联网上有很多小苹果、小桃子,这也是可能的。

我们在主航道进攻,这是代表人类社会在突破,厚积还不一定能薄发,舒舒服服的怎么可能突破,其艰难性可想而知。不眠的硅谷,不是也彰显美国人的奋斗精神吗?这个突破就像奥运会金牌。我们现在跟奥运会竞技没有什么区别。

在主航道,美国公司的很多企业领袖们也是很辛苦的。真正成为大人物,付出的辛劳代价,美国人不比我们少。我和美国、欧洲公司的创始人在一起聊天,发现他们领导的文化也是艰苦的,真正想做将军的人,是要历经千辛万苦的。当然,美国多数人也有快乐度过平凡一生的权力。

杨林:您觉得未来华为的这种文化是不会变化的?

任正非:长期艰苦奋斗的文化是不会变化。这不是中国特色,这是人类特色。第一,你要成功,就要奋斗。第二,你要想吃饭,就得要做工,没人为你做马牛。凭什么你享乐的时候,让我们挣钱养活你啊。

杨林:华为取得这么大的成功,尤其在欧洲,如何蚕食了您的竞争对手,包括诺基亚、爱立信等大公司的市场份额?华为从不知名的中国小公司,如何成为今天欧洲市场数一数二的玩家?

任正非:你讲错了,你应该讲,我们怎么与这些公司合作贡献给这个世界的。这个信息社会长大的速度,比我们的能力长大得快,不然我们也可以打打高尔夫、喝喝咖啡。我们的国际同行在这段时期也变大了,苹果大得皮都不知如何削了。是共同合作发展,满足社会需要。

我们没有狭隘到如何消灭别人。不断烧钱的目的,是烧到对手烧不动了,就垄断了。我们不谋求市场垄断。我们并没有蚕食它们,也从来不想蚕食他们。而是千方百计希望它们强大,它们强大。像诺基亚和阿朗的合并,我们都非常高兴。

诺基亚的奋斗精神,我认为比别的公司要强,所以诺基亚能重新回到世界舞台上。我们加强和它们的合作,共同为这个社会提供服务。

杨林:我这几年一直在美国做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我走访过很多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基地,也采访过好几位中国大公司的领头人。很多中国的大企业在美国搞兼并收购,买一栋楼,用美国的“拿来主义”,兼并自己的市场。而华为是通过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踏踏实实地走到让国际企业都害怕的规模,所以大家特别崇拜华为这样的企业。我想问问,您认为华为国际化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任正非:有些企业,他们的经营模式是规模和服务,因此市场需求前景是受限制的,发展是有极限的。而且,同质化竞争,别人也可以挤进来分瓢羹,缩小你的空间。

我们这个行业是高成长行业,拼实力的行业,如果今天你拿不出来先进的东西,没有前瞻性的策略,明天你就垮了。像我们这样的企业,垮了多少?

中央电视台播了一部《神秘的刚果河》的纪录片:在波涛汹涌的河面上,渔民历经九死一生去捕鱼。我们也相当于这些在非洲河上的孤胆英雄,坚持20年才划到起跑线。但,起跑线上的突破,就是人类社会认知的突破,这有多难!

所以说,要厚积才能薄发。我们是非上市公司,高层都是着眼未来五至十年的战略构建,不会只考虑现阶段,所以我们就走得比别人快、比他们前瞻。突破是要有战略定力和耐性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突破,甚至一生也没有突破,一生都是世界备胎。

在多重机会的作战过程中,可能某种机会成为业界的主潮流,战线变粗,其他战线会慢慢变细了,但也不必关闭别的机会。把有经验的干部调到主线作战,把一批新干部调到支线作战去,继续进攻。

前进的人来自于多元化视角,并不是只有一条路线思想,他带来的是有失败经验的思想在前进,我们就一定会爬到顶端。美国军队要打胜仗,不计弹药量,大家以为他是浪费,其实是靠投资密集度来攻占。

此外,我们有广泛吸纳人才的机制,而且,十五万人“力出一孔,利出一孔”,我们除了胜利,已经无路可走了。

杨林:华为的全球化在欧洲、非洲比较成功,未来五年、十年的全球化计划是什么?

任正非:未来物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等将对管道基础设施带来海量的需求。我们的责任就是提供联接,具体就是联接的设备。这个世界的市场非常巨大,我们还做不到在所有国家都成功。我们只能努力把我们能做的国家做好,这就不简单了。

杨林:您如何看待华为在美国的发展状况、机遇和挑战?现在中美之间在进行BIT谈判(双边投资贸易谈判)。您觉得这个谈判是不是对华为有帮助?

任正非:我们要正视美国的强大,它先进的制度、灵活的机制、明确清晰的财产权、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与保障,这种良好的商业生态环境,吸引了全世界的优秀人才,从而推动亿万人才在美国土地上投资和创新,是一个创新力井喷的国家。我们推动全面创新,要学习它的好方法、好机制。我们当然会希望在那儿投资,华为和美国没有利益冲突,我们投资也有益美国。

如果,华为成为一个议题,妨碍中美关系改善,那么我们坚持只卖低端产品。低端产品、软件是美国的,芯片是美国的,我们只是代加工而已。

杨林:您作为一位顶级的企业家,您的企业又处于通信这么一个战略行业,企业发展肯定离不开大的政治环境,那您怎么看待中美关系?

任正非:我认为中美关系,合作大于对抗,两国有许多互补的地方。暂时的冲突,最终是要互相妥协的,不可能走向对抗。因为对抗,最后两个国家的力量都全部消耗完了,这不是美国的愿望,也不是中国的愿望。邓小平很早就讲过一句话“中美关系坏也坏不到哪儿去,好也好不到哪儿去。”它就在这个中间发展。

对华为而言,我们就避开将来会产生的冲突。不要因为华为,而影响了中美关系的改善。我们就老老实实做点事,卖点低端产品,世界那么大,也不能完全都把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嘛。

杨林:那华为有没有刻意地去对美国的媒体、政府、企业做一些公共关系工作?

任正非:美国太大了,不是哪一个人说服得了美国政府的,浪费那精力,还不如好好服务客户。

杨林:今天机会难得,能问任总的个人问题吗?网上有很多关于您神秘的传说,我见到您以后,才发现您非常诙谐。您今天这么成功,在成长的经历中,有什么因素促成您成功?

任正非:我最大的问题就是傻、执着,这是我太太说的。我啥爱好都没有,我就是聚焦在一个窄窄的面上,不做点事,不无聊吗?

杨林:中国很多民营企业现在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您的公司从零开始,发展到现在这么壮大,您是公司的精神领袖,如何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形成企业的连续性,你是怎么考虑的?

任正非:华为文化不是具体的东西,不是数学公式,也不是方程式,它没有边界。也不能说华为文化的定义是什么,是模糊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提法,与东方的“童叟无欺”、西方的“解决方案”,不都是一回事吗?他们不是也以客户为中心吗?我们反复强调之后,大家都接受这个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就落实到考核激励制上,流程运作上……员工的行为就牵引到正确的方向上了。

我们盯着的是为客户服务,也就忘了周边有哪个人。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人冲上来,最后就看谁能完成这个结果,谁能接过这个重担,将来就谁来挑。

我们还是一种为社会贡献的理想,支撑着这个情结。因此接班人不是为权力、金钱来接班,而是为理想接班。只要是为了理想接班的人,就一定能领导好,就不用担心他。如果他没有这种理想,当他捞钱的时候,他下面的人很快也是利用各种手段捞钱,这公司很快就崩溃了。

杨林:全球所有分公司,您或者轮值CEO去都经常会去吗?

任正非:我去得不多,他们也去得很少。我们不是靠人来领导这个公司,我们用规则的确定性来对付结果的不确定。

人家问我“你怎么一天到晚游手好闲?”我说,我是管长江的堤坝的,长江不发洪水就没有我的事,长江发洪水不太大也没有我的事啊。我们都不愿意有大洪水,但即使发了大洪水,我们早就有预防大洪水的方案,也没有我的事。

作者:杨林,福布斯英文网“中国企业的国际愿景”专栏栏主。“InnovationIdeasInstitute”智库创办人,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世界青年领袖”;历任哈佛大学研究员,客座讲师;前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主播。

THE END
1.公关什么呀公开得了这些活动可以公开进行,向公众展示组织的真实面貌和运作情况,有助于增强组织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因此,“公关呀”通常指的是公共关系活动或公共关系的实践,“公开得了”则表示这些活动或实践是可以公开进行的,例如公开的信息发布、公关演讲等。总的来说,公开的公共关系活动有助于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互动。http://bbs.cnsoftnews.com/kjwd/202411/223797.html
2.1940年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诞生于()。中国人民广播事业以1940年12月30日()开始播音为诞生的标志。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事业是一汽最核心的事业,中国一汽诞生于(),成长与()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ENIAC诞生于哪一年? A.1942年 B.1940年 C.1938年 D.1946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公共关系职业和公共关系事业诞生于()年。 A、1899 B、1902...https://www.shangxueba.cn/EWAS5NJ5.html
3.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学1、公关关系人员的角色有()。A.专家型角色B.领导型角色C.技术型角色D.服务型角色E.传播型角色正确答案:ABC2、赞助活动是指社会组织以不计报酬的捐助方式,出资或出力支持某一项社会活动、某一种OoA.家庭事业B.社区事业C.个人事业D.社会事业正确答案:D3、公共关系观念主要有()。A.形象观念B.互惠观念...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26058550.html
4.自动驾驶哪个国家最强车友交流懂车帝提供自动驾驶哪个国家最强的车友交流详细内容,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我们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https://www.dongchedi.com/tag/ugc/15410489
5.BOBsportsx威尔士国家队发布会于英国圆满落幕!TGBUS2021年6月3日,BOB体育x威尔士国家队品牌联合发布会于英国Vale Resort酒店圆满落幕。 现场,威尔士足球协会主席基蘭·奧康納、威尔士大国脚克里斯·冈特以及BOB体育全球公共关系总监Joseph Wallace、 BOB体育全球公关部门代表Michael Carter 、BOB体育驻海外联络处代表都分别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http://m.tgbus.com/news/167243
6.()年,公共关系职业载入我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年,公共关系职业载入我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A.1997 B.1998 C.1999 D.2000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我国大学中,第一个开办公共关系本科专业的是()。 A.北京大学 B.复旦大学 C.中山大学 ...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8767638.html
1.自考00182公共关系学真题卷(精选11套)自学考试,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考00182公共关系学真题卷(精选11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喜欢! 自考00182公共关系学真题卷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https://www.ruiwen.com/kaoshishiti/8336775.html
2.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机诞生在哪个国家?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赣企通”平台建设工作方案》中提到,统一涉企政务服务入口,整合“赣服通”平台涉企政务服务、有关业务部门独立平台的涉企政务服务等,梳理并分阶段上架一批企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至()平台,以按主题、按阶段等维度整合各类服务事项。https://www.shuashuati.com/ti/864fc4c7e0024eb0a605895e84d772d0.html?fm=bd79a10c47d66734bad7bbbee1ccb55ec1
3.商业项目计划书(模板11篇)我公司投资控股的山西与唐山镁电池企业所掌握的新技术已申请国家专利,拥有生产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公司主打产品是镁系列电池。 由于镁电池的性能价格比,优于以往的任何一款电池,并且更安全、更环保,因此可以替代现有市面上的所有电池产品,并将成为市场主流产品。本项目可以生产各种规格型号的...https://fanwen.chazidian.com/fanwen2434768/
4.综合选择范文12篇(全文)造成目前医院公共关系的这种紧张状态, 固然有医院自身危机处理不当的原因, 但医院的公关工作存在缺陷也是促使公共关系激化的重要诱因, 主要表现在:一是忽视危机公关的重要性;二是缺乏与媒体间的沟通;三是心存侥幸, 逃避责任。 2 健全公立医院危机管理系统的策略选择[2,3]...https://www.99xueshu.com/w/ikeytkwi50hn.html
5.GeraldPaintingMoments涂摹瞬间第13页而民主国家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较低,这符合美国人的逻辑。 老布什:“美中关系是美国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 2008奥运期间,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在北京秀水街购物本报资料图 1985年10月,作为里根的副总统,老布什又到中国,这是1975年以来他第四次访华。 老布什在四川大学发表了演说,称中美关系已经具有持续性、一贯性和...https://geraldblog.wordpress.com/author/jsyn8/page/13/
6.网络国家:作为制度遗业的电信最新章节理查德·R.约翰著然而,就像电报一样,电话最初只是为专属用户(exclusive clientele)设计的一种特殊服务;直到1900年左右,它才被重新构型为面向全体人民的大众服务,但这一服务也还仅限于本地呼叫,根本没有创造出“大国如邻”的效应。直到1915年跨全美大陆电话服务的商业化之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公共关系通告才公开做出这样的宣称。另外,...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3008158/6.html
7.公关视角(精选七篇)从技术的角度看, 网络公关就是以网络传播为特点的公共关系实践行为。顺理成章可将传统的公共关系分为报纸公关、广播公关和电视公关。但我们并没有那么做, 原因之一就是公共关系诞生于20世纪初。原因之二可归结为传统媒介普遍缺乏双向沟通的传播特点。网络公关的出现是新媒介技术与社会互动的结果。但是我们在研究网络公...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ep5do2s.html
8.悉尼大学在哪个国家悉尼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ydney)始建于1850年,坐落于澳大利亚悉尼,是一所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为砂岩学府、澳大利亚八校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世界大学联盟、英联邦大学协会,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亚太国际贸易教育暨研究联盟的成员。返回指南者留学,查看更多以上是关于悉尼大学在哪个国家的相关...https://www.compassedu.hk/wb_2154271
9.发展现代合作经济在我国仍有重要意义正是因为妥善处理了坚持合作制原则与商业化经营的关系,世界合作社的发展才越来越显现勃勃生机:尽管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但合作社不仅数量没有减少,而且出现了规模化扩张的“第二次浪潮”;目前,合作社的发展已遍及全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社员多达7.8亿户,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从生产、流通...https://www.ndrc.gov.cn/fggz/tzgg/byggdt/200607/t20060719_1021740_ext.html
10.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用12个整版点赞广东去年,总部位于东莞松山湖的云鲸智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我们已孵化机器人创业公司60余家,其中引进港澳台企业12家。”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公共关系部经理向荣说,通过联结香港、内地及全球的高校、研究所等资源,松山湖搭建起一个完整的机器人产业生态体系。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49957036fa/f97676e2c6.shtml
11.创造机会,营造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国际环境但是由于台湾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中国的东南边陲,在历史上,台湾与中央政权的关系就经常随着中央政权的兴衰而发生变化。当中国强盛时,两岸就统一,而国家弱乱时,台湾被外国强权占领。这几乎是台湾的宿命。就近代而言,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清王朝开始衰落,台湾在1895年被日本割占。1945年,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取得了中国...http://www.shifprs.com/newsinfo/767669.html
12.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的公共关系策略研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文中以国际台或CRI简称指代),从诞生以来,是一直以对外传播作为己任的国家级广播媒体,从公共关系学角度出发,将CRI视为国家公关的公共关系执行者,考察其在公共关系策略制定、执行,以及公共关系活动、危机管理等各方面的运作情况很有实际价值,即能够发挥外宣媒体的作用,又能更好的服务于我国国家形象的建...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87-1015015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