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大部分是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生之后的参与,即末端参与。如我国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就属于典型的末端参与的立法,这与公众参与的根本性质有很大差距,而且较为被动,使公众参与永远比污染晚了一步。第二,现行立法中关于公众参与的规定,大部分过于原则和抽象,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公众参与的范围较窄,公众权利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第三,公众参与的形式单一,缺乏鼓励公众全过程参与的激励性规定。我国目前整个法律制度中关于公众参与的规定十分缺乏,公众参与民主决策、参与国家管理的机制尚未建立。公民及其团体在法律上的地位不明确,甚至没

3、有法律地位。更没有积极鼓励公众广泛参与的激励机制,使得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困难重重。另外,由于公众参与是在政府倡导下进行的参与,公众很难有自己的独立立场。第四,公众环保参与意识淡薄且参与程度有限,公众现有的环保意识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环境忧患意识和环境索取意识远高于环境参与意识和奉献意识。公众在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型”,人人都希望有一个好的环境,却对环境保护行为不知道如何参与。加上公众的力量有限,层次不高,环保组织规模较小且力量分散,个人色彩较浓,参与效果不甚明显。第五,公众的法制观念较淡薄。有些环境问题他们认识到了,但是不知道或不善于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

6、保宣传教育。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公民充分了解环境保护意义。可以通过办展览和讲座、组织收看电视或录像片等多种形式进行环境教育。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重要纪念日或在发生环保方面重大事件时,学校、单位以及社区利用墙报、广播、电视、宣传单等宣传工具,开展一些有深度的环境教育宣传,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使大家产生环保忧患意识,并且形成强大的舆论,从而不断提高公众的环保知识水平。其次要加强对在校学生的环境教育。可以在中小学校开设环境保护课程,学校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宣传环保知识的活动,不但要让学生自己了解环保知识,而且也要让他们把环保知识带入家庭,从而带动更广泛公众的

7、环境意识。另外,发挥新闻媒体如广播、电视、报刊以及互联网等对环境保护的宣传作用。新闻媒体以及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在公众参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使“环保”二字成为各种获得信息媒介的常见字眼,使环保意识深入民心,营造社会舆论氛围;并且充分发挥新闻记者的作用,公开曝光污染案例和违法行为。(二)环境信息公开化公众参与除了需要有较高的环境意识,还要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环境信息。扩大环境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只有对环境问题有了充分的了解,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才能充分,也才能促进环境问题的真正解决。环境信息公开化,还可以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者施加压力,产生强大的约束作用。环境信息的公开

8、是以公民的知情权为基础的。保证公民的知情权,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基础,政府必须为公众参与创造条件,包括公布重大环境决策、环境状况、有关建设项目的信息和召开听证会等。环保部门首先应该进一步拓展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和深度。其次,要切实贯彻有关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强化社会监督。最后还应实行政务公开的制度,向公众公开执法依据、环境政策、办事程序、环境标准、收费项目和标准等内容,增加工作透明度,落实群众的环保知情权,实现群众对环保行政执法部门的民主监督。积极推行市民参与执法、听证的做法,组建市民环保检查团,建立公众参与环保监督机制,构建公众参与的监督平台,让全民参与环保工作。(三)鼓励公

THE END
1.论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顺应了国际潮流,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这样一种制度,导致公众的环境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维护。国外实践证明,公益诉讼是公众参与环保、实现公众环境权益的有效途径,建立公益诉讼不仅可以对司法、执法进行有效监督,而且也提高了公众环保意识。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立足中国国情,建立自己的公益诉讼制度。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346.html
1.关于保护环境的论文(精选7篇)3.3丰富公众参与环保的途径,合理利用网络平台 政府通过网络媒体形式,将宣传环保的各项方针政策快速的传播,使公众能够及时的了解各种环保信息,为政府正确引导社会环保舆论提供便利。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建设网站等途径,全面的掌握大众的需求,了解群众反馈的环保问题。除此以外,公众还可以通过政府建立的网站、微博等方式进行监...https://www.unjs.com/lunwenzhaiyao/tianwendililunwen/20100723081232_309541.html
2.保护环境的地理小论文3.3 丰富公众参与环保的途径,合理利用网络平台 政府通过网络媒体形式,将宣传环保的各项方针政策快速的传播,使公众能够及时的了解各种环保信息,为政府正确引导社会环保舆论提供便利。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建设网站等途径,全面的掌握大众的需求,了解群众反馈的环保问题。除此以外,公众还可以通过政府建立的网站、微博等方式进行...https://www.ruiwen.com/lunwen/1339971.html
3.保护环境的地理小论文(整理16篇)3.3 丰富公众参与环保的途径,合理利用网络平台 政府通过网络媒体形式,将宣传环保的各项方针政策快速的传播,使公众能够及时的了解各种环保信息,为政府正确引导社会环保舆论提供便利。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建设网站等途径,全面的掌握大众的需求,了解群众反馈的环保问题。除此以外,公众还可以通过政府建立的网站、微博等方式进行...https://www.hrrsj.com/wendang/lunwen/802794.html
4.环境保护宣传材料8篇(全文)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快, 环境保护的网络宣传活动也越来越多, 此类活动已成为吸引公众参与环保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 一些宣传方式手法老套, 形式刻板, 缺乏吸引力的问题。因此环境保护的网络宣传活动必须寻求创新。在开展环境保护活动的同时,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利用不同地域各自的特点, 开展影响大、立意新,...https://www.99xueshu.com/w/file1o090n9y.html
5.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发布资讯中心(五)倡导公众参与,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普及 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传播生态文明观念,营造有利于环境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加强环保科普资源集成与共享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公众媒体,宣传当前环境形势,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介绍重大环境科技动态。加强国家和地方环保科普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开...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10628/063900.shtml
6.环保部发布《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2015年9月1日起公民法人和...环保部发布《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2015年9月1日起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可以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12369”环保举报热线等途径,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举报。这一做法旨在 A. 切实保障公民参与民主管理 B. 拓宽公民政治参与渠道和途径 C. 监督和制约政府权力的...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258e0c931796826f34e0f7cd38651af8.html
7.罗俊杰:环境安全公众监督法律机制的反思与重构澎湃号·政务排污企业、行政监管者与公众在生产经营、行政监管和参与监督过程中,都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来决定其行动方案。三大主体分别以利润最大化、政绩最大化和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来选择环保社会责任的承担程度、环境监管的宽严程度以及公众参与的方式。这样假设三重环境监管主体(排污企业、环保监管部门和公众)分别履行三种监管...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275084
8....钰新材料有限公司固体废物回收利用(铟镉硫酸锌)项目五、提交公众意见的方式和途径 对项目环保问题感兴趣或有意见、建议的公众可下载并填写上述公众意见表或按上述联系方式(信函、电话、电子邮件)反映给建设单位。环评单位将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中真实记录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供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决策参考。 https://www.hnhbgj.com/eia/gongshi/6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