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协调关系,就看这七步政府秘书协调者

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办公室工作人员做好协调工作,是一大课题,也是一大难题。

课题大在哪里?

大在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矛盾在哪里出现,协调就要到哪里进行。而这些矛盾又常常是涉及大事的,协调事关领导的整体和大局。

那么,课题又难在哪里?

“大有大的难处”,首先难在它的事关重大上,协调起来绝非易事。

其次,难在它多,时时处处都有协调,不会件件都容易。

再次,更难的是协调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各有所执、各有所依,加上不少是调停“婆婆”关系,在“众口难调”中又多一层难。总之,难就难在协调者是在人与人的“夹缝”中削杈除结,使其连接黏合、浑然一体。

“我说是我说错了话,才没有引起风波”

根据工作情况,将协调的艺术概括为七点。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是政策、是法令、是整体利益、是决策大局、是平等协商。离开这个,就失去协调的依据。灵活是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是坚持原则之下可以让步,是一时不通可以再行计议。有原则性,也有灵活性,才会符合客观规律,才能协调成功。

团结为重。协调任务把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和秘书工作骨干推到部门和人群的“夹缝”中间。他们在其内游动穿行,只可“搭桥”“焊接口”,不可无事生非,推波助澜。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领导者之间,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同意见。这是正常现象。正因为有分歧、有矛盾,才需要协调。在大原则内,协调者为了消除误会,免生风波,有时甚至可以“代人受过”。

有一个市委的秘书长说,我们这里有几套班子(指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我常常在这几套班子的秘书长或领导之间协调。有一次某个领导说的一句话传出造成误会。我说是我说错了话,才没有引起风波。

捕捉时机,事半功倍。这一条对上、对下都很重要。对上,领导情绪好的时候是协调的最佳时机。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时最好说话。如果领导在盛怒之时,就不可火上加油。但是,如果事态正在发展,不去协调可能会有严重的后果时,即使盛怒也要迎难而上。因为盛怒本身就说明有协调的必要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时的协调最好是由被协调者最信任、最喜欢的人去,至少也应是对方没有恶感的人去。当然,引起盛怒的当事者如有了思想准备,故意“豁出去”让对方出出气,也不妨自己出面去做“负荆请罪”式的自责协调。对方消了气,你实际上也完成了一次协调。

捕捉时机还有一条,就是“借东风”,顺水推舟。比如,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协调又遇到困难时,恰在这时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或发了重要文件,或哪位领导人作了重要讲话,或国内国外、省内省外有个重大事件,假如这些都有利于协调的时候,你就要抓住机会协调。

冷静、谦和,切忌急躁。协调是代表领导机关进行的,它必须为领导、为自身树立好的形象。冷静,针对的是遇事急躁之情;谦和,要求的是对人要有个好态度。协调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由于彼此素养不同、情况不同,会产生语言、态度上的差异。态度蛮横、出言不逊,会伤人。但协调者必须沉着冷静,保持好态度,若是上司发脾气,那就更要沉住气,不可轻易动怒、甩手。这些都是办事成功不可忽视的。因此,搞协调,必须有个大度、大量,肚子大到“能撑船”,大到“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发挥人缘和情感作用。有学者总结:成功者大多人事关系较好,或得到人们的好感好评,或受到信任和支持。取得这种人缘,一靠好脾气、好风度、好品德;二靠工作上取得成功;而这两者又相辅相成,构成良性循环。

我们不搞不正之风,不搞拉拉扯扯的非正当关系。但总要有正常的人际关系,正当的工作关系和朋友关系。协调者要使用情感作用,办法就是交心、交朋友,“开辟”工作上的人际关系群。有了友情,有了人缘,协调就顺利得多了。我们要的不是庸俗的义气和封建的帮会,而是社会主义利益一致的合作和友情。毛主席曾深有感慨地说:“谅解、支援和友谊,比什么都重要。”友谊必须建立在诚恳的感情基础上才会深厚。

均衡劝慰。这有时会给人以“和稀泥”的感觉,但二者不是一回事。协调是理顺工作关系,消除某些分歧。搞秘书工作的人(包括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去协调工作关系,特别是在领导之间传话、办事、搞协调,遇到某些分歧,只能弥合、消除,不能从中瞎掰。办法就是说说好话,双向劝慰。一来这是一般工作看法上的分歧或个人意气矛盾,不是重大政治界限上的分水岭。二来我们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也不允许从中胡掺和。当然,这种说好话、均衡劝慰只限于适宜这样的场合。

一定的语言艺术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那种一句话把人噎得喘不上气来的人,搞协调注定是要失败的。搞协调的语言,有一定规律可循。对平级、对下级协调,其语言基调是磋商,是谦虚,但又不放弃大原则,切忌武断、命令口吻;对上级协调的语言基调则是多用请示、探询口气。协调,尽管事先有意图、有方案、有预期目标,但往往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协调者的应变能力也很重要。

THE END
1.绩效沟通:政府绩效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固然离不开政府行政组织与其工作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同时绩效沟通也是联系政府与公众的纽带。要使绩效计划更加合理、科学;绩效计划的执行更加顺畅;绩效评估更加公平和民主;绩效结果的运用更具有张力,就必须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和交流,与第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 http://chinaps.cass.cn/shjk/zzxlwsjk/xzglx/xzgljcll/201506/t20150626_2307594.shtml
1.政府社交化:实现政府与公众的有效沟通与参与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家和政府在面对各种挑战时,需要更加有效地与公众进行沟通和参与。政府社交化是一种新兴的政府管理理念,它强调政府应该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和参与度,实现政府的透明化和公众的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发挥着关键作用,帮助政府更好地理解公众需求,优化政策制定...https://blog.csdn.net/universsky2015/article/details/135795368
2.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篇1: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 加强部门间沟通与协作的方法1. 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 分工在企业中是需要的,各部门职能的划分也是必须进行的。明确部门所属的职能范围,并同时分清楚哪些属于部门之间协作的范畴,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同时会在部门之间形成合作的观念,而不只是单单强调自己部门的重要性。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txz4h0j7.html
3.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电子政务是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对于政府办公和管理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好处,它的运行特点也改变了传统的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但是电子政务模式下的公共管理也存在着诸多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提升了公共关系管理效率 公共关系管理要想与公众之间沟通信息,必须借助大众媒体和公众传播方式来沟通和交流,利...https://www.ruiwen.com/lunwen/5456301.html
4.网络时代政府与公民社会的沟通问题内容摘要 网络传媒是一种公民参与的新栽体和新途径,孕育着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的新型沟通模式。但是,网络信息的复杂性、网络文化的解构性、网络立法和网上身份认证技术的滞后性,容易导致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性;网络时代政府对信息集权控制的隐蔽性,可能导致“技术官僚为民做主”;“数字鸿沟”现象、政府部门网络信息意识...https://www.fwsir.com/wenshi/html/wenshi_20110210194416_186928.html
5.24小时内多部委密集回应,央视:重霾面前信息透明不能缺席与公众沟通 职能部门需做出柔性改变 在公共信息获取方面,公众永远都是“弱者”;向他们分析政策规定,辨析关注热点,毫无疑问是政府的应尽职责。新媒体时代,无论在沟通意识,还是沟通方法上,职能部门都需要作出一些柔性改变。 当微信群、朋友圈的信息分享、转发成为一种常态,是否能根据人群的阅读习惯,提供更简单、明白、易...https://m.thepaper.cn/renmin_prom.jsp?contid=1595503
6.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超越数字”战略介绍为公众提供轻松而富有同理心的服务体验。将继续在整个政府范围内合作,以便协调沟通工作,并为用户带来更大的影响和收益。通过提供有针对性的相关信息,并响应用户对政府的沟通和参与的反馈,增强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品牌在公众心目中的可信度和重视度。 新州政府的行为洞察部门(Behavioural Insights Unit,BIU)使用行为科学的证...https://www.secrss.com/articles/25165
7.理论网在我国,风险沟通中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党中央要求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重大决策、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均有赖于多元协同基本格局的完善。多元协同制度机制越完善、覆盖面越大、能力越强,重大决策、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的质效就越好;风险...https://www.cntheory.com/zydxgjxzxybk/zgzydxgjxzxyxb/zdwztj/202305/t20230516_56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