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法】国工业家法约尔(Fayol,19616),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五种: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两位教授,孔茨和奥唐内尔(KoontzandO`Donnell,1955),教科书,五种,计划,组织,人员分配,指导,控制。
当今,教科书,四种: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本书,五种: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关系: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2.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3.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三、管理者的角色(P.6)
亨利·明茨伯格(HenryMintzberg),分析发现管理者扮演十种角色,分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P7图表
(一)人际角色:人际角色归因于管理者的正式权利。三种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和联络者。
(二)信息角色:在信息角色中,管理者负责确保和其一起工作的人能够得到足够的信息,其职责性质决定了管理者既是其所在单位的信息传递中心,也是别的单位的信息传递渠道。三种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和发言人。
(三)决策角色:在决策角色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负责做出决策,并分配资源以保证决策方案的实施。四种角色:企业家(投资),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四、管理者的技能(P.8)
罗伯特·卡茨(Katz,1974),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P8图表
(一)技术技能: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二)人际技能:指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三)概念技能: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五、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P.13~25)
(一)古典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美】(P.13);2.组织管理理论:法约尔【法】(P.15),韦伯【德】(P.17)
(二)行为管理理论: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P.18)
(三)数量管理理论:系统分析:德兰公司【美】,1949年提出。
(四)系统管理理论: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
(五)权变管理理论:着重考察有关的环境变量与各种管理方式之间的关系。
(六)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理论新发展:1.学习型组织: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2.精益思想;3.业务流程再造;4.核心能力理论。
六、道德观
★权利至上道德观(P.30),这种观念认为,能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行为才是善的。所谓基本权利就是人权(如生存权、言论自由权、受教育权、医疗保障权、工作权等)。
七、全球化管理的环境因素
(一)全球化的一般环境(P.50)
1.政治与法律环境:(1)国家政治体制;(2)政治的稳定性;(3)政府对外来经营者的态度;(4)法律环境。
2.经济和技术环境:(1)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2)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发展潜力;(3)市场规模及其准入程度;(4)科技发展水平;(5)社会基础设施。
3.文化环境:(1)权力距离;(2)不确定性的避免;(3)个人主义;(4)男性化或女性化;(5)长期导向或短期导向
(二)全球化的任务环境(P.54)
1.供应商;
2.销售商;
3.顾客;
4.竞争对手;
5.劳动力市场及工会。
八、有用信息的特征(P.74)
九、信息系统的要素(P.82)
一般信息系统的五个基本要素:输入,处理,输出,反馈和控制。★关系见P82图表
输入:系统索要处理的原始数据或提供原始数据的设备。
处理:把原始数据加工或转换成有意义和有用的信息的过程。
输出:是系统处理后的结果,即有意义和有用的信息。
反馈:指当管理者对输出结果不太满意或希望得到更好的结果时对输入进行调整。
控制:是对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等过程进行监视,使这些过程保持正常。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还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库。
硬件:有型部分,如主机、终端、显示器、打印机、存储设备(硬盘,软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