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历下区千佛山街道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健全社区治理体系的部署要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推进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与社会资源联动发展,探索打造“五社联动”模式,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畅通参与渠道,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时代社区治理新格局。
突出党建引领
凝聚“五社联动”思想共识
党工委作为“一线指挥部”,发挥引导点、线、面整体功能,形成“握拳指挥”合力。街道层面,深化“大工委”作用,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大工委”书记,吸纳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馆等7家影响力较大的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进入街道“大工委”班子。
在此基础上汇聚多家区直部门、驻区单位成立“基础党建、区域发展、城市管理、社会事务、平安建设”多个委员会,负责领导和统筹协调区域内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社区层面,实施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联动模式”,形成驻区单位、党员骨干、社区工作者、居民代表、社会工作者、群团组织等“六位一体”为支撑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机制。
社会组织层面,推行“1+7+N”组织设置,建立1个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和7个社区组织综合党支部及多个非公党组织,通过向社会组织派遣党建指导员,建立社区党委与辖区50余个社会组织党建联建机制,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覆盖率95%,同时,社会组织全部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形成了“双轮驱动、双向相融”的良好局面。
突出社区建设
形成“五社联动”行动自觉
全面落实街道班子成员包联社区制度,领导班子成员作为社区“第一书记”,充分发挥工作指导和统筹调度作用,引导各社区全面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
一是创新服务群众品牌。为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办先后打造了“历精图治”“梦想社区”“菁英苗圃”“商弈凝心”“家和社新”“社区一家亲”等优秀社区党建项目,引导广大群众增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意识。定期开展“公益市集”活动,累计开展爱心义剪、健康义诊等“微服务”项目14次,服务群众2000人次,把服务送到了居民家门口。
二是构建民主议事模式。科学划分并成立网格党支部54个,建立网格党支部为核心,成立“民情恳谈会、党群说事会、居民听证会”“一核三会”治理新模式,将生活、工作在辖区网格内的各类党员全部纳入服务范围,消除服务“盲点”,让居民声音传到网格内,提升网格内居民群众归属感,夯实居民自治的基础。
三是畅通居民参与渠道。历山名郡、千西等7个社区积极寻找社区“合伙人”,建设民情、睦邻、调解三类“红管家”,组建理论宣讲、书法传授、舞蹈讲解等社区达人库,108位社区骨干力量加入;打造千西会客厅、佛山驿站、济柴动力、益起来等多个议事协商载体,畅通居民反映诉求通道,实现“居民有诉求,社区有响应”。
2023年以来,济柴、棋盘街、佛山苑三个社区先后增加车位450多个、改造破损花园600多米、安装电瓶车智能充电桩11个,千西社区“一户一表”改造,通过议事协商载体引导150户业主一致通过了设计方案。
突出能力培训
激活“五社联动”内生动力
精心打造社区工作者教育管理升级版,围绕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目标,探索实施分类培养工程,全面提升社区治理综合能力。深入组织实施“1+6”教育管理体系,以扎实推动主题教育为主线,全面实施“深学”“强基”“提能”“暖心”“争先”“服务”六项工程,选优配强“两委”班子,调整2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和2名社区居委主任,为社区建设注入新鲜血液;结合市区社区工作者招录,新转入56名社区工作者,及时开展见面会,落实关爱保障措施,通过业务培训、经验交流、以老带新、互学互进,引导和帮助新入职人员尽快融入社区。
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公益创投项目、民主议事会、矛盾调处等方式,组织现场学习,掌握实操技能;对街道安排的文明城市创建、老区小区整治、“三会一课”落实等重点工作,实施跟岗训练,开拓治理视野,提升统筹协调、治理创新能力。
选派七名社区书记到杭州等地学习先进经验,采取现场指导、观摩实践相结合的跟岗学习形式,重点学习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等先进经验;一名社区书记在济南市委组织部的组织下到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街道临汾路社区,以副书记身份积极主动参与社区的各项工作,在社区服务、老人关怀、基层治理、老旧小区改造、党建品牌打造、环保宣传、文明创建等事务中学习先进经验、掌握方式方法,进一步打开了视野、启发了思路、带回了社区治理新知识。
突出困难救助
发挥“五社联动”资源优势
始终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作用,把社会资源、资金向社区聚集,把服务力量向居民靠拢,动员社会组织和慈善机构累计培育孵化文化教育、社会事务、公益慈善、矛盾调处、心理辅导等35支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组织成员900余名。
济南索菲特银座大饭店针对辖区困难儿童,自筹经费组织困难儿童参加游学活动和各类传统节日庆祝活动4次;济南心理卫生协会会长张洪涛先生为特困儿童开展情绪疏导和心理慰藉10余次。
突出志愿服务
提升“五社联动”服务水平
结合辖区群众的需要,围绕群众关心的民生建设、环境改善等热点、难点问题,以“文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题,先后开展了社会救助、敬老扶幼、科普宣传、法律援助、消防志愿者、禁毒志愿者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70余场。建立“自助助人”志愿服务模式,动员辖区热心居民积极参与、相互带动,根据政治素养、身体状况、服务时长、业务能力等方面优中选优,成立“1支总队+7支社区分队”的“千民”服务队伍,制定了7大类17个子项目的服务清单,建立“街道制单、社区派单、服务队接单,服务对象评单”的闭环管理机制,在政策宣传、服务群众、环境整治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进一步完善“1+7+N”居民自治机制,充分调动社区志愿者、楼栋长的工作积极性,精准开展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党员进社区、服务进小区、责任进楼栋、管理进网格”“四进”活动,围绕环境整治、法律援助、知识讲座、走访慰问、文艺汇演等方面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引导广大党员、热心居民融入社区、建设社区,志愿服务精神在辖区得以大力弘扬。(大众新闻客户端刘飞跃通讯员苏毅王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