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物联网;智慧图书馆;RFID技术;智慧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30日
一、物联网概况
(一)物联网的概念、涵义。物联网在网络科技、信息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已经从一个外来概念演变成一个“中国制造”概念,覆盖了我国城市建设、功能建设的方方面面。它最早通过RFID也就是射频识别技术、红外线感应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互联网和任何物品相联接,实现信息的交换和通讯,在此基础上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以及管理的一种网络。美国于1999年召开的移动计算机和网络国际会议上最早提出了物联网概念,直至2005年11月国际电信联盟才正式确认了物联网概念。
(二)物联网的特点、功能
1、感应的全面化。利用先进的设备仪器和发达的高科技手段,如RFID、GPS、传感器等用于物体,对物体进行信息的感知、采集和分析,使联网的每一个物体都可以搜寻到源地址、源信息,以通讯、联网的手段达到对每一物件形成可控制的目标。
2、传送的安全性。在物联网构筑中,RFID标签里储存着规范且具有传递性的信息,将物体信息编码接入信息网络,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安全的信息获取或共享,将物品进行识别定位,然后传送到指定端口。
3、处理的智能化。现代的智能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技术,利用云计算、模糊搜索与识别来进行海量的数据信息分析处理,基本上达到了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的识别沟通,对不计其数的物品全面实施动态掌握,在决策和控制上完全智能化。
二、物联网在图书馆的发展与应用
(一)在物联网网络中,RFID技术能够让物品主动现身、主动介绍自己,完成物品间的自动交流,其本质就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技术和模糊搜索信息互联共享。在图书馆的应用过程中,物联网对文献信息搜集获取准确、全面,针对用户进行的导航性模糊型搜索进而进一步跟进达到个性化需求,及时高效地满足用户。
(二)在国外,物联网在图书馆已有多年应用经验,我国于2006年在集美大学成功应用。在采用DILAS系统和RFID技术集成化系统后,文献信息在采编、流通、典藏和用户管理方面,开发了文献定位导航、架位标识和智能盘点车。2006年自助借还机的投入使用,让图书馆自动化服务模式得到了大范围延伸,目前地方社会图书馆以及高校图书馆彻底打破传统闭架――半开放――开放服务模式,对图书馆采取大流通服务管理模式,RFID技术成为最强大的技术支持。
三、智慧图书馆的概念、特点
智慧图书馆是智能馆舍、物联网、数据海、云计算、智慧化设备的综合,它必须通过物联网来实现智慧化管理和智慧化服务。它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图书馆建筑、设备、信息文献、关联用户彼此连接构成图书馆物联网,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能够相互感知,并且对感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管理控制平台。它有存储资源巨量化、互动实时化、资源共享无界化等特点。
四、智慧图书馆的智能化应用
当前,图书馆采用的专网专用的RFID技术,在物联网应用上属于初期阶段。今后物联网发展方向将把智能型向融合型、泛在型靠拢,构筑一个超强的RFID与WEB联合网络体系。
(一)规范文献的标识度。物联网RFID技术能够在海量文献里区别单一文献,并且对单一文献进行编码以供识别。在对单一文献进行筛选识别、跟踪访问、控制管理的同时,也可批量监测类似文献,做到多文献共进读取、单一文献识别,使个体文献的标识做到唯一性。在图书馆的应用上具有典藏精准、查找便捷、合理排架,数据即时备份又可支持多机器同时盘点,在无网络情况下也支持离线工作。
(二)全面、及时获取文献的动态信息。智慧图书馆的管理内容庞大而又全面,包括用户群分析、用户需求分析、数据及数据交换分析,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服务目的。当用户提出个性化需求时,任何一个装有RFID读写器的终端,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对文献信息的实时监控、即时获取,RFID技术的支持,使图书馆在采集信息时,精准、高效,能够吸引更多用户。
(三)图书馆大流通管理模式的技术支持。RFID技术是利用射频信号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完成数据交换,对静态或移动的信息文献作出自动辨识,图书馆利用物联网自助借还文献的设备,实现用户的自助借阅与查询。RFID构筑中,将流通中的不同文献进行分层分级编码,对文献的静态与动态实时监控,在读写器扫描范围内,批量文献信息迅速传回数据库,分配清单与核对结果得到快速分级处理。
五、智慧服务
(一)图书馆模式在经历了传统型、数字型到如今的智慧型,图书馆的服务也相应上升到智慧服务。智慧服务的特征是以知识的运用能力为主导,知识的创造为基础,服务对象定义为知识团队。
(二)智慧图书馆是高于数字图书馆的智慧共同体,智慧与服务是相辅相成的,智慧的程度制约了服务的效果;反过来,服务的内容与服务工具都离不开智慧的支持。图书馆是信息的储备中心,它的属性就是为文化、教育和科研服务。用户通过图书馆搜寻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又会创造出新的知识文化,利用新的文化知识时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图书馆的智慧服务是在创造与创新并生的情况下,形成增值的知识产品,并且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服务社会。
(三)图书馆是一个服务机构,智慧服务的成败取决于图书馆馆员的智慧。智慧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技术硬件,这由图书馆馆员来操控,图书馆馆员是智慧图书馆的第一梯队,智慧馆员的专业知识、工作状态、多元化思维及创新能力在多方面促进智慧服务。
六、结束语
在发展产业中国、智慧中国的今天,一个崭新的“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慧互联网时代,“智慧中国”将把任何智能技术应用到社会各个方面。物联网造就的智慧图书馆作为其中的一个环节,是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产业革命,图书馆的决策层和管理者,将把智慧图书馆建设以及智慧服务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主要参考文献:
[1]韩丽.物联网环境下智慧图书馆的特点、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现代情报,2012.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8例均为住院患者,男31例,女17例;年龄35~71岁,平均51.5岁。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其中8例做了腰穿,脑脊液均为血性。
1.2方法L3~4或L4~5作为穿刺点,按常规腰椎穿刺规范正确操作,待有脑脊液流出,适当以针芯堵塞部分针管内通道,防止流出过快形成脑疝。缓慢放出血性脑脊液10~25ml,而后以10ml注射器抽取常温生理盐水10ml缓慢注入蛛网膜下腔,等候若干分钟,再缓慢放出,反复几次。每周2~3次。每次操作完毕嘱患者去枕平卧4~6h,不影响饮食。同时加用血府逐瘀汤口服,不能口服药物的有意识障碍患者则给予鼻饲。
2结果
治愈25例(52.1%),好转21例(43.8%),无效2例(8%),有效率92%。
3讨论
SAH属中医学“头痛”、“中风”等范畴,稽其所因,乃阳化风动,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夹痰夹瘀,横窜经络,阻滞经络而成,其根本在于离经之血,瘀于脑府。治疗宜用活血化瘀之法。血府逐瘀汤是活血化瘀疗法中的一个常用方剂,载于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主治上焦瘀血、头痛、胸闷、呃逆等。方中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牛膝祛瘀、通血脉,并引瘀血下行;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桔梗、枳壳开胸引气,气行则血行;生地黄凉血清热,配当归养血润燥,使瘀祛而不伤阴;甘草缓急,通百脉以调和诸药。红花、桃仁、赤芍、川芎等活血化瘀,而桔梗主升,枳壳畅中,牛膝主下行,贯通上、中、下气血;再用当归、生地黄养血补血活血,加甘草和中,防止伤胃气。本方不仅行血分之瘀滞,又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而又能生新,合而用之,使气行瘀去,诸症可愈。全方配伍可改善循环,增加组织器官血流量,降低颅内压,对于急性SAH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姚淑芳,尤群生,李栋.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120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1314.
[2]王维治主编.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2.
1.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社会化阅读推广服务的用户分析
2.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社会化阅读推广服务的基本原则
3.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社会化阅读推广服务的媒介选择
3.1微博
3.3二维码
4.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社会化阅读推广服务的模式构建
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将与学校、政府、公共场所以及公司合作来构建社会化阅读推广服务模式,在模式构建过程中网络新媒体要结合传统媒体的优势特征来进行分析(见图1)。
1.豪放的语言豪放就是气势浩瀚、激越高昂、豪壮刚舰英武奔放的语言格调,即人们常说的阳刚之美。形成豪放的语言风格的要素,主要表现在对词语声音色彩的大量选用上。
在讲初三《思想政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这一问题时,我是这样说的:“我国的宏伟目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宏伟目标,集中代表了全国人民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愿望,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同学们想一想:,,;同学们听一听:‘五四’怒吼,‘八一’枪声,芦沟惊雷!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都在做着同一个强国梦,一代又一代,不懈努力,奋发追求,寻找强国路。这个梦,好久好久!这条路,好长好长!今天,我们终于找到了强国之路,正在向这个宏伟目标挺进。我们伟大的祖国必将以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康乐的崭新形象,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2.柔婉的语言柔婉是与豪放相对应的语言风格。柔婉的特点是语句优美,情意缠绵,韵味深长。柔婉风格的语言,大多来自于使用语句的变幻多姿,短句急而促,长句舒而缓,偶句匀称凝重,奇句绮丽洒脱。
如在讲上例“怎样才能实现宏伟目标”时,我进一步阐述:“宏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今天的奋斗。强国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虽然困难多,毕竟在克服;虽然路遥远,毕竟脚踏地;虽然是梦想,毕竟能实现。”
这一语句,通过一波三折、一唱三叹的抒情格调,反复强调和逐层烘托出实现宏伟目标的希望、决心和感情,用语言声调描绘出奋斗之歌的多层次旋律,使学生在逶逶迤迤的情绪意蕴中,加深并巩固教材内容的深刻意义。
3.灵秀的语言灵秀就是绮美绚丽的语言格调。它能给学生以错落有致、轻松谐趣、色彩斑斓的优美感受。灵秀风格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如何使用形容词和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它的节奏既充满着强烈、深厚的情感,又回荡着起伏不停的音律,能增强对教学内容的形象描述和抒情感。绮美娟秀的语言、深厚的情感,形成跌宕起伏的音律和景外有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画面,使教学情景交融、丝丝入扣、灿烂可观。正所谓“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
4.回环的语言回环就是用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的开头,又回过头来用前一句的开头做后一句的结尾的语言格调。教学中一句优美的话语就是一颗璀璨的珍珠,把这些彩色的珍珠两端串结成圆圆的项链,就是回环。这种修辞手法通过语序回环往复的巧妙配合,表现两种事物或现象相互排斥或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它结构严密、上递下接、语势连绵、音律流畅,用之则可加深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在讲授初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一问题时,我是这样复习提问的:“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是什么?”(学生答,略)接着,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说:“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就必须有正确的路线做指导,这条正确的路线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宏·伟·目·标的提出依据的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情决定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实现社会主义·宏·伟·目·标的保证。”
这段语句,每句内部意思衔接,揭示了“宏伟目标——基本路线”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含义深刻,精辟警策。加之结构整齐匀称,具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美,传递出和谐统一的美的节奏,使学生听后情趣横生。
一、前言
二、双关
双关,就是人们平常爱说是所谓“一语双关”,即“言在此而意在彼”。它是一个词、短语或句子、句群,同时含有双重意思:一种是字面意思即本身意义;一种是言外之意。字面是意思即本身的含义是次要或不是强调是重点。
(一)语义双关
指利用词语或句子是多意性在特定语境中形成的双关,同一个词语同时有两层意思,并且两层意思相互关联。例如:
例(1)“一面之交,终生难忘”的表层意思是只见过一次面,但一辈子都难以忘记。但该处作者的真实意图是说明陈克明的面条质量很好,让消费者难以忘怀。这里利用语意双关,作者暗换了词语的意思,把“一面之交”中的“面”的“见面,会面”之意换成了“面食”之意,这两层意思互为表里,相互映衬。
(二)谐音双关
三、比拟
(一)拟人
例(3)把电脑称为“永远不会向你请假的得力助手”,这不仅说明佳能电脑在工作方面能够让你得心应手地运用,而且在它的性能方面也是一流的。
(二)拟物
例(4)以舒适拟鞋子。例句是把一种事物当做另一个事物来写,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容生动明了地向受众展示出来。通过这种强加动作于它物的灵活笔法,那些产品也都栩栩如生了。
四、比喻
(一)明喻
它是指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十分明确,并且有明显是喻词,如:“像”、“好像”、“如”等,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予以明确的表达的比喻。例如:
例(5)将使用强生牌婴儿皂沐浴的使用者的肌肤和新生婴儿柔软细嫩的肌肤进行比较,这就使该肥皂的功效和形象地展现在受众面前。
(二)暗喻
它是指没有明显的喻词,而是在比喻中使用“是”、“等于”、“变成”等词语,本体和喻体不一定同时出现,和明喻比起来,暗喻显得更加自然温和,在潜移默化中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
(三)借喻
它是指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喻体,直接比喻的事物来代替被比喻的事物。借喻通常适用于人们熟悉其性能的产品上。例如:
五、对偶
例(8)不仅声调相间、平仄合拍,而且用词贴切,语言音韵铿锵有力,富于音乐性和节奏感。它不仅表现了裁缝师傅的高超技艺和服装制作的工艺流程,而且反映了裁缝师傅对顾客的入微关怀,让受众不觉地感到一汩汩暖暖的温情流淌在字里行间。
六、夸张
指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着意把被描述的事物的本质特征,极力地夸大或缩小,有意思地夸大或缩小“事实”,使语句更突出,更鲜明,给读者或听众更强烈、更深刻的印象。
七、通感
例(10)运用“听绿色”是明显的把视觉感受转化为听觉,该手机是一种辐射较小的环保型手机,而“绿色”如今已成了无污染的代名词,接听时没有辐射污染,所以说“听得见的绿色”的运用既合情合理,又新鲜有趣。
八、顶真和回环
(一)顶真
(二)回环
九、结语
参考文献:
[1]李庆荣.现代实用汉语修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5-29.
[2]汪丽炎.汉语修辞.[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1990:31-36.
[3]现代汉语词典.[M]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08-01.
1、珍珠之歌随波荡漾,余音袅袅,终于完全消失。
2、在沙漠那边,袅袅白烟缓缓升起。
3、在课之尾设疑,让学生感到余音袅袅,言已尽而意无穷。
4、那声气哗啦哗啦,又像风涛澎,又像狼吞虎咽,中间还夹着一丝又尖又细的声音,忽高忽低,袅袅不绝。
6、那些乐曲是如此的美、余音袅袅,使人感到心灵平和。
7、她已离去,但她那美妙的歌声仍然袅袅余音,不绝于耳。
8、小说情节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给人一种余音袅袅的感受。
9、那些声音又回来了,像一根根弦接连绷断,铮然作响后在寂静中余音袅袅。
10、思念像一条流不尽的江河,思念像一片温暖的流云,思念像一朵幽香阵阵的鲜花,思念像一曲余音袅袅的箫音。
11、思念像一曲余音袅袅的萧声。
12、希望之歌随波荡漾,余音袅袅,终于完全消失。
13、爱情和情歌一样,最高境界是余音袅袅。
14、这只歌唱遍了神州大地,五十年悠悠岁月,余音袅袅,一曲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