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这一知识点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是常见的考点。主要以客观题形式进行考察,主观题常见于材料型的案例分析题中。
在学校情境中,学生常提出诸如此类的归因问题,如:"我为什么成功(或失败)""为什么我生物测试总是考不过人家"等等。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
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
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
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
3、可控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1.唯一可控的因素:努力程度
在六个因素中,只有努力程度是可以控制的,其余都是不可控。
2.只有两个稳定的因素:能力和工作难度
在六个因素中,只有能力和工作难度是稳定的。其中需要重点记忆的是“工作难度”,因为很多同学会先入为主觉得工作的难度是可以变化的,所以认为它不稳定,比如有同学会认为这次考试和上课考试的难度就可能不同,为什么说“工作难度”是稳定的呢
3.内外因素:看个人
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是三个维度中最容易判断的,通过常识就可以判断出来该因素属于个体内部的还是个体外部的。
由于维纳指出,多数情况下,人们只把成功与失败结果归结为个人的能力、自己所作出的努力程度、工作任务的难度及运气四个因素,所以在记忆一一对应关系的时候,也是着重记忆前四个因素。
A.小果的归应属于外部,稳定,不可控因素
B.彤彤的归应属于内部,不稳定,可控因素
C.小果的归应方式会避免她有过大的学习压力,值得提倡
D.彤彤和小果的归应方式虽然不同,但对学习行为并不会有影响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题干中的小果把考试失利归于“最近很倒霉”,属于运气因素;彤彤把考试进步归因于努力因素。
A选项,外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是工作难度。而小果归因为运气,所以排除A选项。
B选项,内部、不稳定、可控因素是努力。彤彤的归因就是努力,所以B选项正确。
C选项,小果归因为运气因素,所以并不会产生过大的学习压力,并且也不值得提倡。
D选项,两个人的归因方式不同,会对后续的学习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