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民本思想的局限性及现实意义

摘要:民本思想是我国君主专制统治时期重要的政治思想,对历代君主的治国方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君主专制统治时期的民本思想的代表人物所处历史背景和主要观点的追溯,概括了民本思想的即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的实质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维护封建统治的意义和局限性,揭示了民本思想因受制其产生的经济根源,而处于异化状态。正视民本思想的意义及局限性,并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本思想,对于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及推进中国民主法治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本思想;现实意义

俗话说今人可以史为鉴,我过传统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民为邦本”、“使民为君”、“励精图治”。这三项内容相互矛盾,却又相互联系,揭露了民本思想表为民本,实为君利的内在本质。民本思想对于维护封建统治有着重要意义,减少了封建专制的压迫感、控制了封建专制的残酷性、让封建专制统治伪合法化及让统治者谨慎当政。传统民本思想根植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是被异化的,与现代的民本思想有着本质不同,打着民本的幌子,却行着君本之事。如今,中华民族正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大道上,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的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但当下社会的现实需求和执政理念正处于一个激烈互动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如何推进中国民主法治建设,如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传统民本思想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一、历代民本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民本思想起源于周商更迭时期,春秋战国全面发展,到汉唐再度兴起,是为维护君主专制制度,视民为国之根本的政治思想,源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一)周公旦的“保民”开创了民本思想先河

(二)孔丘的“仁”第一次把奴隶纳入了“人”的范畴

(四)荀子的“舟水论”生动阐明了最底层劳苦大众所蕴含的伟大力量

荀子是战国末期人,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已基本取代了奴隶主阶级[1],正意图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政权,荀子的政治思想正是为新兴地主阶级完成最后使命应运而生,提出了“隆礼重法”、“尊君爱民”的治国主张和政治见解,他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爱民”这一政治见解中。认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从君与民的政治互动关系阐述了人民的重要性,同时告诫统治者“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王制》),认清“民水君舟”的关系和人民的巨大力量,切不可胡作非为,否则必将社稷倾覆,同时认为“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已,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已用、为已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已用,不为已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荀子·君道》),只要“爱民”、“利民”,人民就会尊爱君王,就会为了君王舍生忘死,士兵就会英勇奋战[1],城池就会稳固。荀子“爱民”的政治主张虽然是出于稳固君主专制的考虑,并具有很强的现实功利主义色彩,但这对于当时急于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政权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得到后世一些为政者的推崇借鉴。

(五)汉唐时期的“世之本”、“国之先”是对广大民众准确定位

二、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归纳

(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民本思想的现实认同

不难看出,前述代表人物都是处于社会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或刚改朝换代,百废待兴、或已穷途末路,混乱不堪、或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他们都认识到,这一切都是源于最广大的人民伟大力量所致,可见人民是历史主体,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最终力量。

(二)使民为君,维护专制是民本思想的价值追求

从周朝民本思想的全面形成,到清末晚期的3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民本思想如何改名换姓,变换称呼,其最终价值取向始终没有改变,都是为了让民众听从统治阶级当权者的统治和指挥,或为国捐躯,或安心劳作,让民众感受到明君的圣贤,拥戴君主,忍受其残酷的剥削和压榨,维护其专制统治地位。

(三)励精图治,稳民富民是民本思想的实现方法

当权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也依据民情民意,不断调整自己的治国方略,提醒自己要戒掉奢淫,谨慎施政,采取很多稳定民心、提升生产生活条件、重视教育感化、慎用酷刑等“仁政”,这在现实上对改善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传统民本思想的现实意义

使民为君,维护专制是民本思想的价值追求,这是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但传统民本思想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现实认同,以及励精图治,稳民富民的实现方法,仍然体现着深刻的人民性和进步性,其合理内核仍然不失为我们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丰富营养。在我们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过程中,更要清醒地认识其历史局限,把价值追求与实现手段相统一,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刻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决反对“四风”,廉洁奉公,勤政务实,勇于开拓,努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清楚地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牢记宗旨,全心为民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民本思想的现实认同,然而在“使民为君,维护专制”这一价值追求之下,历观君主专制历史,始终是摆脱不了“一治一乱”这一魔咒。中国共产党党与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是全新的政治主体,不同于以往任何政治力量。每一名党员都要时刻牢记宗旨,全心为民,把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取福利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最终价值追求,党的事业才能得到最终实现。当前的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活动民的价值追求是维护最为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每一名党员干部切不可以此为手段,而谋求个人的特殊利益,每一名党员就要真心实意的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一切为民,想人民所想,急群众所急,下决心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否则就会出现教育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与实现手段的内在的矛盾,甚至把此次教育实践活动沦为谋求私利的工具。

(二)主动构建人民群众实现表达意愿的渠道和手段

我们不可因为自己是执政党,而把自己与人民对立起来,要始终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利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给与的,我们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不可认为现实中的群众应有的合法利益,是我们党员干部施舍给他们的,不可想当然地认为,权利在自己手中,给也可,不给也可,把人民群众置于被动地位。这样真正的民意很难被表达,这种群众路线是口惠而实难至的,我们就会走上“无参与权的群众路线”。

(三)群众路线不是缓冲阀,不是政治博弈

我们要始终牢记,我们党始终是群众利益的最忠实的代表,当前国际国内出现了新形势,少数群众受到国际国内分裂分子的蛊惑,出现了危害国家安定团结的言行,少数党员干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走向歧途,给我们党抹了黑,现在广大人民群众提出了一些意见,治病救人,维护党的纯洁,是我们党的一贯做法,都会一直坚持下去。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基础,从前是这样,今后一直也会坚持下去,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本原因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最终目的不是缓和社会矛盾,不是为了维护我们党的特殊利益,只有这样认识,我们的工作才会有真正的落脚点。

参考文献

[1]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新星出版社2005年11月1日

[2]《百度百科·帝范》

[3]诸凤娟《民本思想的发展逻辑及其当代价值》辽宁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

THE END
1.基础知识:管理学主要理论及代表人物吉林公务员考试网在事业单位考试中,管理部分的知识点一直是考试的重难点。例如,泰勒是谁?谁是“经营管理之父”?我们经常讨论的需求层次理论是谁提出来的?今天小编带着大家从管理学概述开始,看一看主要管理理论及代表人物的主要考点。 一、古典管理阶段 (一)泰勒及其科学管理理论 ...https://jl.huatu.com/2023/1230/2592326.html
2.组织行为学新思考题个性的特质理论:对于个性的最初的研究,是以特质理论观点开始的。特质理论也是影响现代对个性研究的最主要理论思想之一。一般来说,特质的观点比较忽视情境对个性的直接影响作用,而更强调个性特征的稳定性和跨越情境的一致性特点。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卡特尔和艾森克。卡特尔提出的16种特质,已经成为后来人们研究特质的重要基...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613/16/5874968_386319964.shtml
3.名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是什么?战国时诸子百家之一.以正名辨义为主,主要代表为邓析 、惠施 、公孙龙等.先秦时期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的一个思想派别,重视“名”(概念)和“实”(事)的关系的研究. APP内打开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孔子是什么家思想代表人物 儒家 33400 西方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和观点 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 1、传统管理思想的主要代表...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880ecb459013307c99d69d08b66fe7d8.html
1.2017电大管理学基础1.2.18 非理性主义倾向强调管理中的“软”因素,倡导一种以人为核心、带有感情色彩、注重灵活创新的非理性的管理模式。 1.2.19 “学习型组织”理论提出五项修炼:追求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目标、开展团队学习、锻炼系统思考能力。 1.2.20 组织文化的结构主要由以下三层构成的:⑴精神文化层;⑵制度文化层...https://m.yjbys.com/edu/xiangmuguanli/158427.html
2.(完整)公共管理基础有关学派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简表.doc表3孔茨的“管理学丛林”(P12-13)管理学派代表人物记忆参考主要观点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职能学派)孔茨孔茨重过程管理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与别人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人性行为学派麦格雷戈麦格雷戈有人性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巴纳德构建社会系统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组织的协作系统由三个因素构成,管理人员有三项职能管理科学学派马克兰...https://m.renrendoc.com/paper/301236733.html
3.第二式课程与教学技能课和检查课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斯宾塞,他在《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指出,为人类的种种活动做准备的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知识,尤其是自然科学知识,所以它们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最主要的位置。当时欧洲的“实科中学”便是据此思想开设的。从这种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它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轻视单纯书本知识的传授,同时...https://blog.csdn.net/m0_63910340/article/details/129322261
4.心理学试题及答案9、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华生和斯金钠等。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观点上,华生否认行为的遗传,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从刺激-反应的公式出发,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观点不仅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而且忽视了人类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否定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斯金纳也是环境决定论者。他主张有...http://mip.pincai.com/article/1392535.htm
5.百家争鸣教案知识与能力:知道、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 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灵活运用随堂小品、知识竞赛、故事会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分组活动这一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假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 https://www.jy135.com/jiaoan/1151906.html
6.简单心理学知识点6.心理学中出现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和思想: 学派名称与年代 主要人物 研究对象 基本观点 构造主义 1879-1900 冯特,铁钦纳 意识的结构 意识内容可以分解为感觉,意象,激情三种基本要素 机能主义 1890-1930 詹姆斯 意识的功能 意识体验的适应性目的要比结构更重要 ...https://www.wenshubang.com/xuexijihua/445912.html
7.高一历史教案(通用13篇)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措施。理解其内容、作用、影响。 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历史人物评价能力,初步掌握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行维护国家统一观念的教育。通过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相互关系的教学,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 https://www.unjs.com/jiaoan/lishi/20080121115846_62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