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技术范文

根据控制功能和控制目的不同,计算机控制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3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特点

计算机控制技术由软件和硬件组成,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一般控制技术相比而言,计算机控制技术具有以下显著特点。计算机控制技术中既有模拟信号,也有数字信号,在实际工作中,只需要修改相应的程序,就能够实现改变控制规律的目的。同时,计算机控制技术具有丰富的指令系统和很强的逻辑判断功能,采用的离散控制方式。在实际工作中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有利于实现控制与管理的一体化,显著提高工业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取得更好的生产效益。

4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

目前,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管是微型系统还是大型系统,都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控制技术,其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微型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各种微型控制器逐渐出现,不仅性能优良,而且价格也低廉,适用范围也比较广泛,同时也促进了计算机控制器成本的降低,更好的推动了计算机控制技术的运用和发展。此外,通过各种软件编程,还能够实现复杂的、灵活的控制算法,使得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建设等众多领域得到了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控制理论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更为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将会出现,其控制效果必将更为可靠,适用范围也必将更为广阔,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好发挥更大的作用。

5结束语

近些年来,随着对计算机控制技术研究的深入和对国外先进成果的吸收和引进,我国计算机控制技术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科技队伍不断发展和壮大,随着工业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控制技术也有着更为广大的应用市场,今后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提高工艺水平,满足高精尖技术发展的需要,促进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更好的发展作用。

参考文献

高校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就是计算机控制技术,这门课程在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工程应用中十分重要,通过对该课程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学生可以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构成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且能把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运用实际工程中。

一、课程改革及教学模式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选择主流的计算机主机。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改进,在现代的工业社会中,微机已广泛进入工控领域,主要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提高了安装和调试的工作效率。微机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主机教学是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重点介绍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而系统性的综合实践能力尤其重要。这方面的的技能主要在实践中获得。因此要加强实践教学。可以加大对设计方面、综合试验研究方面内容,主要是以系统型的综合实验研究为主要方式,环节性的实验可以在其它专业课中进行。

(二)教学实践改革

教材内容教学主要体现在控制理论和实践应用两方面,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全排教学。但是都要在加大实践教学是前提条件,是教学基础,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设计控制系统的操作能力。

二、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模式改革主要指以下三种模式:

2.运用工程实例辅助教学。此方法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加强对原理和基础内容的掌握,而且还要使学生兼顾实际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新技术实例,促进学生正确工程观的养成。对教师而言,可以亲自实践,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同时也可以提供个别案例,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同时,真正的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需要做到对电压等级、成本控制、设备可靠性、维护升级等方面的了解,课程即将结束时老师应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监控系统设计来做演示和讲解,进而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综合性能及科学应用。

三、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1.使教师的业务水平有所提高。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对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必须进行实时更新,并做到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使该学科不断出现新的科研成果,使学生不断掌握最新的学习内容。

2.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所增加。在教学内容和实践设备不断更新的环境下,大多教学内容都能够展现和反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增加综合运用知识及编写计算机控制程序的能力。由此可见,计算机教学改革养成了学生独立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Abstract:thecourseofcomputercontroltechnologyinelectricinformationengineeringmajorisoneofmainprofessionalcourses,theteachingpracticeexplorationisverynecessary.Inthecourseofcomputercontroltechnologycharacteristics,fromtheexperimentalteaching,curriculumdesignandotheraspectsofpracticeandprobesintothecontents,adoptingflexiblemodeofpracticeteachingreform,thecultivationofstudents'independentabilitytoanalyzeandsolveproblems,inordertodeepentheteachingreformhadbeneficialattempt,obtainedthegoodteachingeffect.

Keywords:computercontroltechnologypracticeteachingconstructionandteachingresearch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工农业生产的诸多领域中,人们广泛地使用计算机作为控制器来实现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是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理论后发展起来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是高等学校中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学习本课程应从工程技术角度出发,要注重理论与应用结合、设计与实现结合,注重系统性和实用性,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如何利用计算机控制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并基本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方法及计算机在工业过程控制应用中的各种技术。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和实践是密切联系的,由于本课程的这种特点,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阶段很难领悟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精髓,并将其应用于工农业的生产过程。计算机控制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性学科,本课程实践教学是帮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一项重要手段。

一、目前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完成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学习之后,一般应掌握本课程介绍的基本原理,完成简单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编程和调试工作。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仍无法完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2)学生缺乏面向工程实践的机会,学生能学好课程的书本内容,通过课程理论考核没有问题。但是一旦遇到实际问题,他们往往不能从问题本身出发,而从书本出发,导致难以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3)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等实践环节不能有机结合。有的高校实验条件差,实验教学主要以验证性、演示性实验为主,缺乏综合性操作训练项目,实践学时少等极大限制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课堂理论教学过程枯燥,学习效果差。

二、实践教学的探索

目前社会对高等学校工科专业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尤其是实践动手能力、工程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已不能培养符合现代经济发展与市场经济需求的生产技术应用型人才,很多高校传统的实践教学都是附属于理论课而设置的实验、实习和课程设计。近年来高校扩招后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直接反映在毕业生就业方面,要摆脱所面临的困境,就必须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强、真正具有工程意识和一定创造性的应用型人才。

加强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很有必要。下面从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其他的实训辅助教学环节出发,探讨如何提高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2.1实验教学的探索

实验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手段,因此多数学校选择了最基础的且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实验项目。然而一些实验内容又多是验证性的,专业所需的实践能力、工程意识与创新精神得不到系统的培养与训练。2.2课程设计教学之探索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课程设计是本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较强的教学环节,它对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解决某个实际问题,巩固和加深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分析能力,为以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目前多数学校在课程设计时采用的方法是在计算机控制实验设备的基础上,完成一些综合性较强的系统设计题目,比如在TD-ACC计算机控制实验系统上可以完成基于8088微处理器的直流电机闭环调速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温度闭环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等设计课题。缺点是系统的框架固定,可选范围有限。

针对课程设计,我们拟以单片机为控制器完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融合Matlab和Protues等软件。利用Matlab在建立控制系统模型的优势,以Matlab软件作为课程设计的理论仿真平台,加深学生对计算机控制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另一方面,在Proteus平台和Keil软件的支持下,学生可以完成系统从芯片选择、电路设计、程序编写、调试、仿真运行的整个过程,可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设计了基于Protues的单片机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仓库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等课程设计课题,作为对原有课题的补充,解决了原有实物设计系统的不足,拓宽了课程设计范围。

2.2重视辅助实训环节的探索

高等工科学校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有一定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工程意识和一定创造性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要完成这一培养目标,我们就必须重视实训环节。我们学院不断加强实践教学与管理改革,创立了创新实训基地,以综合、设计创新实训为主,实训形式丰富多样,有综合性设计、计算机仿真、创新设计、实物制作与竞赛,并不断加强实训基地和课程教学的联系,目前实训基地已经有专人管理,走上了规范化的教学管理轨道。

一、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双语教学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和交流水平。在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中既传授了专业理论和英语语言知识,也可以通过课堂讨论、专题研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文献查询、问题讨论的水平。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词汇。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手段与速度大大提高。双语教学中,学生可以频繁地接触和使用英语进行学习和交流。

二、“计算机控制技术”双语教学的实施计划

为了适应高校教学的要求和提高专业课程的授课效果,应该采用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和研讨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发挥传统教学灵活性强、节奏感好的优点,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新兴的教学手段教学形象、直观的特点。

三、双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外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高校理工科的双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结合我院“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双语教学的思考,阐述了在高校理工科学生中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讨论了在学院开展“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计划。最后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阐述了进行“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双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孙文,姜国新.浅析高校微分方程双语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5(15):271-272.

中图分类号:F416.67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计算机控制就是用计算机对一个动态对象或过程进行控制。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用计算机代替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常规控制设备,对动态系统进行调节和控制,这是对自动控制系统所使用的技术装备的一种革新。这一革新,改变了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也导致对这类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发生较多的变化。在初步介绍计算机控制系统之后,分别介绍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特点和基本设计过程。

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将根据不同的对象有所不同,但系统设计的步骤大体上相同,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1.1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1.2确定控制任务

1.3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要根据系统总的设计要求,确定软件所要完成的各种功能及完成这些功能的逻辑和时序关系,并用软件流程图表述出来。按软件流程图中不同的功能,分别设计相应的软件功能模块。如模拟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通讯模块和键盘处理模块等。每一种模块都可以单独进行调试,各种模块分别调试好后,再按流程图逻辑和时序关系将他们正确组合、连接、调试。

1.4现场安装调试

首先要按工艺流程图将系统正确安装,然后对系统进行粗调和精确调试,根据实际对象确定各种控制参数,调整显示值或保存数据等。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都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用对现场情况进行模拟的方式进行,并进行必要的联合调试工作,半实物仿真是系统调试的虽要基础,而最终的系统级调试要在现场完成。

2概述计算机控制系统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是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而一个完整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由下列几部分组成:被控对象、主机、外部设备、设备、自动化仪表和软件系统。

2.1硬件部分

硬件部分用于一般数值计算和信息处理的计算机称为通用计算机(简韵;通用机)。用于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的计算机称为工业控制计算机(简称控制机)。通用机由主机和外部设备组成,主机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和主存贮器(俗称内存贮器);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部存贮器,如键盘、CRT显示器、打印机、磁带和磁盘等,起着人机联系和扩展主机存贮能力的作用。它们是主机正常工作和人们使用主机所必需的设备。'通用机主要是同使用机器的人交流信息,控制机除了同人交流信息外,要自动地控制生产过程,它还必须与被控制的对象直接交流信息。这是控制机与通用机根本不同的地方。为此,控制机必须具备直接从生产过程获取信息,经过主机加工处理后,把控制信息馈送给生产过程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主机与被控对象之间直接进行信息的变换和传递上,具有这种能力的设备称为生产过程通道。相对于外部设备,通常把生产过程通道称为主机的设备。因此,可以简单地说,通用计算机由主机和外部设备组成;控制计算机由通用计算机与设备组成。

2.2软件部分

软件系统是控制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适当的软件系统支持下,控制视才能按设计的要求正常地工作。控制机的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系统软件是用于计算机系统内部的各种资源管理、信息处理对外进行联系及提供服务的软件。例如操作系统、监控程序、语言加工系统和诊断程序等。应用软件是用来使被控对象正常运行的控制程序、控制策略及其相应的服务程序。例如过程监视程序、过程控制程序和公用服务程序等。应用软件是在系统软件的支持下编制完成的,它随被控对象的特性和控制要求不同而异。通常应用软件由用户根据需要自行开发。随着计算机过程控制技术的日趋成熟,应用软件正向标准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标准的基本控制模块由制造厂家提供给用户,用户只需根据控制的要求,经过简单的组态过程即可生成满足具体要求的专用应用软件,大大方便了用户,缩短了应用软件的开发周期。提高了应用软件的可靠性。

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

由于计算机本身的特点,计算机控制系统与一般常规的调节系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精度高:通过多字长的数值运算,可以实现常规调节器难以达到的控制精度,而且不存在零点漂移、热噪声及元件老化对控制精度的影响。计算机具有分时处理能力。一台计算机(严格说是一个CPU)可以对多个控制回路进行控制。

计算机具有很强的贮存和逻辑判断能力,能够根据生产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判断,选择最合理的控制对策;可以实现复杂的控制规律,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使用方便灵活。计算机的控制功能是通过硬件和软件共同实现的。在不增加硬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修改软件来改变控制方案和控制机的功能。计算机除了能实现控制功能以外,还可以同时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如生产计划调度,经济核算等。

4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DCS和工业控制计算机技术正在相互渗透发展,并扩大各自的应用领域。原来一般流程工业的控制多选用集散型控制系统(DCS),离散型制造业的控制多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随着DCS和PLC相互渗透发展继而扩大自己的应用领域,将出现DCS和PLC融合于一体的集成过程控制系统。工业控制网络将向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无线技术以及智能传感器技术的结合,产生了基于无线技术的网络化智能传感器。这种基于无线技术的网络化智能传感器使得工业现场的数据能够通过无线链路直接在网络上传输、和共享。工业控制软件己向组态化方向发展,工业控制软件主要包括人机界面软件、控制软件以及生产管理软件等。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控制越来越深入地渗透于生产之中。因此,设计一个性能良好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硬件、软件和控制算法3个方面,一个完整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系统的抗干扰性能,使系统能长期有效地运行。在综述部分对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近年来我国在控制规律、控制方案、实施技术以及大规模的集中控制方面,有一定数量的成功典型,经济效益也比较显著。近年来,还开始运用数学模型方法,探讨和推广现代控制理论在化工过程控制中的应用,结合微型计算机的推广应用,不少项目开展了计算机控制和调度管理的研究,使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都有较大的提高。

1.1变配电系统

1.1.1遥测、遥信对象附楼配电室技术屏低压I段主供回路、附楼配电室技术柜低压II段备供回路、附楼配电室动力屏低压供电回路、新闻网配电柜低压I段主供回路、新闻网配电柜低压II段备供回路、动力站新闻网低压I段送电回路、动力站新闻网低压II段送电回路、动力站全台网低压I段送电回路、动力站全台网低压II段送电回路。

1.1.2遥测信号每个供电回路线电压:Uab、Ubc、Uca;相电流:Ia、Ib、Ic;电源频率:PF;功率因数:cosφ;有功功率:P3;视在功率:S3;无功功率Q3;有功电度kWh;无功电度kVarh。

1.1.3遥信信号每个供电回路分闸信号、合闸信号。

1.2通风空调风机控制系统

1.2.1遥信、遥控对象排风机1#、排风机2#、排风机、1#回风机(备用)、2#回风机(备用)、3#送风机、3#回风机、4#送风机、4#回风机、5#送风机、5#回风机、1#送风机、2#送风机、1#回风机、2#回风机、1#送风机(备用)。

1.2.2遥信信号允许自动信号、停止/运行信号、热继电器故障信号、起动故障信号。

1.2.3遥控信号起动信号、停止信号。

1.3遥控信号发出当遥控信号发出后,风机实际未动作,经过延时后,发出操作故障信号,弹出报警窗口。

1.4日报表功能每日每小时记录一次所有供配电回路负荷情况,并附报表打印输出。

1.7报警事件查询热继电器故障信号、起动故障信号查询。

1.8操作事件查询对操作事件情况进行查询。

2控制系统开发

2.1色彩选择金属灰为背景,蓝色、黑色为字体主色,红色为强调。

2.2操作以菜单为主,按钮为辅,主系统图设置人性化开关点击等灵活多样的操作方式。

2.3主要画面设置低压配电系统图、低压系统遥测、日报表、风机控制、风机控制记录、事件查询、报警查询、用户管理、登陆、注销、退出。开发主界面如图2。

3主要控制界面开发

3.1低压配电系统图不带电状态下为绿色,带电状态下为红色;在画面上显示相电流:Ia、Ib、Ic;所有开关柜断路器位置均设置有透明按钮,点击后打开各开关详细的遥测画面;所有开关柜均判断开关分闸/合闸状态,并根据判断情况进行红绿色显示(如图3)。

3.2低压遥测画面主要显示每一开供电负荷的实时数据,包括线电压:Uab、Ubc、Uca,相电流:Ia、Ib、Ic,频率PF,功率因数cosφ,有功P3,无功Q3,视在功率S3,有功电度kWh,无功电度kVarh及断路器状态;用棒图形象显示负荷情况;用历史趋势图显示负荷情况(如图4)。

3.3日报表查询每天每小时记录一次三相负荷电流形成日报表,并计算一天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可查询每一天的日报表,达到900操作权限可对报表进行打印、删除等操作。

3.机控制达到800操作权限,可进入风机控制画面。画面设置16台风机操作功能区;当就地/集中操作开关处于就地操作时,计算机不进行集中操作,但可对其运行状态进行遥测;当就地/集中操作开关处于集中操作时,计算机可进行集中起动/停止操作,并对其运行状态进行遥测。

3.5风机控制记录采用历史趋势图,对风机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可查询每台风机的运行状况,进行10min查询,参数查询,定义记录笔查询。

0.引言

现行的教学模式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下:偏于实际,忽略理论,将对学生深造和后续职业发展不利;偏重理论教学,难以将理论与应用结合,学生出校门却无一技之长,无法立即服务于社会;教与学的脱节,难于调动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教学的组织和实验的管理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体系的安排,希望能得到同行的指点,共同进步。

1.课堂教学内容组织

1.1在讨论式教学中学会问问题

1.2培养兴趣,找到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和乐趣,就能够忙而不累,乐而忘忧,就容易产生灵感,事半功倍。

1.3勤于动手,善于转化

1.4学会综合

要解决实际问题,靠哪一项单科知识都是不够的,靠的是综合后的知识。本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综合,包括多门已学课程的知识综合,理论与实践的综合,硬件与软件的综合等等。所以要在课程学习中注重综合。

教学可以和纵向科研联合,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形成鲜明的专业教学特色,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也可以和横向项目相联合,建设校企产学研合作实践基地,促成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互用,是促进科技发展,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2.实验的设计和管理

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存在严重的缺陷。因为所开设的实验多数是验证型实验,所有的实验对象都已经封装好,学生只需要插线联接,很快就可以获得实验结果。学生尽管完成了实验,但无法真正将各门课程所学的内容融会贯通;更重要的是与实际工作中的设计过程差别甚远。

为此,采用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并行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实验针对课堂上所设立的控制系统进行,如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首先,利用两个学时在课堂上讲解整个系统的功能、组成和工作过程;在学生对整个计算机控制系统有了初步认识以后,在实验室演示已设计好的控制系统,向学生细致说明理论内容与实物的对应关系,如计算机、加热元件、接口电路、出发电路、检测元件和执行机构等,再结合实物和学生讨论设计方案及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然后,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带到实验室去验证。最后是同学们对自己所设计的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

通过系统级—元件级的循环过程,同学们不仅对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的核心思想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亲身体验了实际产品设计的全过程,也充分认识到实践操作的重要性,感受到设计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继续学习的兴趣。除了基础实验,按照从浅入深设计了四个综合实验:

2.1数字控制算法模块化

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采用C语言对各类数字控制算法(包括:PID算法及其变形、数字滤波算法、最少拍算法、达林算法、状态观测器算法等)按照模块化设计思想进行编程开发,以方便系统使用。

2.2温度闭环数字控制系统

用简易电加热温度控制箱与微机实验箱构成一个温度闭环控制系统,由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控制方案进行系统硬件的连接和配置,同时从控制算法模块中选择需要的算法,通过调整控制器参数以及外部扰动条件,观察系统的运行情况。

2.3步进电机数字闭环控制系统

用小型直流步进电机随动装置与微机实验箱构成一个步进电机闭环控制系统,由学生按照实验设计的控制方案进行系统硬件的连接和配置,同时从控制算法模块中选择需要的算法组态控制系统,通过施加外部扰动,观察系统的运行情况,并做实时记录分析。

2.4带上位监控的数字闭环控制系统

在数字闭环控制系统实现的基础上,可考虑开发带上位监控功能的在线闭环系统。通过该监控软件平台,可实现对系统控制算法的组态、控制器参数的调整和定值的修改等,同时要开发一些运行监控画面,包括系统工艺图、运行参数实时趋势曲线、报警画面和参数一览画面等。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通过该平台系统灵活的调整控制算法和对系统运行监控。该课程的实验内容更加符合快速发展的计算机工程控制技术要求,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尽快地适应实际工作。

3.结语

【参考文献】

在“互联网+”及信息技术不断成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化时代的大局已经初步形成,而智能化的初期表现就是生产自动化。在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共同作用下,自动化生产线早已成为了现实,现如今,自动化生产线面临着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其必须与最新的计算机控制技术相结合,形成更为智能化的发展。

一、计算机控制技术与自动化生产线概述

计算机控制技术是基于计算机编程而实现的电子控制技术,其采用电子控制元件与计算机后台控制模块相对接,电子元器件就可按照计算机内置编程来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与此同时,工厂中必须安装相应的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生产线上集成了生产某种类产品所必需的各类机器设备,这些机器设备中都安装了电子控制元部件,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流程实现了对接,在第一个流程开始工作之后,后面的流程就会形成相应的自动运转。这种自动化生产设备的设计比较复杂,需要安装很多电子元器件,这些元件有的是感应运作,有的是按照编好的程序运作,最终实现个流程的相互配合。而在智能自动化生产线中,其不仅可以按照既定的流程完成生产任务,还可以根有很多功能上的拓展,比如智能化的识别、调整、修复、挑拣、标注等功能,甚至是智能化的设计、改造功能。

二、计算机控制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

(一)自动化生产线中的计算机控制设备结构及优化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际上也是依托计算机硬件设备而实现的,所以在自动化生产线中需要相应的计算机总控后台及相应设备。在计算机控制设备的结构设计中需要计算机硬件设备、电路连接器、电子控制元件以及各类扩展单元。一般小型的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元件不会太多,相应的计算机控制设备也比较简单,但是大型的自动化生产线都有计算机总控后台,计算机总控后台也是专业设计生产的,并不是一台普通计算机就能够直接进行应用的。而在自动化生产线的不断优化发展中,计算机控制设备的结构以及所使用的配件也是在不断优化的。仅仅是从计算机控制设备的CPU来看,其就在不断更新换代,以提高计算机控制的效率。在智能化生产线的发展中,计算机控制设备也必须是智能化的构成,其可以进行更为强大的内部信息和程序处理,并能够对出现的问题作出自动化的分析和处理。

(二)自动化生产线中计算机控制器程序设计及优化在由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中可以按照既定的功能编程来完成每一步的生产任务,同时完成各类检测要求,现如今的自动化生产线执行效率高,出错率低。之所以能够实现自动化的生产,除了在机械设备上做出了相应的协调配合设计之外,最主要依赖的还是计算机总控设备,也就是计算机控制器,其所具备的程序设计功能是支持和保障机械设备自动化运作的关键。在自动化生产线中所应用的计算机控制器是可以进行编程的,其一般在出厂时就内置了各种生产程序,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所具备的程序设计扩展功能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线功能的进一步拓展。而且现如今所使用的机械编程比计算机编程要简单一些,其有一些已经合成的编程控制模块,可以拿来直接应用,不需要再从头进行原始编程操作。对计算机控制器程序进行优化可以从企业自动化生产线的工艺和功能要求方面来进行分析,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三)自动化生产线中控制总线的应用及优化计算机控制下的自动化生产线中需要由控制总线来进行连接,因为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中的数据信息无法直接传输给机械设备来进行识别,必须要通过控制总线来实现数据信息和模拟信息之间的转换,从而让机械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指令来完成相应的工作。一般在自动化生产线中总线从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接出之后,连接到智能化远程的处理器以及变频器中,相应的机械设备上的控制器就可以完成相应的操作。具体在总线应用中需要采用节约总线并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的方案,从而提高总线控制的运行效率,中间配置上相应的转换设备以及测量控制器,实现对各类机械设备的控制。

一、引言

本门课程是在开设了《汇编语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及《电路电子技术》等先修课程后,再为学生开设。《计算机控制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生只有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在掌握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础上,动手构造有关电路并上机调试设计的程序,才能充分领会、理解并掌握教材中的内容。

二、《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在课堂上以生动的语言来进行知识的传播,学生则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的认知和接受的位置。《计算计控制技术》课程通常采用理论教学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课堂讲解传授理论知识,实践教学帮助学生认知、提高应用能力。但以往的教学普遍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试验实践研究不够重视。尤其传统的实践教学通常是以验证为主的实验方法,一般只要求学生根据试验原理总结实验现象,而这些试验现象都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这种实验教学方法往往可以使学生取得一些深层次的认识或体验,但是对学生分析与综合设计能力、整体创新能力的培养仍然不够。达不到提高学生独立创新和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1]。因此,对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迫在眉睫。

三、《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教学的改革

1.重新编写与实验设备配套的实验指导书。试验教学的改革从编写新的试验指导书开始,新的试验指导书既与选用教材又与试验设备相配套。实验指导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增加学生独立设计试验步骤的部分。具体而言,在试验指导书中只需提出实验的目标、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标,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所需要的试验步骤。只提实验要求,能够改变学生只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而不加思考的状况[2]。第二,由学生独立设计试验数据表格。试验的结论都是由试验数据总结出来的,所以要求学生能够完成试验表格的设计,且系统的设计与实验过程等所有工作也都由学生自己完成。第三,增加一些加宽、加深的试验内容。由于学生的试验能力不处于同一层次,所以需要为那些基础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四、《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

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不用思考也不需思考,只是按照已知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很难谈得上训练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而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改变学生从书本出发而不是从问题本身出发的思路,摆脱书本的束缚。让学生从查阅资料开始,进行总体方案设计、编写控制算法程序、调试系统、选择参数、直到得到最佳实验结果。在这种创造性的工作中,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想象和大胆创新的空间,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欲望。实验把动脑和动手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结论

通过实验指导书的改编,提倡学生自己编程做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这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主思考、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随着学科建设以及实验室建设的发展,一些先进的实验设备已经到位,如过程控制实验系统、倒立摆实验系统、随动系统等,我们将逐步把这些设备与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结合起来,开发更加先进、更具有实际意义的新实验,为感兴趣的学生提供纵深发展的机会。

[1]马常旺,林卫星,谢建军.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课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2):125-128.

1、引言

《计算机控制技术》是一门涉及微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通信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好的将嵌入式技术(ARM/单片机)、可编程控制技术(PLC)、通讯网络技术以及电气自动化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工业生产技术的精密化、设备的信息化、过程的自动化和控制的最佳化,因此,为了满足国家对高校创新型应用人才的要求,本文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对《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

2、《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2.1教材的设计不够科学

眼睛是心灵之窗,书则是心灵之门。一本好书不仅能让我们获取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而且能让我们少走不少弯路,因此好书有用,然而现实中学生采用的《计算机控制技术》教材不但书本的内容冗余复杂,而且层次杂乱无章,书本的很多章节几乎一个模式的介绍概念、组成和分类,而很少突出工程的运用,因此学生常在理论学习中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觉得学无所用,课堂内容单调无味。

2.2缺乏和理论相适应的实践教学

《计算机控制技术》属于工科自动化专业,单靠课堂的理论教学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必须让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操作来巩固所学理论,例如在介绍单片机技术的时候,学生只有通过实物的选材和连接、软件的设计和程序的调试方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感受知识的魅力,因此学校也需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2]。

2.3教师的授课模式单一

目前,学校大部分教师都是刚从高校毕业就直接进入课堂,其实验基础和实践操作相对缺乏,而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来说,纯理论教学将不能有效展示学科的内涵,更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加强工科教师的实践培训或通过校企结合直接引入企业高工进入课堂教学相当必要,另外教师也可以采用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来增加授课的质量[3]。

2.4学生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通过单一的考试方式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准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现在得信息比较发达,很多学生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的考试往往不是企业考核人才的标准,因此很多学生不再单纯的为了满足学校的考核而放弃所谓“自己的发展”,然而“成绩”好的学生也常常是学校表扬的对象,因此,很多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显露出学无所需、学无所用的表情。

2.5学生的迷惑不能有效的排解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并不复杂,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各种问题将会油然而生,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遇到的问题,学生的知识层面很难上升,甚至停滞不前,那么如何及时的为学生排忧解难呢?很多人的目光都会转向老师,其实不然,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更为关键,因为高校教师并非和学生天天住在一起,因此,创造良好的“良性竞争,互助发展”的学习环境对专业教师来说才是主要任务,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计算机控制技术》创新型教学探索

作为该门课程的专业教师,首先要加强教材的研究,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课堂接受能力,挑选或设计出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为宗旨的新教材,其次,通过参加大型电子电气设计大赛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探索和创新的能力,同时结合《计算机控制技术》这门课程的本身特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探索[4]。

3.1教师更新教学理念

坚定以学生的发展做为教学出发点,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明白社会的发展结合课程需要学什么?如何来学?从启发式教学中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起辅导作用,另外通过鼓励式教学不断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建立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师生在互动中促发展。

3.2创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多次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下才具有较好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拥有活跃的创造性思维,以《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为例,每次上课前通过示意友好的表情给学生营造一些期待,让学生在鼓舞中亲其师,信其道,同时在讲授专业理论知识时,不妨将实践引入课堂,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明白知识的学有所用,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型探索思维,在课堂上通过学分奖励或比较教育的方式让学生获取优越感,创造积极进取的课堂氛围。

3.3上课前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对课堂的活跃性非常重要,通过课前书本内和书本外的认真备课,教师方能把握知识的整体脉络和核心内容,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的给学生起到方向引导作用,当然有效的备课并非事无巨细,而是因势利导。

3.4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考核机制

4、结束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的任务不单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增加学习的方法和兴趣,自乐于知识,通过《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创新型教学探索,课程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教师在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还丰富了专业的内涵,寓教于学中受益匪浅;其次,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中体味到学习的兴趣,在良性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学生每次设计参赛的优异成绩为学校赢得较好的口碑,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

[1]王建华,计算机控制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2-9.

[2]郑伟,徐洪泽,理论课程转变为实践课程的探索[J],高等工程研究,2004(3):87-88.

[3]杨福家,大学的使命与大学生的责任[N],文汇报,2006:08-16.

[4]李大中,王炳谦.基于工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实验的改革构想[J],中国电力教育2007,(3)

[5]杨春生,孙琴,吴伟,创新型工程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J],江苏高教,2010(1):82-84.

【作者简介】

论文摘要: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是电气信息类工科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之一,对其课程教学实践进行探索是十分必要。针对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特点,从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及其他实训环节的内容进行了探讨,采用灵活多样方式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深化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目前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实践教学的探索

实验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手段,因此多数学校选择了最基础的且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实验项目。然而一些实验内容又多是验证性的,专业所需的实践能力、工程意识与创新精神得不到系统的培养与训练。我们目前的实验系统是已经使用多年的西安唐都公司的TD-ACC计算机控制实验系统,缺点是实验项目有限。我们计划在原来实验设备的基础上,设计一些新的实验方案,花费较少的经费,提升实验教学效果。根据我们的调研,可以利用Matlab软件,设计仿真实验方案,如数字PID控制器、最小拍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实验,这些理论性很强的实验用Matlab软件来作为原实验的补充,这些补充部分学生在实验前通过个人电脑可以自己做些准备,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对于学生深入理解该实验有很大帮助。

另一方面,我们利用Proteus软件,设计了计算机控制系统输入输出通道实验,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性,解决实验设备接线固定呆板的缺陷,使得学生在选择ADC和DAC这些典型器件时有了更多的余地,对端口译码电路的设计理解更加透彻。这样设计实验,可以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大设计性、研究性的实验内容,学生根据提出的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标,由学生自己完成系统的设计和实验等工作。学生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由学生以自由灵活的方式来完成实验,以激发其积极性,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实验的效果。

2.2课程设计教学之探索

针对课程设计,我们拟以单片机为控制器完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融合Matlab和Protues等软件。利用Matlab在建立控制系统模型的优势,以Matlab软件作为课程设计的理论仿真平台,加深学生对计算机控制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另一方面,在Proteus平台和Keil软件的支持下,学生可以完成系统从芯片选择、电路设计、程序编写、调试、仿真运行的整个过程,可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设计了基于Protues的单片机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仓库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等课程设计课题,作为对原有课题的补充,解决了原有实物设计系统的不足,拓宽了课程设计范围。2.3重视辅助实训环节的探索

3结束语

通过对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我们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在本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具体实施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教学和其他辅助实训教学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重视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实践改革,可以提高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同时,我们发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独立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研究的课题。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希望在今后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可以进一步探索出更好的方法,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于海生.计算机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王建华,黄河清.计算机控制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邢航,张铁民.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2(6):370~372

[4]李敏艳.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的创新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0,12(2):112~114

作者简介:张立富(1971-),男,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1C112)的研究成果。

“计算机控制技术”以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基础,综合运用了传感与检测技术、PLC技术、工程技术、电机测控技术、单片微控制器技术和网络构建技术,其核心是微电子控制技术,是实现生产技术的精密化、生产设备信息化及生产过程自动化的专门学科。[1]近年来,企业对计算机控制领域的应用人才需求很大,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各高校都在积极寻求“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由于“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因此,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考核方式进行探讨、研究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一、“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现状分析

在“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理论学时数多,实践学时数少

目前,“理论课+实验”是被各高校所普遍采用的“计算机控制技术”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往往占主导地位,实验教学起辅的作用。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学到和掌握的理论知识较多,但真正面对实际系统的时候仍然是一片茫然,而如果盲目减少理论学时数又会影响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实验教学内容单调

当前,在大部分高等院校所开设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中,通常是演示性的实验和验证性的实验居多,比如A/D转换实验、PID控制实验等,而开发性较强的综合性实验设置偏少。学生通常对于简单的验证性实验能够较好地掌握,效果也较好,而在进行独立的综合性系统开发时显得一片茫然,无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实际的动手能力。

3.考核方式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能力

该课程传统的开卷考核方式和闭卷的考核方式都对课本的依赖程度较高,学生往往可借助死记硬背的方法就能获得较高的分数。而对于那些平时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创新意识,兴趣点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这是因为他们不喜欢死记硬背,取得的成绩自然也不是很理想。显而易见,这种单一靠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的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较大,更不能如实地反映一个学生的真实能力和水平。

二、“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

1.进行理论教学改革,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课程改革除了优化教学内容之外,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也很重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单纯的继承型、守业型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未来的人才应以能够独立思考、善于进取、有创造性思维为基本特征,并能够顺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2]

(1)重视教学目的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强调“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这就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讲授形式。在讲解计算方法时,除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还可以借助计算所得的结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或基本规律。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由于计算机控制技术非常密切地与实际应用相联系,枯燥的概念比较多,因此授课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的好与坏。[3]笔者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课程的特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征,以及其自身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教学难度,所讲授的内容也就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

积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引下,让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辅之以小组合作交流或讨论,这种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该教学法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是要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还需要有教师启发和引导,离开其中的任何一方,探究式教学模式都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自主、探究、合作”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3)转变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通过改变授课方式加大课堂信息量,在总学时无法增加的情况下适当减少理论课教学时数,增加实习实训教学时数,即做到:在课堂教学上抓住重点内容,尽量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法和技术来讲解,给学生留出课后自学的空间。课堂教学内容从刚性化向柔性化转变,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从灌输式向启发式转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2.改革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研究和改进教学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明确教学目的和内容之后,教学手段将直接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能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意义重大。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大胆采用高科技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辅助技术、3D动画制作技术和模拟仿真技术,突破了传统的“教材+粉笔+板书”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手段不但可以使晦涩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形象,而且还可以节省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3.实践教学改革,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2)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课程设计这一教学环节之外,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笔者还对实验室进行了完善,对原来的实验内容进行了优化,设置了综合性的设计实验与传统性的印证性实验,以期通过实践教学,达到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控制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将实际遇到的问题抽象为理论问题的能力的目的。综合性实验与印证性实验的区别在于:只给出实验的目标和要求,详尽的实验步骤、实验电路图是没有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实验并在实验之前完成预习报告,根据实验给出的性能要求,独自进行系统的设计、系统的搭建和调试,完成实验任务之后,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及心得体会。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加强实践环节,引入企业现场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由于本课程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入了企业现场教学环节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企业现场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方面,通过带领学生深入企业现场了解产品的研发过程,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有个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切身感受所学课程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在企业现场结合实际应用的讲授,可以引导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在企业的参观、学习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企业的认识,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引导学生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业规划,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三、改革考核方式,加大对动手能力的考核力度

尽管可以把对学生进行考核作为督促他们学习的有效手段,但绝不是最终的目的。传统的考核方式通常是凭借一张考试卷来评判学生学习效果,这种评价方式无法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更为科学的评价模式应该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还能反映学生的综合实力。

最后的成绩除要考虑闭卷考试成绩之外,还应该引入平时的作业、测验、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笔者经过多次实践,总结出比较合理的权重分配为闭卷考试成绩占45%+平时成绩(含作业和测验)占20%+实验成绩占20%+课程设计成绩占15%的模式。通过采取这种灵活多样的多环节考核方式,可更为有效地激励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对实习实训的重视程度,使考核的结果也更加客观。

四、结论

“计算机控制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课程,涉及科目种类繁多,具有专业性强、内容更新快等特点。课题组为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课程特点从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并对考核方式进行了优化,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林敏.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M].第2版.北京:国防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2]陆锋,陈桂,林健.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创新教育,2011,(12).

THE END
1.[转帖]内部控制制度简述1958年10月该委员会发布的《审计程序公告第29号》对内部控制定义重新进行表述,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包括组织规划的所有方法和程序,这些方法和程序与财产安全和财物记录可靠性有直接的联系。这个控制包括授权与批准制度、从事财务记录和审核与从事经营或财产保管职务分离的控制、财产的实物控制和...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104/14/3592829_83875165.shtml
2.虚拟反镭制与传统反镭制的显著区别是。依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规定的特殊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报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https://www.shuashuati.com/ti/e49e32688f634d43be52f78d389f73be.html?fm=bdd825212962b4fcc4c8759f10ed4f5f45
3.管理学:管理学控制技术与方法试题(题库版)考试题库7、多项选择题 与预算无关的传统控制方法有() A.统计资料 B.专题报告和分析 C.盈亏平衡点分析 D.经营审核 E.深入现场 点击查看答案 8、单项选择题 进行控制工作的最佳目的是() A.防止问题的发生 B.维持现状 C.打破现状 D.促进目标的实现 点击查看答案 9、问答题 什么叫审计?包括哪些类型? 点击查看...http://www.91exam.org/exam/87-1071/1071390.html
4.能科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股票频道回购的股份包括本人已转让的原限售股份以 及其他非实际控制人转让的原限售股份。各实际控制人回购其他非实际控制人转 让的原限售股份数量按各控股股东在能科股份公开发行完成时的持股比例确定, 且各实际控制人之间对回购义务承担连带责任。本人将在有权部门的认定文件生 效后30 个工作日内启动股份回购措施,回购价格...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101000001269_11.shtml
1.企业控制类型有哪些企业控制类型详解按组织控制体系的结构划分,企业控制可分为集中控制、分层控制和分散控制。集中控制是由企业高层管理者对整体运营进行统一控制,确保各部门和分支机构的行为符合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分层控制则是在不同层级设立控制中心,各级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实施控制。分散控制则是将控制权下放到各个部门和分支机构,由它们根据自身情况进...https://blog.51cto.com/u_16148816/11275730
2.企业销售费用的控制与管理探究方案企业的销售成本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的存在方式也是各不相同,就拿生产制造企业的产品销售来说,这种产品的销售成本不仅包括销售的费用成本,也包括产品原材料的成本、生产成本、人才成本以及各类设备成本等,这就能了解企业的销售成本不单单是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而是涵盖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企业要想对产品进行成本控制...https://www.yjbys.com/bylw/lunwenfanwen/28756.html
3.测量控制技术范文12篇(全文)测量控制技术范文(精选12篇) 测量控制技术 第1篇 桥梁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桥梁施工控制测量、墩台中心定位、墩台基础及顶部放样等。施工测量的方法和精度要求随桥梁轴线长度、桥梁结构和地形状况而定, 桥梁施工测量包括施工控制测量、桥梁墩台定位、墩台施工细部放线、梁的架设及竣工后的变形观测等内容。桥梁按其轴线...https://www.99xueshu.com/w/ikeyl40aqf49.html
4.政治学原理第二次作业(精选5篇)14.传统组织内最主要的沟通流向是:(B) A.上向沟通 B.下向沟通 C.横向沟通 D.纵向沟通 15.使科学、技巧、艺术和人的属性在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有机结合起来的是:(A) A.领导工作 B.组织工作 C.控制工作 D.计划工作 16.下列选项中,属于集权制组织特点的是:(A)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lhbliz.html
5.基于模型的强化学习:模型预测控制(ModelPredictiveControl,MPC...约束处理:MPC 能够处理各种约束条件,包括状态变量的约束、控制输入的约束等,确保系统在安全可控范围内运行。 多变量控制:MPC 能够处理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并在不同控制变量之间进行协调优化。 MPC 的特点包括: 前瞻性调节:MPC 通过对未来的预测来进行最优控制,相比传统控制方法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 适用于非线...https://wenku.csdn.net/column/aytqf6v6ag
6.什么是供应商管理?供应商管理的组织机构包含哪些?关键性点控制主要包括门当户对原则、半数比例原则、供应源数量控制原则和物流配送战略原则。分销商管理 门当户对原则体现的是一种对等管理价值观,它和近朱者赤的合作理论并不矛盾。在非垄断性货源的供应消费市场上,由于分销商的管理水平和物流配送管理实行的深入程度不同,应该优先考虑规模、层次相当的分销商。不一定...https://www.jiandaoyun.com/fe/abzyaj/
7.2010年模拟试题内部审计在治理与风险和控制中的作用(2)B.增加风险,因为内部审计师对内部控制的性质和是否恰当持不同观点。 C.增加风险,因为内部审计师效忠公司,因而可能会引起沟通问题。 D.减少风险,因为这种协调可以避免重复劳动。 12.以下哪项内容以最佳方式描述了内部审计部门在支持董事会开展整个企业风险评估方面发挥的作用? https://www.wangxiao.cn/cia/21421566436.html
8.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技术及发展汽车技术前 言纯电动汽车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一个复杂控制系统,除了传统车具备的各种功能和系统外,还包括动力电池系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等。各子系统都通过自己的控 前言 纯电动汽车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一个复杂控制系统,除了传统车具备的各种功能和系统外,还包括动力电池系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等。各子系统都通过自己的控...https://www.auto-testing.net/news/show-110405.html
9.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自考C.对控制的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D.必须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 E.最终得到最优方案 4.下列表述中属于事后管理的是( ) A.食补往往强于药补 B.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C.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 D.吃一堑,长一智 E.月末发现销售不足而大力促销 5.传统的非预算控制方法包括( ) ...https://www.educity.cn/zikao/61231.html
10.影视项目策划书集合6篇视中心将建设中华传统民居影视城、泰山石敢当影视城和泰山动漫园三大辅助区。 (一)上古影视城 1、盘古开天影视城 盘古开天影视城建设盘古庙,包括前殿盘古殿、中殿接引殿、后殿三教殿。 2、女娲造物影视城 女娲造物影视城建设娲皇庙、补天台、女娲雕塑、女娲功德墙、祭祀广场以及女娲观风雨、定方位的“天表”等景观...https://www.ruiwen.com/xiangmucehuashu/6355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