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群体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及实现路径理论前沿

【摘要】青年群体的意识形态安全,不仅是时代新人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要求。青年群体意识形态安全面临西方物质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带来的风险挑战。因此,要在党的领导下,从哲社文艺领域、网络传媒阵地、学校教育渠道、纪念庆典活动等方面下功夫,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的原则,加强青年群体的意识形态引导与安全。

【关键词】青年群体意识形态安全青年思想教育【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

意识形态安全是指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能够健康发展,保持一种相对安全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它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精神内核,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样,青年工作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影响民族复兴伟业。正因如此,围绕新时代青年群体的意识形态安全主题,从为何重要、面临什么风险、怎样塑造等方面进行分析,将有利于意识形态安全理论和青年学理论研究的深化,对于新时代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将提供有益的智识支持。

青年群体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

青年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他们的精神状态、思想动向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也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重大战略擘画的实现。

青年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走向社会,精神世界的塑造都是极为重要的内容。青年学生是思维最为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最强的群体。他们的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心智情感发育尚未成熟,正确价值观有待成型,因而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可塑性较强。步入社会后,他们成为职场中的一员,无论是从事传统职业还是新型职业,同样涉及如何正确看待时代、社会、人生等重要问题,如何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解读社会、面对人生,培养勤于开拓、善于思考、勇于担当的道德品质和思维方式等,这些都需要青年在摸爬滚打中锻炼成长。相反,如果在青年时期被各种错误思潮诱导而出现思想混乱、价值取向错位、精神发育不良等问题,那就会影响自身未来的发展和人生意义的书写。因此,加强青年群体的意识形态引导与安全,直接关系到青年成长成才和未来发展。

青年群体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

西方物质主义对精神价值的影响。西方物质主义作为一种以拥有财物多少作为人生追求的价值观,通过市场经济以及网络媒介等载体,影响着青年的精神世界,滋生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一方面,物质主义利用市场的逐利性诱发拜金主义现象。青年群体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时,容易把经济领域的物质利益最大化准则泛化到其他生活领域,突破市场与社会的边界,甚至变成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这不仅消磨了青年人的艰苦奋斗意志,也腐蚀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物质主义通过物质的占有欲催生享乐主义行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物质选择空间,但也给物质主义盛行提供了现实的温床。有的年轻人不再欣赏祖父辈艰苦奋斗、勤俭朴素的道德准则,甚至认为这些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已经落伍过时,转而采取“我消费,故我在”的享乐主义生活方式。特别是在各种资本平台和算法推送的影响下,加上直播带货和流量明星的示范效应,一些青年人沉迷于超前消费、炫耀攀比而不能自拔。

因此,要高度重视青年群体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引导广大青年培养只争朝夕的开拓创新精神、奉献担当的家国情怀、接续奋斗的历史自信,在攻坚克难中守正创新,用青春汗水创造出属于新时代青年的更大荣光。

加强青年群体意识形态引导与安全的路径

青年群体的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既有意识形态面临的共性问题,也有青年群体的个性问题,必须有机结合起来考察。基于此,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根据青年思想状况和特点,教育引导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紧扣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同时,可通过哲社文艺领域、网络传媒阵地、学校教育渠道、纪念庆典活动等,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的原则,加强青年群体的意识形态安全。

提高哲社文艺领域的供给质量。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着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的重要使命。有效应对青年群体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必须站稳中国立场、立足本国实际,对错误思潮进行学理批判,揭穿错误言论背后的实质与陷阱,在分析鉴别中着力提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和方案,做到用中国话语破除西方话语霸权,用科学理论武装新时代青年,确保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文艺领域也要正本清源,坚决抵制低俗、媚俗、庸俗之风,坚决禁止调侃崇高、丑化领袖和英雄人物、扭曲历史事件真相的文化“垃圾”。不仅如此,文艺还要扎根青年生活实际,用充满青春气息的作品书写青年,讴歌青年奋斗人生,刻画青春美丽人物,在守正创新中创作弘扬民族精神和展示青春活力的优秀作品,用文艺的力量激励青年将青春奋斗自觉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完善网络传媒阵地的传播功能。网络空间作为实体空间的延展,成为青年一代“网络原住民”的精神家园,丰富了其信息交流与获取的渠道,但网络也容易被人利用,成为青年意识形态安全隐患的新生战场。如何把互联网这一最大变量转化为青年群体意识形态安全塑造的最大增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这其中,既需要提高青年自身网络素养、辨别力和“免疫力”,也需要通过强化网络监管、深入推进网络法治建设、压实互联网企业的主体责任、构建网络信息过滤机制等方式来净化各种错误思潮,为青年成长汇聚各方力量,培育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的网络文化生态。同样,新闻舆论战线也要牢记工作职责和使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通过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的创新,积极发展各种交互式、可视化、年轻态、微新闻等贴近青年群体的新闻信息服务,构建用户终端、媒体平台、传播链条的全方位立体新闻舆论矩阵,在青年精神世界中发挥激浊扬清、成风化人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还要通过正面宣传为主的内容创新来引导青年群体正确认识世界、全面了解国情、科学把握时代大势,自信自强讲好中国故事。

发挥学校教育渠道的引导作用。学校教育是培养青年精神成长和塑造青年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渠道,发挥着立德树人的重要功能。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助力青年发展成才、行稳致远。可以建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横向整合机制,优化大中小主线贯通、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政课程纵向衔接机制,完善“四史”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的内容融合机制,通过“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立德树人协同效应,引导广大青年增进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坚定“四个自信”。

提高纪念庆典活动的展示效果。近几年,我们已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等纪念庆典活动中,深刻体会到纪念庆典活动对塑造青年群体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它既有利于青年保存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对待历史的敬畏感;也有助于青年传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和精神风范,赓续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与精神血脉;还有益于涵养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历史自信。因此,必须继续坚持纪念庆典活动这一优秀传统,精心组织青年直接参与或集体观看纪念庆典仪式,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庆典仪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集体记忆塑造中发挥好让历史光照未来的“教科书”与“营养剂”作用,使广大青年在纪念庆典活动的隆重氛围浸润与精神启迪感召下,树立远大理想、站稳人民立场、厚植家国情怀,在创新创造中勇毅笃行,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作者为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发展阶段思政课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研究”(项目编号:21JDSZKZ0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

②《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

THE END
1.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意识形态风险及其防范意识形态风险是一种“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当前,应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意识形态风险防范的全新境遇和重要变量,善于在国际视野和历史纵深中、在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互动中把握意识形态风险的新特点,重视追踪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隐含的意识形态风险源头。 https://www.meipian.cn/54pqr58v
1.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三、切实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新的一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和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更加扎实有效做好防风险、保安全的工作,持续巩固意识形态领域向上向好的态势。 https://kjj.wuhan.gov.cn/ztzl_8/cyzd/shzyysxt/202406/t20240605_2411769.html
2.意识形态分析研判制度7篇风险评估机制,加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分析研判,特殊是对重大敏感时间节点、重大舆情热点问题应进行前瞻性分析研判,对特定领域和群体重要状况应随时进行分析研判,并为之明确相应的教化引导与舆情管控、处置方法。 5.出现重大负面舆情或意识形态事务时,集团公司各相关责任领导应强化与上级党组织、主管部门以及各类媒体沟通联动...https://www.jingyangshangcheng.com/zhuantifanwen/guizhangzhidu/44.html
3.2019年10大舆情常见风险点预测2019年已拉开序幕,对于今年的舆情工作都有哪些注意点呢?看看2019年10大舆情常见风险点预测。 1、意识形态谨防泛化炒作 舆论的本质是社会动员,对政权和制度或者发挥巩固与支持作用,或者产生破坏与反对作用。舆论安全,意味着舆论作用正向、传播有序、阵地可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利益格局快速调整,网络舆情表现较为活...http://www.uuwatch.com/newsDetail?nid=275
4.文摘参考8应当与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及和谐化目标统一起来。当前,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同时应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促进社会和谐文化建设,实现意识形态由群体症候向个体精神的渗透,增强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推进意识形态大众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提供条件和支撑。 https://www.xjpcedu.cn/info/1160/4075.htm
5.防范化解青年意识形态风险:模型框定时代表征与实践进路防范化解青年意识形态风险:模型框定、时代表征与实践进路,青年群体,意识形态风险,话语体系,社会主义,青年工作是党的一项战略性工作,青年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防范化解青年意识形态风险既是做好党的青年工作...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Article/YZGL202310002.html
6.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风险点台账范文15篇7.组织、参与迷信活动,造成不良影响的;【篇6】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风险点台账 一、党委书记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 1.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2.党委书记是本地本单位意识形态工...https://www.yxfsz.com/view/1598924935450955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