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52组织行为学最新复习资料

1.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2.人的行为:是指人这种主体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作的反应。

3.行为:行为又可分为广义与狭义。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

4.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5.案例研究法:就是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描述和说明。

6.观察法:是一种主要依靠研究者的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来收集资料的调查研究方法。

7.心理测验法:是通过观察人的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依据一定的原则,对人的个性、动机、价值观等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的过程。

9.信度:指的是可靠性程度,通过某项测试所得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10.测验的效度:是指心理测验的有效性。

11.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特点:只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12.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整体反映(特点:比感觉高一级,比感觉更全面深刻)。

13.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包括对个人、群体和组织特征的知觉。

14.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

15.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价值观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16.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17.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18.组织认同感:是员工对其组织认同的程度。

19.工作参与度: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态度,是指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

20.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性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结合。

21.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性。

22.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23.创造性行为:指人这个主体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节客体过程中产生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

24.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职位及岗位的发展道路。

25.事业生涯的设计:是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

26.事业生涯的开发:是指为达到事业生涯设计所列出的各阶段的事业目标,而进行的知识和技能的开发性(培训、教育)活动。

27.事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和职工本人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事业生涯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职工本人与组织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28.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29.群体规范:就是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群体规范让群体成员知道自己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30.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

31.非正式群体:是那些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它们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

32.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33.角色同一性:是指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

34.角色知觉:是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

35.角色期待:是指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36.角色冲突:当个体面临多种角色期待时,就可能会产生角色冲突。

37.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

38.群体促进作用(群体助长):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会提高。

39.群体助长效应:是指在别人面前,绩效水平提高或降低的一种倾向。

40.社会惰化效应:是指一种倾向,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

41.协同效应: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每个物质作用的总和。

42.群体压力:实际上是个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不同的个体在同一群体中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

43.从众行为: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个体就会产生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的倾向。

44.沟通:是信息的传达和理解过程,同时也是感情的交流过程。

45.人际关系:人们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间的关系叫做人际关系。

46.合作: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进行的协同活动。

47.威胁:是对将要做出对对方不利的事情的一种言语表述,是迫使对方答应自己要求或进行合作的一种手段。

48.竞争:是人们为了各不相同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或为了同一个目的,但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必

然损害对方利益的行为。

49.群体间互动:是指发生在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群体互动是以某种群体关系为基础的,它是连接两个不同群体的桥梁。

50.领导:是影响和指引他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其目标的活动过程。

51.领导者:是发挥主导影响力作用的人,包括个人或集体。

52.正式领导:是指领导者依靠组织所赋予的职权来影响和指引所属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主要功能是带领下属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

53.非正式领导:是指领导者不是靠组织所赋予的职权,而是靠其自身的特长而产生的影响力进行的领导活动。主要功能是满足组织中某些局部的、特殊的需要。

54.权力:是由上级根据领导者所担负的职务和职位而赋予的,具有法定性和强制性。

55.威信:是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56.领导权力的分配:是指领导权力分配的形式和方法。

57.满意度:是指员工希望得到的报酬与他们实际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差距。

58.人员的流向:是指员工流动的去向,包括进入或退出一个组织。

59.领导素质:指领导者自身的内在条件,即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气质、品质等个人特征。

60.领导者的工作作风: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比较固定和经常使用的行为方式与方法的总和。

61.动机:是引起某种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65.正强化:用某种有吸引力的结果,在企业管理中称为奖酬。例如认可、赞赏、增加工资、提升等,对职工的某一行为的肯定,从而使职工在类似条件下重复这一行为。

63.负强化:预先告知某种不合要求的行为可能引起的后果,使职工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以免发生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64.自然消退:取消正强化,对职工的某种行为不予理睬,以表示对该行为某种程度的否定。研究表明,一种行为长期得不到正强化,会逐渐消失

65.职业生活质量:就是在工作中员工所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的感觉,是以内容型激励理论为基础的。

66.企业形象:是指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总体印象。

67.管理幅度:就是指一个管理者能够直接指挥和监督的下属数目。

68.管理层次:是指因管理幅度的限制而形成的组织纵向结构的等级层次,可以划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

69.组织规模:是指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在级别织中的集中程度。

70.矩阵制:专门小组的横向关系和原来的纵向关系,组成了一个矩阵。

71.组织变革:是为组织发展提供达到目的的手段。

72.组织文化:通常是指在狭义的组织管理领域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倾向,实质是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THE END
1.根据目标层次上的不同,行政组织的目标可以分为()A总目标部门...根据目标层次上的不同,行政组织的目标可以分为() A 总目标、部门目标与个人目标 B 战略目标与战术目标 C 定性目标与定量目标 D 长期目标、中期目标与短期目标 --- 正确答案 根据目标层次上的不同,行政组织目标可以区分为战略目标与战术目标。 --- 解析同上...https://m.guangzhou.huatu.com/tiku/3653547.html
2.管理学:目标与战略找答案(强化练习)考试题库5、单项选择题 “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称为() A、战略 B、计划 C、组织 D、目标 点击查看答案 6、多项选择题 按照考核目标的性质可以划分为() A.定量目标 B.长期目标 C.主要目标 D.定性目标 E.决策目标 点击查看答案 7、单项选择题 中国电信新增宽带业务,这一...http://www.91exam.org/exam/87-3414/3414796.html
3.济宁市人民政府教学教研济宁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四)培养目标 面向幼儿园及其他幼教机构学前教育专业领域,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学前教育专业领域管理、教学、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掌握学前教育专业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和保教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保育能力、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反思与自我发展能...http://www.jining.gov.cn/art/2023/11/30/art_81890_2794562.html
4.分层教学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体育课程改革以来,强调关注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个体差异,这就给体育课堂中的分层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定位教学目标,确保每一个学生有所收益。然而,对于教学层次的划分并非意味着进行简单的教学分组,而是根据不同程度把学生分成若干...http://blog.qxteacher.com/Blog/Personal/ArticleView.aspx?blogid=gZ6ZoDOPb0E=&articleid=Z4l4rL8o4gk=
5.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是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以及为了完成这些任 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设计的提供人力资源的过程。通过收集和利用现有的信息对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资源使用情况进行评估预测。对于我们现在来说,人力资源规 划的实质是根据公司经营方针,通过确定未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来实现公司 ...http://www.chinahrd.net/blog/264/1011645/263502.html
1.银符考试题库在线练习12. 组织层次的分析,主要分析因素是 。 A.组织的目标 B.组织的要求 C.组织的资源 D.组织环境 A B C D 13. 生产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包括 。 A.制定能力计划 B.生产预计分析 C.生产均衡性控制 D.生产成套性控制 A B C D 14. 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对企业集团特征的描述? 。 A.企业集团是多个企业的联合...http://www.cquc.net:8089/YFB12/examTab_getExam.action?su_Id=4&ex_Id=474
2.管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精析】本题考查组织结构。矩阵制是由按职能划分的纵向指挥系统与按项目组成横向系统结合而成的组织。矩阵型结构打破了统一指挥的传统原则。 11.[答案]B 【精析】哈罗德·孔茨和海因·韦里克从抽象到具体把计划划分为一种层次体系:①宗旨(Purpose),或称目的或使命;②目标(Objective);③战略(Strategy);④政策(Poli...https://mip.ruiwen.com/shiti/1174722.html
3.组织设计的八项原则是指实现组织目标所需的各项业务工作以及比例和关系。其考量维度包括职能交叉(重叠)、职能冗余、职能缺失、职能割裂(或衔接不足)、职能分散、职能分工过细、职能错位、职能弱化等方面。 设计职能结构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基于公司关键价值链的主流程所需的一级职能设计,包括主流程的各个环节,再增加对于关键控制点的检查...https://www.yjbys.com/edu/zongheguanli/80416.html
4.2022年湖北专升本管理学模拟试题(1)普通专升本D.助手配备情况,下属工作技术复杂性,计划完善程度,主管所处管理层次。 12. 管理层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D ) A.职能分工的要求 B.部门划分的需要 C.权责明确的需要 D.管理幅度的限制 13. 某企业采用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企业中共有管理人员42人,其中厂长1人,车间主任4人,班组长18人,职能科长3人,科员16人。https://www.educity.cn/zhuanjieben/3330173.html
5.组织行为学新思考题2、什么是组织行为学?其有何特点? 答: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是:①边缘性、综合性。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和渗透的边缘...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935647.html
6.《体育与降》课程标准《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学生的学习划分不同层次水平,并在各学习领域按层次设置相应的层次目标。最终达到学生应达到的学习结果。 考虑到大专学生体育学习层次上各方面的差异性,《标准》设立的最高层次目标,作为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性学习目标,其他层次的学生也可以将高一级层次目标作为本阶段学习的发...https://gt.hbzy.edu.cn/info/1102/1628.htm
7.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荐区域活动,也称区角活动、活动区活动等,它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以及幼儿发展水平和兴趣,有目的地将活动室相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美工区、积木区、表演区、科学区等,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的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 https://www.jy135.com/huodongzongjie/1141242.html
8.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心得(通用24篇)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心得 2 区角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创设多种领域的学习区域。并提供活动材料,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摆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而教师的任务是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https://www.fwsir.com/Soft/html/Soft_20220627185114_1864594.html
9.专业技能培训范文12篇(全文)现阶段,我国中职服装专业院校越来越多,部分院校以培养专业服装设计生产技能人才为主,为社会输送了大量服装设计和服装生产专业的人才。这些中职服装专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式上纷纷采取分层次化教学,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培训方法主要体现为划分学院、划分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9iahgn2p.html
1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管理信息系统》形考任务答案电大之家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组织或个人。. ?根据系统开发资源 与时间进度估计,制定时间进度安排计划。 ?预算。 对开发费用的进-步估计。 需要说明的是:在系统分析报告中,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和加工说明这三部分是主体, 是系统分析报告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他部分则应根据所开发目标系统的规模、性质等 ...https://www.diandahome.com/251.html
11.江苏开放大学公共组织理论第四次作业高分参考答案19、沙因的文化层次划分为:(ABCD) A、宏观文化 B、组织文化 C、亚文化 D、微观文化 正确答案:ABCD 学生答案:ABCD 20、公共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是(ABCD) A、便于服务 B、符合法制 C、完整统一 D、精简高效 正确答案:ABCD 学生答案:ABCD 21、公共组织目标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ABC) ...https://www.xingkaowang.com/10919.html
12.江苏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期末复习题()等人所奠定的伍德罗?威尔逊马克斯?韦伯12按公共权力的强制性大小,公共组织可以分为()强制型公共组织半强制型公共组织非强制型公共组织13最常见的组织冲突有()o功能与领域的冲突目标间的冲突目标与顾客的冲突14按权威与等级结构标准,公共组织可以分为()o古典模型官僚模型第三部门行政模型15在公共组织的一般环境...https://www.yxfsz.com/view/1606924586229796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