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由北京指数知识产权研究院主办的“2024知识产权行业技术创新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当前我国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上已取得显著进步,并在各个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能力和潜力,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嵇智源在致辞中指出,未来,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人工智能发展道路,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赋能各行各业。要探索更多人工智能赋能知识产权行业的应用场景,如通过智能分析精准预测和高效处理与管理,优化知识产权的申请审查和维护流程,提升行业的运营效率和创新能力等。
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嵇智源(北京指数知识产权研究院供图)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中心原技术总监任智军表示,AI技术与知识产权的深度融合,不仅可以激发企业创新潜能,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还能推动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助推产业升级。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广大立足于硬科技、扎根于关键性、颠覆性技术领域的科创企业。“从创新应用场景出发,我们将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与知识产权领域知识深度融合,目前已成功推出了覆盖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智能创新平台。”星河智源CTO裴非介绍道。
百川智能解决方案总监乔帅表示,大模型技术以理解和推理为强特点,对于知产知识的处理具有天然优势,大模型和多模态的应用将成为知识产权技术创新的未来方向。
知识产权服务业是知识产权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论坛现场,科慧致远创始人王乾旭表示,我国知识产权行业发展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久久为功,而技术创新是行业发展的加速器,尤其可以武装知产服务业,实现从科创供应链上提质增效。
“知识产权行业只有不断坚持技术创新,进行行业升级,才能持续赋能社会生产力发展。”寒武纪知识产权总监胡帅表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