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一带一路,小凤带路》之《日本明治维新十日谈》第一季完美收官。《初抵日本探神道》、《海峡虫洞穿幕府》《幕末星光耀萩城》,三期节目以日本史为经线,以明治维新史为纬线,在历史的纵深和开阔中探寻日本文明的独特形成与发展,揭示其军国主义滥觞之谜。
#看到底,有彩蛋#
明治维新十日谈
DAY1
初抵日本探神道
采访、撰稿、主持:小凤
嘉宾:陈浩武
序曲
1868年3月14西洋岛国
1868年3月14日阴历东洋岛国
1868年左右的明治天皇
就在世界的另一端,同样是1868年,阴历3月14日。东洋岛国日本,一个被禁锢在日本京都长达六百余年的皇室傀儡家族也开始挣脱幕府的实际统治。在一群已经潜入皇宫的长州藩和萨摩藩勇士的护卫下,年仅15岁的睦仁天皇率领文武百官向天地、向人民宣誓维新变法诏令《五条御誓文》: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二、上下一心,盛展经纶
三、官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
四、破除旧有之陋习,立于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振皇国之基业
仿佛历史的车轮飞速的转动,一个变革的时代已经来临。这个与世隔绝的封闭小国,由此走上了建立近代意义国家的道路。1868年,又称明治元年。年轻的睦仁天皇将他的年号定为明治,其出处来自中国古老的典籍《易经》,所谓“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而他所推动的这场叫做明治维新的变法运动,其“维新”二字,同样来自中国的《诗经》,“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第壹幕机场出发
随时随地采访随团教授陈浩武先生
行前匆忙遗落《日本史》
带着遗憾开始日本行
去年秋天的一个清晨,我和搭档麦琪一起踏上了日本明治维新游学的旅程。由于行前太过匆忙,我忘了把那本正在阅读的美国历史学家詹姆斯·L.麦克莱恩的《日本史》放入行囊。就这样,带着些许的遗憾开始了我的日本行。
随团的教授正是“世界文明的阅读与行走——就士游”项目的发起人,著名金融及世界史专家陈浩武先生。而另两位随团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秦晖先生和金雁女士夫妇由于召开国际学术会议,也将在第二天直接飞赴日本与我们汇合。
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去探寻150年前发生在岛国的这场明治维新运动它的来龙和去脉,它的荣光与阴影,他们是如何凭借明治维新从诸侯林立的稻田之地走向文明开化,却最终堕入军国主义的深渊?以及这场变革如何深刻的影响了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
詹姆斯·L.麦克莱恩《日本史》
机场咖啡店访谈明治维新
军国主义之滥觞
麦克阿瑟之改造
仍然是北京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紧张的办完安检和入关手续。在候机楼的一间咖啡馆,在一群即将飞返日本的客人的包围中,我和陈浩武先生聊起了这一次的日本行:
咖啡拉花是明治维新著名帅哥坂本龙马
凤:我们这一次的主题就是明治维新,其实“”明治、维新“”还是来自我们中国,这是他们幕夏传统的一个体现。
陈:对,中国文明在一千多年以前,从隋唐开始,对日本的影响特别深刻。在明治维新之前,亚洲的秩序是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以中国为核心,其实是以中华文明的儒学为核心。明治维新挑战了这个秩序,又改变了这个秩序,对亚洲的整个政治经济文化和政治版图都有重大的改变。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因为它的富国强兵、置产兴业、文明开化,使日本走上了一个强国的道路。当中有几个很重要的标志,一个就是1894年的甲午海战,他们叫日清战争。一个是1905年的日俄战争,他们称为日露战争。所以由于明治维新这一历史事件而导致日本的崛起,特别是它后期这种军国主义的崛起,对整个亚洲的政治版图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凤:也就是说在明治维新的结果当中,实际上也包含着非常强烈的负面因子,就是这种军国主义的扩张,这好像是日本走向现代化过程当中的一段歧途。
陈:明治维新后,日本通过《伊藤博文宪法》学习普鲁士和德意志模式,使日本走上了一种军国主义道路。日本和德意志的联盟在二战期间演化为轴心国,它是有非常强烈的军国主义的因素,所以这一次对亚洲政治版图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军事力量的结果。
凤:我不久前看到您发给我的一篇论文,其中就提到有一位西方人写了一本书叫《革命——19到20世纪》。他讲到了法国革命,俄国革命,甚至于讲到了伊朗革命,但是他没有提明治维新。那明治维新这样的一场革命,您觉得在世界历史的版图当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陈:明治维新核心的意义就在于东方文明受到西方文明挑战的这种背景之下的东方的回应。汤因比的基本的历史学观就认为,就亚洲来讲,近代就是一个西方的文明对原有东方文明挑战的一个过程,而东方的转化就是对这种挑战的一种回应的过程。所以汤因比把这个过程归纳为“挑战回应模式”。
当然明治维新这一步它并非成功。最后他真正学到西方文明——西方英美保守主义和基督教文明最后在日本生根开花结果,走向今天,还是二战它失败以后,因为两颗原子弹而导致日本投降,最后在美军的占领和强迫之下,就是麦克阿瑟将军所制定的《和平宪法》才真正让日本走上了“文明是一个整体”的这条道路。
第贰幕在飞机上
天照大神的父母之神
神话里日本列岛的由来
在传说中,因为当时的国土是漂浮在汪洋中,漂浮不定,于是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决定修固国土。他们站在天之浮桥上,将一柄长矛探入海中并搅动海水,再将矛提起。这时从矛尖滴下来的海水凝聚成岛。这就是日本列岛最初的由来。
伊邪那美和伊邪那岐
机上恶补简明日本史
绳纹时代
弥生时代
古坟时代
飞鸟时代
“日本位于人类世界的末端。”
1963年,法国年鉴派史学家布罗代尔在其著作《文明史》中这样形容日本的地理位置。他说:“作为一个群岛,日本常常被与英伦三岛相提并论。不过,英伦更接近于它们毗邻的大陆,而日本则更加遗世自立。”
如同英伦三岛在公元50年被罗马凯撒大帝入侵之前,并无文字记载的历史一样,在公元552年佛教传入日本之前,日本没有历史。
无人确知日本列岛上何时开始出现最早的人类,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里最早的居民就是如今还可以在北海道找到其踪迹的阿奴衣人,又称虾咦人。由于考古学家在那一时期的出土文物中,发现很多陶罐上都有绳子压在上面印出的绳纹。因此,公元前400年前石器时代的日本被称为绳纹时代。
花瓶,日本,绳纹时代
公元250年前,一波波外族,开始从海上漂来,他们来自中国、朝鲜或者南部的印尼,并且带来了水稻和青铜器。1884年,在东京一个叫弥生町的街道里有学者意外捡到一个没有任何装饰、带红色的陶瓷碎片,并认定它不同于绳纹陶器,于是这个新的文明时期又被称为弥生时代。
陶器,日本,弥生时代
到了公元二、三世纪,日本开始出现如同埃及金字塔一样的古坟。其中的一座来自一个精通妖术的女王卑弥呼,在《后汉书》和《三国志·魏书》中,最早关于日本也就是倭国的记载都出现了这位女巫国王,她定居在邪马台的城堡里,死后携100名陪葬的女仆钻进古坟。因此这时期又被称为古坟时代。
动漫里的卑弥呼
而这些王室贵族陵墓的出现标志着日本人已经开始尝试组建帝国,由于其权力据点集中在奈良盆地的大和地区,这也是日本民族又被称为大和民族的由来。
到公元五世纪,大和政治中心定于奈良盆地飞鸟地区,日本于是进入飞鸟时代,公元645年,大和首领宣布划时代的大化改新,学习中国唐朝精妙的治国方案,以“国无二君,民无二主”宣告中央权威,这是为人所知的日本历史的开端。
第叁幕抵达福冈
福冈机场即景
摆渡车吐槽看庙太多
麦克阿瑟宪法又叫牛栏宪法
经过三个小时的飞行,我们终于抵达了日本。但是我们并没有像一般的旅行团一样直接飞东京或是大阪,而是飞向最南端的岛屿——九州岛的福冈县。在机场的摆渡车上,我趁机和浩武老师又一次聊起了这一次的明治维新游学主题。
此行线路选择的亮点在哪里?
看的庙是否有点多?
浩武老师《两个美国人和两部宪法》构思为何?
麦克阿瑟《和平宪法》为何又叫《牛栏宪法》
牛栏宪法和牛栏山二锅头有何关系?
《和平宪法》为何对于日本既是屈辱又是救赎?
《从幕府到明治》是一本怎样的书?
想要我们在百度车上聊了什么
请移步左下“阅读原文”有音频
浩武老师大巴车开讲
从西南偏僻的倒幕强藩开启的明治维新运动
从幕末到明治,也就是黑船来航到王政复古这一段德川幕府统治的末期,史称幕末。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长达二百年之久,除了和中国、朝鲜有通商往来,几乎没有任何人可以出入这个国家,而西方也只有一小波荷兰商人被禁锢在长崎附近的一个小岛上。
幕末的日本社会危机四伏,各种政治势力暗流涌动,怀揣救国理想的武士剑客随处可见。为什么我们要把第一站选在九州岛?浩武老师在前往太宰府的大巴上举着一张地图回答了我的疑问。
浩武老师即兴开讲:
小凤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福冈作为此次主题游的切入点?这要从德川幕府的开衙建府历史说起。公元1600年,在日本爆发“关原合战”,战争以德川家康一方战胜丰臣秀吉一方为终局。德川统一日本,于1603年封为“征夷大将军”,建立日本第三个幕府(前两个分别是1185年建立的镰仓幕府,1336年建立的室町幕府)。
德川幕府在分封藩地时,将全国的大名(藩主)分为三类:一类是“亲藩大名”,是德川家族的成员,他们的封地紧靠政治中心江户(今天的东京);第二类是“谱代大名”,是关原合战中立有战功的各藩首领,他们的封地在亲藩大名的外围;第三类是“外样大名”,这些都是在关原会战中站错了队,在战场上与德川为敌的藩主,所以他们的封地往往在远离政治中心的边缘地带。
但是,经过几百年的演变,这些处于边缘的各藩,反而因为濒临海岸线,成为最早接受中国和西方先进文明的地方,在禁海时代的劣势成了他们对外贸易的优势。他们可以通过茶叶、大米、丝绸贸易的便利,换来外国的先进武器和各种技术。于是“外样大名”反而成了強藩,他们思想开化,军事装备先进,财政力量雄厚。
以西南边陲的长州、萨摩、土佐和肥前四藩,成为明治维新时代“倒幕”的主力。绝大部分的维新志士,都出身于这些强藩,如吉田松阴、伊藤博文、木户孝允、西乡隆盛等。
幕末大名分布
坂本龙马第一次上线
萨长同盟的建立是幕府的噩梦
大河剧《龙马传》
大巴车上,浩武老师耐心地给我们开着这一堂日本历史的扫盲课,当我知道东京不是我们日本行的第一站而是最后一站时,我还曾经很不理解,原来这正是浩武老师的用心所在。
浩武老师讲解:
1868年明治维新建立政府之前,首先是倒幕就把幕府要打倒,倒幕运动的主要的力量来自哪儿?长州藩和萨摩藩。但两藩各自力量不足以抗衡幕府,一直到有一个叫坂本龙马的人物出现。他做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促进长州藩和萨摩藩建立了一个同盟——萨长同盟。
幕府时代,幕府将军是严令禁止大名互相往来,特别是不能在军事上互相往来,但是幕府最怕的事情就被坂本龙马做了,“萨长同盟”。两个最富有,军事力量最强的藩联合起来,终于让幕府彻底灭亡。
随着浩武老师的讲述,仿佛把我们带回了那个新旧世界交替的、风云际会的年代。一个一头乱发、放诞不羁,腰挂佩剑的年轻人正在京都深夜的街道上狂奔,向长州藩和萨摩藩约定谈判的交汇地点跑去。他就是来自土佐藩的坂本龙马,而长州藩的志士木户孝允和萨摩藩勇士西乡隆盛正在等待着他。他们将在这个夜晚缔结秘密的军事同盟,从而开启日后明治维新的转折性契机。
坂本龙马真人画像
幕末志士为何要蓄谋推翻幕府的统治
天皇如何失去又重新找回他的权力
在大时代里每个人物如何抉择自己的道路
又在历史上留下怎样的面目
这层层谜团
会在接下来的阅读与行走中步步揭开
第肆幕太宰府天满宫
和浩武老师边走边聊
天满宫门前
福冈县太宰府天满宫,这是一个神社,供奉的是日本的学问之神菅原道真,他的故事和屈原很相似。作为一代诗人、历史学家兼著名政客,却被对手陷害,被天皇发配到边远之地的太宰府,郁郁而终。变成了日本著名的怨灵,所以建造天满宫祭祀他。
和罗丹姐一起在天满宫用水勺净手
披萨饼一样大的菊花
日本皇室象征
院子里种着五颜六色的菊花。这是一种单瓣菊,每一朵都有一个披萨饼那么大,红、黄、紫、白。我们都知道日本人酷爱樱花,但菊花却是日本皇室专用之花,日本皇室的家纹也就是徽章就是一枚十六瓣八重的菊花,所以许多人把日本叫做菊花王朝。菊花王朝比英国的金雀花王朝的寿命长多了,所谓万世一系,2000多年不改。
每一朵菊花下面有一个纸托
天满宫菊花有披萨饼辣么大
难怪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二战后写得那本剖析日本国民性的书叫做《菊与刀》。这本书就是剖析日本人他们为什么一边热衷于菊花的栽培,一边又崇尚刀剑的锋利。所谓“举起刀杀人,放下刀赏菊”,这就是日本民族矛盾的地方,极度的美和极度的暴力的混合体。
天照大神的化身镜子
日本天皇又被称为天照系
相对于此行围绕明治维新游学之旅的线路设计,太宰府实则是一个打卡景点,但神社供奉的宝物引起了我的兴趣,在大殿的正中央一座金灿灿的神龛之上,立着的不是神仙,不是佛祖,而是一面镜子。这可不是一面普通的镜子,而是日本神道教的一位至高女神的化身——天照大神。
导游讲解:天神三宝——镜、剑、玉
日本的这个所谓的天皇,是日本的天照大神,天孙降临,降到人间来开辟日本国土的。天孙降临时从天上带来三件宝器:玉勾、长剑和铜镜。铜镜,一个是天照大神的象征,一个可以反映现世,把我们的灵魂和我们的面目映出来。
天满宫铜镜
神道教是日本大和民族的本土宗教,也是日本文化的根基。所谓神道,意思就是神的道路。以对神明的深切尊崇为中心,属于泛灵多神信仰,也就是精灵崇拜。神道教不像基督教、佛教一样,它没有固定的教义和典籍,而是一种原始信仰、自然崇拜。八百万个神灵,诸如山神、水神、海神、雷神。其中太阳神则是一位女神,又叫天照大神。
在《日本书纪》记载,用长矛搅动海水凝固日本列岛的父神伊邪那岐在妻子伊邪那美死后,无比悲伤,他来到一条河流中冲洗左眼时,竟诞生出一个美丽女神。瞬间光辉耀天照地,这就是天照大神。
日本传说里天照大神出洞,人间告别暗无天日
公元前660年,天照大神的后裔神武天皇征服了日本这个稻田遍布的国家。神武,这位神人结合所生之子,也被神代史假定为时日本列岛的第一位统治者,而按照中国史书的记载,部分学者则认为神武天皇实际上是当年秦始皇派到海上仙山去求不死长生之药的徐福,当然这个说法缺乏证据支持。
神武天皇,有传说是徐福东渡成为神武
由于掌握了权力的大和统治者一直奉天照大神为其祖先,因此大和家族又被称为天照系,日本天皇则被称为是“天照大神万世一系神的后裔”。
明治维新时期颁布的神佛分离令
令神道教信仰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
在天满宫开满巨型菊花的深宫大院里,我就日本的神道教向浩武老师请教。
陈:儒家和佛教传到日本之前,日本有一个宗教就是神道教。神道教其实是一个泛神教,是一个多神教。明治维新期间,明治政府颁布了一个神佛分离令。神就是神道教,佛就是佛教。神佛分离令的颁布,使神道教上升到国家意识形态的层面,而佛教受到打压。
日本是二元政治结构,这个国家同时受精神君主天皇和政治大君即幕府将军的双重统治。如同圣与俗的区别。两者分离与依存可以追溯到镰仓幕府时代。天皇逐渐被视为宗教与道德的化身,成为半人半神的统治者,实则沦为幕府的囚徒和玩偶,幕府则负责以天皇的名义统治国家。这俨然成为整个日本历史的独特现象。
既然人格化为神格,天皇总是有意无意地在御所中深藏不露。马克斯·韦伯曾经针对神道教的特征,指出神权政治存在共同的“密室”现象。韦伯还提出一个相似的概念,叫做“宫庭幽闭”。直到明治维新,天皇的权力才从幕府的软禁中突围。
幕府叫征夷大将军。他管理国家,相当于政府,这是一个分封的诸侯国家。274个大名就是274个诸侯。原来各诸侯小国之间就不断发生战争,一直到有强人出来建立幕府。历史上有三个强人,藤源氏、足利氏和德川氏。这三家分别建立了幕府,一直到1868年,德川幕府知道自己就要完蛋,所以它才完成了一个行为,叫大政奉还。
所谓大政奉还,就是国家管理的权力交给天皇。大政奉还之后版籍奉还。所谓版籍奉还就是这些分封的诸侯的土地全部交给天皇。所以明治维新等于是重新统一的国家,把它从一个分散的诸侯的国家,统一成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这个权力就归到了天皇,天皇就是虚职变成了实职。
明治天皇摄于1870年代
明治天皇被拉回到世俗政治的中心,这就叫“王政复古”。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为巩固王权,将神道教尊为国教,是为国家神道。伊藤博文制定法律,将明治天皇推向神坛,以此为号召,扫清德川家族的影响,大力推行维新变法。
从文明进程看,维新是日本试图摆脱民族自卑,跻身文明世界的现代性探索之路。从国体来看,维新的本质则是复古。国家神道也是古代神权政治原理的翻版。
神道教与军国主义的关系
麦克阿瑟废除神道教作为国家神道
麦克阿瑟将军
二战期间军国主义掌权,更是将万世一系的皇统捧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神道成为教导百姓誓死效忠天皇的工具。让天照大神普照世界的“天壤无穷”的神谕也成为其军国主义侵略扩张的依据。整个日本变成一架战争机器,一个嗜血的狂魔!直至广岛和长崎被投下两颗原子弹。
浩武讲解:
陈:日本人认为天皇的神圣性是来自于他是一个神,不是一个人。所以麦克阿瑟将军在1945年占领了日本之后,坚持让天皇在广播电台发表讲话,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为玉音放送,这件事情对日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你们到东京去看看博物馆,里面有很多照片的。当广播电台里面传来天皇的声音的时候,很多日本人完全崩溃了,痛哭流涕在地下打滚,完全崩溃了,为什么?
因为他们世世代代接受的观念,天皇是一个神,神是不吃饭、不睡觉、不打屁的,那才叫神。你还能够说话,还能够……,那叫什么神?不成了人,对不对?所以玉音放送是在1945年的8月15号,日本宣布投降,日本裕仁天皇向全球广播叫他的军队都放下武器,停止战争,所有的日本人都不得不接受天皇是人的这个观念。从那天起,天皇就从神变成了人。
凤:而且还专门发表过一个《凡人宣言》。
陈:然后天皇要到麦克阿瑟将军的司令部去报到,麦克阿瑟将军专门拍了一张照片,裕仁天皇又矮又瘦又小,而麦克阿瑟将军又高又帅又大,叼个烟斗,插着一个腰,然后那张照片,麦克阿瑟命令日本所有的媒体必须在第二天在头版登出这张照片来。他为什么这样做?所有这些,他让天皇要成为一个人,而不是还把他放在一个神的位置。正是天皇成为神的这一点,而导致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到处去打仗,到处侵略别人,发动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所以麦克阿瑟将军在制定日本《和平宪法》和玉音放送和发表这些照片,他都是在强调一个就是:天皇是一个人,天皇不是神,你们不能够把它当一个神来看待,我们要走出这种对人的这种神的崇拜,而走向一种现代文明,这才是他的最根本的意图所在。
麦克阿瑟与裕仁天皇的著名合影
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后,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首先要求日本废除国家神道,不再承认天皇有神一样的地位,1946年1月1号,裕仁天皇发表了否认自己神格地位的《凡人宣言》,又称《人间宣言》:
我等回顾明治天皇
明治初期,先帝提出5条维新誓言
1.广开议会,万事决于公论
2.上下一心,盛行经纶
3.官民各遂其志,勿倦人心
4.破除旧习,以天公地道为基
5.求知识于世界,以大振皇基
此誓言公明正大。……而说天皇是神,日本民族有比其他民族更优越的素质,拥有能扩张统治世界的命运,这种架空事实的观念,毫无依据的。
这就是日本历史上又一份著名文献《人间宣言》,竟然就是从回顾明治天皇开始走下神坛。至此,人们或许明白日本问题其根源正是在于以天皇为中心的国体身上。《人间宣言》发布一个月后,在麦克阿瑟的主导下,日本制订了新的《和平宪法》。天皇的角色从绝对君主转变为国家象征,而主权在民。
源自明治时代的日本第一部宪法《伊藤博文宪法》究竟有何致命毒素麦克阿瑟为何反对以战争罪起诉天皇?随团教授浩武老师念念在兹的“两个美国人和两部宪法”究竟是哪俩美国人?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我将一一为你作答。
总之,神道教终于从国家神道重新成为民间信仰,而无论如何或许只有理解神道教才能理解日本复杂吊诡的民族性。
第伍幕太宰府外步行街
梅枝饼
星巴克
刚刚放学的小学生
走出太宰府,重新回到那条可爱的小街,小学生们已经放学。路边各种抹茶小吃店。我被路边的一家梅枝饼店吸引,其实就是现烤现卖的糯米皮豆沙馅的小甜饼,120日元一个,折合人民币7块钱,着实物美价廉,刚刚出炉的小饼还有点烫嘴,一口咬下香甜无比,没有梅子的酸味,之所以叫梅枝饼当然是由于菅原道真酷爱梅花,人们便在小饼上压上梅花烙以此来纪念他,就像我们用糯米粽纪念屈原一样,这也是太宰府的专属小吃。只有在天满宫门前才能吃到最正宗的味道。
好吃的梅枝饼,就是豆沙馅糯米饼
美人罗丹姐品尝抹茶
小街上还有一间别致的星巴克吸引了我们,这是日本著名设计师隈研吾的作品,让建筑消失或曰负建筑一直是隈研吾秉持的设计理念,据说这是世界十大星巴克店之一。他用2000根木棍彼此支撑搭建成一个具有流动感的洞穴一样的空间。
【导游讲解】
2020年的日本的东京奥运会的主会场的设计师隈研吾(KengoKuma)的代表作。星巴克是在日本十大最著名的建筑之一,这个造型取自于大自然,回归大自然,像鸟巢一样
洞穴星巴克
漂亮的姑娘雅子
雅子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后赴德国柏林学习爵士乐,这次飞行十几个小时到日本与我们同行,虽然旅途劳顿,但完全听不出声音的嘶哑,歌喉美妙,令人陶醉。
我们此行有三大歌神:酷爱历史文献歌曲及世界各国国歌的“歌神”秦晖老师,擅长日文歌曲和80年代以来港台流行歌曲的颤音女王罗丹姐,以及爵士小天后原野雅子,在以后的节目中陆续放送,听友们有福了。
第陆幕北九州
黑暗料理一兰拉面馆
夜幕下的北九州
听着雅子的歌声,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福冈县北九州市。在日本县比市大,明治维新的一项划时代举措就是废藩置县。将幕府下属各藩将手中土地全部版籍奉还,统一为府县。为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从而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富国强兵奠定了基础。
我们即将走进一间别致的黑暗料理——汤婆婆拉面馆,准确的说这是北九州市最著名的一兰拉面。位于烧瓶猫的这家面馆,门口的招牌上写着:昭和35年创业,也就是创办于1960年。
汤婆婆拉面馆
说它是黑暗料理,倒不是因为食物的滋味。仅仅是这一碗拉面就比我在英国吃过的所有饭加起来都好吃,而是店里的灯光昏暗,座位的摆设也让我这个拉面爱好者觉得新奇。
昏暗的隔间
这里的座位很有趣,小隔板把相邻的座位一间间隔开,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私密的空间。前面还有一个竹帘,竹帘卷起,我可以看到对面的浩武老师,但是我和浩武老师之间还隔着一个甬道。服务员就在我们中间走来走去,挨桌挨桌送面。丹姐说感觉我们不是来吃拉面的而是来探监的。因为竹帘放下来就是一个完全私密的空间。
竹帘下的浩武老师
侍者端上来一碗面,黑色的方型食槽。感觉它的号再大几倍就很像在耶路撒冷看到的耶稣诞生的那个马槽。浓浓的豚骨汤上面飘着葱花还有鲜红的辣椒油和调料,有一枚鸡蛋。侍者帮我放下帘子,现在就可以旁若无人的大快朵颐了。虽然因为喜欢一边走路一边吃包子,所谓高雅的人设早已经崩塌,不过吃面的动静还是要小一点。
结果节目里播放的喝拉面的声音依然很耸动,吓坏不少听友。
一兰拉面
实在是一碗太好吃的拉面,我直接喝了个底朝天。这一天不远万里来到日本,最难将息的竟是一碗拉面。但实际上日本拉面的鼻祖竟然是一位来自中国明清之际的大儒,朱舜水。清兵入关后,朱舜水流亡东渡到日本,在长崎、江户一代传播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很受日本朝野推崇。拉面据说是他的家宴食品,也顺便带到了日本。
他和明治维新也不无关系。因为在他居住日本期间,长期担任江户以北的学术重镇水户藩藩主德川家的客卿,被认为是水户学派的开创者。水户学派在幕府时期专事日本独特性的研究,鼓吹尊王攘夷。水户藩也成为与萨长土肥并行的倒幕维新的又一强藩,后来制造了轰动朝野的“樱田门事变”的刺客大多就是出自水户藩。
拉面鼻祖朱舜水
第柒幕酒店谷歌地图里的海湾
继续追溯日本历史
奈良时代
平安时代
夜已经深了,我们终于抵达酒店。在狭小的房间里,我和麦琪打开手机里的谷歌地图,寻找自己的位置。发现我们此刻栖息的地方博多湾的一角,而博多湾正是日本遣唐使出海的地方。
博多湾
奈良模仿洛阳古城
公元794年,日本王公贵族又永久迁居平安京,意为和平安静的京城。这就是现在的京都,这座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之一。布局完全照搬如棋盘一样的唐代京师长安,日本进入优雅奢靡的平安时代。
京都模仿长安古城
在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他们从博多海湾出发,三艘船一起航行,每艘船上有150多人。经日本列岛顺风西行,两周后抵达中国江苏如东海岸。唐朝诗词歌赋、律令制度,造就旖旎繁华的种种都传入当时还称之为“倭”的岛国。
甚至还有一位叫阿部仲麻吕的遣唐使还通过了唐朝的科举考试,与李白成为好友,深得唐玄宗器重。在安史之乱中,阿部曾陪同玄宗和杨贵妃逃往马嵬驿,在陈凯歌的电影《妖猫传》中,阿部作为倭国使者甚至还爱上了杨玉环。
电影《妖猫传》剧照,阿倍与杨贵妃
阿部:我是一个无情的人,但我却疯狂地爱上了皇帝的女人。
杨贵妃:阿部先生一定是来找我的,你送的玛瑙,皇帝和我都看过了,好!
唐玄宗: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是你记住了,不管什么时候,贵妃,永远都不会是一个人。我们生生世世,永不分离。阿部,字送给你了,猜猜什么意思。
阿部:极乐之乐。驾驭所有的人,就是帝王的极乐之乐。
电影《妖猫传》截图
或许玄宗所谓极乐之乐乃帝王之术,但日本天皇显然不如大唐皇帝更熟知此之奥妙。正如布罗代尔在《文明史》中所提及的,在照抄中国灿烂的唐朝制度的同时,日本唯独没有引进科举制。这使的日本的官僚制度依赖于家族世袭而不是凭借考试的唯才是用,因此它也难以建立起有效运行的文官阶层。
不久,平安时代末期的两大军事家族源氏和平氏的一场坛之浦海战,使帝国真正的权力旁落于幕府将军,日本了进入了由武士阶层统治的冗长的中世纪。
“平安时代的京都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但在它的周围仍有许多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