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于1997年的茶瓦纳,在被星巴克收购后,从被寄予厚望到陷入困境,到底经历了什么?
又能给中国的新茶饮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我们从美国人爱上中国茶说起:
美国人是怎么爱上中国茶的
上世纪90年代,美国本土突然冒出一系列的茶叶经营公司,而且都办得有声有色:
成立年份企业名称
1992年共和国茶
1994年泰舒茶(TazoTea)
1996年索贝(Sobe)
1997年茶瓦纳(Teavana)
1998年清纯茶(HonestTea)
1999年NumiOrganicTea
2003年ArgoTea
TalbottTeas
AmericanTeaRoom
2007年资本茶(CapitalTeas)
20世纪90年代是美国经济罕见的持续性的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发展黄金时期,现在人们也爱叫它“美国新经济”时期。
换一句话说,有市场的商品,会按照自然规律发展起来。
美国缺乏口感丰富美味的饮料,无论是茶还是咖啡,所以这给了皮特咖啡、星巴克、共和国茶、清纯茶、泰舒茶等等的发展空间。
但资本投资的实质是追求利润,所以到后面会越来越往利润高的行业集中,迫使企业升级换代,而不管人们的实际需要。
美国资本市场对“新茶饮”的追捧
这样,实体商品不值钱了,无数工厂的生产利润赶不上一个品牌;企业扩张合并的活动越来越频繁,把对自己有利的企业或威胁自己的企业买下来,让挣钱的更挣钱。
所以在美国黄金发展期告一段落后,那些新兴的茶企命运如何呢?
泰舒茶在1999年被星巴克810万美元收购,当2012年星巴克收购了Teavana后,泰舒茶的茶店与品牌马上被冷藏,用星巴克自己的话说,要好好发展Teavana。
但在2017年宣布要关闭所有Teavana茶店后,星巴克又将泰舒茶卖给了英国的联合利华,价格是38.4亿元,是购买价的47倍多,这一买一卖星巴克赚翻了。
Teavana的产品
强大叶子茶在2014年被皮特咖啡收购,收购价对外保密,但谁都知道皮特咖啡的企业初心是卖优质的咖啡,但为了与星巴克竞争,它必须拥有一款茶产品。
清纯茶是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两位毕业生打着健康的理念,运用方便的饮用的商业模式发展起来的瓶装茶企业,在2008年开始被可口可乐公司收购,2011年收购完毕。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只生产茶饮料即:RTDTea。与清纯茶类似的索贝,也是生产茶饮料的,索贝后来也被百事可乐收购了。
TalbottTeas是与Teavana和强大叶子茶十分类似的一个茶企,在2012年被JambaJuice(浆宝果汁)收购,浆宝果汁原来重点是卖鲜果蔬汁的,在美国饮料销售公司排名第95位,年营业额是7800万美元。
资本茶在2017年宣布关闭一半以上它的店面,虽然已接受了两轮融资,但还在挣扎中。比资本茶惨的是美国茶馆,它在2018年3月8日宣布全部停止运营。
资本茶(CapitalCity)企业Logo
在这些茶企中,共和国茶是保持稳定的,因为它早早地被买给了一个经营酒业的老板,而那个老板还保持着推广健康理念的初心。
另两个还保持运行的公司:NumiOrganicTea,与ArgoTea都是中东移民开的公司,他们有自己一套人生理论,所以受资本影响要少一点。
茶瓦纳的命运解析
星巴克与Teavana相结合
Teavana在北美有超过350家专卖店。每一个指标都被仔细监控。对零售商来说,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是每年与相同商店的比较。
当星巴克宣布关闭Teavana时,他们的发言人说:这是正常业务的一部分,我们总是在评估商店的投资组合,当“未能达到性能最低值”时,大家懂的,那就是关门。
曾经的Teavana专卖店
其实,在星巴克强迫要关闭无数Teavana茶饮店时,很多大型商业中心设法说服Teavana不要关门,为此保留了一定特许店。
当然也让一些其他茶店有了机会,如联合利华拥有的T2,顺势开设了多家茶店,一些个体的独立小店也有了机会进入大型商场,还能免费获得Teavana留下的无数设备,不然处理废品也要花钱。
星巴克一个典型门店,每年收入接近150万美元;而Teavana一个茶饮店的收入每年在85万至100万美元,如果在高档商场里,昂贵的茶具,地租还会将利润拉低一些,这就远远低于星巴克所需要的标准。
星巴克前CEOHoward·Schultz与Teavana
“供应茶是一件棘手的事情,而不是一个快速的过程。
美国茶企是在人们希望有健康生活的需要下推动萌发起来的,赶上美国经济的黄金增长期又繁荣灿烂了一阵,但随着美国新经济周期的完结,按照资本逐利本性的法则,美国茶企在资本市场的冲击下,产生了不同的命运转变。美国茶企走向何处,美国人能喝到什么茶,我们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