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硬”的星巴克,偷偷降了价!9.9的风终于还是卷到了星爸爸

“嘴硬”的星巴克,偷偷降了价!9.9的风终于还是卷到了星爸爸

文|山核桃

越来越多的打工人发现,曾经让他们付款时感到囊中羞涩的星巴克,正在悄悄降价。

多位星巴克多年忠粉的消费者告诉「财经无忌」,他们的星巴克卡包里被派送了很多“39.9两杯”、“49.9两杯”的优惠券。在不少电商平台上,星巴克也推出了“106元、103元/5杯”、拼团等优惠。“平均下来一杯20元不到,和9.9肯定还有差距,但和星巴克之前的定价相比已经降很多了。”一位消费者这样评价。

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上,也出现了诸多“星巴克如何买更便宜”的薅羊毛教学贴。不久前星巴克一年一度的“地球日免费咖啡”的活动更是引发了不少门店的排队打卡现象。

在中国咖啡9.9元的商战中,星巴克的价格下探已成既定事实。但就在不久前,来访中国的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却又再次嘴硬地表示:“(星巴克)没兴趣加入价格战”。这种言行不一的“双面态度”越来越多地展现在星巴克对中国市场的布局上——不管是加大县域的布局,还是产品、营销的中国本土化尝试,二十多年来,星巴克一直很努力,但却似乎成为了最不懂中国的存在。

双面星巴克,究竟何以至此?

1、“嘴硬”的星巴克,偷偷降了价

过去一年间,由库迪率先推出、瑞幸跟进,随后成为行业基本操作的“9.9元”低价策略,让中国咖啡行业成为了竞争红海。但区别于竞争对手们的坦诚态度,星巴克在“降价”这件事上一直都显得十分“嘴硬”。

不止是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星巴克中国首席执行官王静瑛也在公开场合多次表明:“星巴克对卷入价格战不感兴趣”。

但财报数据却在悄悄打脸。星巴克中国2024财年Q1财报显示,尽管整体收入、同店销售额、同店交易量都呈现正增长,但该季度中国门店的平均客单价却同比下滑9%。量上去了,价却在下滑。尽管针对“客单价下滑”,星巴克中国反复强调是在“尝试有针对性的促销、个性化的优惠鼓励消费者增加购买频次”,但这也说明了其实星巴克已经在中国自降身价。

一边说自己不参与咖啡行业的价格战,但另一边实际通过各类促销和布局新兴渠道,悄悄降价,口嫌体正直的星巴克自降身价的原因是多重的,既是无奈地被动卷入,当然也是有意为之。

首先,当前消费市场正在经历低价周期,对于相对高频刚需的饮品行业而言,低价已成为必需的武器。过去一年至今,打了一年的咖啡行业“价格战”声势虽有放缓,比如瑞幸等巨头对价格策略进行了针对性地调整,但低价显然已成了行业新人最直接的引流手段,老人提升老客消费频次的关键动作。

不久前,百胜集团旗下的肯悦咖啡KCOFFEE就通过“全场9.9”的限时活动,在消费者中赚了一波好感。据「财经无忌」观察,至少在营销和产品侧,库迪、瑞幸等玩家也并未停止强调“低价策略”,只不过玩家们在“降价”上的玩法和动作更加多元与隐蔽,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在产品端,“组合式降价”越来越多。咖啡玩家们擅长通过“明星产品+其他产品”的组合式促销,带动不同梯度产品的销量。

在营销侧,通过匹配企业的典型品牌活动将“降价”包装成为一种品牌价值的宣传。典型如MANNER的“咖啡送杯”活动、星巴克的“地球日免费喝咖啡”活动等。

其次,线上电商和本地生活巨头的低价补贴大战,也给星巴克的“低价”带来了东风。

「财经无忌」观察“星巴克中国”抖音直播间发现,趁着抖音本地生活的东风,星巴克中国吃到了团购的红利,据“抖音团购全国周榜”显示,在今年4月前三周,星巴克中国的排名分别为25/39/77位。

星巴克也同样很早与美团外卖合作,打通了会员数据,双方合作也不止在配送上,更衍生到美团的直播内容端。去年4月,美团开启首场外卖直播,6月打出首个餐饮618。在去年618美团的神券节活动中,星巴克就推出美团外卖专属新品,靠着19.9元的美团神券,收割了一波新客。

可以说,在美团和抖音的本地生活的竞争中,官方流量倾斜和大笔补贴下,巨头大战,作为头部商家的星巴克吃饱红利。

不过,在上述外因下,星巴克选择“自降身价”也离不开内因。

星巴克中国曾在2022年发布其2025中国战略愿景,在这一规划中,星巴克立下了“中国总门店数量达到9000家、净收入翻倍、营业利润为当前四倍”的激进目标,这也倒逼星巴克必须要对中国市场做出更多的转型尝试。

回到价格策略上,低价其实不是一种战略,低成本的低价才是战略。客观来说,星巴克在中国咖啡行业的“价格战”中,优势和劣势其实都很明显。

优势在于,星巴克具备完备的供应链,因此能更好掌控成本,同时随着星巴克加快在下沉市场拓店的节奏,依靠品牌力可以拿下相对少的租金,重资产成本降低,规模优势均摊成本,确保盈利。

但劣势也摆在台面上。低价所带来的后遗症其实是星巴克对高端定位的损耗。高端定位是星巴克品牌的区隔性所在,但也正是其如今在中国市场呈现“双面性”的根本原因。

2、一边坚守高端化,一边讨好年轻人

一位咖啡行业人士曾向「财经无忌」提到,过去一年咖啡行业价格战所带来的最大的副作用在于:“让消费者觉得,一杯咖啡就应该值9.9”。他进一步解释,这对大众咖啡(指中低端)而言,比如库迪、瑞幸,甚至是便利店咖啡而言,“以价换量”能够走得通。但对像星巴克这样的高端咖啡而言,这与其品牌定位呈现出了明显的割裂。

这也是为什么,在面向中国消费者时,特别是咖啡主力人群——那些更容易接受咖啡品类的年轻消费者,星巴克展现出了其双面性:一边坚持高端的西式小资风格,另一边则是走下神坛,主动讨好这届中国年轻人。

多变,是这届中国年轻人最明显的特点。他们既买得了大牌包,也疯抢拼多多直播间的卷纸,既能为几千一次的疗愈服务付费,也同样可以特种兵旅游。回到咖啡行业,想要讨好这群多变的年轻人,参考瑞幸等咖啡玩家们的实践,其实也为星巴克提供了“开卷答案”:

一是在产品上,一方面,必须通过持续高频推新满足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另一边则需要稳定自己的菜单,打造利口性强、更适合中国宝宝的咖啡饮品。

二是在营销上,必须“会玩能玩”,联名、私域运营这些老一套已经被瑞幸们玩成了咖啡行业的标配。

三是在渠道上,在具体点位和城市布局上考虑“如何离消费者更近一点”。

星巴克也是这么做的,但做得却十分“拧巴”。

首先,在产品上,星巴克并非没有进行本土化口味的尝试,也在提高自己的上新速度。

去年10月,由星巴克中国团队研发,被其称为“从里到外都是全新”的“浓”系列,被外界视为星巴克加码“奶咖”的信号,而口味更甜的“奶咖”这一概念的普及来自星巴克的对手——瑞幸的生椰拿铁。星巴克同样也曾尝试推出“茶咖”,还曾顺应中国新年,如针对龙年推出红烧肉风味的“年丰咸香拿铁”,但比起瑞幸等卷王,速度和口碑上都有差距,但人们对星巴克真正的爆款还停留在“太妃榛果系列”。

出圈的爆品越来越少的原因,一在星巴克产品口味上的拧巴。星巴克一面确实在努力迎合中国人的口味,但在具体的产品研发上却想要的太多。

例如在“茶咖”这一品类上,星巴克在2023年就曾推出的星巴克专星送时空系列的第一期就是茶咖。但一方面“时空系列”的卖点在于“为外送而生”,打的是“外卖到家=到店消费”的体验牌。另一方面,从产品口味上来看,推出的桂花风味铁观音拿铁和乌梅山楂红茶美式,同时叠加了“名茶+果味+奶味”等成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

还有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酒咖”。事实上,星巴克在2020年就曾上市“酒味咖啡”——臻选威士忌桶酿咖啡,但“酒咖”真正在大众圈引爆还要提到被瑞幸和茅台联名的“酱香拿铁”。

除了产品思路的纠结,在营销思维上,星巴克尽管努力在讨好年轻人,但其营销却无法打动年轻人。比如在国产咖啡品牌们已经驾轻就熟的跨界联名上,星巴克也在主动跟进。去年,星巴克中国就和“大闹天宫”联名,专门上新了新品“流冻拿铁”还有一系列的周边,这也是星巴克首次跟中国本土IP进行饮品联名。

不过,仅从IP属性来看,从星巴克目前的动作来看,创新思路较为保守。比起国内玩家跨行业、跨品类的联名,某种程度上,星巴克喝“大闹天宫”联名是一个不会出错的选择,但并没有产生更多的破圈效应。

县城是咖啡巨头们的下一个角力场。据「窄门餐饮」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星巴克四五线城市及以下门店数占比约为5.5%,瑞幸约为16%,星巴克远落后于国内玩家,这对门店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星巴克来说,进攻县域无疑是一场持久战。

3、入华25年,越努力为何越不幸?

从1999年正式在中国开设门店算起,星巴克二十五年的“中国实践”正印证了那句话:越努力越不幸。

一边是抄作业努力本土化,但另一边却似乎越来越不懂中国。

核心问题出在哪里?本质上是星巴克高估了“高单价+强空间+西式风格”的固有模式在中国咖啡市场的增长,这种模式并非没有增长空间,而是他们的预期太高了。

以星巴克为代表的连锁咖啡品牌,在过去穿越消费周期的过程中,验证了两大朴素的规律,这也是整个咖啡行业历史的共识:

第一个共识是同质化的底色。随着行业发展进入中后期,咖啡行业品类的同质化竞争程度会越来越高。尤其随着咖啡消费习惯走向成熟,门店品类的竞争更加集中在传统的咖啡含量更高的单品上。口味创新节奏逐步放缓是必然性事件。

第二个共识是咖啡需求的分层。从长远来看,消费者的咖啡需求最终会分化成以下三类——

一是功能性需求,对口感要求低,对价格敏感,对品牌忠诚度低,比如9.9一杯的美式,消费者喝瑞幸、幸运咖还是便利店咖啡,本质上没有区别;二是升级性需求,这类消费者向往品质和口感,对价格相对不敏感,更加重视品牌,三是猎奇性需求,咖啡只是充当社交货币,对口感、品牌等要求不高,比如各地地域咖啡店推出的特调。

这种长期的“大共识”孕育出了全球咖啡巨头星巴克,但中国咖啡市场也有自己的小共识,这是通用性和独特性的差异,这恰好是星巴克需要加紧追赶喝学习的地方。

“小共识”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基因,中国咖啡没有口味的历史基因,因此注定了咖啡巨头们要承担市场教育者的角色。瑞幸的出现无疑抬高了竞争,但不能单纯地认为当下的中国咖啡市场已经“供大于求”,需求还有挖掘的空间。

大共识叠加小共识,短期来看,星巴克激进的目标下,还是会中国市场继续卷。现阶段,更多的中国咖啡品牌正在寻找更多的模型、更多的方法,做出更多的尝试,星巴克的实践印证了这一点,这个行业在未来依旧会出现新玩家与新想象。

参考资料:

1、国金证券:日本咖啡行业启示录之供给篇——连锁咖啡的竞争与终局

THE END
1.2013国考申论备考热点:对“星巴克入驻灵隐寺”的思考公务员考试网近期,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在杭州灵隐寺景区开店,该店地址设立在灵隐寺附近的商业区,引起社会各界热议,有人认为佛门圣地不应开星巴克,有人认为无伤大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参考解析 对于题目中提到的星巴克咖啡连锁店在杭州灵隐寺附近的商业区开店事件,我认为只要星巴克能够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能够坚守经营之道,...https://www.huatu.com/2012/1023/392479.html
2.#美国人为何冷落麦当劳和星巴克#?参考消息#美国人为何冷落麦当劳和星巴克#? 影响力数据 阅读 评论 点赞 总互动 互动率 操作https://www.media.beer/news/97570763
1.2009年最新高考作文素材品析100例从年逾花甲的总理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到第一支翻山越岭冲进北川的军队,到第一支从4900多米高空空降灾区的伞兵队伍,到一批批救援队伍赶赴灾区救出灾民并成功安置……生命奇迹不断上演的背后,是责任政府和执政党“以人为本”的时代底色。第一支医疗队、第一家战地医院、第一所灾区小学、第一支国际救援队...https://www.ruiwen.com/zuowen/zw/120269.html
2.www.xlvalve.com/qrypage/7358/即使在使用恩凯提亚以及热苏斯这样的球员时,我也认为阿森纳在明年是具备竞争力的。我知道每个人都会变强,但你确实需要引入一名新的前锋,我仍然认为阿森纳还有进步的空间。你需要一个9号球员,显然哈弗茨不是这个位置的人选。|_。 此外,有6家公募仍处于净利亏损的状态。尽管与2022年同期相比,东海基金2023年净利有所减亏...http://www.xlvalve.com/qrypage/7358/
3.为什么外国人在星巴克点的几无例外都是一杯美式我经常泡星巴克学习,每次都能看到许多人在餐牌上认真地观望,熟思再三终于和店员开始对话,从拿铁到星冰乐,从地道发音的Grande(大杯)到 Venti(超大杯)很多都有, 可是一直弄不明白的是,几乎所有到星巴克的外国友人,却都无不例外地点了一杯冰美式——American ice。 https://www.jianshu.com/p/987e718fb93a
4.www.prochina.com.cn/noaj76990896.htm男子睡梦中遭同事用美工刀割喉,此事给社会带来哪些警示?嫌疑人将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为了老郭,她才没有出嫁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河南省是中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小麦品质也很好,是全年国家粮食收获的重要部分,同时,作为粮食大省,麦收收入是当地...http://www.prochina.com.cn/noaj76990896.htm
5.年星巴克在中国成立了咖啡种植者支持中心【单选题】(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并于当日起实施。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关于晶状体上皮的说法错误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1995 年 10 月 30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并于当日起实施...https://www.shuashuati.com/ti/18478d942cf14d32846208f133511ac1.html?fm=bdfc233ea872ae34ce08e9c1e19dd00ec0
6.2016美国人权纪录和侵犯人权事记五、妇女儿童老年人权利缺乏应有保障 六、粗暴侵犯他国人权 导言 当地时间3月3日,美国国务院发布《2016年国别人权报告》,继续以“人权裁判官”自居,挥舞“人权大棒”,对世界各国人权状况品头论足、横加指责,而对美国自身存在的严重人权问题则全然不顾。人们不禁要问,2016年美国的人权状况到底如何呢?事实说明,2016...https://rqyjy.nwupl.edu.cn/wxzlyxz/mgdrqjl/47811.htm
7.星巴克有没有歧视中国人星巴克有没有歧视中国人 发布星巴克有没有歧视中国人 剧情介绍:成都商报:星巴克有没有歧视中国人。https://m.tv.sohu.com/20131021/n388607320.shtml
8.霸王茶姬星巴克“公厕”商战,网友:中国女人永不认输!把星巴克和霸王茶姬的logo 给互换颜色 颜色一换 评论过万 网友辣评: 上面是霸王绿了茶姬 下面是红星而克 在万里木兰 喝了让人睡不着 引起热议之后 更有网友制作神图 简单明了地 概括了双方的特点 正因为两者 有这种种相似的地方 有不少网友 经常会把它俩 ...https://www.cmovip.com/detail/39451.html
9.瑞幸会是明天的星巴克吗?“野蛮人”离开后,瑞幸咖啡股价料将回复常态,也就是与星巴克同保持相对固定的比价,但比价的数值范围还有待观察。 虽然只有最近6个季度的财务数据,而且瑞幸咖啡多数门店开业不到1年,还是可以拿瑞幸的数据与高度成熟的星巴克进行对比,看看可以发现哪些问题、看到什么希望。 http://cgrs.szlib.com/Qw/Paper/70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