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篇即承认错误,毫不避讳媒体报道属实。
2、强调一贯重视食品安全,处理结果要公之于众。
3、道歉。
4、明确告知详细处理结果的查看地方。
5、再次表达自责和歉意,顺便感谢曝光的媒体。
6、谈到自身管理问题,愿意承担责任。但有信心改进,且已在整改中。
7、欢迎监督,感谢监督。
稍微了解媒体新闻稿写作的人士,均知新闻文体,是有“华尔街日报体”、“倒金字塔体”、“新华体”等标准化体例格式的。
1、两个涉事门店已开始自查整改;
2、主动积极配合政府的监管调查;
3、欢迎媒体和顾客检查;
4、找防虫害公司专业性整改;
5、涉事门店服从法律法规;
6、员工勿慌,管理有责。海底捞没有背锅“临时工”。
7、全体海底捞门店服从法律法规整改。
8、每项整改点名道姓落实责任人。
2、公关界名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任何危机里,都藏着好处。
第一篇:“快”。第二篇:“暖”。
这篇更炸更燃。
危机公关三大黄金法则第二条,就是转移负面事件的注意力,不要成为舆论讨论的焦点。只是,这在一般人的常识里,觉得无异于痴心妄想。
危机公关三大黄金法则第三条,危机事件的解决过程,毫无保留呈现给社会大众,但也显得很专业复杂,一般社会大众不会感兴趣了解细节的。有兴趣了解细节的,早就去查知乎问答或维基百科了。
三、海底捞老鼠门事件的评价
事件发生后,海底捞的公关部门做了下面的几件事情:
2.随后2个小时,海底捞发出了一份处理通报:
关于这两份通告(致歉信和处理通报),业内普遍给出了超高的好评。
第二份通告(处理意见)发布了更具体的七条措施,包括暂时关停两家涉事的门店、主动向政府主管部门汇报事件进展、欢迎消费者前往门店检查监督、迅速与第三方虫害治理公司研究整改措施等。这一份处理有两个最大的亮点,第一,每项整改点名道姓落实责任人(都是高层);第二,不忘安抚基层员工,涉事门店员工无需恐慌,责任在管理层,在公司董事会,海底捞没有背锅“临时工”。
可以说,这两份通告,没有一味的护犊子,也没有出现常见的甩锅,而是扛下绝大部分,这在中国企业以往的危机公关中,这样的态度相当罕见,这也是获得业内好评的根本原因。
3.联系媒体转移视线
随后,海底捞的公关部门联系自己熟悉的媒体以及国内有影响的媒体发声,让广大吃瓜群众的视线不再是海底捞的食品安全,而变成了海底捞的公关活动,努力树立海底捞负责、担当的形象。
4.发动水军混淆视听
水军的存在,不需要讳言,每每遇到重大的危机事件,公关公司或部门都会发动水军,有目的、有步骤的控制公众话题,控制舆论的导向。
这一次海底捞的危机公关也不例外,具体的过程不需要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