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财经2月17日电(左雨晴)热搜不断!星巴克近期的事情有点多。
“重庆某星巴克门店驱赶门口吃盒饭民警并恶意投诉”的风波还未平息,16日,有不少消费者发现,星巴克涨价了,并迅速成为微博热搜第一话题。
涨价可能不止一次,而是几次
“今天刚通知的涨价,只针对了部分饮品和食品。”北京某门店的星巴克店员告诉中新财经,涨价是出于对市场成本等因素的综合考量。
中新财经注意到,星巴克这波“风口浪尖”上的提价普遍在1-2元。例如大杯的冰美式,由曾经的28元/杯涨到了30元/杯,涨幅为2元。
2月16日,星巴克部分饮品和食品小幅上涨。
“虽然涨幅不大,但是内心极度抗拒啊。”有不少网友如此表示。也有网友称涨幅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不过,与消费者吐槽的“悄悄”涨价不同,早在2月1日,星巴克就释放了涨价信号。
另据外媒报道,在新冠疫情和通胀压力的影响下,美国星巴克在去年10月和今年1月已经迎来了两波涨价,以应对成本对净利润的挤压。
“2022年星巴克的涨价可能不止一次,而是几次。”在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发布后,星巴克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文·约翰逊表示,星巴克全年都有“额外的定价行动”计划。
星巴克2022财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显示,目前星巴克共有中国门店5557家。但由于平均客单价下滑9%、交易额下滑6%,季度内星巴克中国市场的同店销售额下降了14%。
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星巴克涨价带有一定的刚需性,但同时它整体的毛利率已经比较高了,“企业自身其实也是可以消化成本压力的,但作为门店众多的企业,它也想利用自身品牌效应、规模效应来进一步提升利润率,从而为股价做支撑。”
“高端”定位下的形象危机
价格蹭蹭蹭上涨的星巴克,企业形象却一跌再跌。
2021年12月,星巴克无锡两家门店被曝私换配料标签、使用过期食材。尽管星巴克对涉事两家门店进行了闭店处理,然而监管部门在后续排查中却发现无锡市其他82家星巴克门店中,存在从业人员未戴工作帽、加工区物品摆放零乱、消毒记录不全等15处问题。
而“金标准”遭“打脸”仅过了两个月,星巴克再次翻车,并迎来更严重的形象危机。
2月13日,有网友爆料称,重庆磁器口后街星巴克员工因执勤民警在门口吃饭“影响品牌形象”,驱赶并投诉了当事执勤民警。此事随即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尽管星巴克中国于14日晚间通过官方微博公开道歉,称是“言语不妥引发沟通误会”。但不少网友依然对此持保留意见:“你道歉的语气过于傲慢了!”
星巴克回应“驱赶民警”事件。
自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中国已成为星巴克发展速度最快、最大的海外市场。
不过,相比星巴克在中国市场出现的颓势,中国本土咖啡品牌瑞幸咖啡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的门店数为5671家,已经超过星巴克最新披露的门店数量。而就在2月15日,瑞幸咖啡CEO郭谨一在内部信中称,瑞幸咖啡1月新开门店总数约为360家,刷新了单月开店总数纪录。
此外,麦咖啡、MStand、Manner、TimsCoffee等众多咖啡品牌也在不断蚕食星巴克的市场份额。
你现在喝咖啡,喝星巴克吗?(完)
星巴克部分产品提价1至2元,CEO预计今年将继续涨价(澎湃新闻)
星巴克在过去四个月中第三次提价。
2月16日,星巴克方面向澎湃新闻记者确认,自2022年2月16日起,星巴克将对中国内地门店的部分饮品和食品进行小幅价格上调。所有包装咖啡豆以及咖啡杯等周边商品不在此次调价范围之内。
星巴克官方APP显示,拿铁、馥芮白、卡布奇诺等产品各杯型均较此前提价1元,美式咖啡等各杯型提价2元。
星巴克方面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其定价是在对营运成本等多项因素进行考量后制定的。
当天,“星巴克涨价”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名。
CEO预计今年将继续涨价
Johnson称,“定价行动”是为了抵消员工加薪以及其他成本增加对利润造成的冲击。
就中国区域的业绩表现来看,星巴克中国压力不小。
一季报显示,截至2022财年第一季度,星巴克中国的营收为8.9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13亿元),同比(与去年同期相比)略降低2%;同店销售额(以销售店开了至少一年为前提,同一间销售店在相同时期下的销售额)下滑了14%,其中交易量下降6%,客单价下降9%;若剔除上年增值税优惠带来的4%的影响,则同店销售额下滑10%。
新冠疫情也影响了星巴克的业绩。财报指出,由于奥密克戎的迅速传播,影响了星巴克在北美和国际区域(主要是中国)的销售。此外,由于供应链和零售店人员短缺,北美区域的成本要高于预期。
疫情反复的环境下,星巴克或通过涨薪留住员工。
2021年10月,星巴克宣布提高美国员工工资,视工作年限不同提薪5%—10%。2021年11月,星巴克中国宣布,自2021年10月开始,所有星巴克中国的全职门店零售员工首次享受“14薪”,即在原有13薪基础上,再增加1个月工资的金额作为奖金。
Ruggeri表示,星巴克已经并将继续采取措施,来抵消前述压力,包括“有选择地加速价格上涨、严格管理众多成本领域”等。
星巴克或依靠新开门店提升利润率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对星巴克涨价“不意外”。朱丹蓬指出,星巴克“涨价带有一定的刚需性,但整体毛利其实较高,企业自身可以消化成本压力”,但其门店众多,也想利用自身品牌效应、规模效应来进一步提升利润率,从而支撑股价。
星巴克进入中国已有23年。星巴克中国官网显示,目前,星巴克已经在中国内地200多个城市开设了5,400家门店,员工近6万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