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商业模式包含了价值的创造、价值的传递和价值的获取。其中,价值的获取是指企业如何通过产品获取收益,也就是今天所要讲的主题——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这一商业要素,不管是国内巨头公司,还是众多创业公司,都是不可回避的,需要前期充分考虑。它也是任何公司在考虑商业模式时,都需要思考的要素之一。
产品经理在分析竞品或自家产品的盈利模式时,往往会显得零乱而没有规律,或者是片面而不完整,对于产品涉及到的各个利益方没有系统考虑。今天,希望通过可视化的方法,帮助大家理清盈利模式的构成,逐一分解盈利模式。
01
什么是盈利模式
可以看出,盈利模式是在商业模式的框架下,对资金流的一种细致化分析,同时,商业模式不等于盈利模式,他们之间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
02
为什么要考虑盈利模式
我们在开发产品时,是不是可以先不考虑盈利模式呢?有些产品经理觉得,公司可以先开发产品,等产品成熟了,用户多了,再考虑盈利模式也不晚。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而且有很大的风险性。任何一款产品,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时候,是必须要考虑如何获取价值。如果只是为用户提供价值,那可能这是一款公益化产品,而不是我们所讨论的商业化产品。
1、良好的盈利模式,有助于维持企业长期发展
从盈利的数学公式中,可以看出企业考虑盈利模式的实质是在追求利润。企业的维持和发展,都离不开资金,没有资金,则是无源之水,如同在沙滩上搭建城堡。
所以,前期中必须充分考虑盈利模式,可以是形成简单的闭环,等待后期的不断优化和调整,但不能前期盲目忽略盈利模式。
2、良好的盈利模式,有效判断产品的价值
引用一段经济学的观点: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是为了获取交换价值,不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商品消费者是为了获取使用价值。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同理,企业研发产品,是因为该产品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但企业不只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也需要同时从用户中获取企业的价值。若是产品不能激发用户为其产品价值而付费,则有可能是产品价值并没有满足用户的需求,或者满足用户需求的方案非最优。
产品中有大家熟知的MVP理论,即最小最简化可实行产品,通过简单的产品闭环,来检验该产品的市场价值。其中用户是否会为之付费,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也是后期是否要开发该产品的衡量标准。
所以说,若是前期没有考虑盈利模式,产品是否有价值就存疑,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03
如何可视化分析盈利模式
通用文字或语言是很难描述清楚盈利模式,容易顾此失彼。若是后期要考虑融资,可视化的方式展示盈利模式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1、收支方式图
所谓的收支方式图,就是以图的形式展示收入和支出的方式。
收入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次:购买时一次性收取费用,一锤子买卖,例如购买苹果手机;
计量:按使用量来计费,我们生活中的水费、电费就是如此;
计次:先付费后依据使用次数扣除,例如某咖啡馆的会员券,每月可免费订咖啡多少次;
免费:将核心的产品或服务免费提供。
支出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固定:固定的支出费用,即常规性运营支出,包括技术维护、人员薪资等;
分成:分成支出,若是与第三方合作,需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成支出;
其他:除了以上两种,其他的支出。
通过横轴与纵轴的划分,可以分为12个常见的模式。P是profit,就是利润;M是model,就是模型。
综上,通过两张图就可以清晰的表达盈利模式,即收入和支出的方式什么,谁提供收入和支出。我们在考虑盈利模式时,可以先考虑收入,再接着考虑支出,比较收入和支出的资金比例,衡量是否可以实现利润。
前期我们可以对产品的盈利模式,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在后期的优化和实践中,可以不断完善这两张图。
关于可视化分析盈利模式的讨论就到这里,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不管是对自己产品盈利模式的考虑,还是对竞品的盈利模式的探索,都可以运营这些所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