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8日消息(记者张奥实习记者高梦琪)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投资人普遍在说“谨慎、谨慎、挤泡沫、理性回归”,在钱越来越难融的日子里,拿到上亿的融资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今天的话题是:寒冬里的融资法则。
嘉宾——
韦晓亮,智课教育创始人
李充,汉能投资总经理
【融资概况】
智课教育刚刚公布,B轮两亿元人民币融资进账
【创业初心&团队介绍】
韦晓亮,西安交大的工科男,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是他的专业,同时又是一位英语大拿,擅长GMAT\GRE教学,过去曾是王牌讲师。
韦晓亮:我的读书的经历就是个标准的工科男,9年做人工智能积累的最重要的是一种工科思维。我的整个研究方向是神经网络。神经网络给我带来的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让我能够用人工智能很多思维方式来去应用到教育行业,应用到互联网教育领域里边。并且我在西安交通大学又当过两年老师。老师的经历,其实让我真正知道了教育它应该不只是“教”,还要有“育”。教学也不只是教学本身,它其实有课堂之外的很多的东西。
做智课教育的原因实际上就在于我们其实在四年前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教育模式、教学模式、学习模式是真正个性化的,是真正有效果的,是真正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这就是创立智课网的初衷。
合伙人、团队介绍
韦晓亮:我的联合创始人叫翟少成,也是国内教口语这方面的绝对的大咖级的人物,他以前是南京大学英语系的。翟老师不光是在口语这方面,他也是个应该说摇滚中年,同时他本身对这个UI设计和美这方面有所进修。其实在智课,我们两个创始人身上就体现出了跨界,因此导致了整个公司也都是非常跨界的。这种跨界其实构成了智课,能够横跨科技、内容、影视制作。
【投资人点评:初识团队的感受,分拆融资故事的一波三折】
李充:我觉得跟韦总韦晓亮这边的接触,从一开始我就被他的这个他的讲演的这个号召力给吸引,但是离开这个号召力之外的东西,我觉得更多是这个事情是不是有道理,在这个阶段上,我觉得就是韦晓亮这边的想法符合这个市场的要求。
本身韦总这边的工作是跟我们的以前的业务合作伙伴百度是非常紧密联系的,但是本身我这因为品牌的这个影响,我们主动的去跟百度包括韦总这边的去接触,也希望能够更多深度的挖掘和了解他们的企业的一些进展。
【商业模式】
1、模式详解
韦晓亮:智课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它其实都是融合的生态,它不只是纯线上或者纯线下。这些老师本身是知识的共享者,知识的拥有者。老师的知识,被我们这种精细化的制作了之后,他就让所有的学生能够更加听到最安全的东西。同时也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公平。
我们跟老师的关系也已经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关系,老师们的生产利不断地被激活。智课有全职的老师,他们在做直播课程,围绕学生们听专家课程,线上的一些专家课程,每学完一个知识点之后,就由我们的全职老师,无论是再现上直播还是在线下学习中心的陪伴式的面授他,来进行这个知识点的讲评和辅导。
2、与新东方、新航道等老牌公司的差别?
韦晓亮:智课的最核心的区别就是我们做的是翻转课堂。以学生的学为导向的教,而不是以老师的教为导向的学。这个时候学生真正的问题是被彻底解决的,再进入到下一个模块。而老师也能够真正知道学生的过程中的教学反馈以及学生过程中的教学的问题。因此线上线下就能够解放两波人。
翻转课堂还有另外一个,就是老师布置完作业之后,是由我们592位在北美的外教来改作文和改口语。因为我们要确保这个作文和口语的地道性。然后中籍老师拿到了这个作文和口语的报告之后,来去讲评这个作文和口语的报告给学生。
【投资人点评:英语机构已经有那么多家,市场早已“黑海”,为什么要投资?】
李充:我们也在看很多的企业,而且现在教育行业也是很多的投资机会和质疑。那我其实更看重的就是,有没有企业有自己的特点,还有包括他有没有颠覆性的想法,也就是他们能提供什么,而且他们又能颠覆了哪一些的考验。我觉得不是谁被谁超越的问题,而是说他们能不能专注把自己希望达到的目标实现,因为这也是投资人更看重的,不是说单纯的比较这个行业里面可能的机会,而是看哪些机会会不会真正的体现出来。
【盈利模式】
韦晓亮:智课的盈利模式很健康,我们的线下学习中心因为我们没有兼职老师,因此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的老师,但我们需要最优秀的全职的老师。因此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人力成本远远低于培训机构,因为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的数量,但我们老师的平均收入又远远高于其他的培训机构。
【融资故事】
1.融资故事
韦晓亮:任何一个企业的融资我认为都要很主动,在好的公司也不是说坐在那儿,别人就会过来找你的。而且我个人觉得,在资本的寒冬过程中,智课是比较顺利的,但是我个人觉得资本的寒冬也会让所有的事情做得更精细。
我融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则就在于我首先看融,大家在价值观上是不是一致,对未来的布局是不是一致。第二个是资,资的话我特别在意的是资源和资金“双资”。我常常说,资源协同。
2、线下+线上的模式是不是一件烧钱的事?
韦晓亮:我想讲一下就是智课首先一直在挣钱,我们的现金流其实一直非常的健康。我因为没有过渡的烧钱,或者就没有烧过钱,因为我们更多的是口口相传,口碑,这样就导致了整个企业的发展它比较良性。
3、融资策略是?
韦晓亮:下一轮我们在年底的时候,已经是我们的C轮。扎扎实实把业务做好,因此那个时候的估值也好,融资额度也好。我们虽然都有计划,但我们觉得还是把业务做好,数据做漂亮。
1、寒冬里融资,为什么经常遭遇被缩水、被爽约?应该注意哪些细节?
李充:我其实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还在想,有这样情况吗?因为我现在觉得资金还是蛮充裕的。其实我想说的意思就是说,这更像说潮水退出以后看到的裸泳的人,所以哪些优秀企业依然能够拿到这些资金,而那些爽约或者缩水的企业,往往是因为他们没有注重这些细节,可能没有真正达到投资人或者市场的要求,所以我们依然对市场还是很乐观的。
2、融资协议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在融资阶段创业公司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李充:我觉得可能有几方面可以做,首先融资协议本身不具备法律效力,但是它依然具备有对投资人的意向的了解,所以还是需要重视,而且很多协议本身也包含了很多详细的内容。所以一方面我觉得企业家要认真的跟投资人沟通,来达到他们共同的这个要求,另外一方面通过TS可以更快的引导到下面的实质性的交割或者是融资的进程。
3、什么规模和轮次适合找中介机构来帮忙融资?
4、在线教育火爆的时代,每天都有几百家上线,能否描述一下当时火爆,而今市场又如何?
韦晓亮:当年很多人只是看商机,并没有看到这个商机背后投入的东西。现在当年那些大部分在线教育公司死了一片。原因很简单,都不是专注于以内容、服务为核心的。现如今的市场靠的是优质的内容,优质的教学服务和最终的效果。
5、创始人仍坚持上课,深度参与项目,是否会牵扯精力?
韦晓亮:我觉得在B轮之前的公司,一个创始人必须得是深度参与产品的,而且深度在一线的。B轮之后的公司,创始人尤其是CEO应该更多的是以人为主,就是选人、用人、留人。
编辑:李岸
关键词:投资;融资;创业
成功的创业是相似的,失败的创业各有各的死法,伪需求、乱烧钱、团队内讧、竞争惨烈、作死……那么,创业到底有没有不死的法则?在近日举行的“2016艾问人物顶级峰会”上,多位成功的创业者和投资人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2016-11-1009:15:00
在创投领域,有一个词最近经常被提起,那就是资本寒冬。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三季度,互联网行业风投和私募股权融资案例环比下降接近两成,融资规模环比下降接近四成。看起来,资本的投资热情确实大打折扣。这是什么原因?在昨天开幕的第七届长江商学院青年投资人论坛上,一场对话就专门围绕资本寒冬展开。
2016-11-0409:05:00
一直以来,银行业公布的利润数字都是让其他行业羡慕的。不过,刚刚披露完毕的上市银行三季报显示,净利润“微增”已经是大银行的常态,而且,银行业的营收普遍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