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司法人,要规避的风险主要包括民事责任风险、行政责任风险和刑事责任风险。以下是具体的风险点和规避建议:
一、民事责任风险
滥用职权收入归公司:法人如果滥用职权获取收入,该收入将归公司所有。为避免此类情况,法人应恪守职权范围,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二、行政责任风险
三、刑事责任风险
对于公司的犯罪行为,虽然一般情况下会处罚公司,但在某些情况下,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通常被理解为法人)也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法人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避免涉及任何犯罪行为。
为有效规避上述风险,公司法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设立辞职权利:在公司章程及聘任合同中明确规定辞职的权利,一旦发现公司生产经营中存在违法犯罪行为或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可以果断辞去职务以避免进一步的风险。
保管好印章:法人应亲自保管好自己的印章,并确保公司印章由专人保管,以防止印章被滥用。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要担任公司法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法人应该拥有独立的财产或经费,这是其从事民事活动的物质基础。这些财产或经费应足以支持法人的运营和承担可能的民事责任。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法人应具备独立的名称,以区别于其他组织。同时,它应有稳定的组织机构,包括管理层、执行层等,并确保有固定的经营或办公场所。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法人应以其全部财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这意味着,如果法人因违约或侵权行为而面临法律诉讼,它将独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此外,针对公司法人,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或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这意味着,要担任公司法人,首先需要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
法定代表人只能是一人,具体由谁担任应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这确保了公司法人的明确性和单一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