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致行动人投票不一致时,投票表决时怎么计算,如何规避风险?

一致行动人,顾名思义就是指通过协议等方式各方承诺在某些事情上保持一致行动的自然人或法人(法人包括企业、社会组织等)。

根据证监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2008年修订)第83条的规定,一致行动人是指通过协议、合作、关联方关系等合法途径扩大其对一个上市公司股份的控制比例,或者巩固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地位,在行使上市公司表决权时采取相同意思表示的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股东之前签订一致行动人协议,相当于在公司董事会之外又建立了一个有法律保障的”小董事会“。每次在公司董事会表决或者协议约定事项进行时,有关各方可以在”小董事会“里面先讨论出一个结果作为各方对外的唯一结果,然后再在董事会决策或者决定事项是否进行。

简单说就是抱起团一致对外。如果有人没有按照协议约定的一致行动,那他会受到一致行动人协议中约定的违约惩罚。惩罚可以是法律所允许的任何形式,比如罚金、赔偿股份等。

一致行动人协议可公开可不公开?

那么,对于创业公司创始人团队,是不是该签这份协议呢?通常有以下考虑因素:

1.融资后创始人总股权or投票权高于50%签协议很有价值;高于三分之一比较有价值。

2.融资后公司董事会中创始人合计投票权超过50%签协议很有价值;高于三分之一比较有价值。

3.创始人之间职责是否明确,是各挡一面还是齐抓共管?各挡一面相对弱势的人有价值(以防被代表),齐抓共管相对强势的人有价值。

4.创始人之间的股份是否分散?分散的情况签更有价值,尤其是对股权相对多的人来说。不分散签了可以起到凝聚创始人团队的作用,但要注意一致行动人之间决策的方式,别反而降低了效率脱了后腿。

5.创始人之间了解是否充分,感情是否深厚,关系是否平等,如果都不怎么样,最好签。

对于创始人里面持股或投票权较多的人来说签比不签要好。签了可以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话语权(因为一般来说一致行动人决策也是按照股份来投票的,当然也有类似阿里那样按照人头来投票的,后者是对强势且有魅力的人有很大的好处,往往就是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有利于后期和投资方或者新进股东博弈,不会轻易被赶走等等。

对于创始人里面持股或投票权较少的人来说情况复杂一些。本来就少,签了就算能放大也意义不大,但付出却是可能不能随意出售股份(一般会有禁售或者定向转让条款),不能持小股以令大股了(在董事会或者股东会博弈的中,往往中小股东会受到双方大股东的拉拢,以便增强他们的话语权。既然是拉拢,那就一定要给好处的,懂了吧)。

下面我们举个例子来说:

某公司召开股东会,对增资扩股进行表决。

投票表决结果为:赞成票只有56%,反对票40%,而其中持股21%的王某投了反对票。

增资扩股的议案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王某认为这个赞成票比例显然达不到法定要求,这也是他所希望的。

但结果是,公司强行将她的反对票统计为赞成票。赞成票变为77%,增资扩股顺利通过,股东会决议形成。

王某认为这不合理,就把公司告了,要求法院撤销股东会决议!

后调查得知,王某曾与创始人大股东张某签订过一份一协议,协议约定:在公司上市前,王某自愿承诺和保证所持股份的表决权与张某保持一致。这事儿经董事会商议后也形成了董事会决议。

这其实就相当于一致行动人协议。

其实,签订一致行动协议条款的目的,是为确保双方一致行动,核心是为保障大股东的控制权。

结果一审二审,王欣都败诉了,她向最高法院申请再审,坚持认为应按实际投票行为计算。

而最高法院认为,两份协议都经董事会决议通过,没有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合法权益,内容合法有效,并且当事人已实际履行了协议,王欣应当受协议条款约束。股东会决议的程序符合公司章程和公司法的规定,王欣要求撤销股东会决议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

王欣彻底败诉。

这个案例也提醒我们,签订一致行动人协议前,要权衡利弊,考虑周全!

如果对复杂的协议条款理解不透彻,对违反协议条款的后果认识不够深刻,又怕对以后出现的未知不利情形难以把握,最好咨询专业人员,审核协议条款,或者在做出签订协议前就请专业人员介入洽谈。一旦协议签订后,就应具有契约精神,恪守协议内容。

当然,可以在一致行动协议中明确约定在哪些重大事项上保持一致,而非约定在所有事项上一致行动,以免在在出现不利于自己的情况时陷于被动。

THE END
1.作为注册法定代表人,如何避免承担任何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独立于公司股东,公司以其全部资产独立对外承担民事责任。公司违法经营是不对的,此时承担责任...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506545.html
2.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有什么风险吗?根据《公司法》规定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要满足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必须在公司内担任董事长、总经理或执行董事这些核心管理职务;二是必须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变更登记。 现在财税小编就来给大家说担任法定代表人需要承担的法律风险了,大家可要看好了。 二、担任法定代表人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 ...https://95877261.b2b.11467.com/news/5487046.asp
3.挂名法人但不是公司实际控制人如何规避风险挂名法人但不是公司实际控制人规避风险可以签订挂名协议。明确与实际控制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公司章程中,...https://law.iask.sina.com.cn/jx/sh/1klVlsmWUVvE.html
4.代持法人如何免除企业带来的法律风险和纠纷代持法人股东,如何规避风险和免责! 工号:服务人员904 留言回复: 您好!欢迎关注北京法律服务网。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根据您描述的情况,我们为您提供如下信息或建议:股权代持又称委托持股、隐名投资或假名出资,是指实际出资人与他人约定,以该他人名义代实际出资人履行股东权利义务的一种股权或股份处置方式。产生代持股份的...http://bj.12348.gov.cn/lawservice/consult/detail?SiteID=122&ID=31841
5.中国收购企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23,保证企业法人亲属朋友借了钱最大利益化。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法人向亲属和朋友的借了很多钱,但是这个企业已经是资不抵债了,为了保证个人欠款最大利益,我们有一整套可行的方案。 24,帮助新投资建设的企业策划 策划规避经营风险,策划避免法律责任,策划如何利润最大化,策划新模式的经营渠道,融资帮助担保,策划企业...https://www.meipian.cn/2ld4deyx
1.小股东做法人如何规避风险股东做法人如何规避风险?1.公司章程里,尽量限制下你这个大头儿的权利,把做决定、管事的活儿交给其他高层领导(或股东们)来干吧。2.当上领导后,可不能随随便便签个字就算了,起码得搞明白签字的内容会不会违法吧.有的话就投反对票吧。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https://www.66law.cn/laws/3059976.aspx
2.公司法人的风险是什么然而,倘若该法定代表人的个人债务与其所在公司的商业运营活动之间存在混淆不清的状况,或者该法定代表人有意将个人债务转嫁至公司以规避债务责任等不当行为,在此种情形之下,便有可能面临对公帐户被冻结的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十三条 营利法人的出资人不得滥用出资人权利损害法人或者其他出资人的利益;滥...https://www.64365.com/zs/3517010.aspx
3.国外公司法人有风险吗?如何规避风险如何规避风险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国外市场,其中注册海外公司成为一种常见的选择。然而,对于国外公司法人而言,是否存在风险以及如何规避这些风险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首先,国外公司法人存在哪些风险?充分了解并认识这些风险是预防和规避的第一步。其中,...https://www.hkgsw.com/a/89383.html
4.国外公司法人有风险吗?如何规避?4. 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和合规意识,确保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并制定应急计划以应对可能的法律和商业风险。 总之,注册国外公司虽然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和税收优惠,但也需要认识到其中的风险和挑战。只有通过深入了解目标国家的法律和商业环境,与专业机构合作并采取相应的规避策略,才能更好地应对国外公司法人所面临...https://www.gtzxhk.com/a/128566.html
5.公司印章如何管理(注意事项)行业动态可能会导致公司侵犯他人权益,给公司带来法律责任:例如如果财务部门未经授权使用公司公章签署合同,相关合同可能被视为无效,公司也会面临相应的法律风险。 三、如何规避风险 为了规避公章、法人章和财务章同时掌管带来的风险,建议公司采取以下措施: 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的章程和管理制度,明确各类印章的使用范围、权限和管理流...https://m.fadada.com/notice/detail-21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