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市民宿这一新兴业态日渐繁荣,但也带来许多问题和矛盾。
今年以来,一些特色城市的都市旅游走红网络。许多当地市民看到了商机,纷纷开办城市民宿。在某小区内甚至出现了300多家民宿,影响了其他业主的正常生活,引发不满。最终,公安部门对当地民宿进行了全面关停整治。
近年来,城市民宿这一新兴业态日渐繁荣,也带来许多问题和矛盾。城市民宿发展面临哪些瓶颈?如何推动其走上正轨?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民宿经济潜力巨大,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业发展
重庆人王玲,待业已经好几年了。
“身体不好,还得自己带娃,朝九晚五的工作,或者自己开店,对我来说都不现实。”在朋友介绍下,王玲租下几套房,做起了民宿生意。
“租下来再装修,找服务网站帮忙拍照、推介。”干了一年多,盈利正好够自己和孩子的支出,王玲觉得,自己找到了出路。
在这个小区,和王玲一样经营特色民宿的一共有7户。在中介网站上,这里的民宿评价不算低,在旅游旺季,一房难求也是常事。
不仅能促进经济增长,在带动就业方面,民宿业亦有贡献。2017年,主要共享住宿平台上,房东、管家、摄影师等服务提供者人数约为200万人。平均每增加1个房东,可带动2个兼职就业岗位。
在创业创新方面,除了民宿本身属于创业外,也催生了一批在线短租平台,如蚂蚁短租、途家网、木鸟短租以及小猪短租等。去年开始,又涌现出一批如有家民宿、城宿等专注于民宿房源供应链端的企业。
此外,优质民宿本身已经成为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境内的莫干山风景区,民宿成为旅游的重要品牌,也成为推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
“从经济方面来说,民宿行业的潜力十分巨大。如今,游客对于传统住宿的需求已近饱和,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更为舒适和温馨的民宿。许多人外出旅游,不仅是为了看风景,也是为了体验特色民宿。有时候,反而是民宿带动了周边旅游业的发展。”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教授喻少如说。
合法民宿需要6个证,想要拿全难度不小
现行政策体系下,一家民宿如何才算合法经营?
业内人士介绍,至少需要取得6个证件: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特种行业许可证、消防检查合格意见书,以及食品流通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
2017年2月2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安部、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农家乐(民宿)建筑防火导则(试行)》,对民宿建筑消防、防火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引导和规范。然而,民宿想要达到导则规定的消防要求也并非易事。
“根据规定,民宿应设置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每25平方米应至少配备一具2千克灭火器;每间客房均应按照住宿人数每人配备手电筒、逃生用口罩或消防自救呼吸器等设施,并应在明显部位张贴疏散示意图,等等。”这名业内人士说,规定是极好的,但绝大部分民宿,尤其是城市民宿,根本不具备实现上述要求的条件。有些城市民宿就是一个几十平方米的一居室,很难配齐设备并达到标准化要求。
前不久,因为证件不全,在小区物业要求下,王玲的民宿只能暂停营业。“做民宿为什么这么难?”王玲有些委屈。
多名业内人士呼吁,在我国,民宿行业亟须有力的引导和规范化管理,希望能尽快立法或者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引导与规范民宿业走上正轨,实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