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物流企业应该包括运输型、仓储型、综合型和咨询型四种服务类型。这种物流企业类型的划分既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又比较全面地涵盖了物流的内涵,同时对物流企业运营模式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当然,实践中物流企业的分类并非如此清晰,本文也不提倡清晰的划分,它们可以相互交叉、渗透。
二、物流企业运营模式及其特征
1.传统外包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征在于:第一,物流企业以契约形式与客户形成长期合作关系,保证了自己稳定的业务量,避免了设备闲置;第二,以生产商或经销商为中心,物流企业几乎不需专门添置设备和进行业务训练,管理过程简单,第三,定单由产销双方完成,物流企业只完成承包服务,不介入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第四,生产企业、销售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缺少沟通的信息平台,会造成生产的盲目和运力的浪费或不足,以及库存结构的不合理。
2.战略联盟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征在于:第一,联盟企业信息处理可以共同租用某信息经营商的信息平台,由信息经营商负责收集处理信息,也可连接联盟内部各成员的共享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沟通;第二,联盟企业间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并以信息为指导制定运营计划,在联盟内部优化资源,第三,信息平台可作为交易系统,完成产销双方的定单和对物流服务的预定购买;第四,联盟内部各实体实行协作,某些票据联盟内部通用,可减少中间手续,提高效率,使得供应链衔接更顺畅;第五,联盟成员是合作伙伴关系,实行独立核算,彼此间服务租用,因此有时很难协调彼此的利益,在彼此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下,要实现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就存在一定的局限。
3.综合物流模式
综合物流模式是指集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处理和其他一些物流服务(如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为一体,提供综合性、一体化物流服务的运营模式。
4.协同运作模式
协同运作模式是指为其他物流企业提供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供应链策略和战略规划方案等,并与这些企业共同开发市场,但并不参与物流业务的具体实施,而是指导其他物流企业完成物流业务。
这种模式的特征在于:具有雄厚的物流配送实力和最优的解决方案,业务范围多集中在物流配送管理方面,针对性强、灵活性大。
5.方案集成模式
6.行业创新模式
行业创新模式是指通借助自身资源、技术和能力的优势,为多个行业的客户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它以整合供应链的职能为重点,以各个行业的殊性为依据领导整个行业供应链实现创新。
7.动态联盟模式
动态联盟模式是指一些相对独立的服务商(如3PL、咨询机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客户等,面对市场机会,通过信息技术相连接,在某个时期内结成供应链管理联盟。它的组成到解散主要取决市场的机会存在与消失、原企业可利用的价值。
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第一,联盟企业间在设计、供应、制造、分销等领域里分别为该联盟贡献出自己的核心能力,以实现利润共享和风险分担;第二,它们除了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外,还具有基于公共网络环境的全球化伙伴关系及企业合作特征、面向经营过程优化的组织特征、可再构与可变的特征等,第三,能以最快速度完成联盟的组织与建立,优势集成,抓住机遇,响应市场,赢得竞争。
三、物流企业运营模式的比较分析
1.影响物流企业运营模式的因素
(1)企业资源优势
资源优势是物流企业运营模式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不同类型的企业其资源优势各异,在不同的运营模式中将体现出不同的竞争优势。仓储型企业具有明显的仓储优势,运输型企业具有明显的运输优势,综合服务型企业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咨询型企业具有明显的咨询服务能力优势。因此,物流企业运营模式必须依照自身的资源优势加以选择。
(2)企业规模大小
规模大小是物流企业运营模式的约束条件。不同的运营模式对企业规模大小的要求不同。协同运作模式要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供应链策略和战略规划方案等,并与这些企业共同开发市场,这需要大中型企业才能完成。方案集成模式要为需求者提供全面、集成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因此需要大型企业才能完成等。
(3)客户个性化要求
物流企业运营模式的选择除了考虑以上两个因素外,客户个性化要求也十分重要。不同的运营模式提供的物流服务不同,不同的客户要求适合的运营模式也不同。一般仓储、运输服务要求的客户,需要传统外包模式,因为对此它很专业,而且费用较低。需要多方位物流服务的客户,传统外包模式的企业就难以完成。
2.物流企业运营模式比较分析
根据各种运营模式的特征以及影响物流运营模式的因素,各种物流企业运营模式适合的企业类别、适合的企业规模大小、适合的客户要求比较如表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只是根据一般的原则对各种运营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所得结果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实践中,应根据具体运用条件,确切的加以分析。
四、结论
物流企业运营模式的拓展及合理选择是缓解物流市场供给结构失衡,促进物流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从物流的内涵及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实践来看,物流企业有7种不同的运营模式,不同的运营模式具有不同的特征、适合的企业类型、规模以及客户要求不同,在实践中应结合具体的运用条件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