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人生小事”

汪曾祺生于1920年,逝于1997年,他就读于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与老舍共事过,写过样板戏,点评过莫言的小说。他的一生几乎贯穿了整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在新近出版的《汪曾祺1000事》一书中,作者用1000件汪曾祺人生中的小事,串出他的人生样貌:也贪玩,也爱吃,也创作,也俏皮,也经历时代困苦,终成为一代名家。

下文是从书中选取的30件属于汪曾祺先生的“人生小事”,一个可爱可敬的汪曾祺,便藏匿于这些大大小小的记录之中。

1/1920年3月5日(农历正月十五),汪曾祺出生于江苏省淮扬道高邮县科甲巷汪宅。

2/汪家很大。汪曾祺说有多少平方米他不知道,就知道两条巷子夹着前后门,一条围墙,开了9家店:豆腐店、南货店、烧饼店、药店、烟店、糕店、棉席店、布店、剃头店。县志资料说,这处房子面积367.5平方米,有24间半房。汪曾祺父亲名下的房产有26处,这里是其中之一。

3/汪曾祺的母亲杨氏在汪曾祺三岁时就病逝了。因为是肺病,她独自移住一间小房里,也不准别人抱着汪曾祺去看她。汪曾祺只记得跟着父亲,陪母亲到外地看病,坐船。父亲在船头钓鱼,船里挂了很多大头菜。母亲的味道,在汪曾祺记忆里,就是大头菜的味道。

4/汪曾祺数学不好,数学老师却都爱汪曾祺。初三几何老师顾调笙,很是器重汪曾祺,一心培养他进自己的母校中央大学,而且要学建筑,将来当建筑师。无奈汪曾祺虽然画画常常被美术老师当作范本,但几何总是学不好,顾老师白费许多心血,最后叹一口气说:你的几何,是桐城派几何。

5/汪曾祺高三没法回江阴上了,“遂成离别”。因为1937年暑假,日军攻占江阴。汪曾祺只能在家自学。高邮也岌岌可危,风声紧急的时候,祖父、父亲会带着子女到乡下的庵赵庄避难。叫庵赵庄,是因为那里有一座菩提庵。多年之后,这座庵被写进小说《受戒》。

6/高邮这座小城里,没有什么新文学的书。汪曾祺反反复复看的,只有两本书,两本书反反复复看了两年。一本是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一本是《沈从文小说选》——这是上海一家野鸡书店出的盗版,沈从文自己编的正版叫《从文小说习作选》。

7/1938年,汪曾祺在淮安中学、私立扬州中学、盐城临时中学等校辗转借读。他学会了抽烟、喝酒。父亲也不管他,喝酒时给他倒一杯,抽烟时一人一根,还给他点上火。“父子多年成兄弟”,这句话也是父亲说的。

9/汪曾祺平常不记笔记,临到考试时借同学笔记本看。1941年夏,在大二结束前夕的期末考试中,他接连开夜车看笔记,导致“大二英文”因睡过头而错过考试,被判零分。这是他没能毕业的主要原因。

10/汪曾祺年轻时恐怕不太喜欢杜甫,尤其是那些沉郁悲壮的诗句。他说过:“杜甫的《北征》,我是到中年以后才感到其中的苍凉悲壮的。”但是汪曾祺喜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希望自己的小说,能给读者一点心灵上的滋润。

11/1940年上半年创作、发表的小说《钓》,目前被确定为汪曾祺的起步之作。小说写一次垂钓过程中的纷纭思绪,文思奇崛,造语刻意,透着青春作者的绚烂特征。“怎么钓竿上竟栖歇了一只蜻蜓,好吧,我把这枝绿竹插在土里承载你的年青的梦吧”,这都不像在讲故事,像在作诗。

12/因体育和大二英文成绩不合格,汪曾祺未能在1943年夏天如期毕业,滞留于西南联大补修课程。

13/1944年的汪曾祺,因为教书报酬太少,又迟迟得不到家里寄来的钱,经济深陷困顿之中。他在5月7日给朱奎元的信中透露,他身无分文,已经十二个小时没有吃饭了。当日汪曾祺向另一同乡任振邦借到1000元钱。

14/1943年10月末,山海云剧社在李公朴、马约翰、龙云的支持下,取得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孙起孟支持,开始筹办中国建设中学。教室借用中华职业教育社校舍,孙起孟任名誉校长,周大奎为校长。汪曾祺也是创办人之一,并担任国文教员。

15/失业的日子持续了一两个月。女朋友施松卿倒是在福建老家当上了中学教师。汪曾祺写信给在北平的老师沈从文,吐露自己想过要自杀。沈从文回信把他大骂了一顿,说:“为了一时的困难,就这样哭哭啼啼的,甚至想到要自杀,真是没出息!你手中有一支笔,怕什么!”

16/1946年10月,汪曾祺的小说《庙与僧》刊登于上海《大公报》。这篇小说是汪曾祺后期名作《受戒》的前身。

18/汪曾祺上作文课,颇有沈从文的风范。有一次正要布置作文题,突然有警戒车的笛声传来,汪曾祺立刻改作文题为“假如这辆警戒车是来抓我的”。学生们写作文,汪曾祺坐在讲台后,在那些又长又圆又掉渣的粉笔上画各种花、鸟、房子。一下课,这些粉笔就被同学们一抢而空。

19/1948年5月,汪曾祺终于经沈从文与杨振声介绍,进了位于午门的北平历史博物馆当一个办事员,负责保管仓库,为藏品写说明卡片。没有固定工资。

20/汪曾祺就住在午门宿舍,在右掖门旁边,据说原是锦衣卫值宿所在。到了晚上,天安门、端门、左右掖门都关死了。故宫怕失火,不装电灯,汪曾祺去旧货摊上买了一盏白瓷罩子的古式煤油灯,晚上在宿舍灯下看书;有时也走出房门,站在午门前的石头坪场上,“仰看满天星斗,觉得全世界都是凉的,就我这里一点是热的”。

21/秋天,生活突然改善了不少。这要“归功”于国民政府改革币制,发行金圆券,1元兑法币300万元。凡拿国家机关工资的人,等于薪水涨了10倍以上。

23/就在汪曾祺南下之时,他的第一部小说集《邂逅集》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系巴金主编“文学丛刊”之一,收入了8篇短篇小说。

24/9月10日,《北京文艺》创刊。老舍任主编,汪曾祺为编辑部总集稿人,即编辑部主任。

26/1958年年底,汪曾祺下放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行前,与施松卿、汪朗一起到前门买下乡用品(牙刷、牙膏、内联升布鞋等),最后剩下80多元钱,施松卿挑了一块苏联表给汪曾祺戴上,说:“你放心走吧,下去好好劳动。”

27/1981年9月下旬,高邮县人民政府向北京京剧团发出公函,正式邀请汪曾祺回乡。时任县委宣传部干事的陆建华回忆:县领导根本不知道《受戒》《大淖记事》这些小说,最后他们只好搬出了“《沙家浜》的作者”这个名头,县领导听后神情惊讶,毫不犹豫地指示:“请他回来!”

29/1997年5月11日,汪曾祺吃炸酱面时,被菜码小萝卜划破了食管血管瘤。夜10时许,食管出血,保姆小陈敲门向邻居詹国枢、杨乔夫妇求助。邻居拨打120叫来救护车,将其急送北京友谊医院。

30/1997年5月16日上午,汪曾祺求医生“开恩”允许自己喝茶水,医生勉强同意以水沾唇。女儿汪朝回家取茶叶时,一代文人汪曾祺猝然离世。

《汪曾祺1000事》,杨早、徐强、李建新著,河南文艺出版社2023年12月出版

THE END
1.人物素材之汪曾祺美食散文家·汪曾祺 01 走进汪曾祺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被誉为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美食散文家”。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 汪曾祺出生于典型的书香家庭,1939年夏,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后受沈从文指导,开始创作小说。调入北京后,历任《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https://www.jianshu.com/p/800f248d4732
2.一周文化讲座│对话伊恩·麦克尤恩:大众媒体时代的虚构写作中国现代...在戏剧艺术中,导演作为一门职业其实是相当年轻的,从第一位被公认为专门导演的梅宁根公爵到今天,不过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不过随着戏剧在近代的高速发展,导演的艺术,越来越成为当代戏剧中最引人注目的魅力之所在。本期经典艺术讲堂,我们依旧荣幸地邀请到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著名戏剧导演罗锦鳞老师,一起聆听发现戏剧之美...https://news.sina.com.cn/o/2018-10-26/doc-ifxeuwws8283970.shtml
3.在汪曾祺笔下,金岳霖先生是一个()的人A有趣B不谙世故C充满...在汪曾祺笔下,金岳霖先生是一个()的人 A 有趣 B 不谙世故 C 充满童真 D 古板客套https://m.ppkao.com/wangke/daan/33b4fb33dd53410a8ad20099bd44439a
4.“名家文学读本进课堂”同福中路第一小学的范燕媚老师以《第六编·故人往事》《第七编·人生百态》的11个文本为载体,以 "阅读单"为线索,引领学生"随汪曾祺,去观人去忆事",看看汪曾祺这位大作家是怎样写人、记事的。 第一个环节,由孩子们汇报自主阅读了第六、第七编之后的初步感受。孩子们谈到了给自己印象深刻的"炕鸡状元余老五"、...https://www.meipian.cn/hr35rhl
5....你一生的人3(这世界有声有色,也需要有念想)》(季羡林汪曾祺...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3(这世界有声有色,也需要有念想)》,作者:季羡林 、汪曾祺、梁实秋等,出版社:台海出版社。最新《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3(这世界有声有色,也需要有念想)》简介、书评、试读、http://product.dangdang.com/29149643.html
6.汪曾祺:“一个纯粹的文人”并不只是上了年纪的人喜欢,很多90后年轻人 也喜 欢读。汪曾祺很多文章谈吃,一个90后读者在网上评论说,“看汪曾祺谈吃,就算饱餐一顿,还是会饿得咕咕叫。这种咕咕叫,也是怅惘。汪曾祺的文字就是糖衣炮弹。”这很耐人寻味。一个作家与他的时代的关系,往往深藏着文学的宝贵奥秘。在去世20年以后的当下,汪曾祺散发出...https://m.thecover.cn/news_details.html?id=350536
7.()的精神属性,是一个人“我之为我”的最根本体现和本质要求,是一个...而凡比较个人化的知识分子,相对而言,没有太直接的用世抱负,而是更加关注自己独立的精神探索和文化创造活动,他们的反应主要不是愤怒或忧虑,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近乎宽容的淡漠。属于这一类的人大抵是一些迷于自己事业的学者,以及执著于生和人类根本问题之思索的哲人智者。 一个人立志从事精神探索和文化创造的事业,应该...https://www.shangxueba.com/ask/20772733.html
1.北京人遭到一场“字的灾难”汪曾祺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北京人遭到一场“字的灾难” | 汪曾祺 一提到汪曾祺,我们脑海里总会出现一个“快乐老头”的形象,喜欢研究“吃喝玩乐”,绝不糊弄自己的生活。事实上,他真正吸引读者的,是无论在怎样艰难的境遇下,他都始终“不废风雅”,保持对生活的执着与热爱之情。 《不废风雅——生活的意趣》选取汪曾祺先生谈生活意趣的篇章百...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265219
2.汪曾祺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他们与其他普通人区分开来成为小说中独特的人物形象。 4 与社会环境的融合:汪曾祺的小说作品中知识分子形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与社会环境的融合非常紧密。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拥有者更是社会的一员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角色。 汪曾祺的小说作品中知识分子形象具有独特的文化修养、社会关注、个性特点以及...https://www.hongxiu.com/ask/qwzosnjen
3.名人对汪曾祺的评价所以他入笔看似平淡,平淡中蕴藏的博学的、性情的自我又使他的散文在平淡中显得不同凡响,别有一番悠长滋味。 二.于俗世描摹中显不动声色的幽默 汪曾祺的幽默读起来平淡之极,却能让你在瞬间与作者对视,莞尔一笑。他对幽默的见解是:“人世间有许多事,想一想,觉得很意思。有时一个人坐着,想一想,觉得很有意思,...https://m.ruiwen.com/wenxue/wangzengqi/115894.html
4.汪曾祺:人已走茶未凉”不仅是小说,沈从文的散文对汪曾祺的影响也很深,他极其推崇老师的《从文自传》,认为这是一本奇特的书,“沈先生自己说这是一本‘顽童自传’。我对这本书特别感兴趣,是因为这是一本培养作家的教科书,它告诉我人是怎样成为诗人的。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一个作家,童年生活是起决定作用的。”“从这本薄薄的小书里...http://www.jyb.cn/rmtzgjyb/202008/t20200823_352751.html
5.202005期馆藏图书推荐∣∣书香宁海,古今同香在汪曾祺的文字里,生活是很有意思,有滋有味的。在他的笔下,简单的一茶一饭,一人一事,都洋溢着情趣。汪曾祺先生说自己是很爱逛菜市场的。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人间有味》前两辑尽写吃食,譬如:《昆明的吃食》中,写到过桥米线·汽...https://www.bhzyxy.net/tsg/info/1093/1463.htm
6.捡破烂的老头阅读答案(共10篇)时间长了,我就摸清了这个捡破烂老人的活动规律,他总是在周一的'早上上班和下午下班的时间段在小区门口徘徊,当然,他也不惹人讨厌,总躲在远远的地方。等到业主们上班走或是下班都进了小区,老人才蹒跚着离去。偶尔,他能捡到一两个饮料瓶。看着他肩上瘪瘪的编织袋,我也感到很难受,但也无能为力,爱莫能助。我不...https://www.hrrsj.com/jiaoxue/yuedudaan/485765.html
7.怎样写作文15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怎样写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怎样写作文1 题目 题目,犹如一个人的眼睛那样引人注目。一篇好作文,如果配上个好的题目,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https://www.wenshubang.com/xiezuozuowen/1848743.html
8.汪曾祺,最不正经的人,却又最深情,最好玩至于白山茶,就真的花如其名,文静又秀美了。“这些白山茶有时整天没有一个人来看它,就只是安安静静地欣然地看着”。 而腊梅花,则引发了汪曾祺对自己的“职业怀疑”: 我们县北门的城门口有一家穿珠花的铺子,我放学回家路过,总要钻进去看几个女工怎样穿珠花,我就用她们的办法穿成各式各样的腊梅珠花。我在这些腊...http://hysx.cn/tsg/info/?4394.html
9.汪曾祺作品读后感500字(通用12篇)汪曾祺的作品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如话家常般平淡质朴。无论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他首先一定会不紧不慢地叙说故事发生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这样的叙述就像是潺潺流过的河水,不喧闹、不沉闷、不因人事而变。《晚饭花》里开始的一段对于李家巷的叙述就令人印象深刻: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2kgki29.html
10.2220天里,95万人被Kindle的金句文案叫醒关注Kindle的人都知道,它的官微有一个固定更新的话题:Kindle Morning Call。 在上午8:00-12:00的时间段里,Kindle每隔几天都会发布一条微博,用书中的金句叫95万粉丝起床,而这个习惯已经保持了6年零1个月了。从2014.2.14-2020.3.14的微博中,文章挑选出40条具有启发性、富有哲理的文案,并分为理想/人生/自我三个...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267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