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偏误列表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9.10.08

不明确性效应(Ambiguityeffect)或厌恶不明确(aversetoambiguity)

决策时倾向避开资讯不足的选项。

锚定效应

为不熟悉事物估值时,会把熟悉的类似事物或不久前接触到的无关数值当做“锚”,估出来的数值会大大倾向“锚”。

人类中心思维

在孩童身上观察到的一种倾向,以人类当作类比来推测其他不熟悉的生物现象。

注意力偏差(Attentionalbias)

平时常想的事,会影响我们的感知。

可得性捷思法(Availabilityheuristic)

容易想到的事,其发生概率会受高估,然而一件事是否容易想到还受发生多久、激起情绪的程度等因素影响,无法反映实际的发生概率。

可获性层叠(Availabilitycascade)

一件事越常被公开谈论,就越加相信其真确性(类似“三人成虎”)。

逆火效应

遇上与自身信念抵触的观点或证据时,除非它们足以完全摧毁原信念,否则会忽略或反驳它们,原信念反而更加强化。

从众效应

倾向做很多人做的事或相信很多人相信的事。

信念偏差(Beliefbias)

由于相信结论,而认为推理出该结论的过程是有道理、合逻辑的。

偏见盲点(Biasblindspot)

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能辨识认知偏差,也较不易受影响。

啦啦队效应(Cheerleadereffect)

处在优秀的团体会比单独看起来更优秀。

支持选择偏差(Choice-supportivebias)

对自己先前选择的评价会比实际上更好。

集群错觉(Clusteringillusion)

过度期待从小样本或小型测试中发现的规律,然而这些小样本或小型测试是从大样本随机抽取,大样本往往并无这种规律。

舒适区效应(Comfortzoneeffect)

对于过去常用的方案,高估效益或成功机会;对于过去少用的方案,低估效益或成功机会。

确认偏误

相合性偏差(Congruencebias)

直接检验假设,却没想到要检验其他可能的假设。

保守倾向或退缩偏差(Regressivebias)

倾向保守中庸,低估高价值高或然率的事而高估低价值低或然率的事。

保守倾向(贝叶斯)(Conservatism(Bayesian))

新证据出现时,对既有信念的修正幅度不足。

对比效应(Contrasteffect)

知识的诅咒

懂得多的人非常难以懂得少的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诱饵效应(Decoyeffect)

评估对A与B事物的偏好时,如有个C与B相近却略逊一筹,就会觉得B事物更好。(即以C为诱饵)

既视感

对某些事物有强烈的熟悉感,似乎曾经接触过,且能预先想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面额效应(Denominationeffect)

即使金钱总额相同,带小面额(如多量硬币)比带着大面额(如少量纸钞)更容易消费掉。

差异偏差(Distinctionbias)

相较于分开比较,两件事物放在一起比较,差异会显得更大。

移情隔阂(Empathygap)

情感冷淡时,低估他人情感的强烈程度;情感强烈时,高估他人情感的强烈程度。

原赋效应或禀赋效应

拥有或即将拥有某物品或资产时,对其价值的评估会比没有时高出许多,因而不愿失去或放弃它。

本质主义

认为人与事物有一些不可或缺的本质,并据此为它们分类,其他的分类方式是错误的。

极端预期(Exaggeratedexpectation)

实际上的情况通常不如我们所预期的极端。

功能固着(Functionalfixedness)

受物品的一般用途局限,无法想到用特别的方式利用物品。

聚焦效应

佛瑞效应或巴纳姆效应

人们会把他们认为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人格描述评价为高度准确,而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能放诸四海皆准适用于很多人。

框架效应

同一资讯以不同方式呈现方式会带来不同想法,例如“有十分之九的存活率”和“有十分之一的死亡率”。

频率错觉

因最近注意到一件原先没注意到的事,就觉得这件事到处都在发生。(参见近因错觉(Recencyillusion)及选择偏差(Selectionbias))

难易效应(Hard-easyeffect)

高估自认困难之事的难度,低估自认简单之事的难度。

后见之明偏误

又称“我早就知道了”、“马后炮”、“事后诸葛”。在事情发生或发展后,以为自己事前就能预测其发生与发展。

敌对媒体效应(Hostilemediaeffect)

对于立场与自己不同的媒体,总认为它们有偏见、不客观。

当下偏差(Currentmomentbias)、现时偏差、或双曲折现(Hyperbolicdiscounting)

可辨识受害者效应(Identifiablevictimeffect)

对于少数而容易辨识的受害者或潜在受害者反应过大,而对多数而不易辨识的受害者或潜在受害者反应过小。

宜家效应

对于需要自行组装的东西给予不成比例的高评价,而不管其实际品质。此称呼出自于经常贩售组装家具的宜家。

控制的错觉(Illusionofcontrol)

高估自己对外在事件的影响力,认为事情是受自己控制或影响,但实际上可能与自己毫无关系。

效度的错觉(Illusionofvalidity)

高估面谈或直接观察的效度且能用于提供预测,即使证据指出它们影响甚微。

认为两件事应该有关系时,便会在检视经验与数据时觉得它们经常一起发生,即使它们一起发生纯粹是随机现象。

影响力偏差(Impactbias)

资讯偏差(Informationbias)

倾向寻求更多资讯以做出决策,即使寻求的资讯对决策没有帮助。

沉没成本谬误或不理性增值

由于先前已在某事上投资很多,即使新证据显示那是不好的选择,仍倾向于加重投资。

妄下结论(Jumpingtoconclusions)

根据少许的资讯即做出判断与决策。如诛心、预言、贴标签等等。

公正世界理论

相信世界是公平的,发生在身上的都是应得的,把难以解释的不公平归责于受害者的报应。

少即是好的效应(Less-is-bettereffect)

分开评估时倾向选择较小组的东西,一起评估时倾向选择较大组的东西。

损失趋避

认为放弃一件事物的效益损失大于得到一件事物的效益所得。(参见沉没成本与原赋效应)

多看效应或单纯接触效应

对熟悉的人与事产生过多的好感。

货币错觉

专注于货币名目上(表面上)的价值,而非其实质购买力。

道德认证效应(Moralcredentialeffect)

由于得到了某些高道德的评价或认证,而认为自己做得够好,反而在其他面向做了相反的事。例如投身环保活动并受到表扬的人,往往忽略了许多自己的不环保行为。

正面效应(Positivityeffect)与负面效应(Negativityeffect)

评价喜欢的人的行为时,把他们做好事归因于内在本质,而把他们做坏事归因于环境因素。评价不喜欢的人的行为时,把他们做好事归因于环境因素,而把他们做坏事归因于内在本质。

负面偏差(Negativitybias)

容易回想消极的回忆而不易回想积极的。

忽略可能性(Neglectofprobability)

对于不确定的事,无法准确评估其发生几率,不是完全无视,便是过分高估。

正常化偏差(Normalcybias)

根据过去的经验了解情况,低估大灾难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力,因而平时没有预做准备,或在灾难发生时轻忽严重性、缺乏应变。

不作为偏差(Omissionbias)

认为主动作为导致伤害比被动不作为导致伤害更糟糕、更不道德,即使后者伤害与前者相当或比后者更多。

乐观偏误(Optimismbias)

低估负面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可能性,相信自己比其他人更不容易遇到不好的事。(参见一厢情愿)

鸵鸟效应

忽视明显的(负面)情况。

结果偏差(Outcomebias)

评价决策好坏时,根据其最终结果,而不是根据下决策当时的决策品质。

过度自信效应(Overconfidenceeffect)

过度相信自己回答、决策、判断的正确性。

空想性错视

从模糊、随机的影像中看出有意义的东西,例如从云朵中看出脸孔。有时也延伸指听觉,如录音带倒播时听出特别的讯息。

悲观偏误(Pessimismbias)

高估负面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可能性,相信自己比其他人更容易遇到不好的事。患有抑郁症的人尤其明显。(参见悲观主义)

规划谬误(Planningfallacy)

正面结果偏差(Positiveoutcomebias)或情价效应(Valenceeffect)

认为好事比坏事更可能发生。

购后合理化(Post-purchaserationalization)

购买后把之前的购买决定合理化,即使买下的产品太过昂贵或发现瑕疵。

支持创新偏差(Pro-innovationbias)

对新技术过度乐观、高估其实用性,忽视其限制及弱点。

假确定性效应(Pseudocertaintyeffect)

预期结果是正面就选择避开风险,预期结果是负面就选择寻求风险。

对抗心理(Reactance)或抗拒心理(Reactance)

他人要求做或不做某事时,有做相反事的冲动,尤其这要求对自由、自主造成威胁时。(参见逆反心理)。

反动贬低(Reactivedevaluation)

贬低敌对者的要求或方案,或当敌对者在某事让步时,觉得此时不再有吸引力。

新词错觉(Recencyillusion)

感觉某些字词或语句是新发明的,然而它实际上历史悠久。例如英语用“they”表达单数不确定性别对象、“youandI”(而非youandme)。

自制偏差(Restraintbias)

高估自己对诱惑的自制力。

韵律当理由效应(Rhymeasreasoneffect)

认为有韵律的语句比较有道理。

风险代偿(Riskcompensation)或佩兹曼效应(Peltzmaneffect)

感觉情况安全时,会倾向冒更大的风险。

选择性注意或选择性知觉(Selectiveperception)

由于对人或事有特定期待,因而倾向于注意符合期待的事件,忽略或忘却不符合期待的事件。

塞麦尔维斯反射(Semmelweisreflex)

条件反射般地否定、拒绝新证据或新知识,因其抵触现有的常规、信仰或价值观。

社会比较偏差(Socialcomparisonbias)

抗拒雇用、提拔与自己有相似专长的人。

安于现状偏差

倾向于维持现状。(参见损失趋避、原赋效应、系统正当化)

刻板印象

根据事物的所属类别或群体判断其特质,而忽略其独特性。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被害者认同加害者的某些观点和想法,并觉得自己不再受到威胁。

分开加总效应(Subadditivityeffect)

评估可能性时,对整体直接评估低于对各部分分别评估再加总。

主观验证或主观确认

相信某事是对的,就感觉它是对的。也会把巧合的事当做有关联。

幸存者偏差

专注于从某个过程中存活下来的人或事寻找弱点意欲补强,却忽略了最大的弱点更可能在未存活的人或事之中。

省时偏差(Time-savingbias)

单位偏误

认为计量单位反映合理程度。例如认为一瓶、一碗、一盘食物是最合理的食用量。

熟悉路线效应(Welltravelledroadeffect)

只看整体效应(Wholeonlyeffect)

选项为整套方案时,忽略个别部分有协商的可能。

零风险偏误(Zero-riskbias)

偏好把小风险降为零(例如1%→0%),胜过把大风险降低更多(例如5%→2%)。

零和捷思(Zero-sumheuristic)

直觉判定一个情况是零和的,但实情未必如此。零和一词源于博弈论,是指成功与失败期望值的总和为零。

唤醒的错误归因(misattributionofarousal)

当产生莫名的生理反应或认知矛盾时,人们可能会以不相干的理由来合理化之。又称为吊桥效应。

THE END
1.银符考试题库在线练习10. 兴趣在更大程度上制约着知觉的___ A.主观选择性 B.客观选择性 C.主动选择性 D.被动选择性 A B C D 11. 人们在感知事物时,因特殊的主观动机或外界刺激而对事物产生了片面的或歪曲印象的心理过程,这是因为___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偏见 C.知觉的单一性 D.知觉的灵活性 A B C D 12. ...http://www.cquc.net:8089/YFB12/examTab_getExam.action?su_Id=16&ex_Id=6927
2.“选择性知觉”知多少?选择性知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偏见,因为我们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信息。 image 最近在知乎日报上浏览了一篇叫“长期想念一个人,对方会不会有感应?”的文章,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上阐述了其中的现象,其中所提到的「选择性知觉」理论让我值得去深思。 https://www.jianshu.com/p/f6d76a3a8fa2
3.2021考研应用心理硕士管理心理学知识框架:第四章(一) 知觉与思维的关系 1、 知觉与思维密不可分,知觉是思维的“窗口” 2、 思维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把知觉组织起来,使知觉获得一定的意义 (三)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1、 客观因素 (1) 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2) 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3) 对象的组合 ...https://www.kaoyan365.cn/xinlixue/193238.html
4.房间里最有智慧的人:社会心理学带你洞悉人心,跳出思维的陷阱最新...但是,有智慧的人至少可以试着将事实和解释间的分歧与价值观和偏好间的分歧予以区分。 对客观与偏见的知觉偏差 2000年11月7日,许多美国人在睡觉前,都认为艾伯特·戈尔已经当选总统。但第二天早上醒来时,他们得知乔治·W.布什拿下关键州佛罗里达州的25张选票从而领先于戈尔,这足以确保布什当选总统。由于布什在...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3053910/3
1.解读霍华德贝克尔的局外人和艺术界之关联从单纯关注被标签者,到关注标签者以及其与被标签者的互动,贝克尔的这种理论具有一定的颠覆性。这种理论认为需要特别关注“其中的一些不被注意的到的参与者——那些有足够权力能够使自己对越轨的归因判断成立的人,例如、法官、医生、学校领导和家长”(贝克尔,2011:153)。因为无论是规范制定者,还是规范执行者,他们都是...https://www.8oi1gic5.cn/yi-shu-zi-xun/421657.html
2.受众调研范文9篇(全文)这种知觉的选择性, 要求我们在广告实践中注意受众的兴趣、特征以及广告环境、背景, 并基于这些灵活运用各种广告因素, 以实现广告目标。 三、知觉的偏见与广告策略 由于知觉的上述特点, 人们的知觉在实践中往往会产生偏见而犯错误。如何利用和防备知觉偏见是我们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重点。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f0wxl8vu.html
3.做出好决定,成为人生赢家做出好决定3)选择性知觉偏差:你所有的认知都带有偏见 认真更多地受到个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态度、兴趣、经历、背景等都会影响到我们看待事情的方式。基于带有偏见的认知,我们有选择地认识和诠释事件,并把这个诠释称之为现实。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客观公正,我们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世界,相信我们想相信的事情。 https://m.douban.com/book/review/7968312/
4.常见的人际知觉偏见及解释导语:人际关系中知觉偏见的纠正人际知觉是指我们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包括自己与他人关系以及他人与他人的关系。人际知觉是在人际交往中形 人际关系中知觉偏见的纠正 人际知觉是指我们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包括自己与他人关系以及他人与他人的关系。 https://www.unjs.com/w/101690.html
5.第十三章社会行为中的态度二、 选择性知觉 三、 选择性记忆 四、 态度极化 第七节 态度和行为 一、 态度和行为测量的相容性/一致性Compatibility of Attitude and Behavior Measures 二、 行为的特征Nature of the Behavior 三、 态度的特征Nature of the Attitude 四、人格变量Personality Variables ...https://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8473
6.马斯克发推50张图文讲认知偏差,职场中的你中了几条?其实悲观偏见和乐观偏见的用图都是半杯水,但由于我们的认知偏差,同样的半杯水投射到内心就可能变成了:“还有半杯水,太棒了!”,或是:“只有半杯水,太糟了!”。其实,我们可以尽量拨开这两种偏见对自己职场情绪的影响,不要患得患失。 不过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请做一位乐观的氪星人!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03311864&efid=OC0PJ8_--0zIHVkFu_a1Pw
7.媒体偏见媒体偏见会延续陈规定型观念并强化不同群体之间的分歧,从而加剧社会内部的文化和社会分歧。 7.选择性知觉 接触有偏见媒体的受众可能会产生选择性感知,他们只关注与他们现有信念相符的信息,而忽略相反的证据。 检测媒体偏见 发现媒体中的偏见需要对新闻消费采取批判性和洞察力的方法。以下是读者和观众可以用来识别偏见的一些...https://fourweekmba.com/zh-CN/media-bias/
8.毫厘之差,意义不同:50对易混淆的心理学术语辨析界面新闻·JMedia在逐步回归分析中,与结果变量的残差相关(半偏相关)最大的变量被自动选择为预测变量;在层次回归分析中,预测变量由研究者选取,以判断它们的贡献率。 其他 39. 超感视觉(Clairvoyance) VS 预知(Precognition) 超感视觉与预知都属于超感官知觉,超感视觉是指通过心灵的力量获得隐藏的或不在视觉范围内的物体的状态,而预知...https://jiemian.com/article/1704776.html
9.马斯克整理的50条用户认知偏差,教我如何做产品社会知觉中常见的刻板印象、晕轮效应等均为某种形式的知觉偏差。是个人知觉具有选择性的特征所致。 事实上,产品经理应该用逻辑思维还是直觉思维来设计产品,一直以来都是产品界争论的焦点。 双方的论据都非常充分:如果用逻辑来设计产品,产品往往会变得机械、枯燥、呆板。如果用直觉来设计产品,产品往往会另类、小众、自嗨...https://36kr.com/p/1559765099368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