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条件下,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规律。

学科性质:①交叉性学科;②理论性的学科;③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

二、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沿革

1、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三个阶段说(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家E·P·霍兰德)

①孕育时期也即社会哲学阶段,这也是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准备阶段。a.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b.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②形成时期也即社会经验论阶段。a.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传统(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b.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传统,(英国心理学家W·麦独孤)。1908年发表了《社会心理学》同名教科书。

③确立时期也即社会分析论阶段。F·奥尔波特1924年发表的《社会心理学》的出版被人们公认为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3、我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三、社会心理的定义: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的、可以相互影响的主体反应。

四、社会心理的特点

1.内在性与外现性;2。互动性与冲击性;3。实用性与迎合性。

五、社会心理的作用:第一,预告作用:①可客观、准确地预告社会气候、中介作用;②通过调查后,社会心理可预报整个社会各层次、各群体的个性发展倾向;③预报价值观念的变化趋势和人们的消费趋势。第二,中介作用:社会心理处于社会控制和社会行为之间的中间地位。在社会控制过程中,社会规范不是直接对社会行为起约束作用,其间必须经过社会心理这个中间环节。

第二节文化与民族性格

一、文化的定义与文化的构成

1、定义:文化是凝聚在一个民族的世世代代人身上和全部财富中的生活方式的总和。

2、文化的构成: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三者构成。

3、文化的社会功能:①它作为文化遗产留给历史,创造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财富。

②作为传统习惯留在人身上,创造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性格。

二、民族性格对社会心理的影响作用

1、民族性格的深层背景作用

2、民族性格的中介作用

3、民族性格的整合作用

第二章社会化

第一节社会化概述

一、定义及其分析

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个体,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众中去的基本过程。它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内容和类型

1、内容: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

2、类型:基本社会化(早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反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分为主动的和强制

性的再社会化两种)

3、社会化的功能:①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②教导社会规范③指点生活目标④形成的发展个性⑤培养合格角色第二节社会化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只是人的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自然前提

二、社会文化的影响即社会性大环境的影响:①不同的历史时代对人的社会化的要求不同;②不同阶级必将对自己的成员打上本阶级的烙印;③民族文化对本民族成员社会化也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这种作用通过风俗、习惯、礼仪,时尚等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家庭父母的影响

1、父母的教养方式(即教养态度和教养行为)对子女人格形成的影响

教养方式有四种:宠爱型、放任型、专制型和民主型。

2、家庭气氛对孩子人格形成的影响

四、学校的影响:其中教师的作用突出

1、教师的威信的作用

2、教师期待的作用:罗森塔尔(美)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五、同辈群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群体内的价值取向。

六、大众传播的影响:尤其是电视、网络的影响

第三节社会化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1、弗洛伊德(奥地利)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2、埃里克森(美)的理论:心理社会发展论

二、认知理论

1、皮亚杰(瑞士)的理论:①人在发展中有一系列普遍的发展阶段形成的。这与人的智力水平有内在联系。②人的认知的内在结构与人的知识经验层次有联系。

2、科尔伯格(美)的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以班杜拉(美)为代表,认为,儿童的许多行为模式是通过观察——模仿学会的,观察学习有四个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行为再现过程。4、强化动机过程。

四、自然成熟理论:由格塞尔(美)提出。认为人的社会化并不单纯是由社会规范、社会压力等外部力量塑造的,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成熟过程。

第三章自我意识

第一节自我意识的内涵

一、何谓自我?

自我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可分成“主体我”和“客体我”两个部分。

二、人的独特标志——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也即人对自我身心流动现状的认识。,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体验与控制,是主体的我对客体的我的觉察。这种觉察包括三部分:物质的我、社会的我和心理(精神)的我。

人的自我意识的力量源泉是:①对我们有重要意义的他人即“重要他人”。②文化意识,包括道德价值及宗教信仰;③物质。

三、自我意识的特点

1.矛盾性;

2.形象性;

3.独特性

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

一、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知与评价。包括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两个方面。

二、自我体验

1.自尊心与自信心;2。成功感与失败感;3。荣誉感与羞耻感;4。内疚

三、自我控制

第四章社会动机

第一节社会动机概述

一、涵义及其分析

1、涵义: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它由多种心理形式共同构成。

2、动机与目的的关系:一个动机可产生多种目的,反之亦然。

3、动机与活动的关系:

动机对活动具有推动、强化和定向作用。

奥格登(美)的关于警觉性的实验

此结果说明:①激发动机与否对其成绩的影响很大;②激发动机的方式不同,对其成绩有不同的影响。

二、社会动机的种类(分类)

(1)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布鲁纳(美)认为人的内部动机是由①好奇心;②好胜心;③自尊心这三种内驱力引起的。

(2)自然动机和社会动机;

(3)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2、从个体社会性的引发划分:

(1)权力动机:就是对权力的欲求。

(2)亲和动机:指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的联系的一种内心欲求。

(3)成就动机

第二节动机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学说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潜能学说:

以马斯洛为代表

三、动机系统论

彼得罗夫斯基(苏):

动机是一个系统;

动机是个性的核心。

第三节成就动机

一、关于成就动机的概念

通俗地说,成就动机就是指求得成功、求得尽善尽美的强烈愿望和需求,即把事情做好的动机。

二、成就动机有个别差异

测量成就动机强度的大小有两种方法

(1)投射测量法(2)量表法(自我报告测量)

三、高成就动机者的特征

(1)自尊心强;(2)应变能力强;(3)有创造性和冒险性;(4)责任心很强

四、成就动机与社会经济发展

1、成就动机有利于心理健康

2、成就动机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成就动机的社会制约性

五、如何培养成就动机

1、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及为其制定的成就标准对孩子的成就动机有很大影响

THE END
1.自考大专04265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考点)复习资料1、消除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偏见的认知成分,一般人常对某些群体的成员存有一定的刻板印象。比如人们认为河南人粗鲁、不讲礼貌,那么河南人为了改变这种印象在待人接物时就会表现出文明、礼貌、诚实等异于刻板印象的特征。 2、社会化:偏见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社会化中出现了偏差,使个体受了不良的影响。因此,要消...http://mip.mdgs-edu.com/fxzl/1782.html
1.应该如何化解偏见应该如何化解偏见3 一、搞清楚偏见的成因。 偏见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观念差异、性格差异以及所处的环境差异。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和个人经历不同,观念自然也就存在差异,当观念差异比较大时,两个人一碰撞,就容易产生偏见,差异越大,偏见就越容易形成。比如,有些人的生活环境比较...https://www.yjbys.com/xinli/zixun/552129.html
2.西北师范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2023年考研自命题科目参考大纲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态度的定义及其特征、态度的构成要素、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以及态度测评的基本技术方法;了解偏见产生的原因、偏见产生的后果和消除偏见的途径。 考核内容: 第一节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 1.态度定义 2.态度特性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291495.html
3.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消除方法纵观资讯资讯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消除方法 核心提示:系统误差的减小和消除方法在测定之前,要求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系统误差进行认真的分析,必须尽可能预见一切可能产生系统误差的来源,并设法消除或尽量减弱其影响。用校正方法来消除系统误差采用对照试验消除系统误差通过对照试验可以校正测试结果,消除系统误差。不...https://www.rcxy.com.cn/news/show/13689/
4.米勒效应产生的原因米勒效应消除方法米勒效应是指人们对异常事件或信息更加关注和重视,从而忽略了它的出现频率较高的可能性。产生这种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https://www.eefocus.com/e/530616.html
5.运动性疲劳范文12篇(全文)饮料等方面进行,为了提高运动人员的体质和运动能力,尽快消除疲劳,不含对人体有害的药物和食物,所以传统的中医补充法对消除运动性疲劳很有必要,也是对营养物质补充的促进作用。 消除运动疲劳的方法很多,单独使用某一种方法,是很局限的,必须综合应用才能有较好的效果,因为疲劳的发生的原因诸多,而又有个体的运动能力等方面...https://www.99xueshu.com/w/ikeyq0lqy7pr.html
6.NatMed迎接医疗人工智能中偏见的挑战腾讯云开发者社区2021年12月10日,Nature Medicine杂志发表文章,对医疗人工智能中偏见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全文内容。 摘要 基于人工智能的模型可能会放大数据集内预先存在的人类偏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根本上重新调整软件开发的文化。 正文 在基于人工智能(AI)的预测模型中,偏见(定义为不公平的系统性错误)是一个越...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921724
7.心理现象及过程(精选十篇)在生理、心理发展逐渐成熟时,家长、教师的说教在他们的心里产生是否正确的判断。因而就会出现抵触的现象,这正是逆反心理产生的重要原因。 对策:在学生中确立实习教师的主导地位,要在学生中树立教师的威信,注意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多关心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觉到你的存在,因材施教,以便更好的开展自己的工作。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ru19y9d.html
8.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的调查报告(精选10篇)6、调查内容:主要调查大学生产生压力的原因,学习的态度及对学习压力的处理方式,问卷共向学生提出16个问题。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学习压力及处理方法: 1、学习压力情况 在调查过程中有15.5%的同学表示又很强的学习压力,60%的人认为学习压力一般,只有24.5%的学生认为压力弱,但当问其学习压力由何引起时,16.3...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686244.html
9.学困生转化方案一、学困生转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研究内容 调查分析研究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学生自身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学校原因等。探索合理有效的教育机制,为“学困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针对“学困生”身心发展及个性特征,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为“学困生”...https://www.oh100.com/a/202304/6590769.html
10.中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报告(精选16篇)七、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 1.家庭环境 家庭不和,父母经常吵架,家庭暴力,父母性格不良,家庭经济困难等,影响学生的情绪。 2.学习压力 造成学习压力的因素有考试、成绩排名、学习方法等。 3.人际关系 (1)紧张的亲子关系。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简单粗暴或放任自流,不愿意倾听孩子的诉说,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不和谐。 https://www.jy135.com/diaochabaogao/1233842.html
11.心理咨询师:各种人格障碍的特征及治疗方法此外,生理缺陷、性别、出身、经济条件、政治地位、工作单位等等都有可能是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这种自卑感得不到妥善消除,久而久之就成了人格的一部分,造成行为的退缩和遇事回避的态度,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 三、治疗方法 对这类人格障碍的治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12-11/201211141055135644.html
12.毫厘之差,意义不同:50对易混淆的心理学术语辨析界面新闻·JMedia根据DSM-5,异装癖(Transvestic disorder)的描述为,患者几乎都为男性,在至少六个月以上,反复多次以更易女性服装来激起性幻想、性迫切愿望或行为,这种幻想或行为使患者产生了临床上的明显痛苦或其他重要社会功能缺损。 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统计 29. 克伦巴赫α系数(Cronbach's alpha) VS 同质性(Homogeneity) ...https://jiemian.com/article/1704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