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环境分析范例6篇

企业最重要的是生产经营管理,而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即企业经营过程的增值效应带动了企业自身的发展。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计划经济,资金由国家拨付,盈利上缴国库,因此没有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当然不需要重点考虑资金链管理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开始逐步进入市场经济阶段,我国的企业也迅速成为市场中的参与者和竞争者。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企业在不断地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逐渐考虑到如何有效利用企业的内部管理来确保企业所产生的“价值”的保值和增值以及如何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类成本降到更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内企业开始考虑寻求新的路径来进行精细化管理,而集团公司资金管理也是在这个背景下逐步进入集团管理的重点考虑范畴的。

到目前为止,国内集团公司资金管理发展存在的阻碍最主要的是金融市场发展不够完善,投融资手段缺乏,衍生金融工具少。市场上更多的是投机操作,主要在从事债券或股票买卖。虽然从安全性考虑,不少集团已经进行了资金集中管理,但资金利用效率并不高或者说理财的增值效应并不是非常明显。当然中国金融市场毕竟不像国外金融市场那么发达,它们可选择的短期投资产品丰富便利,资金利用的效率自然较高,实行资金集中管理的意义自然也就很明了;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演化为全球的经济危机,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发展,影响到了我国实体经济。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经济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例如经济增长开始放缓,市场需求减少,产品滞销,出口量减少,金融公司也开始借贷。金融危机使一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使许多企业的营运资金出现断裂现象而不得不面临濒临破产的危险境地。这些企业资金链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银行的收贷、企业过往业务的迅速扩展(特别是多元化)、资产负债率过高等。资金是企业运营的血液,是财务管理的集中表现,因此资金管理的好坏不仅是衡量一个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有可能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投资者信心不足,如何加强集团公司资金管理必然是许多集团公司发展中面临的—个重大难题。所以,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应该切实把“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经营思路落到实处,以实现资金筹措、使用和分配的平衡。

二、宏观环境分析

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是随着集团公司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和拓宽的。传统的企业资金管理仅仅局限于纯粹从会计的角度考虑或者说就资金论资金,因而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的作用从理论上来看显得相当有限。另外中国的集团公司无论国有还是私营,往往是成员企业(习惯上将集团下属企业称为成员企业)成立在先而集团成立在后,因此集团总部对成员企业的管理能力亟待加强。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核心,更应该是集团管理的重点,因此通过加强资金管理来提高管理能力成为众多集团公司的共同选择。为何要加强集团对成员企业的管理呢?从资金管理的角度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理解:

1.传统财务会计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在集团管理中推行到一定程度后往往会遇到许多障碍而无法彻底实现对经营活动事前和事中的控制。

2.参与国际竞争的集团公司日益增多,且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它们迫切需要加强对重要资源的统筹管理能力,例如资金。根据2012年集团公司统计年报显示,年度销售额在5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集团已近300家,集团内部交易增多、集团内部资金沉淀增多、与银行关系日益复杂是普遍现象,容易造成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浪费和效率不高。

3.集团公司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与过去大不相同,从而对中国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例如在集团公司的规模壮大过程中,集团公司在不断拓展业务的同时,整合各类资源的工作显得特别重要,尤其是财务资源的整合。

4.从组织管理角度来看,资金管理也是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协调与配合的“中坚环节”,即一方面,集团公司是一台永不中断运转的机器,需要各部门相互协调与配合,特别需要与资金管理部门紧密协调与配合才能保障资金链稳定和安全,否则,缺乏稳定和高效的资金链管理将容易导致资金周转效率降低,从而直接影响集团公司的利润,甚至将影响集团公司的存亡。因而资金管理对于集团公司管理、控制、协调各职能部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通过资金管理可以有效防范集团公司在业务决策中产生的财务风险,包括集团公司的投融资活动、资金调度、过高的财务杠杆风险等。

三、结论

综上所述,资金就像集团公司的血液一样渗透于集团公司的各个工作环节。只有保障资金充足、流转顺畅,才有可能实现集团公司发展壮大的愿望和保证集团公司各项既定战略的落地执行。

参考文献:

一、宏观市场分析

1.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宏观社会环境分析

3.宏观政策环境分析

4.宏观经济、社会、政策环境对办公市场的影响

二、办公宏观市场分析

1.上海总体办公市场分析

2.行业宏观发展态势分析

三、区域办公市场特征分析

1.区域概述

2.供应、销售(租赁)、空置分析

3.销售(租赁)价格分析

4.产品特征分析

5.主力客户分析

6.典型案例分析

四、项目地脉研究

1.项目地块特质分析

2.项目地块周边市政、规划情况分析

五、项目初步定位建议

1.初步市场定位建议

关键词:项目投资收益风险

一、项目投资市场环境的分析

1.市场环境的分析。

项目投资市场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因素,它受到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而投资者的投资最终是通过市场来达到投资的得到最大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因此,投资必须选择一个具有良好的投资市场环境。通过对市场环境的分析可以掌握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基础设施等状况,以及市场的需求状况和发展趋势,即投资者必须掌握市场需要什么产品,市场容量有多少,以及市场对新技术、新产品接纳程度等。另外,投资者还必须分析研究消费者的资源分布状况、竞争对手情况等等,以确定合理的投资规模。市场环境的分析应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1)经济环境的分析。进行经济环境分析,要充分考虑一个国家的经济形势,它在现存多个生产部门的生产情况,物价的波动状况,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平衡状况,人民生活水平状况等等。经济环境是项目投资的载体,它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辅助的作用。

通过对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近几年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遏制经济下滑、降低企业库存与提高企业效益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特别是宏观调控手段日趋成熟,基础设施供应能力进一步增长,为经济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宏观经济出现了四大亮点:第一,出口贸易开始走出负增长的阴影,到2000年9月底累计增幅2.1%;第二,物价下降的趋势已基本得到稳定;第三,工业品产销率提高,工业增长速度和效益明显回升,2001年前10个月,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1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倍;第四,工业品库存下降。同时也要看到,尽管国内外经济环境总体趋好,但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一是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东南亚国家经济恢复增长,意味着与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二是反通货紧缩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有效需求不足仍是制约经济增长的突出矛盾。三是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继续制约着经济的健康发展。

从合理的原则看,投资者更愿意选择那些生产持续发展,市场繁荣,物价较为稳定,国家财政状况良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投资环境进行投资。在这种条件下,投资者的风险才比较小,投资项目的收益才会有保障。

(2)产业结构的分析。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状况从总体上反映了这个国家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结构,也反映了该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就业水平。同时产业结构是项目投资的决定因素。国家的产业政策决定项目投资的方向。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可分为四种类型:自给自足的结构类型、资源输出的结构类型、发展中产业结构类型、产业发展的结构类型。不同的产业结构类型对不同的投资项目的吸引力不同。

(3)政治环境和金融信贷制度的分析。投资环境政治因素的稳定,是项目投资所必须的。另外,投资者还更关心一个国家对投资或者对国外的投资者所持的态度,以及相应的一些投资政策等等。银行对投资的支持和配合以及所制定出来的金融信贷制度,会受一个国家政治因素和政策的影响,但也是吸引投资者投资的一个因素,是投资环境评价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4)法律环境的分析。作为对项目投资和投资者的一种保护,投资者更强调投资环境要有完备的法规,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作为保障。

(5)社会、文化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分析。城市的基础设施对城市的生产、生活、对外交往关系密切等是一个重要的投资环境内容。它可以看作是投资环境的一个硬件。另外,各国各地区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也是世界投资者所必须考虑的。

2.市场需求的研究。

“一切商品的买卖行为或商品的交换关系组成了市场这一概念。”市场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经济晴雨表。各种商品供应和需求的关系,以及相应矛盾变化发展的趋势都通过市场得到集中的反应。而项目投资的内容恰恰是由市场的需求决定的。同时,市场对某种商品的需求,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市场购买力,购买动机,潜在需求等。下面就这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1)市场购买力分析。购买力的高低是市场需求的直接表现,它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一般来说,当地人们的收入水平,人口数量等因素影响着属于消费资料商品的购买力水平。而国家的产业结构状况和重点政策;科学技术发展方面与水平;企业盈利水平等则影响着属于生产资料商品的购买力水平。

(2)购买动机分析。从消费者心理学来讲,消费者通常总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购买动机,然后引发购买行为的。因此,弄清产生购买动机的原因,采取一定的诱发措施,对购买动机进行诱导,可以提高商品的市场需求。

(3)潜在需求分析。市场需求可分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现实需求,即用户有购买动机和购买能力,也准备购买某种商品的需求。而另一种潜在需求是企业所必须努力的,应通过各种途径将其转换为现实需求。

3.竞争对手的研究分析。

中国有句古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竞争对手的研究,是投资环境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对竞争对手的研究应从竞争对手总体的情况入手,对他们企业的数量,分布,生产规模,商品的总数量,满足要求等等进行总体掌握。其次,应对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进行研究。研究他们的拥有资产状况、开发产品的情况等。

二、投资项目市场战略

对投资环境进行分析之后,接着便要制定投资项目的市场战略。一个竞争方案的制定,应包括宏观项目市场的选择,微观项目市场的确定,进入国际市场的项目投资方式等。

1.项目市场的选择。

(1)投资的规模战略。由于市场变化莫测,风险较大,在投资项目规模的选择上,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战略,即先选择小项目作探索性投资,待取得成功经验后,再逐步扩大项目规模,或者逐步扩大在同一地区的投资总规模。

(2)投资的区域战略。如果只向一个区域投资,需要的投资少,市场研究工作量少,承担的投资风险也少,但可能失去某些市场机会。与之相对,企业规模大,实力雄厚则一般选择采用多种经营方式的跨国公司的多个区域投资的战略,以便多方位地经营业务,占领国际市场。

(3)投资的选址战略。一般的选址原则为先易后难战略,先进入那些投资环境良好,对外投资持欢迎态度,项目有较大的市场,两国政府间政治、经济、外交关系比较正常,当地民族的思想、文化、信仰、风俗习惯比较接近的国家地区。

(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财产保险业务在我国起步较晚,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又一直被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所垄断,这种垄断局面直到198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成立之后才打破。保险行业经过长期的发展,陆续成立许多保险公司,其中较为出名的就是中国太保公司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随着保险公司的逐渐增多,保险市场的格局也逐渐从完全垄断型模式转向寡头垄断性模式,因此,保险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二)中小财产保险公司竞争压力大

二、财产保险公司财产保险业务的经营策略

(二)合理选择市场发展策略,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

(三)根据公司的战略,选择合适的财产保险产品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能脱离宏观环境,正如当前全球经济危机所带给企业的影响,任何企业不可能独善其身,因此企业必须积极应对,要对当前宏观环境做出分析,利用积极发展的一面,消除消极影响的一面,使企业能够适应宏观环境,审时度势的抓机遇,促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紧密的融合,社会生产高度发展的今天,产品的竞争在加剧,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工艺进步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主旋律。

1.经济环境分析

中国社会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如今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经济总量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增长。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核算数据显示,2008年GDP比上一年增长9%,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是发达国家近百年来最严峻的灾难,也给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我国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衡量一国的宏观经济状况通常有四个具体指标,即经济增长率、就业率或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国际收支平衡状况。但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向型企业订单减少,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再次是通货膨胀率,前两年物价上涨达到10年来的峰值,为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防通胀、控物价。最后是国际收支情况。贸易顺差过大,国际收支不平衡以及由此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多年来一直困扰我国宏观经济。

中国宏观经济四大指标的基本状况表明,尽管中国经济遭遇困难,但基本面依然是好的。中国经济总的形势是好的。因为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工农业投资机会多,供给仍然不足,需要满足市场需求。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只有30%多点,仍有很大潜力。因此可以说,中国依然处于高经济增长阶段。

经济持续增长需要四个条件:资本、市场、技术、管理。首先,中国现在资本充足,民间资本力量雄厚,正在寻找出路;政府投资保持相当大的比重,外商看中中国的市场,对中国的前景是看好的。第二,中国有最广大的国内市场。第三,中国正在鼓励自主创新,同时从国外继续引进技术。最后是管理,这是中国的弱点,但近年来也有很大改进。国务院结合当前形势,出台的十大行业振兴计划,同时强调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和提高管理水平,各方都在大力进行节能减排、节能降耗。

2.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法律政治环境是影响企业营销的重要宏观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政治环境引导着企业营销活动的方向,法律环境则为企业规定经营活动的行为准则。政治与法律相互联系,共同对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产生影响和发挥作用。

3.科技环境分析

我国的衡器行业是具有漫长发展历史的传统产业和重要的基础行业。多年以来都是以机械衡器为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扩大对电子衡器的使用和对大型自动衡器的研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只能通过国际技术转让、国际技术交流、引进外资合作等来加强我国的衡器企业,以此将产品推向现代化,推向国际市场。

由于计算机技术和工业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也推动了衡器产品技术上的不断提高。国外衡器企业的进入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同时国内衡器企业也不断发展进步,近几年我国衡器技术也有了长足的提高。特别是在商业衡器应用、工业包装和灌装、自动配料、实验分析仪器以及物流交通领域的自动化应用更是日新月异。于此同时,跟国外巨头相比,在高端产品应用上(比如高精度天平,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企业的防爆衡器等),爱华公司还有不小的差距。有待于国内同行不断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占领高端市场。另外衡器的网络化和称重数据信息采集技术将会是未来衡器发展的方向。

二、竞争分析

1.衡器行业分析

我国衡器行业从1999年开始高速增长,但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低下制约着衡器的发展。目前我国衡器市场的应用上,机械衡器和电子衡器的市场占有比例约为3:7。随着国内零售业和物流行业的快速成长,管理手段的不断提高,商业市场上使用具备计价和联网功能的电子衡器得到了旺盛需求。

科学发展观同样适合衡器市场,由于最近几年我们国家也在提倡建立节约型社会,同时又在努力降低单位GDP的能耗,部分地区工业称重行业,电子衡器使用比例已经超过85%以上。特别是在煤炭、石油、冶金、电力等行业,电子衡器基本上已经完全替代机械衡器。同时在生产过程称重中也得到更多应用,比如自动包装、自动灌装、自动检重以及过载欠载控制等方面的应用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国内衡器产品质量水平和自动化控制方面的应用还不够完善,这一类的产品的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国外厂商占据,这既给了国内企业挑战,同时又给了我们发展的机会。

随着我国不断加强安全生产、食品安全以及公路和铁路运输安全等的管理,电子衡器的应用和互联网结合日益紧密。最近两年,全国各地农贸市场正在改造升级,推行电子结算系统的应用,同时国家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主要是以称重作为收费依据)和公路、铁路超限载应用系统。这些都给广大衡器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但是由于此类项目往往会被一些有政府背景的系统集成商控制,衡器企业利润大大被削弱。

(1)衡器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无论公司经营什么产品,除了要了解分析自己的产品之外,也必须要了解行业及其竞争状况。一个行业的经济特性和竞争环境以及它的变化特性往往决定了该行业的利润前景,也将为公司在战略层面做出有效评估,见表1衡器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2007年度衡器行业销售收入比2006年平均增长率高出19.5%,其增长幅度远大于当年11.9%的GDP增长,据初步统计2008年在宏观环境经济危机的影响的情况下衡器行业销售收入相比2007年的增长也达到13%。所以说衡器产品需求的增长还处在一个相对高增长时期。不过由于2008年煤及铁矿石等基础工业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加之国家和地方启动了国家石油、粮食贮备项目,衡器的需求量随之将大幅增加,所以在今后两年,估计衡器企业将会保持增长势头,预计会保持在10%~14%之间。

从表1还可以看出,衡器产品的毛利率还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近年来由于低端衡器产品技术含量低,准入门槛较低,加上行业前景向好,因此导致一批新进入者进入到衡器行业中来。低端衡器产品受到冲击,激烈的竞争导致衡器企业平均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了5.1%,而毛利率却降低了4.1%,衡器行业的竞争将会变得更加激烈。

(2)行业集中度分析

分析一个行业的集中程度对了解该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行业的集中度将反映出市场的竞争情况和一个行业的市场成熟度,表2是2007年衡器行业集中度。

从表2(表2中排名仅供参考)可以看到衡器行业主要企业的收入数据,2007年前195家衡器企业(基本可以认定为全国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共计94.1亿元,比2006年增长19.5%。从2007年中国衡器工业年鉴中可以查到,销售收入增幅在10%以上的企业在37家,其中前10名销售收入达到42.29亿元,占整个销售额的44.94%.最大的一家MT公司占衡器企业销售额的15%以上。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有18家,5千万元至亿元的企业有10家。从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2007年整个行业的增长还是较快的,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平稳,在数量上有所增加。整个衡器行业集中度较高,而其它上千家衡器企业规模都相对较小,基本都是行业内的配套服务企业。

从表3(表3中排名仅供参考)可以看出,2006年据中国衡器协会测算衡器企业销售情况,前195家衡器企业(基本可以认定为全国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共计78.8亿元,其中前10名销售收入达到46.99亿元,占整个销售额的59.6%,最大的一家MT公司占全国销售额的17%。而在2002年,前10名销售收入占整个销售额的8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近年来整个衡器行业集中度呈下降趋势,排名在前15名的企业也开始在发生变化。说明整个衡器企业市场过度集中的局面已经被打破,整个市场的竞争将加剧,除了行业的龙头外,行业的后起者正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大有奋起直追之势,相信在未来三年里,全国衡器企业集中度格局还将会发生大的变化,衡器的规模以上企业还将会有所增长。

参考文献:

[1]姚景源.证券时报.2009.1.10

[2]2007年中国轻工业年鉴

关键词:货运环境分析战略分析企业集团

一、货代企业宏观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

回顾中国货运企业的发展历程,政治因素一直是比较重要的一环。1988年以前,全国只有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和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两家公司。到2004年5月货运企业已由2001年的2700家增至5011家。2004年5月19日,商务部取消了对货代企业的审批制度改为备案制,中国国际货运企业更是蓬勃发展。

2、经济环境

自经济危机以来,我国采取4万亿的刺激计划,拉动了经济的蓬勃发展,如今更有"克强经济学"来指引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宏观经济将稳步持续的上升。天津自贸区概念股一直持续上涨,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对天津自贸区建立的倾向。如果自贸区能够建成,天津货代势必能扩大市场,拉动经济增长。

3、社会文化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收入增加使人们的视野逐渐国际化,逐渐追求多元化,国际化的生活方式,间接导致消费的增加。受到消费差异化、多元化发展的影响,企业要对产品线进行拓宽和延伸,以便能及时生产出多样、少量的产品以满足社会需求便成为发展趋势,然而由于流行商品的生命周期较短,商家要想独自完成预测,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已经不可能,尤其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讲,他们自己很难完成产品的销售渠道和网络的建设,也不具备自营物流的能力及时配送产品。因此,这就必须要有与国际接轨的中间商,这就是货运企业

4、技术环境:

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基础还是体现在科技水平上方面。只有不断加大企业的科技含量,拥有最先进的技术水平,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占领独特的市场范围,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海运货运企业为提高服务水平,很多货代将运输、通关、仓储、配送等系列服务均纳入自己的服务范围,因此,现在海运货运市场也呈现出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二、货代企业行业环境分析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于80年代初提出,用于企业竞争战略的分析,能有效的分析出客户的竞争环境。其中的五力分别是: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本文以波特五力模型分析货运企业市场发展面临的微观外部环境。

1、行业环境分析

随着货运行业逐步放开,截止2005年底,我国经商务部批准的国际货代企业已达6000多家,挂靠在这些正规货代企业的二代、三代,保守估计实际数量应该有3万家,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其中,国有国际货代企业占了近70%,外商投资国际货代企业占了近30%.沿海地区国际货代企业占了70%,内陆地区国际货代企业占了30%。

2、潜在进入者分析

从行业环境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对货代企业的逐步放开一大批外资船公司已纷纷建立自己的货代公司,直接和全面地控制货流。参与市场竞争。国内船公司设立货代机构相对应,海外船公司逐步获得货代经营权,设立独资公司,享有报关、揽货和使用货代专用发票的资格,并被允许在全国设立多家分支机构。

3、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4、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5、替代品的威胁

所谓替代品是指那些能够实现同种功能的其它产品。一个行业中的几乎所有企业都会受到替代品的威胁从而限制了企业的潜在利益获取。总的来说,替代品的威胁包括三个方面:替代品在价格上的竞争力;替代品质量和性能的满意度;客户转向替代品的难易程度。替代品对企业不仅有威胁,可能也带来机会。如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能够率先推出性能价格比高的新产品,就可以在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

三、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s)

S1:低成本低价格拉动客户

S2:易转型改变传统的竞争模式,形成新的服务体系满足市场新需求

THE END
1.宏观环境分析包括哪些?实务财税问答5. 竞争环境:指企业经营活动所处的相对竞争环境,包括同行业企业、异业企业和其他可能影响企业经营的其他因素等。 宏观环境分析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以使企业管理者了解外部环境,把握形势、分析市场机会,积极调整经营策略,持续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拓展知识:另一种宏观环境分析方法是波特五力分析法,此法将企业...https://m.chinaacc.com/wenda/detail/xt/7523227
2.宏观环境分析包括哪些宏观环境分析包括政治环境分析、经济环境分析、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分析、科技环境分析、其它重大事件。宏观就是外部开元,去寻找更多的投资项目。政治法律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体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这些因素常常制约、影响企业的经营行为,尤其是影响企业较长期的投资行为。 具体来说,政治环境主...https://m.gaodun.com/shipin/cpa/8843.html
3.宏观环境分析的翻译是:Analysisofthemacro如此,您想要告诉我您通过了CET-6 ?[translate] aSuch a condition would inevitably lead to runaway glaciation, producing an ice ball Earth. 这样情况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逃亡冰河作用,生产冰球地球。[translate] a宏观环境分析 Macroscopic environment analysis[translate]...http://eyu.zaixian-fanyi.com/fan_yi_7285821
4.宏观环境分析(pest)Word模板下载编号lzgypmpj本作品内容为宏观环境分析(PEST), 格式为 docx, 大小1 MB, 页数为1, 请使用软件Word(2010)打开, 作品中主体文字及图片可替换修改,文字修改可直接点击文本框进行编辑,图片更改可选中图片后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换图片,也可根据自身需求增加和删除作品中的内容, 源文件无水印, 欢迎使用熊猫办公。 熊猫办公为您提供...https://www.tukuppt.com/muban/lzgypmpj.html
5.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宏观环境分析(具体版).doc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宏观环境分析(具体版).doc 6页内容提供方:原创文库 大小:117.24 KB 字数:约3.41千字 发布时间:2022-11-18发布于海南 浏览人气:7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宏观环境分析(具体版).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112/5010124102010020.shtm
1.宏观环境分析(精选8篇)宏观环境分析着眼于社会(Society)、技术(Technology)、经济(Economy)、生态(Ecology)和政治/法律(Politics)等五方面,因为这些因素影响着行业和企业的竞争力。这些因素往往被认为超出了单个企业的直接影响范畴。 分析家通常把环境划分成三个层面:大环境、经营环境和内部环境。图1展示的是每个层面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组织...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in5i5.html
2.宏观环境分析今天中公会计的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注会重要考点解析之宏观环境分析,希望大家每天坚持学习,保持学习进度。 政治和法律环境 政治环境:企业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政局的稳定状况;行为对企业的影响;执政党所持的态度和推行的基本政策;各政治利益集团对企业活动的影响; ...http://www.eduwxy.com/3813/n_352013.html
3.环境分析报告8篇三、宏观环境分析 市场研究机构IDC本周发布了最新季度的全球手机市场数据,在20xx年第四季度,全球共售出了4.825亿手机,较之20xx年同期的4.734亿部有所增长。其中智能手机占了半数,达45.5%。在所有手机出货量中,三星和苹果以29%和21.8%的占比位列前两位。 https://www.ruiwen.com/fenxibaogao/7220742.html
4.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1、人口环境(人口统计、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家庭类型、地理分布、健康状况); 2、经济环境(经济发展阶段、国民收入、个人收入、支出模式、储蓄与信贷); 3、自然环境; 4、技术环境; 5、政治法律环境; 6、社会文化环境(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赏美观)。https://www.med66.com/new/201402/jj201402074029.shtml
5.市场环境分析(精选9篇)三、宏观环境分析 市场研究机构IDC本周发布了最新季度的全球手机市场数据,在20xx年第四季度,全球共售出了4.825亿手机,较之20xx年同期的4.734亿部有所增长。其中智能手机占了半数,达45.5%。在所有手机出货量中,三星和苹果以29%和21.8%的占比位列前两位。 https://m.yjbys.com/chuangye/ziliao/chuangyejihuashu/368723.html
6.宏观经济环境分析步骤1:项目所在地初步市场情况调查 阶段A、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结合项目个性特点,有侧重地对经济环境、政策环境、人口环境作出分析。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南京某项目的宏观环境分析文本》 第一个案例 50 (一)宏观环境研究 南京是中国经济发达省份,江苏省省会,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处于重 要地位。https://doc.mbalib.com/view/f52eda2dcd67fb5538c8b2274e6ab7f6.html
7.PEST视角下高校“十四五”期间面临的宏观环境分析PEST视角下高校“十四五”期间面临的宏观环境分析 来源:里瑟琦智库2020-11-16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https://heri.xupt.edu.cn/info/1011/10095.htm